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章 持戒 有關聞、思、修、證方面,課程一開始就有跟大家提過,佛法不是狹隘的佛教所專有的一個法,佛法是包括宇宙人生、身心內外、現象界萬事萬物的真理實相,我們只是把身心清淨下來,如實去體悟萬事萬物存在的真面目、本來面目。當你真正能夠體悟到它的本來面目--「無常」與「無我」法印,就會從過去在顛倒夢想的抓取裡面醒過來。所以,實際的禪修並不侷限在任何宗派、宗教裡面的,因為不管任何宗教人士,不管任何宗派,不管任何種族、國家,只要沒有了悟真理實相,你的苦都一定存在,真理實相就是「無常」、「無我」,所謂的實修實證,就是要去體證「無常」、「無我」,真正去認清實相,就知道宇宙的運轉法則,這不是任何人創造、發明的,也不是任何人所能夠扭轉的,如果沒有體道、順道而行,只是在背道而馳、自討苦吃而已。當你看到自己只是在自討苦吃,此時就會心甘情願的放下過去那些顛倒夢想,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 @" b' u- z1 y1 r) S" }2 Q
(第一、二節)介紹關於為什麼要制定戒律?制戒的目的在哪裡?詳細的經文內容方面,大家可以自己看,於此歸納幾點:制戒主要是作為一個團體生活的公約,再來是要做為自我勉勵、自我約束的一種規範,戒律的總則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大家不要在戒律上面一直繞圈圈,否則很難單刀直入、直驅解脫道。以佛陀來講,最初他是一個人不斷在追求真理、追求解脫,一直以生命去修行,當佛陀大徹大悟,了悟宇宙人生的法則與實相之後,出來跟有緣人結緣。所以,佛陀是體悟到法,法就是宇宙的自然法則,然後出來跟有緣人結緣之後,才會有僧團的成立,修行者跟佛陀學習體悟到宇宙的真理實相法則之後,也開悟了、大徹大悟了,然後因為有修有證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就有一個團體、僧團就出來,最初只有幾十位,再來一、兩百位,一定是慢慢增加、慢慢增加。' g% _. [" n* Y, F' l% F
最初的素質都滿高,因為幾乎都是佛陀有跟他們親自來講經說法、實修實證,當人少的時候,品質都相當好,因為實際的實修方面都足夠,一方面他們的素質也很好,最初的小團體、在幾十個人的時候,戒律、戒條都還不用很多,最初佛陀跟這些修行人講的一個總原則,就只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個總原則。所以,當大家秉持這個,持戒的精神、原則之後,所謂「諸惡莫作」,就是要減少惡緣,「眾善奉行」就是要增加善緣,惡緣減少、善緣增加,有益於你去實修、去體證法,因此當初大家要開悟、要見法、要證果,都很快、很快!不囉唆!大家都很快!為什麼《阿含經》裡面講述要證果、要證阿羅漢都很快?事實上是大家對戒律方面,就只是秉持一個總原則,然後做什麼事情都是從你的良知理性來做,於是有這樣的一種制度,有這樣的一個團體,早期的成就很快,但是等到後來人越來越多,幾百人、幾千人之後,包括團體越來越分越多,必須要制定一些更具體的生活規約,於是戒條方面就漸漸出來。不是說一開始,佛陀就制定了幾百條的戒律,你們要來成為比丘,就要受多少條的戒律,一開始沒有這樣,一開始就是講一些總則,當僧團越來越多時,然後再看情況、增加一些規約。
0 m6 q6 y$ ~! [( S (第三節)「我今云何淨其初業,修習梵行?」「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有人就問佛陀:該怎麼樣「淨其初業」?最初應該怎麼樣做、怎麼樣去修?然後才能夠修更高的梵行呢?佛陀就說:應該要「淨其戒,直其見」,要有持戒的基礎,我們講說戒、定、慧,持戒的基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緣減少、善緣增加,這樣才能夠去實修實證,善根福德因緣才會增加。「具足三業」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就可以有因緣修「四念處」。事實上,修「四念處」就是要證果、要見法,「戒律」真正的目的,是要協助你減少惡緣、增加善緣,有助於身心安詳而修定,進而「止觀雙運」開智慧。
: n5 ^* R0 M* b W 一個有趣的一種現象,制定一些遊戲規則、團體生活公約的戒律,本來是要息諍,但是當佛陀滅度之後,加上部派不斷的分裂,戒律反而很容易變成是引發爭論不休的源頭。所以,戒律本來是要息諍,但是後來卻反而變成最易引起衝突與見諍,包括部派的分裂,以及互相批評、攻擊方面,很多都是因為對戒律的看法、詮釋所引起,很可惜!
