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21|回复: 0

[庄子讲记] 庄子讲记 齐物论第二 (五) - 南怀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8 17: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 a' r6 r5 n- i& E; U1 h. `6 `! W' S6 V: j  x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4 R$ I3 |& L" n1 P( a& T* s
  D) O! T7 t/ h, ?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予,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 E$ n2 L: x! z8 C# y0 M0 H

: T+ \' I) y: |! ]: U$ L**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7 M8 T0 H9 y' i# j* T  V8 i* K1 `  x+ t8 m% U) ]* ?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 g: }1 W  K4 x( F
2 }  T+ ]- s) I0 a引喻失
( @0 p1 W; b4 S1 B7 ~. w1 R0 ~$ v5 V/ c1 I3 B
下面就是庄子的名言,是历代学者辩论很多的地方
% s3 `; Y; z: R( V8 h$ Q- X
  \+ F4 @0 T! F**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m0 ]1 W, X! R% W
5 p' [' F% N# |" i. E
几千年来,这一段文章在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上的份量都很重。文字看来很啰嗦,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翻来复去。假认同学们是学文学的,你看能不能简化呢?很可以简化,用不着这么啰嗦,可庄子的文章笔法就是这样,我们经常引用。例如宋代欧阳修奉命修《唐史》的时候,有一天,他和那些助理的翰林学士们,出外散步,看到一匹马在狂奔、踩死路上一条狗,欧阳修想试试他们写史稿件文章的手法,于是请大家以眼前的事,写出一个提要大标题。有一个说:“有犬卧于通衢,逸也蹄而杀之。”有一个说:“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斃。欧阳修说,照这样作文写一部历史,恐怕要写一万本书也写不完。他们就问欧阳修,那么你准备怎么写?欧阳修说:逸马杀犬于道六个字就清楚了。所以,往往几百年的历史写来,桌子上一堆,就是那么一小本。如果我们几千年的历史,照现在白话文一写,那实在不得了!但是照《庄子》的文章写也不得了,以指喻指,非……讲了半天,是马指你,还是你指马,搞不清楚。$ n( V9 F5 t6 n7 S/ w; s
' N( @8 [5 p8 a* K) B
对于以指喻指之非指这一句,我看了很多的文章,而且现在的书也在讨论,认为这个指呀,不是指头的指,这个指啊,就是中指的指,引经据典,写论文,就这个办法,苏格拉底怎么说的,孔子怎么说的,反正看到一点半点指头,就把它抄上去,然后下面注明我看了一些什么书作引证,学问很渊博,实际上看了半天,你的意思呢?我没有意思,因为这些书我都看过了,所以结论留给谁做呢?留给别人去做吧。现在很多文章,只能这样。
) P# t$ S1 T& [+ G6 N1 b& _5 u; y9 D! @+ i" N% {
很简单,这个就是指头。庄子这一段讲什么?讲逻辑论辩。我们晓得,以印度的因明学来讲,论辩一定有四个步骤,比西方的逻辑还要完备,还要严密。因明的四个步骤,简单地讲:宗、因、喻、就是前提,说话必有宗,引的理由为。有时候有宗有因还讲不清楚的事,只有用比喻来说明,这就是,在庄子中叫做寓言。因为人类世界上的任何语言文字,没有办法真正表达人的思想,所以意识思想、意识形态很难表达。你说我会画画,把意思画出来,那个画已经不是你的意思,那已是三四层以后的意思了。那么怎样表达人类的意思?用比喻。人类文化中,每一个宗教的教主都很会用比喻,最善于用比喻的是释迦牟尼,其次基督教《圣经》里有很多都是用比喻。为什么宗教的教主喜欢用比喻呢?因为最高形而上的道理很难讲出来,只好讲一个比喻。譬如一个人问某人什么样子?”“你听我讲,你也没有看见,反正那个家伙长得脸像马一样我们就会一笑,反正晓得脸长,这就是比喻。我们人常常喜欢用比喻,比喻是论辩上表达情智的最好的一种方法。宗、因都讲通了,那么就是结论的了。* C( K3 [, s  s  D" D% u  E
  W  ^& K, N* I
那么,庄子对当时喜欢讲论辩的名理学家如惠子、公孙龙,他也提出以指喻指之非指,他说拿一个指头,告诉你这个不是指头,他说这个比喻不大好。这叫做什么呢?引喻失义,就是用了比喻以后,反而丧失了真正的意义。年青同学读古文都念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劝他的皇帝,刘备的儿子阿斗的话:不可引喻失义,我们看了诸葛亮的这句话,就了解了刘备的儿子阿斗非常聪明,会辩论,做错了事,他会盖得很好,所以诸葛亮以亚父的身份教训他。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庄子这一句以指喻指之非指,他这个话有点引喻失义,还不如用不是指头来做比方不是指头的道理。禅宗大师翻译佛学《楞严经》时,比庄子用得高明以指指月,指个月亮给你看,以指指月叫你看月.不是看指头,不要把指头当月亮。后来禅宗有一部书就叫《指月录》。现在研究禅学的人非常多,都是抓住了指头当月亮。拿庄子的话来批评: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如果你研究禅宗的公案而讲禅的话,不如绝口不谈禅或许还能进入禅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这和上一句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喻意。
; Y. D; X) r3 C9 o# x' @3 v9 M
. s, D) ?0 s5 b天地一指万物一/ i, \0 K: U5 T  i
! D" p+ x' H& w  r* f' k+ G; |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是庄子的名言,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也很多。庄于归纳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表达心物一元的观点。心物一元绝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可以说是纯粹的唯心(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唯心)这个天地一指一指,并不是一个手指,而是一个东西,是一体的意思;万物一马也,是以宇宙万物不过是一匹马来作比方,整匹的马,有马头、马脚、马尾、马毛……等等。所有天地间的万物,就好像马的头,马的脚,马的毛……等等总合起来,才叫一匹马。离开了马的毛,不是完整的马,离开了马的尾巴,也不是完整的马,离开了马的任何一样,都不是完整的马。由众归到一,由一散而为众。
9 r8 h) {* X% X+ _3 J- Z  \" E. M8 }7 K  C' W% D
所以明朝憨山大师有两句著名的诗:天地蜩双翼,乾坤马一毛,他这个名句的观念,也就是应庄子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来的。我们知道,南北朝一个著名的年轻和尚僧肇说过这么一句话:会万物于己者,其惟圣人乎。僧肇只活了三十几岁就死了,但他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他的名著《肇论》,融和了儒、道、佛三家。他这话是真正的圣人境界,修养不是理论到物我同体。人与物是一个来源,一个本体,只是现象不同,好比在这间屋子里,我们都同样是人,但相同中又有所不同。因为你是你的身体,你的样子,我是我的身体,我的样子。但是虽然各人不同,却又同是人类乾坤马一毛就是这个道理。
' u' a6 V' b) a' X5 `7 i) G6 x( P0 E
庄子为什么用逻辑的道理讲这一段呢?当时一般讲逻辑论辨的这一帮人,惯用的这些比喻,庄子拿来批判一番,但是.庄子用的比喻,它影响后世很大。比方,中国产生大乘佛学,到唐代有十宗的不同。唐武则天时,是华严鼎盛的时代,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贤首大师,法名叫法藏,他有一篇很著名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的文章《金师子章》。庄子拿马来比方,他就用狮子来作比方。贤首大师用《金师子章》,说明天地一指,万物一狮子,这个宇宙万物等于一个狮子,狮子的头、狮子的尾、狮子的脚、狮子的毛,分析起来,狮子全身无数的毛,每一根毛代表了这一个狮子,每一根毛也都不是这个狮子,由此而说明华严境界是玄门,所谓帝纲重重无尽的道理。那么,贤首大师万物一狮子的观念同庄子万物一马的观念是一样的道理。
( I+ N% c; v! o. ~3 x$ l+ ]( S1 G  V) ?5 u/ G8 ?. I4 ]. w( q
庄子用逻辑的道理讲到这里,跟着还是在批判逻辑,是非观念和一个人观念的认定
; K8 ^$ p7 k3 u* x8 U+ j1 P7 ^: n/ U/ [) I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 a6 k; ^5 L; V

