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00|回复: 0

[美术研究] [转贴]怎样画水彩画五:水彩画基本技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5 23: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凡学画,皆有一个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进入到无法的过程。前一个无法——有法,是锻炼基本功,培养整体的比较的观察方法,以及认识掌握明暗、透视、解剖、色彩等自然法则之阶段。意味着长期刻苦的磨炼,才能获得必要的、最最基本的绘画表现技法。是认识上从感性进入到理性的一次飞跃。每个绘画青年都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过程,除此别无他路。: c" t. Q* x* O! h9 {

3 ?& T( l2 _5 n% u5 T  后一个有法——无法,则是认识上更高的飞跃——从理性进入到感性阶段。这个无法,又称至法,乃绘画上最高的法。是艺术家从科学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的境界。这个类似于金庸、古龙笔下武功至善时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7 _$ P0 D# S8 q# \9 |. u& t

& V$ W1 o6 F6 G; j% b  对初学者来说,方法很多很多,学犹恐不及。但对成熟了的画家来说,又无所谓方法。只要效果好,只要能充分体现作者艺术构思的,什么法都可用,或者什么法都不用,用自己的法。正因为如此,现代水彩画技法远不像本书所述的那么几条可以概括之,例如拼贴纸的方法,充加砂石的方法,塑料滚筒的方法,折皱纸的方法等等,以及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新法,恕不一一例举,有待共同去探求。
1 N& }6 p" D- M( B/ }3 a* s  e8 N9 N, W; ]) s% j' v1 |
1.干画法
5 l# L5 P6 ]9 b) J" Z* _1 q
; L: c  K: ~6 Q1 k% P& M' h% ]  分为重叠法、缝合法两种。在水彩画许许多多种技法中,干画法是其中最基本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V* G9 K9 y6 `# ~* e, }
+ r4 A; ^4 `( ]4 o+ x0 |+ A2 `
  重叠法是水彩画技法中最普遍采用的技法,历史悠久。
0 z$ e" {/ o' r; T, y' k- u8 @) v# ?
0 ~) E) G# v) k6 J2 E  从16世纪丢勒的植物淡彩及风景水彩的点染画,17世纪荷兰画家盛行的旅行风景,人物水彩,以致18世纪法国描写的宫廷贵族妇女,19世纪初期的英国水彩画,都是以重叠法为主的水彩画。
$ [8 I$ I8 `8 I7 l0 R4 _: x7 `; Q, v( g$ X$ y3 w9 V7 v/ a
  重叠法是在第一笔颜色干后,重复地再加上第二、三遍色彩,由于色彩的多次重叠,可产生明确的笔触趣味。这种技法在时间的控制上可以按部就班地随自己的意向进行,可以避免像渲染法那般手忙脚乱,是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的技法。它是一种素描重于色彩的画法,可以描绘对象准确的轮廓,体积感,井然的空间及层次分明的画面主题,特别是对光影的表现,更有其独到之处。
8 Y8 s$ t" J- j) u- i- E2 I
6 ]  E# `! s" H$ i" R+ j  从另一面讲,重叠法又有它的不足之处,如:它易流于碎、呆板和灰脏、不易表现潇洒流畅的主题,且易受到对象的牵制。
: e0 j$ ?2 G, X6 B$ }4 v
0 ^6 I& w. ~* D  Y  重叠法的步骤与方法,大致如下:
- U, Q+ \. ~3 a6 c0 y4 D6 c$ V7 G) n6 L+ c5 s2 h2 H
  用铅笔勾稿:- N/ `- X$ V* V5 J6 {: c

7 D3 U( P' o- b$ F4 c$ a  轮廓线务求简练,抓大体的形和结构,少用橡皮或不用橡皮,以免擦伤纸张。" u( p* N7 u* S

* D1 Y* X& m$ W% y) |  先后步骤:
5 _( f. @0 h) V. n
" L2 k5 i% T+ j4 T. `, a7 s/ {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从远至近,从淡到浓,循序渐进,层层添加。
4 N$ m5 h7 [! l$ v0 E) F0 a/ t" T: x7 ]" {+ e, D2 Q
  色彩饱满:
2 m9 k& ~# y: c. M5 F$ z9 _1 @' m6 j  T% J- L' X6 `
  干画法一般要求水色充沛饱满。即调好颜色后,笔端膨胀丰满,提笔稍慢,笔尖会滴落水色。其后是画在纸上,水分会明显地高出纸面许多,随着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地走笔,纸上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水分,但又不应该流淌失控。$ U) D* U( }4 E: M
% P& [% g) P- @( A2 O% n% p
  一般地说,两遍色要比第一遍色厚些。( B. R1 ?, i2 w7 U
  C; t! E& O% b/ L& Y
  运笔:7 J) ]) [0 o; @% l
$ R6 F+ x, I% E8 X7 Q$ j6 m. m7 M
  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块面到小块面,运笔干净利落,不宜在底色上再三涂抹改动,以免色泽混浊,污染画面。
7 I$ `+ V4 C9 \8 |: a0 b2 \5 [" h+ ?6 M3 W: l) `
  不少初学者画水彩,对画板的角度掌握不好,有的似油画般,立于画架上,有的平放在桌面上,作画时水渍斑驳,到处流淌。该干未干,该顺流的反而倒流,这都反映了他们不了解水彩画性能和最基本的技法。画板垫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完成上述的技法要求。一般地说,4开画板只须垫上几本书即可,(高度如日历本那么厚)约4厘米左右。6 U: s. |7 S) q2 f3 E
& Q% e  k& V6 t/ g0 ?: H1 J3 Z
  重叠法须层层添加,但又不宜遍数加得太多,也不是每块颜色,每个部分都要添加。尤其不宜在大块面和天空远景处再加。画有“惜墨如金”之说,用笔也宜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贵在简练,可以不加的就不加,能一遍完成的就不加二遍。  x) M$ M! t0 A3 v- G) Y
8 s! P# _2 M& p9 D
  缝合法及重叠法均为干画法,人们通常把重叠法称为是“美国式”的干画法。* g" ?( n4 H! l