' a( {0 ^( c7 T! `9 ?) O9 } (第五節)「云何不善戒?」所謂「不善戒」就是不善行,「善戒」就是善行,「不善戒」就是不善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物主是一個人的人名,「物主!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所謂「不善戒」是怎麼樣來的呢?「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如果一個人的心有欲貪,「若心有欲、有恚、有癡」「欲」就是貪,當你的內心裡面有貪、瞋、癡,展現出來的身行、口行、意行就不會清淨。如果內心無貪、無瞋、無癡,你的心是清淨的,你展現出來的身、口、意行就會清淨。
6 ^' g2 ?3 u: x3 |) i 我們一般都只有看到事情、現象的外表而已,很少人能夠去看到一個人的心,我們很容易從一個人的外表,就去判斷一個人的行為之是非、對錯。舉例來講,在1987、1988年,當時我把工作都放下,在台南開元禪學院的研究所讀書,有一次早上在打掃環境時,在走道上面有一隻蝴蝶,看牠還活著,於是就輕輕把那隻蝴蝶移動爬到畚斗上面,因為當時是在樓上,想從樓上放下讓牠飛走,把牠放生、讓牠能夠飛走,當我正拿著畚斗往陽台一放,要把牠往外面放出去,結果旁邊就有一個人走過來了,說:「你怎麼在上面倒垃圾呢?」在他的心目中看到的是一幅我在倒垃圾的動作,所以他認為:「奇怪!你這個人怎麼這麼沒有修養?!竟然在樓上把垃圾往陽台下倒!……」當他這樣講,我才發現「喔!」就跟他講我在做什麼,他才知道「喔!是這樣!」這只是一個舉例。% G5 l& n* W8 B1 C. O# G: A1 c
我們很多情況都是站在另外那位學員的角度在看事情,而我們看了之後,還好!因為他有講出來,我有跟他解釋,這樣才知道嘛!不是他所想像的這樣,如果他沒有講出來,就會在他心裏面存著一個很不好的印象,認為「這個人很缺德!這個人怎麼樣……,這個人怎麼樣……,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連國小的小孩子都知道不可以倒垃圾,這麼大的人了,還這樣!……」我們是不是常常犯這樣的毛病?常常是看到一些現象、行為、外形,外面行為的展現,然後就去下論斷:別人這樣不對,別人這樣……,別人這樣沒道德,我們常常在犯這樣的毛病。所以,當他這樣的一個反應,也讓我體會到我們眾生常常都只看到事情的外表,從一個外表的行為,就來判斷別人的是非、好壞,卻沒有真正去了解,其實人家他的內心是在放生,你卻沒有去看到。這只是舉出一個例子讓大家參考。9 G! s- l8 W# Y G# q$ x& @' }
因此,返回來關照我們自己,做事要從我們的良心理性來出發,別人要怎麼樣看,要怎麼樣批評、論斷,那是隨眾生啊!隨眾生怎麼樣去看,最重要就是出發心,你的動機在哪裡,有些時候沒辦法設想很周到,如果處處考慮那麼多喔,變成就會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很在乎別人的眼光,到最後你就不太敢做,因為你很在乎別人怎麼講,你就沒辦法有魄力,沒辦法圓滿,只要盡力就好。所謂「你做到流汗,別人嫌棄罵得口沫橫非」都是沒辦法圓滿,但就是盡心盡力、盡其在我,憑著我們的良心理性去做,別人要誤會、別人要怎麼樣,如果可以解釋、我們就解釋,如果知道、我們就解釋,如果沒有、我們也無可奈何。如果他不講,就憑著他的看法,然後在那裡論斷,就隨緣啦!沒辦法!) S; z+ d( `6 p' g W: }8 T
世間的是是非非這麼多,就是這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回來看到我們常常是憑著看到一個片面的現象,然後我們就下論斷,於是還會跟人家講說:這是我親眼看到的。其實你親眼看到的,也常常都只是看外表而以,因此佛陀才講高標準方面的,「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果已,方可信汝意」就是說不要隨便相信你的判斷,你對你的判斷要保留一個空間,不要認為說「我看的明明就是這樣,他就是這樣的人……」我們太武斷的那些論斷,很多是錯誤的,我們沒有給自己留有空間,也沒有給別人留有空間,這樣只會自尋煩惱,增加世間的苦惱,因此對我們的判斷,我們要保留一個空間,不要一下子太武斷啦!