) k! g/ X( a+ n9 T庄子说:是非观念所产生可以不可以,是从我们的主观来的,我们的认识,你认为可以就可以,你认为不可以就不可以,宇宙间没有一个真正的离开身心以外的是非观念。他提出了一个结论:道行之而成,我们要想成道,要想返回到形而上道体上,只有实行。在这里,我们看到庄子偏重于经验论,讲实验,只有真正去行道而成道,不是讲空洞的理论。拿论辩思想来当道,完全错了。现在讲道、讲佛学,都变成一种思想学问,那完全错了物谓之而然。”“就是宇宙万物,我们认定对了就对了,你认定这个东西叫什么,这个就叫什么,一切唯心作用。所以,形而上的道要修行就到,行之而成;形而下的万物是人为的,你认为什么就是什么物谓之而然。那么,讲对了或者不对?他又引用
( z+ X' l4 j" I, K$ Y: c) l6 B3 R' T8 r0 h' s3 F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8 H+ z8 n5 |' S+ \
$ o8 z: F2 [7 S  l: Y
恶乎然?怎么叫对了呢?然于然,怎样一定认为对了?还是唯心的作用.你观念认为对了,它就对了恶乎不然?怎么认为不对呢不然于不然你的观念认为不对就不对。这是庄子的文章,狂放恣肆。白话翻译过来很简单,庄子这么一写,让人眼花缭乱,就像戏台上跟人打斗一样,上面来个花样晃一下,花枪东一挑,西一挑,实际上他一刀从中间就打过来了,他的文章就是这样,我们不要被庄子的文字骗过去了物固有所然,天地万物它有它的所以然,既然宇宙形成了万物,电就是电,电通过灯时,它发亮;通过录音机收音机时,它发声。这个物体有它所以然的特别的性能物固有所可。所以万物有它适宜应该的本位,有它适宜应该的立场。但是在现象界来讲,各有各的性质,水跟火两个就不同水有水的用途,火有火的用途,物固有所可,形而下的是这样。形而上来讲呢,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归到道体,两个东西都变成原来的能量了。只是一个能量,那没有关系,因此说明一个道理:& B0 ^8 D3 K1 w' A8 C6 P: g
唯达者知通为
# s& r* |2 ^9 L3 z  M, [* |* i2 m9 D8 f" t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2 {- U0 ]7 s2 T# R$ b- u
. e- `  S2 k& T; x
因为有形而下,形而上的道理不同,在这里产生一个现象。这里讲茅草的一根杆杆,很细,很轻贱,很脆弱:一个大柱头,大殿的柱子,很粗,很大,很贵重,这是两个相反的东西。就是一个很丑的丑八怪;西施古代的一个美女,最漂亮,两个相反相对恢恑憰怪,讲人的现象,人的心理,人的个性。只讲四大类,:豁大,什么事情都不在乎,胸境恢豁;:狭窄,胸境狭小;:很奸巧;:很怪。这四种不同的现象,万有的现象,同人的个性、现象,各有各的不同,物固有所然,就是这句话的解释。丑的就是丑的,漂亮的就是漂亮的,细的就是细的,粗的就是粗的,胸境大的就是大的,胸境窄的就是窄的,古里古怪就是古里古怪,有些人很奸巧就是很奸巧,现象都不同,作用也不同,这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但是,道通为一。形而上讲起来,它是一个東西,譬如人,長得漂亮与丑的,死了以后变成白骨,白骨變成灰尘了,漂亮与不漂亮一样,这;一个毛草杆与一个大柱头化成灰了,还是一样,这,所以恢恑憰怪到了最后,还是道通为一。那么,在这个里頭又產生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
" b7 u; q% T+ F$ F$ M- E
1 [0 O3 B+ m6 q) V: _**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無成与毁,复通为一**
4 i0 |$ J7 O/ {

