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10-1-26 01:54 编辑
. j& n$ X: I7 I* o& d
2 F8 H z4 V1 }1 C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捨 8 Y9 l5 n. b* Z; A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柱,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 : i% w& B0 Y; ]& R( ]
) i8 j. q, B. ?/ n 爾時,世尊說斯偈:
# K( ^- W* X* v% K) P' u0 c1 b% h- b0 O" }7 J" a
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
9 N" p [5 T( _+ ]* p! A( {) A t3 s# [( I4 l9 l, ]' w6 F3 o6 M
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 8 v- G( U/ ^- C1 H- _
1 T/ w8 Q r+ O 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 ' n* c% t! h, ]4 l3 b
! q! X3 Z" C. m! r
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
& t' p7 f# D! y. E
' ^+ s' w2 e$ m+ w f$ O2 ^ 不殺無害心,亦無勝負意; 9 b' N( |# x. M/ _" Q% e# c
) s2 X, C T, r* s! } 行慈普一切,終無怨恨心。
0 v U0 [% B" L& c# [- K1 K8 z! r( i6 b; S8 D( D0 k# ~
「諸結漸漸薄」的「諸結」就是十個結,你能夠走在出世間的解脫道上,就會漸漸淡薄。「轉見於道跡」會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如果你現世還沒有到達究竟解脫,至少可以不墮三惡道、生梵天上,也就是一種生天法。「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可以很快速到達「滅度」,也就是貪、瞋、痴的斷盡,煩惱的止息。「滅度」不要以為是灰心滅志、消極悲觀,是讓我們從顛倒夢想的世界醒過來。
1 T% ^7 {8 r. h6 s8 t, x7 ^ ]9 l; E5 d" t- O% Z- w" {# Q
一個人如果能夠從慈悲喜捨方面,好好去身體力行,可以很快走上解脫道,然後從初果、二果、三果……這樣上來。為什麼「慈悲喜捨」會有這麼多的好處呢?經文前面的敘述就有告訴我們可以獲得這些。原始佛法的意旨,讓我們本身真正獲益,要從菩薩心、慈悲喜捨方面開始,不是向心外去求偶像,求人家來加持、灌頂,求別人來給我們庇祐、保佑……,這些都還是向心外求。所以,我們本身能夠力行慈悲喜捨,本身就能夠真正自利利他,才是真正求人不如求己。
: `- y& c3 O0 M: V; |# O0 R9 o; V" a3 l6 n7 Z4 c
儒家有一句「仁者無敵」,我們內心的不安,是來自於我們有很多不想要的境界,還有很多敵人、很多的逆境,當一個人能夠慢慢擴展我們的心胸、界線,你的敵人也會化成為你的朋友,於是很多的擔憂不安會消失於無?。當你的心量擴展到無量無邊,就沒有敵人啊!即謂「仁者無敵」。一個人行慈悲喜捨方面,可以慢慢來到超人格層次,證到二果、三果的人能夠做到超人格層次。如果你沒有再超越,還是有一個「我」,還是有「我」的,有「我」在,深層核心的「自我」,還沒有突破、還沒有放開,還沒有體證到「無我」,就沒辦法證到涅槃、四果阿羅漢。所以,這方面要再超越,進入到「無我」。 / i; m4 l& f, o" s$ P
; d. q% R! _( @) r