  A  t3 T* U. D1 y" W, o1 n  中国工笔花鸟的设色方法就是用的缝合法,缝合法在时间、水分及准确性上,都比重叠法困难得多。它是在画面上的某个块面上,作局部的渲染,结合专用的渲染而成为具有向心力及吸引力整体力量。相邻的两块颜色在渲染时要留一条窄缝,以免两块颜色的混淆而破坏色彩原有的布局,不过有时两块色彩的意外混合也会产生预料不到的效果。" {0 E3 e# a- y5 K8 T

1 x" ]1 Y$ ~3 d1 c9 o+ W. E  色彩鲜艳明快,笔触清新是缝合法的特色,特别是一气呵成、精练简洁的气势,更显出画家深厚的功底。因为这种技法不加修改涂抹和先打湿纸张,所以能保持水分最高的透明性及颜色的纯度。1 t5 S0 C5 S) e* ]* m, Q) w

7 }1 H; f5 o8 F  这种技法的缺点是色块组合不当易造成画面散乱零碎、形体轮廓及前后关系生硬和缺少量感等结果,而无法达到浑然一体的和谐效果。1 Q6 x) j  i! l/ F, m

" I; M4 B  h3 H$ f& T% U2.湿画法1 c/ f- x1 ]* V  O

! ~& o! _3 [  Q0 x0 P3 Z3 N1 X  利用水色未干,较快地反复地添加,称为湿画法。湿画法也是水彩画最基本的手法之一。因为它的艺术效果含蓄柔润,朦胧淋漓,所以适宜作天水一色的晨曦,迷蒙的浦江,娇妍的花朵,黄山云海等形象不很明晰,轮廓模糊的物象。0 T  [8 C$ f' a$ s3 ^& X4 x( Z, m  j
* w- D* h  ^! O
  湿画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画面全部打湿。用干净的排笔均匀而快速地刷一遍清水(对开以上的画面,先要裱好绷紧,才不至于使纸张拱起),或者把水彩纸浸透在盆中,少顷即撩起平伏地钉在画板上,这两种方法皆可以。待纸面上的水分不再向下流淌将干未干时即可作画。在打湿的画面作画,用色要浓厚,才能保持色彩的饱和程度。
9 m! e9 c  X2 T& ~+ W! @7 V. y8 h$ Z$ x6 h9 j
  第二种是不打湿的湿画法。如画树林,先用大笔较快地在画面上下左右都铺上一遍基本色调,先造成一种朦胧而谐和的淡绿色调,乘未干时,加上中景浓绿的树丛,及粗细参差的树干,留出画面的中心——远处的林间小道,作最后处理。, C" Y* M  {) B0 E) {  [3 K+ d  o

: ^; m3 _8 l! @; \- o  水彩基本技法,离不开时间,水分,色彩三个要素,而湿画法尤须注意这三者的运用和配合。
+ d. `' I. t& v1 N( o( W& D$ u! |& l9 w" o
  比如远处呈现的山峦,往往是在天空的底部,须在天色将干未干时,迅即以肯定的笔触和较浓稠的颜色绘之。加早了,山色会被不断下淌的水分所冲掉,无法塑造远山起伏的优美曲线。加晚了,则失去湿画法特有的迷蒙含蓄的空间美。
2 [6 {- ?4 Z7 W9 q7 h
! O, {. Z7 r2 B1 {" v" }  画幅的大小,季节的差异,温度的高低,风力的劲疾皆影响作画时间的快慢。这些都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视对象和具体的作画时间、环境、气候、地点而灵活使用,不可刻板划一。
" b! M" J( w! Z  z2 d& o/ H0 i7 K; s$ B1 R1 W8 _
  如画对开大幅的水彩,单铺一遍色,就需一定的时间。在大伏天画湿画法就更加困难,画了这边,干了那边,极难一气呵成,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G$ o' H; k* ^8 D5 s" d" j

' w8 ]2 R5 I+ @- f4 E& ~: j3 p  ①成竹在胸,意在笔先。落笔要迅速准确。8 z2 G, l+ Z' J) ~$ e5 \6 e) o
5 E/ D- n) n( F4 l9 P! O/ A
  ②尽量避免暑天作画,一定要画的话把画幅缩小。
  s4 `$ {* w; I7 U2 X( w) h% N6 ^$ k: X* Y
  ③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在纸张的背面反复涂上一层清水,并且立即平伏地铺在画板(最好是玻璃板)上,除去纸背的气泡,抚平。如此,纸张后面的水分一时不易挥发,使水彩纸能较长久地保持湿润度。9 ?: @  ^* T$ n' H* d- j
& B$ t5 O, o) Y5 B" y. {* w
  ④块面大的色块,如天空、背景、草地、大面积的树丛等,可尽量多调一点基本色。; |7 w0 d+ [6 E& G6 |' U