& f( R. i$ Z. j/ O7 x( s这是物理的道理。一个东西分化了的時候,是它成功的時候,譬如,我们把稻子割下來,把它加工磨成细粉,分化开了,可以做成很多好吃的东西其分也,成也,分散开,是另外一个生命的开始,等于夫妻结合生了自己的孩子,两个人的分化成了一大家人。但是其成也,毁也。这就是方生方死之说,成功的时候,也是开始毁坏的时候,譬如这个房子,当我们第一天盖成功开门的时候,从这一天已经在开始毁坏了。所以,他有个结论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天地万物没有永远存在的,也没有永远毁坏的,空久了以后,加上许多因缘的构合,自然会形成有,这是自然的有,最后,还是归到。下面有个中国文化重要问题來了
( ]: }3 A% F5 G+ S2 ~* f$ i1 @3 }# Z) Y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 Z7 _# f% c: w  }* @9 f4 i
8 E7 A# f( s1 ~9 a" ~
我们晓得中国儒家的文化,在几千年来,人文思想占了最重要的一环,儒家的文化到宋朝以后,所谓《四书》,《四书》里头有《大学》、《中庸》,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会背诵,我们当年读书,在小孩子的时候,就非背诵不可,不会背诵,老师就要打手板,肿得象螃蟹盖一样,痛好几天,很可怜的。这个《中庸》,有大学者考据提出来,认为子思比庄子还后一点,子思的《中庸》是依据庄子这个思想来的。称中庸中庸之用,是庄子在这里先提出来的。几千年以后的人考据几千年以前的事,说绝对准确,我不大相信,因为我经常考据自己,前天做了些什么事,自己今天想考据一番,都不大准确的,自己前天放的东西,今天就找不到了,而且有时候忘记了,有时候昨天的事,今天都不大考据得出来,不晓得诸位有没有这个经验。所以,现在根据古董,根据死人的骨头,就断定几千年以前的人,是这个样子,是那个样子,我只能引用庄子的话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是者谓之是也,非者谓之非也。很难说了+ T! R7 p# y0 ]' l3 s
8 D, \" V5 l- \( d  I& \4 r/ I9 ]
唯达者知通为一庄子这里提的作用,所以他讲唯达者,只有真正得了道,通达者,知通为一,归到形而上的一体,是绝对的,也不是一,就是绝对的。天地间的事,没有成败、是非、善恶,从形而上道体上讲什么都没有,形而下万有的现象是不齐的,形而上是知通为一。' @4 b; {5 A( {- k0 _6 ~

0 T! C% M0 B3 I5 i) h! Y' M3 F那么说,得了道的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始终不用。所以有些人学庄子学坏了,我过去看老一辈的朋友,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几倍,学问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辈子喝酒,优哉悠哉,我问他们为什么世界这么乱,不出来做一番事业他们说:你不晓得,我学了庄子。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那时年青,很喜欢跟这些老朋友开玩笑,我就叫他们外号,《水游传》上智多星吴用无用。庄子的道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不用而寓诸庸。怎么叫做呢?就是的意思,庄子说庸也者,用也。把《庄子》内七篇搞通了,就明白庄子并非是主张完全不用,还是用,用而恰当,用而适可,他下面就字的解释: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所以《中庸》的来源差不多也有这个意思。9 x7 t$ c1 W: L: l3 H  ^$ l; [! t

: P3 a) Y. s* c; _, V8 H在庄子那个时代,变乱到了极点,那个时候人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处乱世之间,慢慢会逃避现实,人容易变成乡原。然而现实逃不逃得开?人是逃不开现实的,只有想办法,善于用现实,而不被现实所用,用得好,就是庄子所讲这,用得不好,就变成乡原。乡原看起来样样都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所以孔子最看不起乡原,认为乡原者,德之贼也。庄子所讲的,不是这个意思,他说,只有通了道的人,得这,中庸之的作用。庄子这一段,关于逻辑论辩而讲到是非、成败,我们不要给他这一段骗过去了。什么叫不用而寓诸庸呢?不是马虎,不是差不多,得其环中,恰到好处,换句话不是庸庸碌碌,也不是后世所讲的笨人叫做庸人,而是高度的智慧,最高的智慧到了极点,看起来很平常,但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 G! v- K) n& [6 N$ s
" t, N4 G) S1 l, n: }**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 Q0 m1 b$ `9 f
4 X! r$ s0 @2 A" E0 R* }$ s
适得,得到了这个道理几矣就是差不多了。这也就是上面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环中是很圆的,虽然很圆,它中心是直的,不走弯曲,直道而行: D8 O9 _$ Y' |- X! A

; ~+ U( [2 K% B% b, F因是已,得到这个适得而几,差不多了。就是机关,电灯的开关,手指头只要一点原子弹的按纽,只要国家首领用一个指头轻轻一按,地球就可以被毁掉,这就是很轻松的就那么一点,最困难就是这一点。你得,你懂了这个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这个机关在这里,高度的智慧,用起来极简单、极容易,但是中间包含了最高的智慧。那么,我们有了这个最高的智慧,在用的时候,不觉得是道,也不觉得自己是智慧,很平凡的这个用。下面庄子就拿道的用,说明一般人的用。9 h  C: u& ~# H- ], R0 ?9 W

