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了解不深的人,往往以为孔子是极端忠君思想的提倡者。事实呢,恰恰相反。
; d5 \$ b, b, M3 H& [首先,“忠”这个字,在《论语》里,就并不包含后世的那个愚忠的意思。! U% k. m& n3 l' Z8 H( u: g J
《论语》中,涉及到“忠”的,有以下16条:+ m: b% G) R# {) r/ S' b
$ m8 @1 t4 M1 p& x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6 V7 o: e6 g" u3 J2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8;9.25、12.10基本相同)
J* k3 m B5 v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
^+ d/ F, x! o# S: c* l3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5 X4 Y7 W) H$ t0 U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 {+ Z5 S( D1 p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5.19)
0 R. p" u, S7 h, D3 Q9 _' U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28)3 M: `7 d% B8 D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7 D. z% l% t% }: q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2.14)6 F6 F( H0 e7 Z! z8 E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 o1 p% O# j& b# x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19)( g% P9 L% h& R5 S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14.7)
& h" F p7 t5 c8 e- C4 G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15.6)
' }4 a1 E" h! l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0)/ _& j I, ]) B6 R0 g
8 t) |! k; R# |" N! x
涉及到“忠”的这16则,主要是两个意思:一是指对朋友或一般人际交往之间的诚信和尽责;一是指在政府机关任职时忠于职守。最让人怀疑是否有“忠君”嫌疑的是季康子问和定公问两则,但是,这两则实际上仍然指的是忠于职守。如,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忠事君,不是忠君,而是指以忠于职守的行为和态度来侍奉国君,与直接的忠于君主本人的行为不同。
, M; |; |" G& @2 g( ^6 y) x. G- z
% L0 t5 Z6 L. c7 e2 ]我们看看《孟子·滕文公下》的一则记载:
8 B4 C" q: T& k/ y. N+ W' w3 P" R) ~0 s: h' }. b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7 f0 y! u' t6 `" p, O& o/ L
: j4 Q; i1 j4 s8 }齐景公打猎,用旌旗招唤虞人(猎场管理员),虞人不来,齐景公就要杀他。为什么这个虞人不应招呢?因为古代君王打猎时有所召唤,要用特定的东西召唤特定身份的人,旌旗是召唤大夫的,弓是召唤士的,皮冠才是召唤虞人的。这个虞人因为齐景公不按礼的规定召唤他,他就坚持不应招,甚至为此不怕弃尸山沟,不怕掉脑袋。如此坚持职守,孔子很欣赏他。: J- r4 o/ a/ u9 p3 W! ~* Z5 h
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理念,显然,这个虞人的行为,和我们后世理解的“忠君”完全不同,而孔子所赞赏和鼓吹的,乃是这样的“忠”。这样的“忠”,其实乃是指“忠于原则”。1 n9 W& T; v, Y, V7 u
4 E% l4 y0 W4 U; F. [《韩非子·二柄》中也有一个故事,可以看成是先秦人对职守的近乎刻板的遵守:3 k" ~8 `: t. O" J7 B7 ^8 U
7 I' n' W9 o4 ` |5 K3 C6 ~
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 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 M- `3 J6 s7 H8 \
; [) N9 E) c% a3 h韩昭侯喝醉睡着了,管帽子的官吏看见君王有些寒冷,就盖了一件衣服在君王身上。韩昭侯睡醒以后很高兴,问左右的人说:“谁给我盖的衣服?“左右的人回答说:“是管帽子的官员。”韩昭侯因此既降罪管帽子的官员,又杀了管衣服的官员。降罪管帽子的官员,认为管帽子的官员超越了自己的职权。杀掉管衣服的官员,则是认为这位官员失职。2 Z a) D, z, E# f
& |# a( r* W; e" `* n! U' T
这就是忠于职守的观念,与忠于国君本人,不论是非曲直,唯君主的意愿是从,完全不同。8 S0 {, Q5 z \( C
& t9 j% M0 ^6 T4 n" I# v9 r在孔子看来,还不仅要忠于职守。作为一个担当道义的“士”,当他“仕”的时候,是要“行其义”(子路语)的,一旦自己所行之“义”和君主相冲突,那是要舍君取义的。所以,当子路问如何侍奉君主的时候,孔子正色道:“勿欺也,而犯之。”(14.22)——也就是说,告诉他大义所在,然后不惜冒犯他。
$ Y7 R5 T3 }" y! y4 N; ~- C9 M) @
