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軟 所謂「三妙行」就是身、口、意,最重要是身、口、意柔軟。「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出息、入息名為身行」「出入息」是屬於「身念住」方面,身體方面的「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有覺、有觀,這裡的覺、觀,就是有尋、有伺的意思,這是屬於口行。事實上,在講話之前,我們在頭腦裡面,都已經有那些言語了,所謂的覺、觀,它是比較微細的,雖然外面的聲音還沒有講出來,但是事實上你的頭腦裡面、內心裡面是已經有在講話了。所以,這裡有講口行、有覺有觀,是講說內心、頭腦裡面的言語嘀嘀咕咕那些。 O- q) t) ?" {
「想、思名為意行」所謂「想、思」,又是更微細的念頭、起心動念。更微細的念頭、叫「想、思」,它是屬於「意行」。「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如果你的身體很浮躁,你的身體很粗魯,或是說你現在剛運動、跑完五千公尺下來,出入息一定會很急促、很快,所以出入息是隨著我們身體而轉、而變的。「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有覺、有觀,就是內心裡面、腦中的言語、嘀嘀咕咕那些。「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F) r2 Q/ ?8 b9 E$ Z" h: M
一般講說修行,不是說越修越行,很多的修行都是越修越厲害,越修我越行、越厲害,因為我有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人,要來比較、要來比劍的。如果修行不是讓你回來反觀,照見到身、口、意是不是柔軟,不能夠在歷緣對境裡面,看到自己有沒有貪瞋癡,這樣的修行有需要重新檢討。但是他怎麼講呢?「啊!那是不重要的,那是方便法而已啦!我們講最高境界那些,不需要這樣啦!」我就跟他講「看你個人怎麼樣認為嘛!你如果認為這樣好,那你就繼續嘛!」我是覺得說修行是要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事實上真正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平常都很衝動,所謂的修行就是要修哪些行呢?因為我們平常這個心,都是一直在衝動,我們本來的身、口、意都一直在衝動,修行就是要修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我們平常的身、口、意都一直在衝動,抓、繃緊都是,今天修行就是要回來看到我們的衝動,然後讓我們的衝動能夠緩和下來,讓我們的行為跟講話都能夠緩和下來,我們的身、心會展現出一種安詳、柔和。
N+ o4 h# e: k/ u 記得!修行就是修這些身行、口行、意行,讓我們這些身、口、意,能夠緩和、安詳、柔和,身行、口行、意行這三種,它的粗細跟關聯度是怎麼樣呢?身行、口行、意行,哪一種在先?意行,再來是口行。實際上,這三者的展現,是身行在先,然後再來口行,再來才是身行,現在我們微細的念頭、起心動念,已經是明顯的念頭,內心裡面的語言嘀咕、抱怨,已經是付諸實際行動。舉個實際的例子,現在假設朋友侮辱你、罵你、責備你,這時候你內心裡面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念頭,已經開始起一些不可意境的念頭出來,所以你已經開始在醞釀了,然後再慢慢嘴巴裡面就開始準備,內心裡面就開始嘀嘀咕咕,再來你就會用嘴巴罵,如果這還不行、還不能解決,就會用手打。如果以犯罪來講,這三種的嚴重性,到這裡都已經算滿嚴重了,為什麼你會到這麼嚴重的情況?因為在前面這裡不能解決。, l1 q2 N ?2 r9 {$ {
