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小小说作家和广大网友的小小说创作,活跃浙江作家网文学论坛,鼓励原创,发现精品,浙江作家网和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天赐生态杯”全国小小说大赛。
2 o _0 T% y0 a+ c9 {) _7 @* Y$ g4 h5 `% @" h4 P9 m
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态科技示范企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等,公司拥有的“怡可”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并成功注册了法国、德国、美国等9国的国际商标。公司自有有机茶生产基地23000多亩,目前基地面积在国内同行中居前列,被誉为“浙江省有机茶之乡”。公司一直致力于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事业。浙江作为中国名茶大省,茶文化历经千年,源远流长,名茶众多,并留传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典故、趣谈。为进一步挖掘浙江茶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弘杨中国传统茶文化,倡导现代时尚健康的新生活,浙江作家网(www.zjzj.org)联合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从即日起开展本次征文大赛,具体事谊如下:
# P$ n$ w& y4 J$ ?7 P6 ]( t- X `" p1 d, m. z: c
一、组织机构& N9 S* O7 y' r( T% x
1、主办: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作家网(www.zjzj.org) ( b" @# k, g! ?3 r( `
2、协办:《文学港》杂志
, a* x$ m. c, b《文学与人生》杂志& a/ h6 G, ^6 H# s! S2 u( G" f
《天池小小说》杂志6 K3 p0 S/ P5 K
《野草》杂志7 T' ?; W2 G# m! I
《浙江作家》杂志 1 q8 g8 V0 k+ X2 P1 v
浙江小小说学会(筹)
; ^1 w! b# d& k! z7 S 建德市文联9 i" {8 r& v9 M0 t7 b1 Q1 P
3、承办:浙江文学交流辅导中心 & K9 Z5 Z6 H0 @0 t* ]
* _: W4 f2 g; v! k! s二、征文时间
, k; @( h/ Z) y. d! T/ T5 _9 w2010年1月1日——2010年9月1日- d9 H- ^0 s" e5 F; m5 @$ m5 P
! G# @# g6 k! Z0 \/ ~" T, t三、征文要求
8 {9 ]( T( Q: U: _, [2 {以既定的“建德苞茶的传说”“天赐龙井茶的传说”“子胥眉茶”(详见附件)为由头进行小小说撰写,所有参赛稿件必须有两个元素:一,天赐(怡可);二,茶文化。所有参选作品均要求为个人原创,主题鲜明,内容健康,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Z) }/ h' K! o! E( h, I
字数:2000字以内。
1 r2 ^. r' N0 K. ^3 L! b+ y4 G/ P" q& m
四、奖项设置
* w# R% a% _! r, P大赛设一等奖一名,奖金3000元;二等奖三名,奖金各1500元;三等奖六名,奖金各8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浙江青年作家创作文库辑一或辑二各一套。/ x% E) s! R! ]- U( E) P* R' v
( M t5 \! z; J+ h/ b2 s
五、投稿方式$ }8 p$ |$ D5 A; K
1、应征作品打印稿、电子稿均可,电子稿尤佳。
5 R f/ m e) L' @- p2、打印稿邮寄地址:310005杭州市莫干山路73号金汇大厦17层省作协 王瑾收7 W! ]4 B9 W! S
3、电子稿发至邮箱:252887114@qq.com
! k( c6 T s+ f% B+ |来稿请注明“‘天赐生态杯’全国小小说大赛征文”字样
+ J6 m& ] y c7 X; M4、投搞稿件可直接上传至文学论坛大赛专区:http://www.zjzj.org/bbs1/index.asp?boardid=34
2 g3 X8 r! d+ l/ b( J/ j+ _4 p5、咨询电话:0571——87055914
% D5 G6 i( f* U+ s; y+ C- `2 y( [0 g$ r
六、投稿须知
% P& O6 I* I" a* z1、作者应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应征稿件应是在公开刊物上尚未发表过的作品;, [' h9 ]. t. c4 H1 F' D& ~1 k- u; T) q
2、来稿都请注明自己的真实姓名、署名要求、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电子信箱。) G' ^/ f- ~ p, W
3、本次征稿活动的解释权归浙江作家网、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所有。5 f. \' I( u8 v5 h
4、主办单位对应征作品有出版和改编其它艺术样式的优先权。& v- z- F9 r% G7 A* h" ?