「超人格」層次是一個人的心量擴展到無邊無際。舉例來講,德雷沙修女本身就在具體實踐「無我」的精神,她離開她的家庭、離開她的國家,然後來到印度,超越種族、國家的界線,也超越宗教的界線。只要眾生有苦,她就接納,能夠幫忙多少、就幫忙多少,她的胸襟、胸懷真是做到「超人格」層次。像孔子也是到達「有教無類」的超人格層次。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停在「超人格」層次,仔細分析深層裡面還是有一個「我」,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五上分結」尚未超越。
, a; z) \( ~* I7 B. T/ U& c2 r. s$ C$ |$ O5 v
「五下分結」的貪、瞋方面,可以很容易超越,但是最後面的「無明結」、「身見結」,也就是「五上分結」的深層「自我」,如果沒有照見到,就很不容易超越。如果能夠照見到,就可以體證到「無我」。所以,我們不要小看「慈悲喜捨」,它對我們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再者,如果一個人真正在修行,力行慈悲喜捨,隨時都會散發一種柔和、安詳的氣氛,家人會感受到你的改變。 0 c+ Z4 g5 T; }' o) ?% p
, I& R* h9 [/ ~ 有一次在其他地方上課,有一位七十歲的老菩薩很不容易,一來上課之後,就有很多的感觸。後來她就講,雖然她是女性,但是在家庭裡面,先生、小孩子都很怕她,她都是要當老大。當她聽聞解脫道課程之後,於是有很大的改變,慚愧心生起,家人很明顯感受到她的轉變、她的柔軟。所以,如果原來你是一家之主,常常展現大男人主義,現在慢慢去柔軟、去轉化,讓家人真正能夠感受到你的那一份柔軟、那一份安詳,這就是在學佛方面,具體展現你的聞、思、修,家人是一個很好的檢驗者。慈悲要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家人開始。我們很容易對外人慈悲,很不容易對家人、對自己慈悲,我們很容易對別人很好,但是不容易對自己的家人慈悲。 5 x; T0 L0 n% a' z$ t2 X: b2 ~
- l+ G! \2 z G 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遍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 |0 l7 d- B s( n) {# z8 n+ Q! {7 \1 ]3 z* P' T' H6 T; I
一個人「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然後「二三四方,四維上下,遍周一切,普周一切」,這是我們修行上,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次第,慈悲喜捨就是這樣,以後我們真正在實修實證上面,說要自利利他,要利益眾生、行菩薩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一個很重要步驟,修行一定要從這個「點」建立起來了,才能擴大到這個「線」。從這個「線」,才能擴展到「面」;從這個「面」才能擴展到空間。你要先能夠自利,才能夠利他。這個「點」沒有先淨化、沒有先做到,後面這些會變成只是空談。 . _ e& h! v- ?8 r8 [
" V8 H" Y8 }5 D. i" @1 ~( A
有的人認為我們要積極地去行菩薩道,去幫忙別人解除世間的痛苦、病苦,但是你自己的苦沒有比別人少,你自己的不安沒有比別人少,自己的貪、瞋、痴沒有比別人少,你這一「點」沒有先淨化,不可能去淨化世間,變成只是在「世間法」的慈悲上面繞而已。「世間法」的慈悲喜捨,與「出世間法」的慈悲喜捨,是不一樣的。「世間法」的慈悲喜捨,亦即一般世間的行善,是積極想要去幫忙別人,幫忙外面的眾生,但是看不到自己內心的苦,看不到自己內心的不安。 # v, ?6 P+ p8 t# ^6 N6 p
5 t) T3 L( j ~! x: C
「世間法」的行善,是認為被救濟的對方有苦,而施捨的這一方呢?他是沒有苦,他是樂的,我能夠去行善、我能夠去布施、我能夠去救濟……,從行善布施裡面產生「樂受」,產生一種滿足感,這是世間的善。然後在行善裡面,背後還會有所求,有的人是為名,大部分都是為了出名,或是為了得到人家的好感,得到人家的掌聲,都是有所求。 ) w. o! F; w. b; ~$ D: p+ F" Z1 U8 i
