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书法
0 ~5 ~, G4 I. f' w# h! N
1 m: L8 k j- [ `% J 书法的发生发展和其他艺术一样,是沿着一条由实用到艺术的道路前进的。它的初期只是作为一种记事手段,但古代许多信札、碑文、书稿等,现在看来大都是很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考察茶的起源和发展情况,除了从茶的物种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出发之外,还有一条从文字的道路可以探索。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都是一种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其他学科资料的一种补充。% }% B/ g. C1 T1 B' V
8 o W( ^3 R2 j6 Y- G
一般认为,唐代之前均以“荼”字表示茶,所以对“荼”字,茶叶专家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研究和发展。目前看来。“荼”字字形的较早遗迹,是在古玺印中,如《古 汇编》中收有的约三个古玺文字,应该是先秦时的书迹,凤毛麟角,弥足珍贵。
# ^3 r. A. }2 B& m% N
6 x" |2 w7 M" Y& O' j/ g
: c) c: {* g% O6 p; Z3 `0 o$ i; r7 M. F
蔡襄《精茶贴》
! p$ v$ Y. k+ U: I" q& b% _$ X6 l8 P( \5 A. P F4 o' z
+ `6 H1 g' v) T7 i
" D n; H( s- N7 M
苏轼《一夜帖》
0 Y' W* B) C s
4 C6 v6 Z" ^/ Z5 K; A% y9 m8 k
8 Q% `1 O1 x# d% g0 a5 v0 T
5 A- l: m: G- j文征明《形书游虎丘诗卷》局部
8 m' Q( I* V; A
2 Q2 B! W( y% |. U& e 8 w, F R) G/ W8 ~% M
b3 x9 V q) N, p" ^
文彭《草书卢仝饮茶诗卷》 $ [ y) W; J, l( \2 Q2 Q0 H
$ R2 I4 y$ ~1 q' Q7 y a; M 1 Z9 Q3 Z- \% `! P2 @! [4 w
% Q( M6 O, C$ K; Z* d* [- P
吴昌硕《行书对联》
, e! m" q9 [! s( P- S' e6 G
( w/ {# L# t1 K# W& I C3 S4 U1 E
2 r2 p) ]+ c/ U! f, r) h* n8 K# Z# c& U3 o1 x5 n* _7 D2 b
毛怀《行书对联》
( n p. N+ x( G) f6 d8 `8 X& ]+ o0 F' c. {; s
/ x: f4 a2 K% _5 u, G# W! h6 D* ^8 {( m- p* M
启功《赵州和尚茶诗》/ n, e0 q' b1 B1 i$ n E
5 p0 F/ Y& k1 l- U+ W+ r
/ g# y) M: R1 f3 W0 V/ _
7 J4 O. k8 t, K' m6 s0 B夏衍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