修行事實上是在這裡、從這裡就消化了,但是一般沒辦法,然後內心裡面接觸到境之後,馬上就衝到口行、意行,開始用罵的、用爭吵的,爭吵之後不能解決,就開始動作、打架。所以,事實上是這樣,意行、口行、身行,我們修行就是第一個要先能夠看到身體的動作是不是粗糙?因為這算是很粗的,這是細的,這是更微細的,你粗糙的衝動、我慢,能不能看到?這裡你要能夠看到,才能夠看到細的這些我慢衝動;這些你能看到,才能夠看到更微細的念頭、起心動念。內心裡面微細的波浪起伏,你就能夠看到。禪修就是要讓大家有機會能夠寧靜下來去看到,尤其是要從「意行」裡面就要能夠看到,因為這算是滿微細的,透過幾天的禪修,大家能夠進入到更微細的心靈品質,然後去看到我們微細的「心行」,當他展現出來這些,你就更清楚地可以看得到。
2 O* U; S6 I) Z1 z8 r& _ 【法義分享】「修行」就是修身行、口行、意行。「身行」是指我們身體的動作,包括出入息;「口行」是指言談、說話,「意行」是思想、念頭。凡夫的身、口、意都是不斷的衝動,很難停得下來。或是在禪修的時候能緩慢下來,但是一出禪修區,又是不斷的衝動,或是有些世間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厲害,修行是越修越行,都是背道而馳。你能不能在歷緣對境之中,把講話的速度慢下來?我們實際都可以去檢驗,也可以實際去應用,在修行方面也很實用,希望大家能夠好好落實在平常歷緣對境展現。8 g2 ^6 I \& G
能否在歷緣對境中,把講話的衝動速度慢下來嗎?能聽到自己講話的音調高低與聲浪起伏嗎?能覺察到想講話的衝動與衝動背後的我是、我能、我慢嗎?有看到手腳、身體動作的急躁與輕浮嗎?能緩和下來嗎?有看到思想、意念的衝動嗎?當我是、我能的慢心、貪心、瞋心升起之際,能覺察到嗎?能停得下來嗎?這幾個問題都是很重要的。, S1 @: E: Y; ?4 r4 p
修行,如果沒有好好把這些實際去檢驗、實際的應用,跟「出世間法」的解脫道,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要在歷緣對境,能夠隨時回來看到我們平常走路的時候,都是走得很快、走得很快,一直急著要去辦什麼,急著要去做什麼,就是那種趕集的心。現在能不能把腳步緩和一下、慢一點?再來,我們平常講話的時候也是一樣,都是急著要表現,然後急著屮哩啪啦的一直講,衝動相續都很快,這也是很重要、隨時都可以去修正的,能不能把講話的衝動頻率減緩一點?能不能在你跟人家講話的當下,清楚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真正修行的功力,這是修行功夫的展現,因為這就是明覺度,不是說在那裡禪坐、看佛性,看到什麼、看到什麼性,那不是重點。 T( b v1 _) b Q4 t
重點就是要能夠去明覺到身行、口行、意行,然後讓它緩和下來,過去都已經過去,沒關係!從現在歸零,從現在開始,你在歷緣對境中,跟家人講話、跟朋友講話,跟上司、跟部屬講話,一樣每一個當下,都能夠清楚聽到你講話的內容、聲調,講話有衝動,也知道現在講話在衝動。講話聲調的高低,要能夠聽得到,再來就是要更微細去看到,我在講話的當下有沒有我慢?背後有沒有我慢的心態?這一點要去看到。因為我們常常在講話的當下,背後有我慢不容易覺察;再來背後有不如實也沒有看到,或是我們在講話裡面,有扭曲、有染污,有貪、瞋加在裡面,有加油添醋……,如果沒有相當的一種明覺度,我們都不知道、也不以為然,甚至也會為自己的染污,加上一些合理化的解釋,這方面都是修行的功夫,都是要我們如實回來面對自己,所謂「至人只是常」,能夠返璞歸真。
3 L! a2 X; G! q4 P' A1 @9 F7 P 平常就要去看到我們講話背後有沒有扭曲?有沒有染污?因為有這一層的功力,才有可能到達「至人」,才有可能返璞歸真、成為真人,修行都是要成為一位真人。當機緣不成熟,可以保持「聖默然」、保持沉默,但是我們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去扭曲、染污,不要去加油添醋,或是背後有私人不良的動機、企圖,然後又不承認、不以為然,這樣就會失去真樸、失去純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真人。