7 e, D1 x9 y. ]: U 我們看書本後面「學佛的心路歷程」第六點,都是實際經歷過來的一些情況,在我大專時期,動態方面則積極服務人群,除了當班代表外,先後擔任過校友會會長,學生會主席、畢聯會主席,從服務人群中去體悟人生哲學、找尋生命的意義,同時也實際去體悟「名、利」的腐蝕性,也實際去參悟為什麼世間人看不開名與利?從領導與服務中,去觀察「我慢、我是、我能」,讓我對人生哲學方面有很深的這些體會。因為以前當我遇到一些困擾,是否承擔或是不承擔的時候,我會去請教一些滿不錯的老師,他們都會鼓勵我勇於去承擔,鼓勵我勇於去接受挑戰,因為從實際的服務人群、承擔之中,可以體會到書本裡面學不到的人生哲學,會看到眾生的真實面--「你做到汗流;別人嫌到涎流」,體會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後來慢慢對這些眾生的實相體會越多,後來就會知道:我覺得該怎麼做,憑著我的良心理性去做,至於別人要怎麼樣論斷、要怎麼樣評論,就隨眾生、世間因緣,才會慢慢地從八風一吹就動的情況之下,慢慢超脫出來,不然怎麼樣做到八風吹不動?!如果你很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很在乎別人的評論,幾句話就把你打得東倒西歪,你怎麼樣八風吹不動?!, l) y- n' i( j
所以,不要逃避、也不要怕承擔,各種的境界都是可以讓我們學習,可以讓我們成長。戒律的精神總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秉持的是「良心、本性」,具體的展現是「慈悲、愛心」,有了善緣當基礎,就比較容易「自淨其意」。一個重要的歸納,只要你是從慈悲心出發,這樣大致上就不會錯,包括持戒律,或是身、口、意的展現,從慈悲心來出發,一切這些都是為自己,也?眾生少苦、離苦。對於別人的判斷,我們要保留彈性、保留空間,至於別人對我們怎麼樣的判斷,就隨眾生的因緣,有則改之、無則勉之。, I. p$ k- k# ?
所謂「自古聖賢多寂寞」,為什麼他們多寂寞?因為眾生沒辦法真正了解他,包括佛陀所講的珍貴法寶,能夠真正知道的也不多,以及老子所留下的智慧之言,真正能夠體悟的人也不多。
2 N; g( ?# T2 H8 e5 @# M: P# ]* l (第六節)是講戒香為最上。$ A% l- Q" J& y: P `! t. O
(第七節)是講持戒方面,最基本的一些戒條、戒律,比較容易瞭解,在此不必一一去講解,自己看了之後,能夠做多少、就做多少。【法義分享】眾生常會用自己的好惡標準、自己的框框來當標準,然後去衡量別人是否「犯戒」,是否「如法」,那都是無明與我慢。這是我二、三十年下來的一些體會,可以讓大家參考,因為看到一般眾生常常很容易犯這種毛病,都是用自己的好惡、自己的框框來當個標準,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他的框框,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他的框框。他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符合他所要的或是他所不要的,如果你所做出來的,是符合他所要的這些,他就認為是對的;如果你所做出來的這些,不符合他所要的、他所排斥、他內心所不要的,他就認為你是錯的。0 j( E3 [3 Z0 e' h% J0 }
我們一般人也是這樣,常常是以這樣在衡量別人,就像有的人有潔癖,一天到晚就覺得家裡就是要清洗得一塵不染,於是從早起來就很在乎家裡的清潔、清掃,如果去到別人家裡,就覺得這裡有灰塵、怎麼這麼髒,到處有灰塵污垢,就批判這個人很懶惰,很骯髒、很不負責任的,認為別人應該要像他們家裡一樣的乾淨,這樣才是真正的好女人、好男人……。但是卻看不到為了維持一塵不染的情況,常常成為境界的奴隸,然後又以他所樂的方面,然後去衡量別人,這只是一個舉例,其他的包括吃素、要不要吃蛋……,都引起很多的爭論。如果吃素的人又分做要不要吃蛋,認為說不可以吃蛋,才是真正的吃素;只要沒有吃蛋,就是正確的吃素;如果吃素、又吃蛋,是吃到「混蛋」,認為你是吃的不清不淨,這樣真的是沒完沒了。
