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3 X8 k$ F6 C5 j6 d$ m# ~. C
- Z6 e$ l* m1 W# w8 R! Y* M
6 W, i8 ?( ]$ h" O5 i* g2 J3 ~0 L+ h0 @$ U+ w }+ P
(图文宋徽宗的《听琴图》右边红衣服的是蔡京,左边蓝衣服的是童贯,中间穿道袍不是穿龙袍的是宋徽宗自己,其实这幅图很有意思,呵呵!)2 j+ S: J) J4 d, s
) _( q1 \* V& J' H' s/ X7 @6 r! ~6 q, \" F
( M b) _$ B4 b; I% X也有人问了,宋徽宗那是皇帝老儿啊,米芾是不是吃了豹子胆了,居然敢拿儿子的画去充数?那可是欺君大罪啊!这诸位就不明内情了,因为米芾跟皇家那不是皇城根里有人的,是皇上身边有人的,谁啊?他老妈。! u* ]% e7 {, r% @
% J' l) N6 f. ~- b( H' S
米芾老妈又是何方神圣?其实就是一位御用妇产科医生,宋神宗就是她接生的。问题是那个年代,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一行的,挑选非常严格,除了身体健康端庄,人品、声望啥的也很重要,如果跟后妃关系搞好了,好事很多。就这样,米芾还没考中进士呢,就在宫中当过一段日子的公务员,皇家室的人都啥脾气,他心中是有数的。宋神宗还曾协米芾当过广东浛光县尉。所以,尽管是江山换了宋徽宗了,米芾照样能大胆玩行为艺术,有一次他看上了宋徽宗的一个砚台,就被“此研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宋徽宗大笑,就给了他。米芾高兴的手舞足蹈,抱了就跑。宋徽宗都叹息“颠名不虚得也。”9 J X" P" g7 L; E7 z
4 Y) [ m7 W( U8 D比较好玩的是这招苏东坡也学会了。苏东坡去了米芾家,看到米芾的好砚台,还装模作样的洗手啥的,等米芾拿来纸笔来,看到苏东坡居然用口水在那研墨,气S!米芾是极有洁癖的,只好把砚给了苏东坡。
5 V+ k( f) t$ ], m
5 z! s! [5 }/ a! C) X照道理宋徽宗没资格当皇帝的,偏偏他哥哥宋哲宗才25岁就死了,那时还没结婚呢,当然没儿子了,后来,宋徽宗在奶奶宣仁太后的力挺下,登基了,也才才19岁,第二年,太后就驾崩了。
+ Q! @# h2 n% W" z1 `. ^; q% p1 U8 g5 ^: x0 {
宋徽宗酷爱艺术、人文修养极高,当皇上对他而言,绝对入错了行。政治这东西,要要会耍阴谋搞权术平衡各方势力,笼络臣民,还要心狠手辣;但是艺术呢,是追求唯美的,抒情的,浪漫的,截然相反。刚登上皇位时,宋徽宗也烧过三把火,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平反冤狱,提拔贤良,他曾发布了一份诏书,望天下人能够畅所欲言地品评朝政,可在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面前,天子还是太稚嫩了。特别是身边那帮臣子,最著名者是蔡京、童贯等六人,被后人称为“六贼",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最后病入膏肓,彻底无药可救了。大家算算吧,宋徽宗20上下的时候,童贯已经50上下,谁忽悠谁啊,所以不能简单说宋徽宗怎么昏庸,怎么无能。
: ?2 Q v+ T9 p( n
3 U# @4 n; I( G3 g' o其实那时候北宋政治舞台上能人很多,当时苏轼,苏辙同科进士兄弟对蔡京、蔡卞同科进士兄弟,两边掐的非常热闹,蔡卞又是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又是苏轼的政敌。其实最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是司马光。司马光这边势力还是很强大的,还有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后来才被苏轼居上,苏轼这边门下牛人太多,比如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等。靠!都TMD太有才了,听谁的啊?掐得皇帝老儿头挺晕,从神宗到哲宗再到徽宗,一会贬这个,一会又贬那个。最有名的就是乌台诗案,苏轼因为一首诗刊登在官报上被双规,牵连了很多人进去,差点连累党羽,一起小命都没了。不过最后还是二苏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更高一筹,流芳百世。不过,我们这里只谈艺术,不谈政治了。嘿!
* q- I: y7 [2 Q, a4 h
+ u7 x7 ~' w8 q9 E8 U" o7 O/ N) v蔡京其实很有才,书法造诣 很高,传说他在一个仆人的扇子上题了两句杜甫的是诗,被人买走,后来才知道买字的人是一位王子,这就是还不是皇帝的宋徽宗,也可见宋徽宗的对蔡京才华的欣赏。本来北宋四家中的蔡,是指蔡京,就因为他后世人定位他是奸臣,所以用蔡囊给替补了上去。米芾跟两边倒是都是有交情的,有一次给蔡京写信,还画了一条小船上去,据说米芾能当书画博士,也是蔡京的推荐。其实米芾也只比蔡京小四岁,因为书法修养早就惺惺相惜了。否则,按照米芾的评价,蔡才是真正的北宋第一,呵呵!
9 u. C( K2 b0 ?/ A; X, M0 \
6 d) U% U( j5 {: E其实,蔡京、蔡卞兄弟俩对中国艺术发展,还是干了事,他们共同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各二十卷,对后世书画的传播还是有点功劳的。可老百姓恨死了蔡京,蔡京被流放后,“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至此,蔡京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好歹也是一代才子,下场挺惨!: m* u2 U( T% n6 I
! o" E6 D% u p T( _
本来当时的局势,宋徽宗应该广招人才,但是他却在广招画师,设立画院,仿效科举制度,让画家依题作画,这可绝对是开创历史先河的。不仅如此,宋徽宗还“益兴画学,教育众工”,专业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科目,学成后直接入翰林书画院,院派画家就是由此而来的,说起来这也算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学院了。! U: t* }6 e- V! H& V- f
. u+ |0 ?& |4 E$ K% Z6 ]$ O
这么一搞,院派画家自然提升的很快,有幅画,叫《清明上河图》,无论谁都不会陌生,那个作者张择瑞就是宋徽宗的翰林书画院里培养出来的,清明上河图几个字就是宋徽宗用瘦金体题的,不过现在这几个字找不到了,传说装裱的时候故意被裁掉偷跑了。- Z; g" M, {' f
1 H5 h' I8 V {' v- L( r' l0 n宋徽宗的人文修养很高,所以他对隶派画家,笑而不言,但是他画院的考试题目,都是啥”野水无人渡,空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在多"、”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之类的,本来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写意灵感才行。入院以后,学生还要学习《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等课程,实际上,这本身就拉近了隶家行家的距离。隶行合流,使得北宋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树立了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9 `9 w) J) {% n2 V8 W* o3 v7 d. W7 u, [% A4 T+ g) b
宋徽宗还有一个伟大的原创就是在画上题诗,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辉映,更加增强了作品的美感,由此,不得不承认,宋徽宗绝对艺术天才。1 `; e0 U+ H( x2 Y1 y9 f$ {9 g
. P/ n' u/ x9 g( p1 h* c
宋徽宗还干了一件牛事,就是写了本极其专业的茶书,叫《大观茶论》,那可绝对是领先学术界的,古今中外,以帝王至尊,搞学术研究的,也就是宋徽宗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