# t j; z- g; V3 g0 J( L; d& y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作家网(www.zjzj.org)
' T9 e: ^+ c6 M6 W5 t/ G2 w0 _8 r 2009/12$ H s- _, O Q; C/ Q
0 G1 x: M) V0 \$ J$ P, {. c, c1 a
附件1:大赛终评委名单:
$ @! j( K# Z- k# k浙江文学院院长 盛子潮
& r' t* ] l$ s( G0 f浙江日报《钱塘周末》主编 杨新元) N: x0 N% O1 g! r8 ?4 g+ |
《文学报》副主编 陆 梅: y. K& S) {8 O8 X$ K
《文学与人生》杂志副总编 魏小英( R% ^) d6 O; I0 _ N3 R
《天池小小说》杂志主编 黄灵香
( r1 z. {" ^. I% I1 I3 ^《文学港》杂志主编 荣 荣
, ^3 T" l# Z# ]" K著名小小说作家 谢志强8 Z. v- {4 v& w+ `' A5 a
《野草》杂志主编 马 炜, d" D2 O, U. A1 L& I& C$ r
《西湖》杂志副主编 吴 玄
: B4 h0 K* s. O7 t, W8 ~ ^ R建德市文联主席 盛振宇7 o6 z1 Y F0 P: t# i2 c: c0 M
浙江天赐企业文化总策划 董 琴
9 Y; E, o2 x5 s5 q《浙江作家》杂志执行主编 海 飞
( _5 I, s) z1 j& g
" G& z" T) w; s6 s p- Z附件2:陆羽和建德苞茶的故事- q4 W9 `/ U8 X/ q+ T& _+ i- @
! h7 Z$ [3 h2 `: o% b
相传唐德宗贞元年间,佛教净土宋五代少康大师云游建德乌龙山,这座山势磅礴,逶迤雄伟,矫若游龙的名山让他流连忘返,他看中此山与佛有缘,就在建德当地化缘募捐,筹资在乌龙山东麓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院。寺院右侧,有一泓山泉长年不断流,淙淙而下,清澈如玉,少康大师就将该寺院命名为玉泉寺。
$ O8 ]! ]$ z9 X) U0 g: \( e乌龙山云雾缭绕,古木参天,山谷中长有不少古老茶树,早在汉代就有人采茶饮用,此地山民多数以栽桑养蚕,蒸茶割漆为生,少康大师也喜饮茶,于是,每年清明时节,他就带领僧侣上山采茶,蒸制成香茗,再用玉泉水煮茗享用,乌龙山茶玉泉水,成了少康大师招待贵宾的最高礼仪。
- D2 r" ~$ r" h5 ]乌龙山茶千里飘香,喻满江南,引来了一位不速之客。4 _& S/ {/ p9 F, n# i6 p: a$ F
, j/ x# X" E- j- O# }0 k c. F这一天,玉泉寺山门外有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来访少康大师,小僧通报后,少康大师亲自出迎,当他走到山门,一见来人,又惊又喜,当即快步趋前,把他迎进方丈室,原来这位来访者是少康大师的茶友,当时鼎鼎大名的茶神陆羽,陆羽是晚唐名士,不愿为官,嗜茶成癖,对茶道很有研究,自古名山僧占多,名山出名茶,陆羽和古寺名刹的高僧多有交往,他是以茶会友,和少康大师交上茶友的。
5 k& X9 D5 R5 k% r
' k% i7 T! f; |/ e少康大师亲自为陆羽煮茶,请陆羽品尝。
0 o) O, X$ V9 W! D+ }/ w5 }3 s- ^# [8 E2 G4 C ?
陆羽端起茶杯,用鼻子轻轻一吸,一股幽香扑鼻,沁人肺腑,然后,慢慢呷了一口茶,那茶味鲜爽,回味甘厚,妙不可言,再看茶杯内茶芽成朵,不断不碎,芽披茸毛,色泽黛绿,叶梗朝下,芽尖朝上,如同含苞欲放的兰花。3 w+ K, h# O5 w/ Q! G
& T& H+ w' [! b* c9 `
“哈哈,老夫行遍全国,喝过无数名茶,还未见过如此,色、香、味、形俱佳的乌龙山茶,真是不虚此行!”陆羽爽朗地说道。
5 o! v' f- |! E$ t/ `- ?
# H7 {! K! y T# F) t; I& ~9 E. ^3 X“陆茶神,此茶老衲也觉得极妙,你的茶道功底很深,请你给此茶一个说法吧!”少康大师求陆羽给乌龙山茶一个封号。' `# m& l( ^; s+ N! X$ ^5 D% n. b
* \$ z/ y- ?% b陆羽沉思片刻,他一拍脑袋,说有了有了,他说“你们此茶妙就妙在采摘的时候掌握得特别好,恰恰在清明和谷雨之间茶树刚刚吐芽,芽芽含苞欲放,形似兰花,茶芽上蒸制工艺又很精致,我看,这就叫苞茶吧!”