" y( p3 e% B5 S2 S/ i 包括說像有一次○○寺與另外一個單位合辦,從緬甸請一位禪師到台灣主持禪修,在金山的法爾道場,聽說發生一些不是很愉快的事情,算是滿嚴重的國際之間的一種衝突,我們不知道還自以為是,因為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包括西藏他們的出家人,他們是葷素不拘,像南傳地區,包括佛陀早期他們也是一樣過著托缽生活,他們是鼓勵不殺生,但是眾生供養什麼,他們是存著一種感恩、謝謝,回饋世間的心來吃。當然,如果能夠素食,他們是以素食為主,像今天的泰國、緬甸、斯里蘭卡,他們的出家眾是葷素不拘,這位緬甸禪師第一次到國內主持,很不容易過來,因為他在緬甸是一位相當有名的禪師,百般設法讓他過來、主持禪七,一個月期間,因為他們在緬甸有吃肉,到這邊沒有吃到肉方面,結果幾天下來身體承受不了,胃很不舒服,身體無法承受,結果那一位禪師就請他的侍從,去買一些肉類回來,到道場裡面來煮,結果我們這邊負責行政方面的法師就認為他們破戒、沒有持戒律,認為這些在吃葷的,不是修行人,當場產生一些不愉快的情況。8 f' w1 h+ Q) g( a9 J- P ]
負責現場行政運作的法師就認為他們不持戒,算什麼法師、算什麼禪師,於是就以人家沒有吃素、然後否定別人,結果把氣氛搞得不很愉快,因為在緬甸、泰國是沒有比丘尼制度今天到台灣來,竟然被比丘尼訓斥,後來聽說他表示:下次不要來了、沒有下次了。緬甸、泰國地區的比丘尼制度已經喪失了,他們就只有比丘制度,出家女眾就只有八戒女方面,我們沒有尊重人家的制度,結果以我們的觀念制度硬要別人這樣來力行,然後又以我們的制度認為別人沒有符合我們這樣的制度,做一個很不好的論斷,這樣引起很不必要的紛爭。如果今天你是個大法師在主持禪七,人家是從緬甸來學法,他要入境隨俗、遵從這裡的規定、規章,但是今天我們是請人家來主持,卻沒有尊重人家的背景、制度,這樣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紛爭、衝突。
4 k) M& M* H' `: s; l4 \5 S 在此,一方面希望我們能夠多包容異己,儘量不要光是因為符合我們的要、就認為是對的;不符合我們的認定標準,就把他判定是錯的,這樣都只是在二元對立世界裡面,增加不必要的衝突。希望以後國際間的交流,能夠儘量避免類似如此情況,大家互相彼此尊重,像達賴喇嘛來台,我們也要尊重人家的文化背景,在西藏地區接觸的就是牛群、羊群,所以他們肉食很正常,我們真的要多包容異己。
9 B, n& A$ S" d2 q7 ~ d2 \7 D 戒律是用來規範自己,不是拿去衡量檢驗別人,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如果有回來反觀、回來內省,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如果沒有回來反觀、照見淨化自己,我們常常會嚴以律人、寬以待己。一般人很容易犯的就是寬以待己,我們要改變過來,戒律是用來規範自己,不是拿去衡量檢驗別人,要持戒律的精神原則,不要持死的戒條戒相,但是這要有智慧。如果「戒禁取結」沒有破除,眾生就容易被戒條、戒相所束縛。所以,要證到初果,就要破除「戒禁取結」,並不是說不持戒,也並不是說被戒條束縛住,而是你會有智慧去持,分寸就能夠拿捏得準。所以,如果「戒禁取結」方面沒有突破,本來戒律是要協助你減少惡緣、增加善緣,如果欠缺智慧,就會被戒律所束縛、綁住。
! l! c& R* _' [2 b' ` 戒律本來是幫忙你解脫的,就好像我們在剛種下小樹時,旁邊用一些支撐木把它綑綁、支撐,這些是要協助這棵小樹穩定、成長,但是如果你一直撐住、穩住、綁住為主,後來這棵樹會被綑綁住,沒辦法長大。以佛陀當初來講,在戒律方面,希望大家真正持到精神的原則,如果要在戒律戒條上面執著,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紛爭,這樣只會阻礙你修行解脫之路,當初佛陀是因為最初大家的素質好,所規定的戒條規律不必很多,只要講一些原則就好了,如果你真正有智慧,會持到戒律的原則精神,不是說越多越好。