6 u- u8 _8 x7 H" m 打坐、禪修、四念處,以及種種修行法門,除了靜下心來去深觀法義外,目的是要用在日常生活、歷緣對境中來現觀種種衝動與我慢,檢驗是否真的「知行合一」。我們在歷緣對境的時候,去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衝動,就是當下見法,保持你的明覺心在當下,當下你有看到,保持明覺心在當下,才能夠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衝動,有沒有貪瞋癡,才能夠看得到。修行就是在歷緣對境每天都可以去看到,如果有這些,我們就調整、修正,就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若是真的在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講),行者的身、口、意衝動,一定會透過現觀而緩和下來,不是刻意的很慢很慢,而是明覺正知、柔和安詳,沒有衝動急躁。當身、口、意漸漸柔軟下來,「我慢」也會因為透過現觀、反觀,淨化而漸漸淡薄。這方面很多都是我們修行上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修行不是在展現我越來越厲害,能夠實際應用出來,真正步上解脫道的「三妙行」就會出來。6 c# F6 }) R# F7 R
所以,「三妙行」是怎麼樣呢?為什麼稱做「妙」?為什麼叫做「三妙行」,向初果、證初果,就要慢慢展現出「三妙行」,而「無為」是阿羅漢。我們本來的身、口、意,都是一直衝動,現在透過修行、透過現觀,我們的身、口、意,展現出一種柔和,展現出一種安詳,然後你的身、口、意,就是形成一種美妙,但不是一般世間美醜的美,而是說他身、口、意的衝動,原來從粗糙身、口、意衝動的那種行,轉變成一種柔和,所謂「美妙」是柔和、安詳的意思,因為透過現觀,身、口、意就會展現出柔和安詳,跟一般人就會有所不一樣的地方,遇到什麼樣的境界,也比較會老神在在這樣。5 G, D6 J: `8 J9 ^$ q
一個真正走在解脫道上的人,他的身、口、意有現觀之後,一定會自然的緩和柔軟下來,展現出一種祥和、一種柔和、一種安詳,就會自然展現出一種自然樸實純樸之風,於是會把這一股氣氛,給有緣人看到這一種安詳,在經典裡面一樣有提到,有些人看到佛陀的弟子,展現出安詳柔和的身行、口行、意行,然後就問說「你的老師是誰?你怎麼能夠展現出這樣一種安詳的氣氛?」有聽過這樣的故事?都是因為透過有修有證,然後身、口、意自然展現出安詳,如果你的修行沒有體會到法,刻意的身、口、意的緩慢,會形成一種僵化,形成一種造作,那一種妙、那一種柔和,就沒辦法展現出來。所以,一個人有沒有見法,一看就很清楚了。你的內心安不安?一看就知道啊!你的內心有見法,內心的安,一樣柔和、安詳,包括「意行」的安都是啊!
$ e; n; O4 W8 r' @$ P$ J) Y6 V, u (第二節)最主要就是講一個人用種種武力來防衛自己,都沒有用啊!最重要你要自我防衛,就是實修「四念住」,還有把「三妙行」做好,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防衛自己,能夠累積各種的善緣、減少各種惡緣,這樣對你的修行會有很大的益助。$ j5 L9 a0 r1 o
(第三節)是有關於修行的次第,「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然後下面就可以以此類推,就像骨牌效應這樣,當你有具備前面的正知正見,後面的這些就會陸續的跟著出來。「便具護諸根」當你有正確的聞思之後,就會來到「守護六根」,守護六根「便具三妙行」,所謂「守護六根」就是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六根的衝動已經有認真在看,自然身、口、意的展現就會柔和。「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你都有在檢驗、在應用,實際在深入四念處、禪修的時候,就更能夠深入,更能夠體證、見法、證果。所以,「四念處」要修得成功,平常聞思、實修,都是要在平常歷緣對境的時候,已經要開始在應用了,不是說等到禪修的時候,才是真正修行,不是這樣。在平常就慢慢已經在應用、在加溫。「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就是修行的一個過程。