2 q# @3 \7 W( H5 L! |" x4 f) d0 I. r7 h& x
少康大师连说:“好,好,好,就叫苞茶,不过,这可是我们建德乌龙山发明的专利,茶神你可要为我们保密”。- V( T, S9 G4 k/ d# B% y( s& Z
9 x! N- @" \! n% N' @. U: q“那是当然的,各地各有自己的特色,乌龙山的苞茶也只能生长在乌龙山,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此茶珍贵也在于此,陆羽说道。3 }) ^/ l) n7 N6 y, B! T
7 t' L% V4 e. s$ B
少康大师陪陆羽上乌龙山察看茶树,陆羽惊愕不已,他说:“我在江西上饶茶山植茶,号称茶山御史,那茶还没有你们乌龙山的茶树多呢!”少康大师忙说:“我们哪能跟你的茶山比呢!见笑了,见笑了”
2 R, ?6 g2 L$ Q9 I# I* a
) R( q! C" F& X. V0 s6 Q- U( \陆羽此行,对建德的茶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他著的《茶经》中,浙西睦州也被列为全国八大茶庄之一,对建德茶叶生产也有记载。9 t5 u- |& P- g) h- F0 y
建德的茶叶始于汉代,盛于唐代,宋《严州图经》载“建德县茶叶递年批发447440斤”明朝史部尚书章懋出巡建德时曾留下“舟过新安江,鼻闻皆茶香,清风吹绿波,壶中养心汤”。清同治九年(1870年),梅城严东关和三都小李埠生产的苞茶列为全国名茶之一,行销全国和东欧各国,此皆后话。(汪世炎)
( \. V& G5 a3 W& E7 d1 E2 g1 i% l( j* U
天赐龙井茶的传说9 ?! U+ [# Q* J4 {! H' X
$ R, N" [6 ?. L6 |
话说宋景佑年间,著名诗人梅尧臣任建德县令,此公酷爱茶叶,自称为“采茶官”,并著《南有佳茗赋》,他到任后感叹建德南边的山峦,通天地之灵气,春雷响过,吐乎纤萌,做成佳茗。雀舌露掇的,极为醇香。
- v& _1 P. e; o2 ?1 Q% ^# D4 J
一天,他又至罗村下枫坞茶山,至500米山峰,此地茶山茂盛,品质超群。梅公正对着峰峦陶醉其间,突见山峰处一泉眼,泉眼内井水甘甜、清澈,井边十米处,有一茅庐,闻有动静,舍间走出一仙风道骨老茶农,老茶农欣闻梅公到此,即取坞山之茶山泉之水煮之,老农言之,此井久旱不枯,秋天枯水时节,细流如练,飘进石潭,涟漪荡漾,音声如琴。老人还道,风轻月明之夜,可听井内朗朗读书声。干旱年头,瀑布隐遁,潭面如镜,细鱼游弋,白云倒映,如翔在天。立于潭边,凡思全息,想是此井直通大海的原因吧。言必,老农泡茶相待,此井之水,泡以此山之茶,请梅公品尝并赐茶名。梅公乃茶道之人,但喝此茶,乃觉意外,但见此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饮后满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气爽。乃称谓,好茶天赐,天赐龙井也。 h. A' z: y8 Y; ^3 v2 W8 z
" K" B6 L* I; a
而后又作诗曰“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把茶叶与池莲并为建德之美,所以北宋以后建德的茶叶就已负盛名。到了元代,就成了十大名茶之一。而天赐龙井也因梅公而驰名中外。(董琴)
9 f# p: \0 Y1 C' {" \2 j- B0 a2 d$ v
8 a+ }/ L+ n1 C. t" O- {$ @子胥眉茶
A5 E* z2 y4 g * g/ M5 ? Z2 q- n6 ~* B
相传,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楚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斗争,楚平王与太子为了争夺一美貌的秦女,竟然刀剑相向,闹得满朝鸡犬不宁。太师伍奢冒死进谏,祸及己身,可叹竟与长子伍尚一齐为此丢了性命,次子伍员(子胥)为避楚王谋害,逃奔吴国。. R$ c+ |5 ~2 j. ~; g/ E# O" M, c
6 y! y" q D, B- d7 C9 Y
他历尽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过昭关时一夜急白了头发和眉毛,幸而一路经人相助,从遥远的楚国逃到“吴头楚尾”的桐庐、建德交界处的下包胥岭枫坞口。当他回首来路,发现追杀他的仇敌终于被甩得不见了踪影,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此时忽觉又饥又渴,四顾猿鸣枭号,荒无人烟,只有不远处有一间空茅屋,屋外有一口古井汩汩冒着清泉,上刻“天赐”两字,井旁有一大片类似茶叶且满披白色茸毛的嫩芽。嫩芽毫香重,毫味显,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采了一大把,汲了些“天赐”水,进屋架起柴草,煮了一大锅。但见汤色清淡,茶味鲜醇,十分素雅,伍子胥狼吞虎咽连汤带叶吃个尽光,顿觉神气清爽,体格精健,眉发绀绿。他想到这里穷乡僻壤、缺医少药,还有那些一路上帮助过他的人,因无以报答,便把这些树苗带下山,让它们造福于百姓。于是下山后,他与当地百姓一起农作耕耘,暂时忘记家仇。后得一老翁的提醒,于是翻胥岭,沿胥溪,过胥村,至胥口,买舟东下,到了吴国,助吴国富国强兵,借吴国报了家仇。9 S5 x) l# Q' _8 I
# D- I; {' [# h5 N& I. Z胥岭的百姓为了纪念为民减灾避难的英雄,把他带下山的白茶称“子胥眉茶”。据说,这白茶的神奇效用一传十,十传百,连皇帝老子也听说了,从此,让百姓每年如数上贡,“子胥眉茶”又成了“贡茶”。 (董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