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人 首页 新闻 中国 查看内容

一稻一陶,万年上山——打造中华文化的金名片

2021-11-23 21:35| 发布者: 蓝海| 查看: 6918| 评论: 0

摘要: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上山文化在2000年首先发现于浦江上山遗址。2006年11月,在浦江举行的“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上山文化”正式命名,这是目前浙江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1年来,浙江已在浦江、嵊州、龙游、金华、永康、义乌、兰溪等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这里是钱塘江流域、长江中下游乃至全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比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分别早了3000年、2000年,将浙江的文明史推进到10000年前,改写了浙江历史。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也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发生地。


上山遗址发现了木构建筑遗迹和环壕,上山文化遗址群共同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被严文明先生称之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标志着一个历史阶段的开端——“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袁隆平先生为此题词“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


本次展览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反映了中国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呈现上山文化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在“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从上山文化的年代与分期和上山文化遗存特质两方面阐述了上山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山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分别作重点发言,并就上山文化的保护、宣传、运用等方面工作展开讨论。来自英国、美国的专家学者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了学术演讲,详细阐述了全球视野下的上山文化。会议认为,上山文化是改写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现,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篇章,是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地,上山人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

此外,座谈会还围绕上山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与展示的思考进行了研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员陈同滨表示,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具有重大意义,可见证“农业起源”中的“稻作起源”这是中国对世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上山文化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成果,是继良渚古城遗址之后,又一重要文化遗产,它揭示了钱塘江文明的源头及其对东亚地区文明进程的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据悉,上山文化工作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推进上山文化申遗”。同时,上山文化工作已列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一点资讯金华

相关分类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