, }: ?$ o8 V) C  ⑤水彩色要现挤现用,如薄浆糊状,才便于快速地蘸色调色。8 B# b+ p; s; Q" Z1 d

# x$ l; v# {( _; `# l+ h% P  g  ⑥画板放得平些,角度小些,水分流淌缓慢,保持湿度。
2 M2 L& O4 [8 h( v3 Y$ v6 i0 i. l: ]4 K
  水彩画的学问里,水的运用颇为讲究。水彩画之所以晶莹润泽,关键是离不开笔端含水含色饱满充盈,以及接色的及时而恰到好处。这是需要在大量实践中细细品味与领会的。) |5 c: J& J0 ~5 X% L7 w
6 a0 _& m2 ?* A' y
  大致地说:远处水多,近处水少;淡色水多,浓色水少;第一遍水多,第二遍相对少些;大块面的水多,小面积的水少;为了控制风景中点缀人物的外形,干的挑出浓色,一点不蘸水,直接画在湿底上。
5 i6 c& f; x) V: \) s" N8 ]$ t
0 Y! [3 j5 s' {1 j. `3 q  作者常在粉红、浅蓝、浅灰等浅色调中加少许水彩白色,以便使颜色稍稍厚些,在湿纸上不会融化太快,便于控制物体外形。
6 r+ V9 H, t( M7 ^# \5 n& l9 M1 b
7 e4 {+ ?0 i( d$ n, c3.上蜡法
0 n9 a. E6 k% _4 w! |7 `$ w, ?! X- m+ S
  作画前,在纸上轻轻涂一层蜡烛油,称上蜡法。为了丰富艺术之表现力,往往在画面的四角或某处,轻轻涂上一层白蜡,使涂过的地方不易上色,产生一种斑驳的肌理,达到虚实相宜,以虚促实的效果。
! |$ G6 R# ?0 |, _3 N8 ^; @, |3 H/ z& _" w- `( o
  涂时,取一段白蜡烛,约三指宽,抹擦时横卧在纸上,均匀而轻轻地反复擦过纸面。画板须平整,用力宜轻而不宜重。" w+ U$ r- e* ^" D" O

0 i" W* C9 X- [( L+ s  另一种方法,是用油画棒。也是在作画前先嵌一些块块点点的油画棒色。3 i* N5 t7 M  U' ?- S

1 q5 A( x5 m& M% z: U! x  从整体上说,油画棒色夹在水彩色间,效果显殊,很跳。正因为跳,就有一个和水彩色谐调的问题。因而油画棒的颜色,一般只作画面的小点缀,活跃情趣,丰富色相。用多了会破坏水彩画淋漓滋润的艺术效果。6 f) X5 S+ e/ o8 Z9 G
) k* T! f' Q% s* K- x# J
  作画过程中,如觉得油画棒色过于艳丽,跳跃,和周围的环境拉得太开,可乘水色未干时,用手指在上面挫抹几下,使油色和水色略微接近些,然后乘湿再上一遍水彩色。
8 Y, r: b% q/ b$ Q6 f* Y7 N* ]1 p' R; I- E, n& o& w' L9 t
4.拓印法
7 i' X2 y- ?. X
4 H8 ^" i) s1 }6 S  是界于无笔画和版画之间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在平放的玻璃板上(玻璃板底下衬白布或白纸)随意地泼洒,倒上或画上水彩色。水多色多,色与色之间可以衔接,相互渗化,也可以不接触。总之,可自由地倒、涂、挤、泼、洒、滴等。水干时,即用水彩纸覆盖在上面,上下左右用手轻按,使整个画面汲上一遍色。觉得无遗漏后,拎住两角提起,平放在画板上,一幅无限天趣,变幻莫测的图画就基本形成了。当然,既是色彩自然混合,也就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试验性,接连失败,或一举成功,都是有可能的。. g/ j2 m& B7 ?+ ^5 h

5 b/ |. `+ h0 P/ M8 c+ V  《勇士》表现出远古文化神秘而质朴的美。先在画面上涂了白蜡和浅绿色的油画棒,然后再拓印。使画面基调的颜色呈朱红、土黄、浅绿三种。最后加上勇士的形象。
, m) S2 Z* Y/ G" V# W) F0 A: ?# ?
* k! A. V% ^) n3 A( H' V# j$ r  《交响音画——悲怆交响曲》则采用了另一种拓印的手法。作者以明亮灰背景与流畅起伏的线条为主要的艺术语言。当上述两遍色完成后,又以非常干净的浅灰的薄水粉色,涂在揉皱了的透明涤纶纸上,利用其不规则的轮廓,迅即把透明纸按在画面上,使得原来的波浪形的思绪万千的线条,被笼罩在雾一样的氛围中,意韵似乎更为生动含蓄了。
: q' E+ z; W  x( V5 g( z; E  G* Y- l0 \
5.夹色法
  j0 m1 E/ @( Q( r7 d9 g6 V1 u4 x. P/ }( [) P- P$ K9 [, {
  传统的水彩画,为了追求透明、轻快、亮丽、洒脱的艺术风格,有忌用白粉、黑色之说。对初学者来说,严格基础训练,避免画面出现脏乱、粉气、黑色之弊端,颇有道理。但实际上英国水彩画从来也不排斥用白粉。原因很简单,在透明的水彩色间混合了不透明的水粉色,使色彩之纯度,从单一透明扩展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大大丰富了绘画色彩的语汇,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 o. f8 ?8 v9 j- P8 M