7 g5 ? i% D; { 然而「出世間法」的慈悲呢?就不一樣了。他是看到自己跟眾生都是在有苦的苦海裡面,看到自己跟眾生都是在苦海裡面,然後發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發,會慢慢展現出一種「三輪體空」的去接觸,「三輪體空」的一種幫忙眾生,這背後因為他感恩對方是一個天使,來示現我真理、告訴我佛法。所以,當他在做的時候,是無條件、無所求在做,不為任何名利。 5 g7 e: ~- U9 y" y2 h$ L
! r' o H5 O: p 我們如何具體力行慈悲方面呢?第一,要先對自己慈悲。為什麼要對自己慈悲?你先對自己慈悲,才能夠擴及到你的家人。善待自己,才能夠善待你的家人;能夠善待你的家人,才能夠善待你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再來才能夠擴及到整個眾生。這就是從一方,到二方、三方、四方……,從點、線、面、空間……。如果沒有好好善待自己,我們往往都只是在向心外求、向心外在做,儒家有一句話滿好的,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一種層面的逐漸擴展,就是從一方,到二方、三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維上下」就是整個宇宙虛空都包括。
4 \7 |, ~( {9 e; Q
1 _4 W$ L: H8 ` 我們要怎麼樣做呢?我們先看到自己的貪、瞋、痴,先看到自己的臉黑,先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自己的不安,當然一方面也看到眾生的不安,看到眾生的苦,但是我們要先回來照見自己。如果我本身的苦沒有解決,就沒辦法幫忙眾生解決苦。如果我本身還是一個瞎子,怎麼樣告訴眾生法呢?怎麼樣告訴眾生正確道路呢?……以此可以類推。
7 C- P6 D3 a7 t% }2 M- V* f/ G0 B6 J) h. V. x4 K( ?6 I
展現慈悲,以及弘法方面,也一樣是要從自己本身開始做起,亦即原始佛法所強調的,要回來自己本身開始淨化。你真正大慈大悲,有看到整個世間的苦,一定會回來這個「點」上面。當一個人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貪、瞋、痴,這時候你會將心比心,看到整個世間眾生都在苦海裡面,這時候原來批判、指責別人的心態,那一種向外指責的手指,會回來看自己。但是,這時候有的人會起挫折,事實上首先就是要能夠接受自己,這是很重要的關鍵步驟。因為當你認真回來看自己的時候,才會發現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貪、瞋、痴?!我的心態怎麼這麼的可怕?!我怎麼還會有這麼齷齪的心態?!……。 7 P+ e( g7 I- K; @- B) L( D+ F
2 K+ D+ N' u! X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當你認真回來看看自己,就可以看得到,不要成為假裝的聖人,不要成為聖人,要如實做一個真人。不要掩飾自己的臉黑,不要掩飾自己的貪、瞋、痴,你掩飾自己的臉黑,掩飾自己的貪、瞋、痴,就是讓自己沒辦法走上解脫道,就是對自己不慈悲,這一點你就沒辦法做到了。所以,重要的是回來如實發現自己的不足,回來發現自己的貪、瞋、痴,這樣當你發現到之後,慚愧心就會生起。然後就是要做一個真實的人,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真誠,誠心愛戴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的不足,你才有這一種雅量、胸襟去接納眾生。 8 Y3 B% Q b# t! n4 U) y+ ?
7 L- Y0 _. V4 B7 `- H1 q 這是有深淺程度,第一要先看到自己的貪、瞋、痴,看到自己的臉黑,這時候慚愧心會生起,下一步就是接受自己的不足,你要如實接受自己,這樣才能夠將心比心去接納眾生,心量才會擴展。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甚至第一層的發現都還沒有,都還是在偽裝,戴著很多面具,會變成表面上是做一個很有修養的人,但是內心呢?在自欺欺人啊!欺騙自己啊!就好像說人家打你一個巴掌,你在很多人面前覺得要表現出「人家說我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我必須不能夠生氣,必須要表現出一副涵養很好,讓人家感覺說這個人修養很好啊!……」但是你私底下呢?卻是在懷恨啊!私底下卻一直在那裡拉扯啊!在那裡跟自己過意不去。