4 p5 r |8 p" S' ] 六根與身、口、意「三妙行」,兩者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平常是透過「六根」向「外六境」,就是「六塵」攀緣、接觸的,所謂「守護六根」,因為我們「六根」是向外接觸之後,在接觸的當下,你就要能夠守護。身、口、意「三妙行」,是你有這些功夫之後,再來是向外展現。所謂「六根」向外接觸,事實上反過來是「六塵」跟我們的「六根」接觸,其實是境界到我們的心,境界流入我們的心。在境界流入我們心的當下,就要能夠去看到我們「六根」有沒有守護。所以,「六根」與「六塵」接觸的當下,事實上是各種境界流入到我們心來,身、、口、意的行呢?是當有這些境界流入、進來之後,你下一步就會採取行動,因此這是一種實際行為的展現。前面有先「六根」的接觸,後面才會有身、口、意的行為展現,這是實際上要做出來的。就像前面要開始蒐集資訊,再經過一些判讀、解讀,後面這裡就會展現行為出來。所以,修行就是前面接觸的當下,你就要能夠去看到,再來當你能夠看到時,身、口、意就能夠展現「三妙行」,他就會柔軟。: u" g2 M( c" V& Z- F9 y$ M
(第四節)講述關於修行的次第,如果一個人沒有慚愧心,他就會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所以常會「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比如前面這一位從別人那裡聽到,當然也有看到這本書,然後打電話過來講一些問題,就開始要比較、要較量,當我稍微跟他回答一些問題,他就說:不是這樣!不是這樣!」,我就跟他講:「如果你真正要了解,必須多看佛教歷史方面」他認為:「佛教歷史不重要,是小學生在讀的,那是祖師禪」我跟他講:「不是這樣啦!」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已經有相當證量的開悟者,於是我跟他講:「如果你要跟我互動、希望聽到真話,我希望你能夠學習著歸零,否則還是存著原來的觀念、知見,我們沒辦法溝通、沒辦法互動,這樣因緣不成熟。因為我跟你講什麼,你就是還是存著原來的觀念在下論斷……」就會有「常求人短」的心態,因為憑著很多過去的知見,認為他修行境界很高,他已經開悟、已經怎麼樣了……。因為他講的那些、我沒有肯定他,反而跟他講:「如果你要這樣認為,只會耽誤你自己邁向解脫之路,如果你願意的話,就是要學習著歸零。如果學佛一開始,慚愧心、柔軟心沒有出來,卻要在那裡較量,這樣要重新檢討」。
/ }' ~4 X" c& i 所以,「無慚、無愧」就不會有恭敬心,就會去「常求人短」,因為你的心是想要透過修行越修越厲害,然後到處去跟人家展現自己的修行很高、很厲害,這樣都是不正確的。如果一個人能夠有慚愧心、「不放逸」,就會「恭敬順語」,真正要解脫就會遇到善知識,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就會回來內觀,身心漸漸地柔軟,於是不會去「求人短」,不會跟人較量高低。記得!我們修行不是在跟別人比高比低,是在跟自己比;修行不是去跟別人比,也不是要你去跟某某大師、某某偶像比較,修行就是如實聞法之後,回來反觀自己,一方面能否看到每一次的聞、思、修,讓自己有不斷的脫胎換骨,看到「昨非而今是」。如果聽聞一段期間,還沒有看到過去的知見不正確,沒有脫胎換骨的感覺,表示很多還停留在過去的知見裡面。
% @- H) g' m4 x# f% o 事實上,修行是隨時回來反觀照見,讓我們的知見從原來的框框裡面,不斷的跳脫、不斷的昇華,讓我們的知見、讓我們的視野,超脫過去的框框,來到跟解脫者、佛陀他們相同的視野、相同的世界、相同的胸襟。所以,修行不是去跟別人比較,而是跟自己比較,看自己有沒有不斷的成長、脫胎換骨?所以「不求人短」,因為你會向內反觀看自己,「不求人短故生信」,為什麼「不求人短」就會「生信」呢?因為你的心寧靜下來、有活在當下,然後認真去聞、思、修,因此就能夠體悟到法。
( K- N7 z' b' s$ U3 r4 o$ H 【法義分享】整個解脫道次第都是環環相扣,都有前因後果。只要能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依法次法向而行,要見法、斷結、證果、解脫,那是不待時節,隨時都有可能。最大的問題是:「我慢」梗阻作祟,要歸○而虛心學習,談何容易。