# K: Z; V# ~8 s$ ]% E0 K" S  夹色法有两种:一种是画面大部分是水彩色,小部分比较明亮的地方用水粉色。待整个画幅完成后,再用水粉白色细细添加,使整个画面充满浓淡、粗细的对比。1 H4 G' ^) G" \4 L$ R  U0 Y

% D6 d7 z) q* l$ V- T3 }. I  另一种方法是水粉水彩同时用,也可同时用国画,丙烯色。因为带粉质的颜料较重,湿画时,较易控制形的塑造。需要注意的是较为浓重的深颜色,为避免粉色,一般不宜调和白粉,不论是水彩白、水粉白。
6 d+ |  a9 l# L4 b. d1 [* d! N' V! a/ W
6.刮擦法
8 H  D4 a9 L4 G+ P6 b/ _" S% Z5 C1 H8 F% r# ?
  以刀、笔杆、指甲、牙签、海绵及其他器件代笔,在画面上颜色未干时,根据需要刮擦出来不同的线条和肌理。刮出的线条比画出的要自然、有力,且可以使画面透明,层次分明,表现树枝、草木纹等最为方便。
* E- f/ e7 ^* a, l" M6 M% H, ^) R, X( O, A( M/ `
  刀刮时要胆大心细,心中有谱,落刀不改。刮得早与晚,时间控制很要紧。刮早了,纸面上仍有水分,不仅白刮,还损伤纸张。遇到底色全干时,须要用更为锋利的剃须刀片了。剃须刀所刮之处,线条级细,白而亮。用水彩笔杆或指甲刮色,色相就钝得多了。
( O6 B6 {, [. X+ d1 `6 I  l3 b) c
  另外,亦可用刮刀作画。用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油画刀把厚厚的粉质颜料刮上去,形成粗中带细,拙里见巧,耐人寻味的艺术情趣。为了生动塑造艺术形象,刮刀需有长短,大小,宽窄几种,以备不同用处。- a% Q( d# }9 E: G% |

: J. o7 J9 t2 {* G. @  用刀调色,一般不需加水,要求颜色鲜明,不发硬,最好是刚挤出的。正因为刮刀画用色较厚,干后色彩艳丽,很少变色,这也是刮刀画的极大优点。
6 R7 R: T3 ~* v" q7 P! l, G9 C8 c7 [# A  Q7 P
7.沉淀法5 w1 ^" r! x+ x& w, H) V

! g; n6 v- {1 i3 ^* a/ g  利用纸线表现凹凸不平的粗糙纹路以及颜料本身的特殊性能,造成画面上颜色颗粒沉淀状态,叫做沉淀法。. R3 `" I, A; I0 A- U5 B6 }/ B2 z) \; i

6 i4 ?" g6 y' u  沉淀法本来就是水彩画基本性能之一。画家有时候就是利用这种性能特点,予以充分的拓展,成为有别于其他兄弟画种的特殊效应。  L& L# g/ K7 z
, i; k; P7 {# x3 f4 A
  法国水彩画家维纽尔,在描绘光影下的建筑物时,常运用群青,赭石两色,表现暗部与反光,既透明又沉淀,既整体又有细节,用笔不多,刻画精到,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w. \0 }8 d, \% G
7 Q0 M; U# `$ u
  要取得沉淀的效果,除了纸张和颜料本身应有的性能,另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充沛的水分,有了较多的、高出于纸面许多的水分,才会使颜色沉淀和集聚成颗粒状。' f: h( x) F7 Y8 c: ?* C2 N) q& l( x" U

( }( e9 ~1 Q7 e* i+ a/ c8 M/ U/ ^- a  广告色莹光桃红也会形成沉淀的效应,当桃红色与其他水彩色相调和时,颜色干后,都会凝集成点点浅红的颗粒状,使画面整体和谐,局部丰富,寓娟秀于平拙之内,含华彩于朴实之中。
2 E+ _, i0 x$ W4 o- T' \
0 u" ]% P4 j7 Z9 K6 r+ y  群青、钴蓝、赭石、土红、熟褐、桃红、白等等颜色,都会起沉淀的效果。3 o3 R1 F! r2 _/ C/ g! M
0 P7 R4 ?1 o" m- ?4 m8 |
8.色线法
  ~: t9 ^1 L7 G) @; T' W0 j; a/ G7 L
  客观物象本不存在什么线,绘画上的线,是指物的外形轮廓线。这种线,随着视点的变动而在不断变动着。! [& {7 t! A& p5 a