' M; ?7 x- l* E4 j3 c朝三暮
( @/ v5 T2 s1 ~. Z! A! P' S* t# h4 w3 \9 E: d* b! {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G- U- `! d. W/ G: ?% S7 l" z
5 `0 c* D5 N; W6 [& t/ [- ^+ t
这一段是骂世人的,也是警告世人。我们人不晓得用这个 “庸”,聪明人为什么反被聪明误?就是喜欢玩弄自己的聪明,笨人吃亏在哪里?不晓得玩弄自己的笨,所以更笨,聪明的人也很笨,玩弄自己的聪明也是笨人。这些人笨是为什么?庄子说: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后也。”把自己的精神、聪明向一点上钻。这个 “劳神明为一”的“一”,不是 “道通为一”的“一”的意思,不要搞错了。只向一点上钻牛角尖,他认为自己最高明,不晓得向大同方面钻,这些人叫 “朝三暮四 ”。怎么叫“朝三暮四”?有一位“狙公”,一个养猴子的老头,动物园的院长,拿板粟喂他养的很多猴子,(“予”,像板栗一样的另外一种食物,究竟是什么,考据出来甚是为难,这个东西是猴子喜欢的食物。)本来每天早上喂四个,晚上喂三个,有一天,老头子好玩,忽然对这些猴子讲:明天开始,早上喂三个,晚上喂四个。猴子就吵了。老头说:仍然是早上喂四个,晚上喂三个。猴子乖乖的。世界上的人都是这一群猴子,高明人玩一切众生像玩猴子一样,反正七个板栗给你吃就是了。时间安排不同,位子安排不同,你不要这么高兴,骂你一声混蛋,你气得非要打架,恭维你天下第一,这一下高兴了,实际上都是给人家玩弄。这就是 “朝三暮四”、“暮四朝三 ” 的道理。所以,庄子最后一个结论:名实未亏而喜怒属用,亦因是也。等于那个喂猴子的老人板栗一天喂了七个,实质并没有变,只是把观念变一变就受不了。* N" Y# r8 D; K) N1 e
' ?" I# V' @& I
民曰未便
6 G1 o- E9 Y" }# t4 p* {, i5 {5 C" X7 _
你不要小看这个故事,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的道理都在内,政治上的道理也一样,领导政治的人很困难,一个政策一转变,明明这个办法拿出来,全社会全世界都有利的,开始老百姓绝对反对,不习惯,如果一件坏的事情习惯了,叫他改变也会觉得不习惯。所以我们读了历史,非常感叹,历史上有民曰未便这种事,老百姓习惯了的,法令办法有改变,闹起来造反了。实际上造了半天,改变了的就是狙公赋予
* \- q4 k  V. a6 `- @! v/ {3 e8 L2 M% {! P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当时改变政治的法治主张,第一项是针对周公的公产制度。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首先是经济思想改变,主张财产私有。由商鞅变法,建立了私有财产制度以后,秦国一下子就富强起来了。但商鞅开始变法的时候,遭遇打击很大,关键就在四个字民曰不便,这一点大家千万注意,这就讲到群众心理、政治心理与社会心理。大家要了解,人类的社会非常奇怪,习惯很难改,当商鞅改变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变成私有财产,社会的形态,变成相似于我们现在用的邻里保甲的管理,社会组织非常严密,可是这个划时代的改变,开始的时候,民曰不便 ,老百姓统统反对,理由是不习惯。可是商鞅毕竟把秦国富强起来了。他自已失败了,是因为他个人的学问修养、道德确有问题,以致后来被五马分尸。可是他的变法真正成功了,商鞅这一次在政治上所做的改变,不止是影响了秦国后代的秦始皇,甚至影响了后世三千年来的中国,中国后来的政治路线,一直没有脱离他的范围。7 o1 w2 q, p) G
: g& [, C  Q/ T
由商鞅一直到西汉末年,这中间经过四百年左右。到了王莽,他想恢复郡县,把私有财产制度恢复到周朝的公有财产。王莽的失败,又是民曰不便。王莽下来,再经过七八百年,到了宋朝王安石变法,尽管我们后世如何捧他,在他当时,并没有成功。王安石本人无可批评,道德、学问样样都好,他的政治思想精神,后世永远留传下来,而当时失败,也是因民曰不便我们读历史,这四个字很容易一下读过去了,所以我们看书碰到这种地方,要把书本摆下来,宁静地多想想,加以研究。这不便两个字,往往毁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也毁了个人。以一件小事来比喻,这是旧的事实,新的名词,所代沟,就是年轻一代新的思想来了老人曰不便。就是不习惯,实在便不了。这往往是牵涉政治、社会型态很大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于这种心理完全懂,于是就产突变渐变的选择问题。渐变是温和的,突变是急进的。对于一个社会环境,用哪一个方式来改变比较方便而容易接受,慢慢改变他不便而为便的,就要靠自己的智慧。& ?$ @+ ]) i/ f7 I* u) m5 l% z