) N# X' X, x6 u3 p5 n
" ]- o9 V/ g- d! s9 h% d2 k9 C 原來你是想要生氣,但是為了顧及一些顏面,你卻不敢生氣,於是把情緒壓抑下來。但是你壓抑下來,並不是說你真的消化那個境界,只是表面上要做一個讓人家覺得說你是有修養的人,這樣就是讓自己偽裝起來,於是就沒辦法如實,沒辦法做一個真誠的人,這樣就容易變成自欺欺人。第一點,你對自己就沒有慈悲,因為壓抑下來,很容易形成內傷,這樣事實上是在殘害自己,造成很多的修行就變成很拘謹、很壓抑,表面上為了博得人家的好名聲,做一個表面的修養工夫,你內心是在殘害自己,在深層裡面就是對自己不慈悲。 % G1 I1 R8 ^2 q1 s# Z
/ a) h) i$ A: `4 G( w- J
所以,慈悲不要以為光是一般的慈善方面,第一點先回來接納自己,讓自己的種種虛偽、不如實方面都放下,能夠如實回來面對,讓我們自己放下種種面具、種種包袱,這樣就真的邁向解脫自在,這方面非常重要,先對自己慈悲,然後再來再逐步擴展。因為你能夠看到自己的這些苦,也可以看到原來眾生都是有同樣的這些苦,那麼你就能夠點、線、面這樣逐步上來,至於怎麼樣具體實踐慈、悲、喜、捨,在下一堂課會再來解析。
3 ^7 s' a+ d# m% I( r) d1 J( X4 F8 X0 f$ @: y+ }* D
【幻燈片】
9 E |9 U. n. ~: r2 I% v4 G' J! Z) X( _2 \9 _0 H6 L
我們在這世間不斷一直在衝啊!忙忙碌碌啊!有的人認為說「我現在還沒有危機意識,我現在沒有生、老,病、死……」能不能靜下來好好做一個深度的檢視?我一直在忙,忙忙碌碌是為了什麼?那些前輩呢?他們又得到了什麼?給自己一個深度思惟的空間。這是在大台北地區,去年七月炎熱夏天,艷陽高照的時候所拍攝的,大家有沒有看到整個都是空氣污染?還有這是代表一種高壓電,我們常常生活在很多的壓力之下,有沒有?能不能回來看看這些壓力,是來自於我們很多的抓取呢?如果能夠看到我們成為欲望的奴隸,很多的這些抓取就會慢慢鬆開,很多的壓力也會漸漸的減少。但是,絕對不是說消極悲觀、逃避,而是讓我們的生命重新做一個過濾,哪些方面是增添我們的抓取、增添我們的苦、增添我們的束縛呢?自己要去過濾一下。
) C" N0 _! s$ ~6 _* A$ b$ W6 y+ k$ o+ ^& o7 j% |4 R$ d
這一張是代表我們在茫茫人海裡面,天天都是這樣上班下班、上班下班,一年很快的過去,十年很快的過去,再來很快的面臨退休,面對老、病、死……。很多人一直跟著社會、跟著世間的腳步在走,但是當他上了年紀之後,再回頭看是百感交集,再來又是無奈去面對老、病、死,這時候是變成無所選擇的面對老、病、死。我們現在學佛修行,就是要從「不知不覺」的層次,慢慢提升到「後知後覺」,然後再慢慢提升成為「先知先覺」,要回來如實面對自己的不安。
! }. }$ M8 I( \4 O% E: g5 z- ]; r* d" @
這邊有幾張幻燈片都是在傳達眾生內心的不安,內心的不安都會透過很多的儀式,來掩飾我們內心的不安,但是眾生往往都是向心外在求,在供桌擺了一些鮮果鮮花之後,然後心裡就很多的祈求。不要想說「現在我是知識份子,不可能是在這樣的層面,我不會做這些……」,這樣我們又不容易看到它。這些一樣在告訴我們法,雖然說你可能不會這樣做,卻是一樣做其他的事情,只是事情的表相上不一樣而已,本質是一樣的。內心的不安要透過種種的禮拜、企求,然後希望能夠加持、保佑,就是落入信仰型跟迷信型的宗教。
* w- y7 o* h$ ]8 k& Q! W5 @) h0 {+ T1 n2 M1 K7 `! T
這張幻燈片是在龍山寺所拍攝的,眾生拿了一些東西要給諸神祇吃,就這樣祈求了一大堆,這裡面都有很多的有所求。這裏是行天宮,每天都有好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在這裡,都在做什麼?收驚啊!為什麼要收驚?最主要是內心的不安,希望透過一些儀式,讓他能夠認為說找到安心。但是佛陀要我們靜下來反省、反觀,這樣做真的能夠安心嗎?還是只是在治標呢?還是只是在吃一些止痛劑呢?還是只是在吃一些安慰劑呢?所以,我們要從迷信的層面,提升到信仰的層面;再從信仰的層面,進入到智慧型的層面。 8 p3 V8 `4 j" y( X# ]. G& g7 [
T( U2 j2 I) Z0 J P# g; `: Q