) N3 G0 H0 b# e8 m( s  水彩艺术一般是以明暗立体法塑造物象,不强调线的勾勒,也不特别强调线的地位和作用。但有时为了追求装饰味和画面的特殊效果,就以各种材料来勾线。如用水彩色,水粉色,麦克笔,油画棒等。所勾线条的颜色和线条的粗细、虚实、浓淡、强弱、曲直等变化,均视画面的要求处置,须从画面的风格和色调出发。
( r5 P" m" p8 D9 z0 {
# Y. l7 G" k. c% d8 o/ B1 \  遇调和色调的画面,如果绿调子的蔬菜,勾翠绿或淡绿;金光灿灿的瓜果,勾以明亮的桔黄色;有时为求得画面稳定和平缓的色彩效果,勾以灰线或黑线。因为灰和黑在色彩学中皆属中性色,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均为谐调关系。0 S$ Z8 b9 r9 z/ o
& L0 Y6 Z. @9 u7 C
  也有在稳的前提下,稍稍求得一丝律动,一点跳跃,一种对比,以取得大调和小对比的色彩关系。既丰富局部,又不破坏整体的色彩效应。9 Z  r  C4 Y* Z) L, A) k6 _1 @; h+ {
; t& I7 T. u( G! r) w3 _; `
9.水粉法
, F5 }0 O( W' K7 @8 k' s
0 Q$ _& `" E# c! M: F! \5 z. j! _  水粉色和水彩色的颜料成分基本是相同的。水粉色不透明,有较强的遮盖力,而水彩色则相当透明。
5 X2 }" h4 J$ S  v, M
  p0 L8 D# v1 ~  绘画实践告诉我们:颜料的透明与不透明性,都是相对比较而言。就水粉色本身的不透明度也有不同的差别。白、土黄、粉绿、钴蓝、黑属于比较不透明,而柠檬黄、曙红、玫瑰红、翠绿、群青、普蓝等色的遮盖力相对就比较差,略有透明感。其余各色的不透明程度,处于两者之间。4 h( ]7 T9 r( Y6 {$ P  I
9 a/ N% }4 y5 k, U0 J
  水粉色的性能可薄可厚,能粗能细,又具有较强的遮盖力,所以它的表现力也是很丰富的。湿画时如水彩一般水色淋漓,绚丽多彩;厚涂时犹如画油画一样雄厚刚劲,形体坚实。/ S8 a# i: A% a8 r# e
! G% K4 N( d# G% `. h* d
  水粉画的作画步骤和水彩画基本相同,只是水粉颜色含有较多粉质,暗部比较透明的颜色如果复加在明部厚底上,效果极差,而且容易画脏。所以一般水粉画总是从暗部着手,先浓后淡,由暗画到亮。1 I0 R0 t1 t( K7 c: ^3 m  @8 g: l

$ l/ g; z9 q. c  用色的厚薄,是指水与颜色的比例。一般先用较薄的色彩勾线和画背景,画出大体明暗和色彩关系,随着画面的不断深入,颜色也逐渐加厚。薄与厚也是相对的,堆得过分厚,颜色易脱落;过分薄易变色,缺少光泽感和分量感。当技法熟练时,也有一开始就画得厚的。一般的规律是明处厚,暗处薄;近处厚,远处薄;实处厚,虚处薄。! X) l9 m" J& b; |
' D: r, G# l. ?: r$ K: t8 O
  水粉技法中有两个用色问题,必须注意:一是粉气;二是变色。/ J7 X) n/ U7 F4 c6 h( R# E3 ~

  j4 `2 v5 K, ]$ O- J& \  水粉的白色,又称白粉,包括锌钛白、锌钡白。是浅色调的必备色。提高色彩明度的重要途径,即是调和白色。但是,白粉使用过多,或不善于控制使用白色,将会给画面带来粉气病,使画面苍白无力。
+ `3 J) u2 M9 g) ^. }- o2 P! G- G8 W6 z& u7 i
  纠正的办法在于充分认识白粉的性能,控制使用白粉,尽量做到少用或不用。淡处用了,浓处就不用;明处用了,暗处就不用。尽量以淡色调和淡黄、柠檬黄、土黄、湖蓝、淡绿等色来替代白色。尤其暗部浓重的深色以不调白粉为好。8 q: j, n. L3 C, }( \

: j# ^% z5 B1 ?9 n* f  水粉干后变淡是普遍规律,作画时能预料这种变淡的效果,在把握明度和色相上就有了分寸。, N( }% u: L- [) Z* r- c

3 |0 A8 B! Q. N; Q$ d7 a& x7 F  但是,一部分水粉色在相互调和后,都会改变寻常干后变淡的规律,而成了干后变深。如果黑加白,这块灰色就要比湿的时候深得多。又比如玫瑰红加白,这块浅红色即使干透后,还会慢慢地不断地泛出红色。7 D) u9 d- f/ F5 J

! ~& n0 y3 f7 u9 _) |  上述两变,原因皆在颜色的本身。: ^6 Y8 {# d& |! q$ `  E' g2 g

/ Q& w/ D$ M" h  因为黑白两种色的颜料本身成分不同。黑分子轻,浮在上面,白分子的颗粒重,沉在下面,所以这种灰色干后偏深。
- f; p2 g$ r5 a& d! @) z6 w7 {1 |& q% q& d% k- v
  大多数颜料的成分是由有机、无机和矿物质组成,性能较稳定。而玫瑰红是直接性染料,有较强的泛色性能(又称咬色)。就是说,虽然玫瑰红本身的颜色干后仍淡,但是和其他颜色混合,尤其加白粉冲淡后调成的浅红,这种红即使用再厚的白粉也遮盖不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明亮的浅色调须避免用玫瑰红调和。其他如紫罗兰、青莲等色和白混合后,也有泛色的性能。$ N; q" d* \8 H5 I0 N
+ }% D; g$ K  L( h9 h. y
10.夹油法7 o1 H/ _! C; Q+ y' l

