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4|回复: 0

由新闻图片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8 08: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茂名南路,一家不起眼的小学校门口,挂着块金色的牌子,写着“毛泽东故居”。

买了门票进去。大屋子收拾得很干净。原来,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和杨开慧在这里住过,房子是蔡和森家的。不算大富,小康是足足有余了。到楼上参观,有好多历史图片。。。正一个人静静地看着,木楼梯响了,上来一位年青的女士,她说看到我的签名,知道我来自国外,想请教我,图片的英文翻译。

她谦虚地说是自学的,怕有错。我说,英语我不行,不过,可以说说其他的意见,她欣然点头说好。

我指着几张相片上毛泽东旁边的人问她,她几乎全不认识,笑说--是名人吧?---柯庆施/周信芳/容国团/。。。。当然是名人---可是却不见有名字。我说---要了解毛泽东,才办这个纪念馆。既然是历史人物,相关的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再说---对相片上其他的人--也是尊重-。他们-,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有的还健在,即使作古了,还有后人。。。她好认真地记了下来,不知后来改了没有。

文革中,有一幅大型油画《会师井冈山》其实,原来题目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会师井冈山》。有一天,朱德经过,转头问身边的人:毛主席身边的是谁呀?工作人员相视,尴尬的不出声。那时---正有人贴朱德的大字报--说他是军阀。

《开国大典》的油画,改了又改。

人民画报的新闻图片,横排着队,老是有空格,挖去的是谁?---历史像谜语,要猜。

有位画家,出名了,画册上有张相片:在大学门口与同学合影(左起第三者是画家本人)---其他人好象都是无名无姓。其实,好几位同学都是相当不错的画家,个个都健在,相片上,才七八个人。有一次,在海外的画展上,这几位画家相遇----如同陌路人,我也就见不奇怪了。

在两岸三地都相当活跃的香港文化名人陈冠中,30 年前创办杂志的时候,当总编,自己拿着一叠相片,向社交名人咨询各人名字--因为要图文并茂的介绍一个大型活动。他的杂志至今销路不衰,自有道理。

雁过留声,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也算是到世上来过。历史就是这样来的吧?

我去北京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想找回感动过我的红军战士有关的一切。可是,当我见到红军战士牺牲生命让出的干粮袋平躺在展厅的玻璃柜里---怎么也联系不起文章里的情景:那妇女,那孩子,那战士--在哪儿?--是我老了吗?--为啥在华盛顿的犹太人博物出来就热泪盈眶?

文革中,四川的“收租院”雕塑群,在展出的铺排上,花了不少心思,将作品和环境气氛都联系在一起。再配上悲伤愤慨的音乐--纪录片都看得我非常投入,经久难忘。

在纪念先烈的碑上,我们往往看到的是领袖和领导的大名,好像躺在里面的都是配角了。

18岁的美籍华裔少女林婴设计的越战纪念碑为何在众多的大师群胜出?--就是因为她将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在作品中。

我看到唐山大地震的死亡家属碑也采用了这个方法,只不过,堆得太高了,排在底下的家属来祭拜献花还可以,高过两人的怎么办?

刚刚因公牺牲的海外使馆的军官,他的母校为他开追悼会,相片就搁在会议桌上,花就平放在台面,后面的牌子,还给大相片遮去了一大截,还好,烈士的大名排在左下角。。。。。。


在先烈林觉民的纪念馆,他那封感动了国共两党多少热血青年的遗书----看得我想哭---为的是玻璃壁柜里遗书上的灰尘--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将真正的感情投入爱国历史的教育--又如何叫下一代对历史有所热诚?

我不奇怪网上有人说林觉民的的遗书“写得不错,可惜了年轻人一腔热血。搞暴乱,杀害国家干部。”

我也不奇怪女明星穿上日本军国主义的裙子;

我也不奇怪明星歌手说抗战'"才八年呀?南京大屠杀,才30万呀?”;

我也不奇怪饭店老板让“皇军”做宣传;

我也不奇怪北京夜总会有女烈士受刑的表演;

。。。。。。。。。。。。。

我奇怪的是:现今的教育------问题究竟在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