% e9 c+ }! F* h! u/ z8 u 一般眾生不容易看到內心的內行,但是很容易從外表、外相檢驗有沒有修行,很多人就從一個人有沒有莊嚴,走路有沒有很穩定,出去托缽或是出去化緣,眼睛有沒有飄浮不定、東張西望……來檢驗。當然,這是學佛修行的過程是不錯,但是因為很多人重視這方面,結果誤導一些修行人在戒律、在外表上面下工夫,這樣很容易誤導一些人只看到外表,這樣不是很理想。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要持戒律的精神原則,但是不要光只是死守一個空殼子、一個外表。2 {2 V$ y% V0 v5 j
另外,戒律、持戒不是做給別人看,這裡面除了有自我以外,如果持戒律是要做給別人看,這裡面要去看到有名利心在裡面。真正要修行,持戒是要減少惡緣、增加善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把戒律成為是要很注重一些外表,但是沒有很重視「出世間法」,身、口、意方面的清淨,而只是重視一些戒律、戒條方面,我們要去看到這些做給人看的心態、背後裡面,是有名利的染著、污染,這樣就可以避免。講這些不是要引起見諍、引起紛爭,而是希望大家能夠真的去看到,避免我們有染著、有污染,避免有污染而沒有看到,因為持戒精嚴很容易獲得名利,我們只能點到為止,希望大家重視解脫的實質意義,要把佛法的解脫道真正走出來,放下一切的名利,持戒就是為了減少惡緣、增加善緣,持戒就是從慈悲為出發,這樣精神原則就能夠掌握住。/ R. [, m: [/ T
持戒方面,希望是用來規範自己,不是拿去衡量別人,我們真的要有無限的胸襟、無限的雅量,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自己就這樣去做,最好大家能夠多包容異己,一方面我們的胸襟、心胸不斷的擴展,一方面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紛爭、紛擾,多包容異己。如果覺得「日中一食」很好,你就這樣做,但是不要否定那些沒有「日中一食」的人;如果覺得「不持金銀」很好,有助於修行,你就這樣做,但不要否定到那些有接觸到金銀的人,其它也是一樣以此類推,你覺得說怎麼樣做,能夠有助於我們本身身、口、意的清淨,怎麼樣做有助於我們聞思修證,解脫道能夠走得又平又順,都是以我們怎麼樣去做,能夠真正快速又安全的到達解脫道為主、為核心,對其他的人要多包容、多包容,除非他是你的學生,他要跟你學習,除非他真的有心要請教你,你才跟他講一些看法、讓他參考,不然我們儘量不要去界定別人,這樣對、還是錯,我們保留空間。2 s" N2 g9 K4 O/ @$ [0 v* \1 C4 e) C
本來戒律就有相當彈性,真正持戒很嚴謹的人,如果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不是在表相上面而已,你是要外表、還是要核心呢?最重要就是要真正契入體會到「出世間法」,佛陀所跟我們講的:怎麼樣才是真正的解脫道?怎麼樣才是真正佛法的核心?如果你沒有扣住核心,只是捨本而逐末。不是說持戒不重要,持戒也是要協助你去扣住法的核心,因此但得本、不愁末,並不是說戒律方面就不重要、不重視,並不是這樣,基本的守法、守戒這些要有,我們能夠做多少、就儘量去做,戒律不要形成是修行上的一個障礙,這樣就失去意義。
3 s* M/ g4 X% K$ G5 U; `3 K( S 有關於戒律方面,有時候我不願意講太多、太深,因為就算弘一大師,他是一個律師,都很難很難制定一套戒律出來,讓人家信服的。再者,真正有嚴格回來淨化自己、看自己的人,他越少去挑別人的是非。所以,一切是回來反觀、淨化我們自己,除非這個人他要跟你學、要當你的學生,才去指出他哪些方面要改、哪些方面要修正,不然我們多尊重、多包容。本來戒律就相當有彈性,最重要我們要看他的心態,而不是說看外表,最初只有制定幾條重要簡單的一些規約、公約,再來更詳細的戒條,是因為有人犯了這些,然後再覺得有必要制定就再制定,很多後來是因為部派又分了之後,因為針對不同的地區、社會的道德標準,然後做一個界定。所以,佛陀有講說「小小戒可捨」,有些戒律方面是要因地、因時而調整的,對戒方面,我們要持到精神的原則,從慈悲心來出發,大致上這樣就不會錯,從能夠減少我們的惡緣、增加我們的善緣,從我們的良心理性出發,這樣就不會錯。% v1 Y( C, I# m, ?