2 K8 m; r* p; E3 O: I0 s, D. a9 T  调色时,加入少许的松节油(其他油类也可),则油水始终若即若离,既不能融洽地溶为一体,又你我相间,形成无数块块点点,拥在一起。这种夹油的水彩色,画在纸上,呈现出点点斑渍,粗糙而稚拙,与不渗油的洁净的水彩色形成对比,别有情趣。也可将色油、松节油、汽油等油剂滴在画面未干的部分,待色彩干后便可产生独特的肌理。! i/ T4 Y- J1 ]% N
, I0 ^' c6 L7 Q8 f7 ~' U9 p
11.空白法9 B" `% U$ |8 j# ~1 o. h4 L" Z
, I3 |' U$ ?& ]
  利用洁白的纸面,空出或留出闪闪烁烁的白点,以形成一种生动的,跳跃的,生气勃发的感觉,就叫空白法。9 [& \/ E! {* v# [! k
( [! c( G9 L, H# q) ]' W
  《快乐的漫游》,约翰·库瑟作。就是一幅较为典型的空白法。画面上下,不论是树叶、树干、栅栏、路面、草皮均渐渐沥沥地布满了白点。局部看,也许会感到琐碎,但整体一观,却光彩夺目,生动非凡。尤其把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疏影横斜,枝叶繁茂,光彩熠熠的生动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0 T/ ^$ J/ O6 ^5 T& W
" C  R4 U: c! ~  很显然,空白法的画面也有一定的局限,色调浅淡或需要湿画的对象,就不在此例了。
- x4 |* B2 J& o  v' r2 K" w% q
# o  a, L& l$ R' C8 @6 D+ I12.平涂法! _  A) Q4 z9 D
+ a8 R* i+ u$ K* o- i
  平涂法就是将颜色均匀地平涂在画面上,基本上无笔触和肌理变化,不强调素描的立体感和空间效果。  d! R; G+ m' u
+ T0 g* |2 X0 x. c2 H0 A
  这是一种简洁、明快而十分理性的技法,强调画面的平面性,易表现均衡、稳定、单调冷峻及平面图案性强的题材,是现代绘画中常采用的方法。
7 t. |4 w+ d4 h( V( y* X. n6 x
' i* R1 v7 I, |2 @/ Y/ @" R13.渲染法5 N0 b  u8 `. I1 Q
* b& I  y  N+ |% E. f/ k/ L
  利用充沛的水分,比较光洁均匀地画出明暗层次,使得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较为自然,没有笔触,没有痕迹,这种画法就叫做渲染法。渲染法常应用在天空、江水或大面积的背景的描绘上。6 z; q2 b+ O3 s1 r6 L+ i( E& {

# s4 n, d+ f4 ?( {  所有的水彩技法中,最能表现水彩的淋漓酣畅、轻松朦胧、淡雅柔和之美的那就是渲染法了。它充分的利用色与水的丰富的变化及无限的可能性,显示出它的无穷魅力,大量的用水是它的特色。
! a) g- _" q( R1 U8 p9 G: w+ D6 y* M' |5 [
  渲染法是在画之前先将纸在水中浸透或将水刷在裱好的纸面上,之后进行着色渲染,由于颜料在含有水分的纸面上扩散,易产生迷人的色彩和变幻莫测的丰富的效果,这种技法的特色是其他绘画材料不易达到的。
: ^8 _; V9 r  f7 x
8 N! W' Z4 K, l  M7 x  此技法,最适于表现烟、雨、云、雾及霞光交融的气氛。由于颜色在未干的时候重叠上去,便会产生不明显的轮廓,使画面上的主题与背景浑然一体,让人产生梦幻般的联想。' K' v* L3 E6 y7 {! l

5 ~2 f1 z! Y* Z: |; A, K  在采用渲染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J0 Y4 t- l' o5 \

0 y& P! `/ L: g9 M; x7 F) y  ①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有完整的计划,心中有数,为了有把握可先画一个草稿。
5 t. J; X: _& o" F
& u: l$ |- z; J6 _2 ]$ t+ O2 y  ②一般渲染的颜色在干了之后会变浅,故在湿纸上染色时要比预想的颜色深重一些。0 @. G6 V  G7 H  b# C8 M
7 t: b4 S  ^. A  S
  ③作画时,画板宜平放,涂上颜色后,可依画面的需要将画板向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移动倾斜。
( }; n+ \. P" l- T; o8 _2 M: N& }& m; I  q) x* m
  ④渲染法可以用来为其他的画法打底子,先渲染出色调和大的气氛。
7 ]. F* J1 l$ C; C& l" O6 p; f/ K7 Y
* M! i8 z2 Y" B6 m  ⑤当你想洗掉不想保留的颜色时,要等纸约八分干的时候进行,太早或太晚都无济于事,而且易弄脏画面。
, y5 O7 U; p7 X1 Q; e/ A6 C& x4 d+ O8 \, n* v
14.丙烯法
  J0 m1 t% l6 L% k+ b( C! f: Q0 h' R
  也称压克力水彩画。丙烯画颜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最新贡献。它不同于传统颜料,是一种可塑性的胶状体。虽然丙烯色像水彩一样,仍然以水来调和,可是当它干了以后,就成了坚固而柔韧的薄薄的片状体,再也无法用水来洗掉了。所以这种崭新的绘画材料,以其用途广泛,色彩稳固,绘画技法的适应性大而得到画家们的青睐。在短短的时间里已成为世界广泛流行的绘画用品。% S" y0 ~. L* }/ ?5 M: E% a