4 ]1 d& ~+ R+ F4 a5 L, |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大臣”的称谓,否则不过是聊备一员的“具臣”而已。孔子说:“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11.24)直言之,一个士与君主的缘分,看道义。道义消失的地方,缘分自然终止。所以说,君臣以义合。如果君不义,那么,臣有两条路:一是像史鱼,直如矢,也尖锐如矢,和君对着干,干死拉倒;一是如蘧伯玉,老子不跟你玩,卷而去之,拜拜了。(15.7)
: r& n w8 i' I" G' ^/ l8 { D$ E # n; }& n: U2 q7 z0 Z5 P* L: h
事实上,孔子不但没有臣下无条件忠君的思想,即便是要臣下忠于职守,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你君主首先必须以礼使臣。
, s$ x& |/ c. S2 E( C, }还是一个和齐景公有关的故事。. d! t% n2 V) @' Z: I; n u
Z R1 |8 M; Q' A
齐景公喜欢声色犬马,生活奢靡,经常胡作非为。孔子觉得这个国君做得实在不像国君的样子,缺少国君应该有的庄重、威严,缺少国君应该有的相应的道德品质。
+ v) M9 r- S* i9 c5 X* N; ], D6 U( K& O+ T4 v
所以,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好的政治应该是怎样的呢?”孔子给了他八个字:/ l! W3 E. A# N" s
1 f# k! J% [ h3 q( h; `8 w y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V* n, s& u* V! [ z& R3 z$ x! ~% T. \
' o% J7 h* Q/ Y6 L# l对这八个字,不读书或不求甚解的人总是把它拿来说是孔子强调忠君。其实,即使就字面意思,也非常明白地表现了道德的双向平等观念,毫无单向臣服的意思。* K% p0 Z; {$ h" p" V+ c
0 \1 a; I. m I$ B9 l这八个字这样排列,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两种翻译:& a% `" O+ U. n: {4 J8 O7 |, T
+ s! k6 r# N* @6 U
一种就按照字面来说,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做得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做得像儿子的样子。即使这样理解,也是孔子不偏不倚地在强调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
' i3 ]& I. V8 H3 C' ]: E& O+ |$ s8 [3 Q' Z9 b
但是我们知道古汉语往往非常简略,往往省略了一些承接的关系,所以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理解为前后因果关系。如果加上这样的因果关系,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4 X! A( l% Z p/ G
! H* [- \/ J( D, P) D首先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国君做好在前,臣子做好在后。
# D, E0 @$ H# W
7 S0 T# N6 U$ I/ q F7 }7 t父亲首先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将来的孝顺。
% a' K }* j ^& H
) R; Y0 c' r- I* D8 o+ i1 | Z' F我觉得这样来理解孔子的话可能更准确一点,因为孔子确实在很多地方一直强调强者的道德,而不强调弱者的道德。他总认为在上者应该先做好,然后才有资格要求下面的人做好。
/ |, `, U# ~$ @% _* J$ X7 o6 z( d, y! r) }/ D O& b; y
孔子这话,显然与他当时的感受有关,孔子明显的是告诫齐景公做国君要像个国君的样子—也就是说,他现在实在不像个样子。
3 D5 B2 Q1 O6 | R+ @" K! ~" x但是,齐景公的理解能力显然受到他地位的局限——他的屁股决定了他的脑袋——他想到的君君,大概是作威作福,臣臣,当然是服服帖帖。于是,他高兴得眉开眼笑:“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糟糕的是,现在很多人读《论语》,理解能力和齐景公一样。5 k3 R0 @& c! w, [7 W
; q1 X/ d* O6 f0 x# F, e孔子还有一个“七教”理论。
5 f8 |# ]1 S+ T8 j- M" V. t, V5 l. V) h2 X3 s, D; \9 l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 o( I* g& r8 h$ S" ~% u8 @
7 e1 m+ _% m5 Y% o: D什么意思呢?就是上面敬老,下面才孝;上面尊长,下面才悌;上面散财乐施,下面才宽厚待人;上面亲近贤才,下面才选择良友;上面爱好德行,下面才不隐瞒实情;上面厌恶贪腐,下面才耻于争夺;上面廉洁谦让,下面才讲究节操。
% P; w# u) y9 N1 ]2 C; v1 l4 C! g- |2 a6 Y6 U" K" ~ {
一切都取决于上面!6 T5 ]- ], \. D' K$ j H
# f! h1 e1 z6 R1 B所以,孔子下面接着说:7 b" O) M" U. x# J+ a/ M# \
0 k9 A4 i/ ]/ i1 z, o5 P- Y: E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而女贞,六者,教之致也。(《孔子家语·王言解》)* d Z% G; \7 _% M
& }1 Z) e6 B2 A, K M9 k上面的人是人民的表率啊!下面好不好,全看上面啊!/ i5 o+ @6 S2 @ b
. z: N$ D5 k& K6 |9 @# ]. ], c4 n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20.2)
1 @2 C- w2 p+ K6 @; L
: C4 O, t: |2 [' t孔子晚年时,季康子曾经问孔子一个问题:“我如果把那些无道的人杀了,然后逼着百姓去走正道,怎么样?”
7 c9 T3 K- ^, H1 M: f5 O9 t# s& p. D( ~! g' q
孔子的回答是:“子为政,焉用杀?”
