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加上随后入选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总数已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稳居世界第二 。 本届多哈的世界遗产大会收到40个申遗项目。中国有3个,分别是丝绸之路、大运河和南方喀斯特拓展项目。伊拉克代表哈希姆说,中国和伊拉克一样历史悠久,大运河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申遗成功充实了世界遗产内容。 中国大运河地跨京、津、冀、鲁、苏、浙、豫、皖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总长1011公里,具有流域范围广、修建年代久远、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现状复杂等特点,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超过1100处。此次申遗选取其中典型河道27段、重要遗产点58处,这些遗产分布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 大运河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了巨大作用。 大运河(余杭段)从古至今既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洪水通道,又是古代南北漕运及现代水上运输的重要航道,是中国大运河最南端仍在使用的活态文化遗产,沿线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历史遗存,包括水利工程遗产广济桥、水利通判厅遗址、桂芳桥、隆兴桥等,运河聚落文化遗产塘栖镇、余杭古镇、仓前古镇,乾隆御碑、郭璞井、大纶丝厂旧址等其他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由此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运河船民习俗、三家村藕粉制作技艺等,充分证明了大运河(余杭段)历史上航运管理、税收、仓储、城镇商业等活动的发展、繁华,见证了运河航运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价值。 梦里水乡塘栖古镇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始建于北宋,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便利的水路交通和宜人的生活环境使得商贾云集,到明清时富甲一方,被誉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目前,镇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3处、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杭州市文物保护点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38个,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个,省级5个,市级7个,此外还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6人。 余杭段申遗点段共3处:杭州塘、上塘河、广济桥。2007年,余杭投入200余万元实施了塘栖广济桥保护修缮工程;2013年,根据国家和省市部署,投入3000余万元启动并完成运河申遗整治(运河边三化)以及界桩、标识标牌设置等工作;同年,塘栖广济桥运河遗产展示厅正式对外开放,余杭全区上下全力推进运河申遗工作。 同时,“运河孕育人文梦 申遗点亮美丽洲”大型电视访谈,“旷世风华——余杭区三大文化巡展”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我以我心护运河,我用我行助申遗”签名活动以及“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征文等活动在区内火热开展,为大运河申遗营造了良好氛围。 因为申遗,大运河的价值越来越为中外所知。 2014年6月,杭州市旅委已和北京、苏州、扬州等运河沿线城市联系,筹划共同成立运河旅游推广联盟,举沿线城市之力,共同向世界推荐大运河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