/ ?6 L6 {7 B2 ?& s( S/ G" L! ]( z  丙烯色薄画时,调入大量的水以后,色泽透明,亮丽,可当做水彩画一样加以发挥。如在丙烯颜料中掺入适量的白粉,就成了艳丽的水粉画,同样具有水粉色的遮盖力和透明性;丙烯颜料在不加水的情况下,如油画色一般可以采用层层堆砌的厚画法,笔触明晰,感觉稳重;如果掺入专门的丙烯调色剂直接用底料先在布上堆砌,等干了以后再用丙烯色覆盖在上面,则可产生更加丰富、深厚的效果,具有相当明显的体积感和雕塑感。
6 d% g% }# g3 ^5 n/ o7 @0 d$ U. z  l5 U6 n% d" F9 v1 ?
  由此可见,丙烯颜料的性能优越,用途很广,技法可塑性强。作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掺入水彩颜料或油画颜料。在任何一种底子上都有极强的附着力,也就是说可以在任何的材料上作画如纸张、白布、帆布、三合板、纤维板、墙面等,且化学性能稳定,不因年月长久而变色、变脆、龟裂。9 m  l% U8 Q2 `
2 u2 [( z- w4 _1 g, B
  作画时须注意下列事项:1 D+ W& x; e' F- n2 E
1 k( s9 D  D6 m8 Y9 N
  ①丙烯颜料是以水来调和,所以干燥速度较快,且干燥后再也不溶于水,认识这一点,对作画技法和工具使用保养关系极大。如果技法上须深入刻画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慢干剂。
+ C# w6 R& z- ^. W. D% W
% f& j0 |( p4 f, n- f  ②调色前,先要把笔毛蘸湿,才不会使丙烯色和笔毛粘在一起。也就是说,随时都不要使笔毛干燥,也不要用干燥的笔去蘸颜料,这是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 U7 _4 y9 D+ |

7 `' R- R  c# z  ③丙烯颜料的透明度像其他颜料一样,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透明,不大有遮盖力;有的完全是粉质,覆盖力极强,很不透明;有的则居于两者之间。绘画前,对各种颜料的性能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好。
! I' ~- K2 H2 z, e) r1 h& N. g; _# K- x  g( B- Q! C/ n) f
  ④丙烯的绘画技法与步骤。可以把它当做水彩、水粉一样对待,能厚能薄,可干可湿。不同的是丙烯画在第一遍色干燥后,覆盖在上面的第二遍色是再也不会和底色搅混在一起了,任其反复地修改、添加,都不会弄脏底色。也可以把浅色复加在深色上,而不受其影响。如果水多色少,则也能获得水彩色那种用两色重叠后出现第三色的效果。
2 D* O2 U  v( [% N; u9 t# v" q! m' e/ `
  ⑤丙烯画用色不受限制,视画家习惯和画面需要。薄画时似水彩的方法,用中国毛笔或尖头的水彩笔;厚画时似油画,用扁平的油画笔、水粉笔。调色用水彩画盒或白色的搪瓷盘为佳。尤其是长方形的搪瓷盘,调色方便舒畅,用后便于清洗,有其优异之处。
! Z  H. {& H, V) Y$ x3 f0 N
. W3 p  N+ p8 O' r  ⑥如前所述,丙烯色干后即不易溶解于水,所以工作时宜穿旧衣服或工作服,地板上也须铺上几张报纸为好。% r, u+ j. t% T- D, t; o1 p9 x6 n( v
' Q" I. _+ Y8 c) d$ D. H- X
15.漏洗法; ^8 x- K. L  U3 A3 c. B/ x

3 z$ x% s* a1 E' Z0 `  水彩画洗擦的方法也是一项基本功。水彩画颜料的透明性能决定了把淡颜色加在深色上是没什么效果的。如果一定需要在深底上画淡色,只有洗出白地作画。但用水彩笔洗颜色,费功费时,效果又不佳。
5 ]* i$ x* F+ L3 r4 d0 E. [( k0 O" C% V) w. Q! r
  漏洗法则是用稍厚的透明涤纶纸,根据需要洗刷的轮廓线,用锋利的刀片刻空,然后紧按在画面上,用潮湿的海绵轻轻擦拭,注意水分不宜太多,即可洗出你所需要的白地。待干透后作画,就仿佛画在白纸上一般鲜明。
8 k6 d' c3 U. M/ F8 H0 t3 g) R1 p) Z2 A4 l# E
  点缀在深底上的点点淡花,可用漏洗法洗出来。作画时,根据布局的整体需要,漏洗一块,补充一块,以利于把握色彩的大关系。, Q& d* t) X& F( ~4 m2 R  n3 r
8 C! h: ]8 Y/ \  z" H$ @- D1 g- O
16.洒精盐法& w' b6 |7 v: l2 H) S+ |