( O& ~( {+ V v! T) _2 i7 z, f% Y3 L. q, N- m& @. d/ e: v
你搞政治,怎么会用得着杀人这种手段呢?“子欲善,而民善矣。”你自己如果做得善,老百姓就会善。1 l8 p. Z& D6 g, e' H) |
- o+ [' {: v" ]( n Q1 ?
接下来,孔子说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言:$ w' ]" y* @. n" a, Q0 h
8 Z0 ^9 U& H8 ]/ m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v* u7 ]8 j* A: y! w6 K/ M. |2 n
2 n4 j2 U0 E+ i' n! r E$ v$ X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人民的道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所以草往哪个方向倒,责任不在草,而在于风。
: M6 }. D+ }# q. i8 p" e" ?1 n$ E' P- ~$ L; p3 p% v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么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在于统治阶级。- X9 j6 ]* Y. h, S3 H
) \5 z2 b0 ~( W+ G5 d
有一次,季康子觉得鲁国强盗很多,很忧虑,就问孔子怎么办。孔子的回答是:“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为什么有那么多强盗?是因为你自己骨子里也是这种人!你也贪婪!你也是侵夺他人、侵夺国家的大盗!假如哪一天你自己不强占人民的财产了,那么人民也就自然会变好了,责任还在你身上,不在人民身上。! k6 D( y0 y2 \9 B3 m8 _1 ?0 \7 g
+ |2 r+ v9 M% F0 E7 `8 m; u2 w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非常好,可是我们一般的理解,都理解错了,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哪一句话呢?孔子说:
; V; [4 K1 J" Z! x9 p+ h3 R1 l2 p2 ]! f# u# @9 S( D# K1 n8 q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9 p: j1 y: S
: L ]/ {, Q! s6 l! }这句话讲得好,但是我们一般人怎么理解的呢?很肤浅的理解是:君子讲义,小人讲利。( {& u3 h: z N/ c& g3 I; X
+ z% u9 N5 V5 \ g8 J. E) S) g
好像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的表扬,对小人的批评。甚至作为一种标签,讲利的都是小人,讲义的才是君子。
# ~- F% D2 B6 }9 z v* m4 [- d' b l9 [2 b- L% I2 p
实际上,孔子的原话不是这个意思。" Z5 U. \9 D9 h. t' Q P1 G
, R6 }& X1 ]8 O
首先,“君子”在这里不是指道德上的好人,而是指地位高的人;“小人”在这里也不是指道德上的坏人,而是指下层人。8 I8 E% s' H5 }$ @* e
“喻于”就是告知、说服的意思。+ F/ L+ J8 C7 p5 b
# l; A0 S1 I) H1 u3 u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君子,要用义来说服他、要求他;对小人,要用利来引导他、鼓励他。对君子,告诉他义在哪里;对小人,告诉他利在哪里。以义要求责难君子,以利鼓励诱导小人。, ~0 g) Z6 F: q6 M, ~( {% H3 b
( c$ r+ F: w$ B# Q4 I
道德出了问题,责任在哪里?在上层。要和谁讲道德?要对谁要求道德?对上层。跟普通老百姓,应该告诉他,利在哪里就可以了。/ y* \- e/ `6 ^+ q3 K: k
4 r1 v: @. W- I& ~4 o: Y- d
上层人要承担道义,下层人要关注权利。5 x9 X# o6 _; Y% s# l# F
6 \+ W4 q& B5 a
不对普通百姓讲仁义道德的大道理,这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 N; ]0 f' D- B) P' T$ I
3 E4 ~' }3 w: E1 H+ F实际上—. C' h b5 Z* |1 i0 n/ O2 z+ ?
: ]* a! F( Z1 l3 B9 |" Z, O
苛上不责下,孔子之政道。
9 P1 h0 R/ [3 }# ?; o+ |( x律己而宽人,孔子之友道。! M; S$ j3 V+ x4 q
G. H9 ?! |6 i, P. j* c: d. |
一个人,只要他坚持下层的立场,就不可能是一个什么“忠君”主义者。事实上,孔子本人也不是一个忠君的人,否则他岂能抛弃鲁定公而去周游列国,照后来那些头脑冬烘的儒生的所谓“忠臣不事二君”的观念,孔子岂止是“贰臣”,他不知侍奉过多少君主,不知是多少臣了。
. T( p2 y# K `- H$ {+ N0 s# m) K- z0 p" ^ e7 E, C- X2 T* \$ s
管仲事公子纠,公子纠被公子小白逼死,管仲转事公子小白。这样的“不忠”,连子贡、子路都对管仲有意见,但孔子肯定他,甚至称他为“仁人”。5 A5 d% g. e" u2 _2 f& y
* l) s, ?' Y1 K) w: G+ e: B k: W) Q
是的,孔子只忠于自己的职守,忠于自己的道义,忠于自己的良知。
9 C' h: L" q4 G2 o- a! H. z3 z6 V: y' d- F& P# p
他要求我们的,告诫我们的,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