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华人 首页 专栏 陈宝泉 查看内容

教育如何面对“国学热”

2010-8-10 11:33| 发布者: 无墨| 查看: 8877| 评论: 0|原作者: 陈宝泉

摘要: 我们今天重振国学,就是要找回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重塑师生的道德修养,恢复礼、仪、廉、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好品质。重振国学首先要突出其教化功能,包括家庭 ...

  最近一段时间,“国学热”持续升温,民间有开办私塾召集学生读经的,有组织学生着古装参加祭祀、成人典礼的,高校纷纷办起了国学院,电视台讲坛栏目也对《论语》、《弟子规》等古旧读本进行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国学热”必将影响到教育,对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国学?一般的观点是,国学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融文史哲为一体的人文学说,集中体现在各种典籍里,以道义、价值判断为主。文化学者认为,国学泛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包括典籍,也包括艺术。总之,国学的核心是忠孝节义、礼仪廉耻。

  分析“国学热”离不开历史背景。我们国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落后挨打、奋发图强的不懈抗争,文化教育上也经历了引进与继承、创新与复古的多次反复,当前仍然处于探索之中。我们获得了成功,也经历过挫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感到人文精神缺失,信仰、追求、价值取向上需要某种回归,于是“国学热”逐渐升温。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与教育紧密相连。与世界先进文明一样,中国传统教育更注重信仰和追求。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信条,再到“仁、义、礼、智、信”的普世价值观,都是传统教育的宗旨。这和我们今天提出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相一致。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西方某些低端商业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恶性竞争泛滥,甚至一些浅薄、颓废,鼓吹享乐、放纵的殖民地文化也搭车载入,从而对年轻一代的信仰、追求、责任感、完备人格的形成造成损害。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重操守、讲气节、要体面、持内敛的文化格格不入。

  我们今天重振国学,就是要找回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重塑师生的道德修养,恢复礼、仪、廉、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好品质。重振国学首先要突出其教化功能,包括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要求为人师长者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当然,也不能指望现实问题都能靠重振国学来解决。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亦有糟粕,缺乏民主与科学精神,理性思维也不强。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期维系的是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儒学主张“三纲五常”中的“三纲”也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弘扬五四精神,批判地吸收,有选择地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界、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宝泉)

  《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14日第2版

最新评论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