9 Z* i2 ?/ {, T! O5 @* \' |像当年在四川成都开马路的时候,就发生这种事,那时的路都是石头铺成的,下雨很滑,成都当时开马路很困难,当时群众认为破坏了风水,大家反对,所谓五老七贤,出来讲话,硬是不准开。五老七贤是满清遗老,地位很高,财产很多,学问很好,社会力量很大。后来有一先生(他是在这里去世的,后人叫他军),他实在没有办法,有一天,他请五老七贤来吃饭,这边在杯酒联欢吃饭的时候,那边已经派兵把他们的房子一角折掉了,等五老七贤回家,已经是既成事实。随便大家怎么骂法,而事情还是做了。等到后来马路修成了,连瞎子都说:有了马路走路不用手棍了。天下事情,有时要改变是很难的。有时必须要以逆众意,违反大众的意思坚持正确的政策。要有这个但当。这就要谅解他这样是为了长远的公利,也有的时候,在执法上违反了自己的私欲,宁可自己忍痛牺牲,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 q' d0 J7 Z. {6 m5 F  h5 a  A
一个时代,一个环境,譬如我们这个环境,假如下一次来改变了,许多人就会觉得 “民曰未便”,一定一塌糊涂,其实都是心理作用。很多事情,不但政治、社会、家庭也是这样,你的孩子读书不用功习惯了以后,一下又叫他用功, “民曰未便”,他也不会用功的。所以, “朝三暮四”“狙公赋予”这个故事所包含的哲学意义,很深的人生实用经验,太多的道理,你当一个笑话听过去了,那就辜负了庄子。& _8 {: m  ~* j- e& z5 w

: L) e4 t  E' g& _) x  N- o+ m道并行而不+ ?5 F( O9 a5 U. p( S

) J' R4 q1 t) k+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 H' s7 i  {, X& N# U
7 J" }8 M" U$ ?: u" N$ }
形而上之道无是也无非,无善也无恶,形而下之道,有是非,有善恶。那么,得道,取形而下之道,人与人之间怎么处呢?一个字,和之以是非,是非善恶要调和。这个就是《中庸》这的意思。《中庸》也提中和这个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以有人提出子思著《中庸》是根据《庄子》来的。
' w7 R6 g/ g: e& \) {$ [; M# c5 p7 @4 ]+ ~. |! q. Y
所以得道的圣人,晓得形而下有是非,是非是绝对的,只有调和它,中和了,在人道,在形而下就好多了。但是还不行,要进一步休乎天钧,这是庄子取的名字,就代表形而上道,就是平衡,像天地一样的公平。像天地一样的公平,怎么调和?这就是智慧之学。依我们看,天地并不公平,当我们喜欢热的时候,它偏要冷起来;当我们喜欢冷的时候,它偏要热起来。但是,这个天地有了白天给你闹,还有夜里给你休息,它又是很公平的。要怎么才能做到天地一样的公平呢?这个中间的调和,要参透天地的造化而休乎天钧,在《庄子》里提出来,这叫两行两行的道理,拿我们现在的观念,认为庄子是主张双轨的。许多东西都走双轨的路线,走双轨的路线往往发生矛盾,发生争斗。实际上两行的道理不是双轨,也就是孔子讲的一句话:道并行而不悖$ m6 |8 |. K, W$ r8 a
+ k" g+ D; u; v3 K4 o1 v9 h
讲到这里,我们不要被庄子文章汪洋倘恍迷住了,说了半天,还由逻辑讲起,自己各说一番道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后他又批评了每一个人所用的逻辑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形成,天地间没有真正的是非,形上、形下都讲遍了,中间引用的很多。庄子的文章等于我们去看一个喷水池一样,万花筒喷出来,给灯光一照,五光十色,水池里头波浪起伏,就这么一个画面。但不要被骗住了,我们还是要看水,不要看那个现象,看现象已经上了庄子的当。他始终讲形而上的道,现在还没有讲到中心来,还在中间转。下面,庄子又提到道的影子啦
7 C" y! {, j4 x6 o. z- r; e6 L
/ B) Y4 z# z; @5 f5 q**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a9 e1 H: {3 b" ~

3 _2 w, x/ O6 n- D5 e生命的来
* U( F. K( C: D0 q8 d, G. D; }/ f- ~9 F/ x! _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 Q! S0 K( Z# X
; E. r2 K0 P, Y" @
通过对道的研究,对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辩论,庄子提出来,中国上古早就有人懂得形而上的道。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他的智慧高到了极点。高到什么程度呢?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 ”认为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那个东西:“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道在哪里?万物没有开始以前,世界没有天地、太阳、月亮以前,一切都没有的时候,那个境界,是形而上的道体,在中国文化里,后来叫做“无极”,佛家就叫做是“空”。庄子提到,中国上古的老祖宗,早知道形而上道体是的,是无极
& {0 c( d. |& j我们这个生命从哪里来?从真空里面妙有变出来的。怎么变的?这是个大问题了。那么,庄子又讲
8 N- I' f) ]/ N* }4 |4 Q
$ Z- Q- O7 `. H8 j0 h5 E( A* k: j**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 j/ `; D: W4 _4 F: ^8 k! x