8 ?! g5 s9 J0 v3 ~% Y* l) w, M (第五節)這一節是敘述佛陀跟縈髮目楗連的一個對答,縈髮目楗連不是大目楗連,這是另外一個人。「佛告目楗連:『汝為何等福力故,從彼眾多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所聽其說法?』」縈髮目楗連常常到處去聽一些講經說法,佛陀就問他說:「為什麼你到處去聽那些呢?」他也很老實回答:「我試聽其競勝論義福利,聽其相違反論議福利故」我就是很喜歡去聽他們那些比高、比大、比小,又去看誰能夠比出他最高的,就覺得這個人就是最厲害的,所以我就想去聽聞這方面,也許就跟他學習,就像看武林哪一位高手最厲害,我就想跟他學啊!「聽其相違反論議福利故」那些最會罵的,講的最大聲的,我覺得那些最精采啊!我最喜歡聽這些啊!這好像在政治參選、選舉的時候,很多是罵得越大聲的,罵得越厲害的,掌聲越多、群眾會越多、造勢越成功,所以這就是一般眾生都是喜歡看熱鬧,要越有衝突、越有戲可看,才覺得這樣越有意思,眾生就是喜歡看很有「內容」的一些戲。所謂的「內容」,不是真正好的內容。
0 L k6 { S1 f6 W& B3 o1 S1 h 「長夜久遠,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競勝論議,相違反論議福利,迭相破壞」佛陀就告訴他說:我看太多了!眾生長夜以來的習氣就是這樣,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各方面的各宗各派、各種修行團體,以及一些宗派,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教,大家彼此都是在那裡「競勝論議」,都在比高比低、比大比小,要比出一個己大人小、己高人低、己優人劣,對於別人優點都看不到,然後都是一直在挑別人的毛病、找別人的問題,所以「相違反論議福利」總是針對著別人、衝著別人,一直在那裡挑毛病,「迭相破壞」。這是世間的實相--「迭相破壞」,所謂「文人相輕」。1 C& A6 q" {1 ]; H1 }
修行人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建立起正知正見,你是抓住一個山頭、抓住一個宗派,當你貼上這樣一個大的標籤之後,排他性就會出來,因此「文人相輕」方面,修行人也是一樣。當你認定一個團體、一個標籤,框框、架構出來之後,就會排除異己。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跟大家講:修行要走在解脫道上,就是要打開無量的胸襟,你要超越任何宗教、宗派,這樣才能夠看到真理、看到實相,解脫自在。/ E5 O/ T0 u1 f( _ r, K0 u( k3 d
「縈髮目楗連白佛言:『云何六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怎樣才能夠收攝六根?然後「三妙行」做得好呢?佛陀就告訴他:「若眼見適意、可愛念」就是歡喜的境界,很合自己意思的境界。遇到這種境界,「能長養欲樂」就會讓你起貪、增長你的貪,「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不讚嘆、不緣、不著、不住」當遇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一般眾生會起貪,但是對一個有修行的人,能夠了悟實相的人,他不會去起貪。「若眼見不適意」不可意境、逆境、不喜歡的境界,一般人就會起瞋,但是對一個有正確聞、思、修的人,有了悟實相真理的人,他不會起瞋。* t) N6 [+ s. r# \
「比丘見已,不畏、不惡、不嫌、不恚」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內心安住不動,善修解脫,心不懈怠」因為有在「守護六根」,「三妙行」就會展現出來,平常都有在現觀,已經把法應用出來,於是一期禪修的「四念處」,就有機緣不斷的脫胎換骨。眾生喜歡聽那些己高人低、己是人非、己大人小、己優人劣的高談闊論,滿足彼此內心的欲求,事實上是因為你內心有這方面的欲求,好像說找不到人出氣,去找一個很會罵的人幫你出氣,於是去找相應。事實上,你內心裡面有這樣的欲求,於是去找那些跟你相應的人,但是一般眾生只要還沒有解脫以前,都很喜歡比高、比大、比小,就是身見、我見不斷,總是在高談闊論、比較。佛教部派之所以會這樣分裂,跟這些都有關係,因為人多之後,團體的素質沒辦法掌控,很自然的一定會分裂,只是分裂到後來,佛教變成互相內部的攻擊、廝殺,都不是很好的現象,然而這也是無常法則,無常啊!