這是在大台北市裡面,算是首善之區,人文知識水準各方面都是很高,但是你不要以為只有老頭子是這樣,年輕人也很多啊!他們只是代表告訴我們,眾生內心的苦、不安,於是不斷在向心外在求,在跪啊!在拜啊!一點燃三柱香,很多的苦、很多的不安、很多的企求,就一直在向心外在求。大家看這些幻燈片,不要以為說:「那是他們啦!那是阿婆啦!我不是那種層次、我不會這樣……」這樣我們就看不到法,你要看到他也是代表你,代表我們每一個人,除非你能夠真正找到解脫道,不然我們都是一直在心外在求,求取安心、求取保佑、求取加持。只要你有所求,就一定有苦,背後就有很多的依賴。
1 a: O- A8 Q; T! `& M
( E+ O3 q0 `/ ? V" e, v 祈求是代表我們內心是不安的,因為你有不安,才會有所向心外去求,它代表的是一種形式而已,要看到實質、本質上面。因此,你可能不會這樣做,但是你做其他的,要去看到你內心的那個求,要能夠找出內心的不安,這樣才能夠找到病因。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說這都是別人,事實上他們都是在告訴我們,是我們自己啊!他是在示現我們,這是一面鏡子啊!幻燈片是提供給我們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讓我們如實來看,不要以為這是別人,這是我們自己。 9 Z M3 [7 }9 { {5 P4 V6 @
: M4 L+ f! Y C( R3 k
眾生透過一些儀式,認為這樣就可以把一些妖魔鬼怪驅除掉,可以把我所不喜歡的境界消弭掉,這都是向心外在求,這樣真的就可以把內心不安的境界消除了嗎?你不喜歡的那些妖魔鬼怪就消失了嗎?所以,我們就是要不斷去提升、去探討,真的要找到病根、病因,而不是說只做一些表面讓我們安心、吃一些止痛劑而已。內心的不安,不斷去請人家指點迷津,除非裡面的人,他是一個真正明眼的善知識,才能夠告訴你正確的解脫道路,不然他也是會用機率概論,用一些統計方面的說法來告訴你,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
; c! Z7 m; R( }* S9 j
! g; A, N8 V7 }$ j3 G 往往在做這方面的背後,我們都有一個心態,就是在做趨吉避凶、趨樂避苦,會去追逐我們所要的,然後逃避那些我們所不想要的,像這種層次、情況,還是會只是落入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你有很多的境界是你要的,很多的境界是你不要的、很想排斥的,因為我們有貪、也有瞋。我們怎麼樣去超越這種貪、瞋?怎麼樣超越那一種要跟不要?超越那種二元對立呢?這就是我們課程所要進入聞、思、修、證的。
% ]8 S) G6 H' ~5 i. D2 x
# y( ]. E$ l) K* d# l 這些偶像是因應市場需求產生的,有人喜歡這樣的形狀,有的人喜歡這樣,其實這些偶像是眾生塑造出來的,然後我們又成為這些偶像的一個被救度者、被救濟者。我們去塑造一個偶像出來,然後又祈求這個偶像來保佑我們、加持我們。事實上,這些都是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產生出來的。經典呈現在我們面前,光是在這裡拜、拜、拜,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就解決了嗎?如果這樣膜拜,能夠真的讓你走上究竟解脫,這樣的方法就是一個究竟法;如果無法到達究竟解脫,這些還都只是方便法。 & O2 E* j9 u* u, ?7 b# Z6 b
' a% O$ ~. V7 D4 J* A# O ~
我們不是在比較法門的殊勝高低與否,而是經典所要告訴我們的法、真義、真理,我們有沒有去體會到?如果沒有體會,光是一直在膜拜這些經典、真理,對你來講還都是很遙遠,甚至你認為要到他方世界才能夠找到。事實上,法、真理都是如實呈現在你的眼前,我們要把心澄淨下來去觀看。
* x6 A! Z$ P5 r8 P* Q: z$ i
# u- a4 d0 J6 Q 這張幻燈片是代表我們到山上去修行,有時候一兩天、三四天,離開滾滾紅塵到山上去修行。有一位朋友曾經到中部某一座很有名的佛寺,然後就跟寺裡面的法師講:「我很羨慕你們出家人,我們在滾滾紅塵是是非非計較,覺得很苦!很羨慕你們這些人能夠出家,在這邊修行,我覺得你們很好,沒有這些是非爭執……。」於是有一位在寺廟裡面算是排前幾位的出家眾就坦白回答說:「我們這裡是非才多呢!」讓他很驚訝,他說:「奇怪?我很羨慕你們的生活,很羨慕你們的境界,你怎麼這樣跟我講這裡是非才多?……。
+ k2 ~# \. [6 \: H, g5 Q; m& m0 J/ J+ M9 Q8 l# J3 W