* Q9 |0 f9 \% E5 ?2 [5 r以庄子的观念,看世界上的哲学,《庄子》这一段可以作评论。就是说,刚才讲到上古的时候,老祖宗们已经晓得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是空的,那个空的东西,也可以叫唯心心物一元。等而下之其次以为有物矣,其次有些人晓得宇宙万物刚刚开始以后,物质的力量很大,物理的作用很大,或者先有水,由液体变为热能,或者由气体变为风,或者地、水、火、风,金木、水、火、土一起开始运动,在变化,但是物质一变出来形成这个世界以后未始有封也,并没有界线。) Q, \' @, W' J# [" c- j
我们看到我们祖宗的文化,很多都提到这个根根,庄子在这里提到,孔子在《易经》上也提到,那么,这也就是中国的政治哲学思想、社会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的根。譬如地球形成以前,拿社会观念讲,没有什么叫做财产制度,也不能分出哪个是公有,哪个是私有,这些观念都没有,等于一个人到荒岛上去开荒的时候,未始有封也,没有说这个界线属于你,那个属于我,地球开始也是如此,到了人类人口慢慢多了,生活的需要引起人私心来了,私有财产制度产生了,就你有你的范围.我有我的范围,开始占有,这有封了。人类社会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庄子那一句话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虽然有封,但此时人类还少,人的私心还不大,是非争斗还没有。
9 d: X1 M/ T' Q) m; @4 _" ~6 Z2 ~* e
现在我们经常讲时代在进步,在哲学的观点、逻辑的观点上,时代究竟在进步?还是在退步?很难讲。在东方的文化,我们的固有文化里,一切宗教原有的文化开始,认为人类的文明在衰落退步,越到后世越乱,是退步的。我们现在讲社会时代进步了,是站在物质文明的发展立场来讲。所以用逻辑用哲学的观点,只能说人类的物质文明,越向后是进步的,至于人类道德文明不能是进步的,退化了,我们的文化素来这样认为,佛家的文化也讲人类越向后走,越堕落,越退步。/ @# F% n3 u2 E  |/ D

6 g% Y* I$ f  p8 k  ^! H* ]物质文明发展是进步的精神文明是堕落的,是退化的,至少站在我们过去文化的立场这么认为,现在庄子也是这个观念
0 u( g' q( e# @8 q# a- C: i5 H7 ~& U5 w$ S4 L( b$ S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6 j" I( z6 Q% W- D
% W1 L2 P: h, G# R8 }6 n9 B
有是非就有争斗,是非争斗发达了以后,与形而上道就越来越远。所以我们经常提这个问题,为什么看到古书上古人得道啊,或者学问成功的人,以前好得多,也快得多,为什么后来这么差呢?昨天我还接到国外一个同学的来信,就是问这个问题,他说我也很用功,也很努力,修了那么久的道,一点影子没都有,为什么古人一修就会,他说老师啊,我有点不相信,是不是古书骗我们的。这封信现在还压在案头上没有回,这一回信就要写长文章了。古人并没有著书骗我们,物质文明越发达,社会越复杂,思想之混乱,是非善恶观念之复杂,都是障道的因缘,而且人类教育越普及,知识越开化了,学问越没有基础了,知识并不一定是学问,我是站在庄子的立场来说明这个道理。所以庄子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这个呀,代表私心的偏爱,人的自私越来越严重。& K4 _$ [& b; v0 ?2 |
/ M1 B& s' Y( e: |
我再提一下全篇的宗旨,道体,宇宙万有的本体,本来是绝对、同一的。当道体起作用的时候,一切万类的现象不同,作用不同,但道体是一样的。比方,像水一样,水的性能就是湿性,至于水有清水、浑水,或变成各种味道如咸、淡等,其性能不变,只是它的现状、作用变了。这个原则,我们必须要把握。读《齐物论》,实际上是有其连贯性的,因为中间的文章和理论引用得太多了,我们容易被庄子的比喻说明所骗,看似漫无头绪,实际上很连贯。
) F" p' m5 i/ ]0 }5 `4 B
0 w! w+ \7 L% W7 j6 y& L. m比方上面我们讲到,中国文化里惯用的典故狙公赋予朝三暮四,就是观念上随便一变,大家就被这些现象、概念迷住了,就引起人情绪上好恶是非的不同。讲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因为比喻讲得太好了,我们容易被这很小的故事引走了,忘记了全篇里头引用这个故事的道理。那么全篇说什么呢?道体是的。因为大家自己的观念不同,被现象骗了,所以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儒家有儒家的看法,墨家有墨家的看法道家有道家的看法,各种说法都不同,应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此,被现象迷住了,忘记了本来。庄子讲的重点在这里。) u8 G, ~6 Q0 z! \% u( h, U) z
, [; ~1 p; H, b6 f6 a; |- I# n1 d
这个重点把握住了,就明白庄子的比喻如同佛经上引用的一个道理一样众盲摸象各执一端。一个大象站在那里,由一群瞎子来摸这个象,他们摸到了象的鼻子、耳朵、嘴巴、腿、尾巴,就根据自己接触到的一点,认为整个象就是这个样子。每个瞎子摸的一点都是象的一部份,不能说它不是象,但是,毕竟不是全体的象。换一句话说,全体都错了。佛学里头还有一个比方,禅宗常用分河引水,各立门庭世界上的水是一样,因为海洋、江河性质的不同,土壤的不同,种种原因的不同,所以水的味道有咸、有淡、有清、有浑、有硬、有软,一般人喝了一种水就以偏概全,概括天下的水大概就是这样。这众盲摸象,各执一分河引水,各立门庭的道理,同庄子所讲的观念是同一个道理。7 m! e) N% ~- M: r3 d; Q) E

: c6 h: Q$ F3 v9 a  K2 ~6 g* g% J不过,庄子表达方式不同,尤其他的故事说得很美。所以庄子讲狙公赋予”“朝三暮四这里,他说正好,两边都放下,取其中道而行,不过他没有建立一字,庄子这里来中庸之庸,在结论里叫做两行并存,我们引用了孔子在《易经》上说道并行而不悖来说明。接着,他引申这个道理,就讲到人对于道体形而上的知见,开始有一个最初追求原始生命的来源,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这个道体最初的来源,理论知识越来越进步了,因此辩论也多了,各人的私心思想的偏见越来越多,那么,庄子最后的结论就是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下面,庄子接下去又说明一个道理。* }1 O4 n# O* L$ T: ~
2 p# ~+ N. a; ^
成亏之, i$ s' M! C5 h  {3 ^' z