; L! t- F7 f8 y& L4 Q 記得印順長老就講過一句話--「我們要以佛法來研究佛法」,佛法講的就是無常,要以無常法印來看待佛教佛法的流傳與演變。,這樣知道嗎,當你能夠站在這樣的立場,當你有一天體悟到原始法味的珍貴,這時候也能夠以無限的胸襟,來包容一切的宗派、宗教,不會說一種「排他」,我們要有包容的胸襟,大家「以佛法來研究佛法」,了悟整個就是世間的常態,就是不斷一直在演變、演變。佛法,當它講出來成為世間法,落入世間的語言文字,就是沒辦法不受世間法的影響。當落入文字,一百個人來讀這本書,每個人的解讀會相同嗎?不相同啊!你也沒辦法去強迫別人來相同,因此經典有經典的好處,但是也有它相當的弊病,都沒辦法避免的,因為世間就是這樣無常。
1 L: H. Z. g( e& [3 I% q+ g$ L 「長夜久遠,種種異道沙門競勝論議,相違反論議福利,迭相破壞」這是世間很普遍的現象,佛門也是不例外。【法義分享】若能守護六根,因有向內反觀,所以身、口、意衝動會漸減少,而且會漸柔軟。「六根觸滅」,並不是六根不去觸,而是遇到可意境--不攀緣、不粘著、不起貪愛;遇到不可意境--不畏、不惡、不拒、不瞋。講起來好像都很簡單,但事實上不容易,遇到逆境要不畏、不惡、不拒、不瞋,很不容易啊!這都是修行的境界。真正的境界、真正的功夫,都是在這裡考驗,也就是能夠以平等心、捨心,去面對一切境界的可意--順境,或是不可意境--逆境,因此內心能「安住不動」解脫自在,但不是像木頭人麻木不覺。- ]" S; D% b- d% r% d: K
昨天我突然生病,睡到清晨覺得肚子很痛,一陣一陣的一直痛,經診斷是腸胃發炎,所以從昨天清晨開始,整天身體都很不舒服,到昨天晚上更是進入身體很不舒服的情況,到今天上午才漸漸地好轉,現在是恢復到百分之八十、九十,昨天就是突然發生腸胃炎,在疼痛的情況之下,一樣啊!該吃藥、當然我們吃藥,但是在疼痛的情況之下,以及身體的這些反應,包括拉肚子的情況,我們都是如實去看,就是看它怎麼樣痛的變化,它一陣痛、一個頻率起來,然後就又消失,看著它的變化,最重要就是你內心不迎不拒,內心接受它的變化,不是說不會痛啦!不痛就沒感覺了,就是會痛,但是你看著它痛,你不去瞋恨,也不需要去埋怨說:我是去沖到、還是去煞到……?都不必有這些心態。: B! B6 P! B$ L$ S
現在當下症狀是這樣,你就是如實去覺察現在身心的變化,看到我們內心裡面,有沒有在起瞋啊?有沒有起不安的心?如果這樣一病不起,你能不能真的放下嗎?中鼎不能過來上課啦!大家能不能可以放得下啊?整套課程沒有結束,能不能放得下啊?當然可以呀!因緣如此,就接受啊!全部接受啊!所以,要應用到歷緣對境、面對各種境界,都能夠去如實觀察,然後溶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