於是我就跟他說:他講的是實話,如果你沒有找到解脫法,沒有回來向內淨化自己,就算你到深山裡面去修行,還是一樣煩惱不斷、是非不斷,各種抓取不斷。所以,就是要回來淨化我們自己。 2 c1 ]# b3 W* H3 w' c `( n
8 t j5 _2 U8 _/ ]; ~
剛才有同修問:對老、病、死方面,他沒辦法深刻體會,要如何深刻體會老、病、死?現在秀出的幻燈片,就是讓大家先從天文方面的黑洞,來了解我們生命的黑洞,讓我們體會老、病、死。只要進入黑洞的勢力範圍,太陽系的所有星球,慢慢都會被它吸引,然後併吞消失掉,所有現象界的有形物質,最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所謂「一切來自於空,以空為背景,以空為舞台,然後又回歸到空」,這一句話含意很深、很深,以後我們可以進入實際的體悟、證悟到。 5 Q0 ?% r9 z+ V& |0 e+ G3 ~
6 n. X4 W I3 J* l 我們再來看看「生命的黑洞」,以前大家看到這些畫面,會覺得是不吉祥的、是不好的,也會麻木、不知不覺,認為那個人是自然死的、英才早逝,頂多只是覺得惋惜,不容易去體會到黑洞的厲害、吸引力有多大,黑洞是隨時都在你身邊,而且是隨時等在你身邊,然後它會說:「總有一天等到你啊!」這就是黑洞的魅力,它的吸引力很大,你慢慢會進入到裡面。這裡面有一個老兄,他已經進入黑洞裡面了。如果你不知不覺來看這個畫面,你也沒感覺、也看不到,事實上他已經在告訴我們法,告訴我們真理--生、老、病、死。如果你有覺知來面對這些畫面,問問自己:當我面對、瀕臨死亡的時候,能不能真正很自由、很瀟灑、很自在? : G0 w8 Q) Y* ~$ l. C, W5 [- w/ T+ f- H
' l; k3 x6 G2 h
黑洞裡面的容量有多大?你知道嗎?它不是裝一具屍體而已,就像我們前面所看到的天文方面黑洞,雖然好像小小的圓點,裡面一個小小黑點,但是再大星球進去裡面,都可以將其消失。黑洞裡面的容量有多大,知道嗎?它可以裝得下你所有的財產,可以裝得下你所有的名利、權位,黑洞可以裝得下你所有的國土江山。你所有的一切,它都可以把你裝得下,這就是黑洞的厲害。所以,很多人這樣忙忙碌碌過一生,到後來會感覺到人生是一場夢一場空,他的生命不知道方向,只是這樣跟著眾生的腳步在走,到後來面對老病、死亡方面,然後就是興起一種感慨,已經幾乎沒有選擇的面對。我們現在就要提前去找尋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要把真正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
7 i' b( F$ V( R7 ?
, C) F5 X( y7 N# ]* ^8 t 這是住在黑洞裡面的一位親戚要撿骨,我們來看黑洞裡面是怎麼樣呢?「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沒了」也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進入的,我們現在進入黑洞裡面來看看這位老兄,他從原來很英俊瀟灑的容顏變成這樣啊!這是黑洞的厲害,可以讓你不斷的變化、變化,不斷的消失,現在只剩下一堆白骨。再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之後,這些也都會化成為塵土,這就是黑洞的厲害啊!所有的名利、所有的權位、所有的國土江山,到最後你會換得這樣一堆白骨。只要我們生命的十個結沒有解開,生命的核心就會抓取著,這樣在往生的那一剎那,又會形成下一世的種子出來,於是遇到因緣又會再起。 + W2 G# [8 J: z% b4 M- _
* O4 G4 ~ D) ]; g$ H3 C
佛陀就是要讓我們去看到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在哪裡,然後針對根本原因來解決。這就是一個「夜總會」,以前面對這些墳墓的時候,都會認為這是不吉祥,像我們在鄉下的小孩子,父母親遇到人家有喪殯,就會告誡小孩子要避開、要迴避,這是不吉祥,怕犯到、沖到。事實上,他們都是告訴我們佛法、告訴我們真理,但是我們眾生呢?卻是不去看、趨吉避凶,認為這個是凶,這個是不好的,趕快躲避、趕快逃開,不管你再怎麼逃,黑洞、死神都跟在後面。 5 ?% @% L1 t! h8 a# k