" C5 q2 e3 I4 e* D/ J- J**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S+ _; B, @7 A% C5 }- N1 q3 h' f

3 L: g9 C2 c  Z4 E& S' ~5 O( O这里我们看了庄子的文章,再看历史上写古文的很多的名人,如宋朝的苏东坡,他全体是采用《庄子》的东一句西一句的笔法,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幽默地称他为苏东皮。跟着下来,包括明朝的袁中郎、李卓吾、冯梦龙,清朝的金圣叹,李笠翁等等,这一类都是庄子文学路线与佛学路线、禅学路线相结合的中国文章的格式。你看庄子的文章,没有一句话是固定的,所以后世说庄子是禅宗的开山祖师,是禅宗、禅师的文学。禅宗大师们的讲话,多半是这个样子。8 [+ M, q9 Y  M  ~9 `

3 a% ?1 m# _! B庄子说:果然真的有成功与失败吗?果然真的没有成功与失败吗?这是一个观念。但是拿逻辑来讲是两面的,庄子文学很美,逻辑也很清楚,他只提出这个问题。接着提出 “昭氏”,姓 “昭”,名“照文”,鲁国人,因而称“鲁照文”。他是鼓琴的音乐家,技艺已经出神入化,所谓进入道的境界。他的琴一弹。可以使听的人忘掉一切万物,人只要听到他的琴,就进入道的境界,人就升华了,变成神了。庄子讲昭氏鼓琴,“有成与亏”乎哉?就是说,昭氏为什么弹琴?他是在琴音表达世界有生灭、盛衰、成败。这个世界由许多的物质构成,花开了,花又落了;春天来了,春天又过去了;人生出来了,又衰老了,死亡了,这个成亏之间,生灭变化,使人引起很多感慨,由这个感慨、情感的表达,所以 “昭氏之鼓琴也”。当弹琴完了以后,最后一声,这个手啊,把琴一停,声音也清寂了,人也忘我了,什么都没有了,天地皆空,不需要弹这个琴了,所以 “昭氏之不鼓琴也。这就是说,昭氏弹琴的技艺,弹琴的应有的境界,正符合道的境界。当他对人生、宇宙万有的盛衰、成亏的许多的感情一来的时候,他在弹琴;当他弹完琴的时候,一声不响,天地万物皆空,这个时候是合于道的体。此时,世界上没有成功与失败,一切皆空。庄子先提了昭氏鼓琴,同时提了二个音乐家
5 f# ]) {& V9 n2 L  O6 r) v9 I  i7 j6 I  A9 C2 ?+ E- f0 f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 - n* C. W- f& F

; ^9 H0 D8 C+ U/ l枝策是乐器。就是八仙之一曹国舅手里拿的那个竹筒子。这个东西两块竹片,用手一捻,可以发出声音,也叫做板。师旷是晋国名音乐家,他的板的造诣到了最高峰,同昭文弹琴境界一样。师旷音乐造诣高,在《孟子》里头经常提到。我国古来的大音乐家,差不多全是瞎子。像师旷为了要使自己的音乐素养更上一层楼,他觉得眼睛外视容易使精神耗散,所以将自己的双眼刺瞎,果然成为中国的一代音乐宗师。这个道理也就是中国道家修持和理论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及生理,都是靠食物来补充,但又由思想、九窍消耗。而补充的永远比不上消耗的,所以人才有衰老、死亡。惠子是有名的逻辑专家,他弹古琴。等于我们今天的国乐大师孙教授一样,独一无二的弹古琴专家,把惠子换成孙子,就是孙子之据梧也。惠子弹琴的时候,长袍一穿,摸着那个琴弦,他自己胡子长在哪里都忘记了,就是说他那个境界非常超越。庄子提的这三位大音乐师造诣都很高,他们表达音乐的境界和情绪,关键在音乐弹起来的时候,声音的音量、清浊,时有变幻,万物不齐,情感的表达,喜、怒、哀、乐都不同,当一曲,所曲终人散后,江上朔风吹,天地万物非常寂寥,在第一声没有弹以前那么高雅,那么空旷、那么高远。这个时候,没有盛衰成败,也没有喜怒哀乐,心里很平静。
. s5 x" M# K0 l* e2 W' G7 v! |* v' a+ Q( a1 l
《齐物论》开始就讲,大风直吹,万窍始呼。我们要特别注意庄子在这一段为什么要提出音乐境界?音乐、绘画或者诗歌等一切艺术,都是基于人的感情的发挥,所谓有感慨,当喜、怒、哀、乐无法表达,就用音乐这个东西表达出来,乃至用歌舞等等,都是同一道理。人的情绪的变化,分析起来就多了,古代归纳为喜、怒、哀、乐。人世的喜怒哀乐四个字与人事的成败盛衰相关联,成败盛衰之间又引起人的喜怒哀乐。下面有一句话作结论- U( W3 ]3 q- F: d1 X/ B9 ]6 v

' {# `# p( B) O**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 R4 m: W# d# d" y( B0 O
' d; ]! V$ d* s
这三位历史上的大音乐家,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已经由音乐而进入道的境界,成了神仙了。庄子说这三个人,音乐的造诣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知几的境界。这个在哪里呢?当情感来的时候,表达出来、简直跟天地风云变化是一样的。当风云雷雨过了,宇宙万象正在清明的时候,他一声都不响,就同天地的空灵一样。所以,这知几,拿音乐的境界、艺术的境界讲,现在叫做灵感,这是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都是在他精神、身体、技能、艺术造诣到最高的那个境界的时候,他把握住了成功,所以留名万古。等精神衰老的时候,譬如弹琴,脑子想到某一手法怎么弹,但两手有风湿病,或者神经不对,纵然有高度的理想,表达不出来了。所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一样,修道与做人都一样,人要晓得知几,把握自己生命的重点,不知几,对于自己是在开玩笑,没有用。知几的道理呢?庄子点题了:皆其盛者也,当他鼎盛、登峰造极的时候,成功就在那一刹那,再不能有第二下,一过,一切都过去了。那么,庄子引申这一段,又进一步讲. {) Y! h5 e  ~