戒律是要求我們自己、規範我們自己,不是拿著戒律的尺去衡量別人。如果覺得持這樣的戒律,對你的修行有益助,不會形成障礙,這樣就去做;如果會有障礙,就像剛才有人提到,在工作、社會活動方面,很多的戒律會形成內心的一些衝突,這方面我們應該以智慧去調整,如此衝突就可以弭平、可以消失的。: h6 a& j* X4 u
有關於戒律方面,除了回來規範我們自己以外,大家在持戒的時候,記得!要拋下名利心,當然也許這一點,在家人可能比較還沒有體會那麼深,但是像我們這裡有人短期出家過的,他們也看到比較多,所以他就體會比較多。所謂「持戒」,記得!不要為了名利。
- A6 H0 G. B- X3 T* M) T* a 再舉例來講,有一次我在某個地方,聽到幾位台灣出家眾到緬甸出家、現出家相,然後穿著南傳的制服回來台灣,他們就力行托缽的生活,後來一起聚會就在討論一些心得、托缽的甘苦,由於在台灣要施行托缽制度是很辛苦,常常托空缽是很正常,不然就是人家會給他們錢,因為我們這裡認為說供養你錢沒問題,但是如果他們受南傳戒是不持金銀,或是拿了一袋水果,他也傻住啦!不吃不行,要吃又常常都吃那些,於是很多人實行幾個月的托缽生活之後,往往不是身體受不了,不然就是常常把胃弄壞了,容易胃很不舒服。當他們講一些甘苦之後,其中就有一個人就講說「奇怪!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堅持托缽生活呢?」其中就有一個人就講:「要讓人家肯定我們修行是梵行清淨者啊!」他就想說穿南傳迦裟,要力行托缽,講得也很率直,覺得說承受這些風風雨雨、受這些挨餓,常常把身體弄得很不舒服,這裡面竟然有解析出來,裡面有要讓人家肯定、要讓人家讚嘆的心態,這樣不是很理想的持戒精神。
) R" E4 m8 w8 c0 t1 L 如果在台灣能夠漸漸力行托缽制度,很好!因為托缽方面,本來就是要讓出家人、修行人,把各種慾望降到最低,把我慢降到最低,都是要磨我們的我慢。再來,實行托缽跟眾生有所接觸,讓眾生有佈施的法喜,有這樣的一個結善緣,有因緣可以進一步跟眾生,做一個法上的佈施、法上的回饋。本來托缽的意義,就是要減少我們的我慢,減少對四食裡面「粗摶食」的欲貪、貪食方面,都是要減少欲貪,還有降服我慢。再來一方面,因為實行托缽生活,生活可以越單純,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在聞思修證以及弘法方面。8 f$ z) {& V+ z# ?/ s: b" U
本來制定托缽生活,絕對不是要讓人家肯定,認為是一個梵行清淨者,是一個修行的聖者,這樣就沒有掌握到實質的意義。很多情況你要怎麼樣做,當下用你的智慧去判斷,當你很口渴的時候,你要不要喝水,用你的智慧去判斷,這樣就好了,這沒有標準的答案。所以,托缽制度到中國就行不通、無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