) F7 V* m9 ]; G/ P- ]% q  我们所说的精盐就是我们家庭里每天都要用的那种食用盐,盐的颗粒十分的精细,一定要比较干燥的精盐才好用。
4 R8 M4 J6 R/ `! r3 M
6 u1 S& }5 D3 w& r& `6 @' ?  方法是这样的:先将颜色涂在纸上,过片刻,在纸半干状态时,将精盐自然的散在色彩上,颜色太湿或完全干后散盐均无肌理效果,过一会儿就会产生十分有趣的肌理效果,在散盐之后,我们还可以在上面弹一些色彩小点子,这样会使肌理效果更加美妙。注意在散盐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不可过多。用盐制作肌理的方法虽然简便而易出效果,但不可在画面上到处都用,要根据画面的内容需要运用,如:表现雨和雪的天气,草丛和树叶,石头及老墙,地面等等内容时,盐的运用会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5 U8 V0 v( _/ K/ {% w

4 u6 A1 X2 I, `6 P17.喷水法8 i( K! O# |8 W

+ Y% n, w; o1 O# C; K' S  用清水的喷洒来制作肌理的方法。颜色涂在纸面上在半干的时候,将清水喷洒在颜色上面,喷水时可用喷枪或喷壶来喷,也可用比较硬的笔刷蘸清水之后,用手直接弹上去。为了肌理的变化丰富,可在第一遍水未干前再次喷水。要注意的是,喷水一定要适度,而且把握好颜色的湿度。  a  ]0 @& a; b$ {
* r; r6 g  `2 [8 y
18.溅色法. u5 X: D0 v' O! }  `) y
* d/ q6 a) h7 m' P5 K
  就是将颜色喷溅在纸面上或颜色上面,方法是比较自由的,你可将你所需的色彩蘸在比较硬的笔刷,如油画笔、牙刷等上,用来弹溅在纸面所需的部分。由于纸面的干湿程度不同和色彩的干湿变化,溅上去的颜色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创造出非常丰富的肌理来。此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画面的干湿程度,二是色彩喷溅时的浓淡程度。( H9 k9 n5 t! c

* X$ K; v# |/ a2 d  G19.洒酒法5 Y0 o  O) |8 s: f- C

0 z7 M3 h+ R' K4 r, h; L/ X2 l! O  将酒精点滴或喷溅在画面的色彩上。注意酒精一定要在色彩湿的时候用上去,如颜色完全干后则无效果。还有一种办法是先将酒精滴溅在画面上,然后马上在上面涂色,也会产生特殊的效果。
8 u0 @1 ^& C& \5 Y2 n( C4 j) J$ [" O/ c, t' h/ }5 d8 T# j
20.水迹法5 ^: f- f+ s3 t0 {7 Y& `

% u# Y9 P/ |4 j6 v6 O4 Q: J, o  水迹的变化往往可以给一幅作品增添一些意料不到的效果。颜色涂在纸上后,稍过片刻即可将清水点滴或冲刷在颜色上,也可以用笔蘸水画在颜色上,再调整板的方向和倾斜的角度,便可出现丰富而自然的水迹效果。颜色完全干了以后再在上面用水也可出现水迹,但水迹不明显,也比较死板。: e% h2 r( r; N, ?

, G7 |% L9 ?; O- N% G4 M% I21.贴纸法. R: D/ P% i  G% v: P: n+ G) Y
9 z& O7 C. V, y4 p2 C% e6 b' W
  将不同质地和性能的纸片贴在刚刚涂上颜色的部分,使纸片将画面上的颜色部分的吸收转移,待颜色干了之后,将纸片撕掉,就可以看到特殊的肌理变化。我们贴上去的纸最好是采用吸水性比较强的和较薄的,如:国画用的生宣纸或餐巾纸和卫生纸等。为了使肌理的效果更明显,还可以把颜色涂在贴上去的纸片上。; T' T5 P. a4 m( g8 B4 ~

; B- `, ?) n( E0 g22.胶水法% m/ D7 m. U+ R+ ~7 z
% y' B- n/ f6 P, k% h  C+ N
  将胶水涂在画面上,然后再在胶水上面涂颜色,颜色与胶水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特有的效果,有朦胧的感觉。
1 H# V6 `! ]0 z$ z, K. c0 s1 u: C( x4 L( _
23.流动、吹气法7 _' @, C$ D, S' I' J

. v' T0 Y* a/ T5 t/ a" T, k1 N  颜色涂上去之后,将画板向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倾斜,使画面上的色彩自然的流动和渗透,再用嘴或吹风机吹气便可产生有特色的肌理图案。/ _# j5 Y/ K. n& p& j
2 w9 D! F8 r% |6 Y7 M
24.干湿变化法
3 h( F/ z3 a  Q( M- n/ A. ]* [
" L3 j% x, q& k1 H7 g  先将画面部分打湿或涂上水分含量不等的色彩,然后再画具体的形象或色彩,由于画面上的含水量不同,涂上去的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