7 }/ L7 c: @# o: Z" n1 T9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2 d3 s" f2 ^9 @& S+ m# v
& v! \- s6 B) \+ ?' j: B/ X
昭文、师旷、惠子,为什么他们的音乐到达了神仙的境界呢?这是因为他们个人的爱好不同。一个人有所,这也是,把握这个长处,专搞这一行,没有不成功的。所以任何学问,任何东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发疯了,入迷了,他一定成功。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彼”就是外面一切其他的东西,都不在话下,都不在心目中,这就是人的成功之路。“其好之也,欲以明之。”了不起的专家,万世留名的有专长的人物,因为他对某一件事有偏好,所以他死死地钻进去,硬要把这个问题弄到透顶、透彻,因而才有成就。
( C  J2 U1 h# H# A& Y1 F4 g3 e* L, C3 [% Y% H* J& w6 B
下面又回到逻辑上来了。彼非所明而明之,庄子说可是有些人,像他的朋友惠子,好辩,惠子好辩并不是爱讲话好跟别人辩论,而是好研究逻辑,好研究思想的方法问题。逻辑就是把思想有方法的去思想。庄子认为,不去研究思想本身,而去研究怎么去思想,这些彼非所明而明之,是浪费时间。故以坚白之昧终。”“坚白非坚”“白马非马,惠子始终在自己逻辑的圈子里,把自己套住,逻辑讲了半天,他本身最不逻辑。世界上有些理论逻辑虽然讲得通,实际上行不通,就是这个道理。庄子说,可惜这些讲逻辑的人,自己以为学问很好,他们由于有文字执着,写书写文章,在逻辑的理论上,又发表逻辑的理论,逻辑的逻辑,不晓得逻到哪里去了。一句结论终身无成,搞了半天,自己修道也好,人世间做一件事情也好,没有成功的, C6 l  N8 J  T$ ]" T2 `; _* @
" }4 c# o) Y3 F, Y2 V' t# D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8 P" C3 F0 j9 R- e
% p; K- g; q: j/ E2 w. U
这就是庄子的文章,他两边都说完了,绝不留一个尾巴给你拿的。
6 {: n4 `' K+ [& c0 h, g
: o! M4 X2 n/ @- P+ R用逻辑思维去推测形而上道究竟怎么样,永远搞不清楚,庄子已经骂了用逻辑方法、用推理求道,认为思想就是道,根本错了若是而可谓成乎?如果认为一天到晚在那里讲空话,等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东吴一般读书坐以立谈,滔滔不绝,灵机应变,百无一能把一批学者统统骂完了。诸葛亮口才的章法好像就是学庄子来的。如果认为这样坐以立谈,滔滔不绝叫做学问,也叫做成功,庄子很幽默又很傲慢也很谦虚地说虽我亦成也。那我早就成功了" V% w4 [) t8 i, ~

  O, K6 \& ~( l5 g0 I  e若是而不可谓成乎?那世界上什么叫有用的?物与我无成也。天地万物与我本来没有个结论,都无所谓成功。上帝创造了这个宇宙,最后又变成一蹋糊涂而毁灭,天地万物跟我们一样,都没有结论。不要认为学问论辩没有结论,就无所谓成功。庄子两面都说完了,你看庄子究竟站在哪一边讲话,你认为这样是对的,以偏概全,错了;你认为那样是对的,也是以偏概全,也错了;你说我偏也不偏,全也不全,你又错了。那么,要如何不错呢?庄子告诉我们一个路子:
& b% B# i$ K0 X; ?* }1 a( s7 R. M1 n, g8 O5 @( i, R
用而不用不用而
" f, L& a# F; ^) C
. j, t; T, J0 E1 d1 X2 z**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 S- M+ R! g# Y3 r* x( w
: g$ Z9 u) q' |7 ^/ V
是故滑疑之耀,”“滑疑,庄子提出这个名词,这个名词要了命了。,古代读音为古,现在读音为华。滑头的滑,加上怀疑的疑,滑头和怀疑搭在一起,后面又加之耀,发了光明,这是什么意思?圣人之所图也。修道人要走这个正途,就是实证的路线。这个实证的路线是滑疑之耀。什么是滑疑之耀呢?滑疑这个东西就是时有时无,非真非假,内心自然的光明的这么一个境界。庄子他自己也没有辩法讲清楚这个境界是什么?他造了一个名词滑疑。严格来研究这个名词,要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楚中南方的音。我一直留意湖北人的说话,湖北同河南边界一带的一定有一句土语同这个音一样,这个音就是楚国的土音。那么,如果借用佛家来解释呢?容易懂了,就是《楞严经》上讲脱粘内伏,耀发明性,这个时候,一切外界,六根六尘脱开了,(“内伏不是身体以内,这个也是假定的。)到了那个道体以内了,自性的光明就出来了。可以说,庄子这一段所发挥的道的境界,不是推理的,实证到了就是这个样子。  k& l4 J. R1 u! v  t5 \9 b) v

7 A0 D$ b8 _: J# {到达了滑疑之耀这个境界,为是不用而寓诸庸,那就离开了世俗一般人的应用,那个时候就到达用而不用,一切无为而为之,这是道的境界。这样就叫做明道,悟了道。所以,用理论推理来求道,思想妄念不断,永远不是,必须要求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