R# x4 n' B0 B j; R5 f# p* U& S 我們在深入看看身體的實相,這是實際的屍體,這是一個肺臟、這是心臟、這是肝、這是橫膈膜、這是胃,然後這是腸黏膜,這裡面是小腸、大腸,這是氣管。以後我們還會播放一系列幻燈片,把各個臟腑器官再深入解析。
" w! K0 `! B7 L; L( O2 `. l3 O: U0 l" z
這是帆船石,但是它有一個名稱叫做什麼石?這是額頭、這是鼻子,很突出的一個鼻子,就像美國總統尼克森,就算當到一位最高權勢的美國總統,當面對茫茫大海、生死大海,也是茫茫然。不是說當到最高權位的總統,生死大事就可以解決。佛陀就是體會到這方面的問題,才讓他放下太子王位,認為就算當到國王,也沒辦法逃離死神、黑洞,才體認到解脫的重要,就像每一個人面對茫茫大海,不知道何去何從,人生茫茫然的一種感覺。當一些境界衝擊過來,就常常被境界?的昏頭轉向。 . ^, X* q z9 Y1 [ o/ V
! F. l. `: U' ^, J' Z, T
有的人也許會認為「我現在生活過得很好,現在位高權大,覺得沒有那些苦……」。我們要即早靜下來做有深度的觀察,不然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又會無可奈何的走上老、病、死,進入沒有選擇的「黑洞」裡面。
@7 _$ r4 x% q, t0 ]
5 i8 j0 M) D/ f, N! t 這張幻燈片就像是一個人這樣不知不覺,然後慢慢面對茫茫的人生,所展現出的一種無力感。如果到老人公園或是老人公寓去看看,可以從很多老年人臉上的表情,看到那種茫茫然、無奈,要去看他們都是天使,在告訴我們法。就像一個年輕人,然後看著老一輩面對茫茫人生大海的無奈,當我們面對茫茫人生大海,佛陀希望我們能夠做有深度的觀察,然後讓我們從苦海之中超脫出來。就像有一首「海鷗」的歌詞,不怕狂風巨浪,要飛得越高、看得越遠,找尋理想的目標,要把生命的定位、生命的意義找尋出來。在這茫茫人生大海裡面,燈塔就非常重要,它會指引我們生命的方向--解脫道,燈塔一方面也是代表善知識,指引我們什麼是法?什麼是真理?什麼是實相?佛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善知識。 ' q3 l# j1 e0 B. r( s+ g" Y+ o
# r5 t0 Q3 }7 m7 }# q
這一張是燈塔,燈塔在我們茫茫的人生大海裡面,尤其是在黑夜、逆境的時候,是非常重要,具有很多的指標,引導我們到達安全解脫的彼岸。播放給大家看的這些幻燈片,都是我自己實際去拍攝的,這一張燈塔是在鵝鑾鼻拍攝的,覺得滿有啟示性,於是就把它用作書本的封面,就像善知識可以協助我們,從生死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所以,善知識他是一座橋,一座指引的工具,但是你不要執著在這個橋上。如果你的目標是鎖定在某一個人身上,去樹立一個山頭主義,又去抓住某某人,又是以方便為究竟。 8 J9 C* N- S1 ^/ N, B e# H, i
7 x6 i( W3 E3 ^( @; B 所以,佛陀要我們依法不依人,真正善知識絕對不會要你留戀在他身上,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指引的工具、指月的工具,協助你到達彼岸,協助你回到自依止、法依止。善知識是讓你從生死此岸度到解脫的彼岸,是一座橋樑。這一張也可以讓我們看到現象界的一切,看到更深的「空」,就是佛陀在《阿含經》裡面提到,我們要先知「法住智」、後知「涅槃智」,這一張含有很多的深義,以後課程就是要逐次了解「法住智」,然後你到後面才能夠體會到緣起性空,再來涅槃、無為、空。 / W5 `# f" z# Q' F1 {$ v( r3 `% d# {, H
1 I* i5 e8 w. H- B! [0 A+ } 這張幻燈片裡面有很深的啟示,就像一條解脫道,我們透過「阿含解脫道」的課程,然後逐步的走,到後面我們又可以看到現象界的緣起、緣生、緣滅,然後體會到「空」。以後當大家慢慢聞思更深入之後,可以體會到這裡面有很深的啟示,如果我們能夠好好聞思修上來,就可以跟佛陀一樣,當你證悟到究竟解脫,你會體證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而這個「唯我獨尊」裡面,是絕對沒有「我慢」。只要有「我慢」,就還是在生死輪迴裡面。
( W7 Y \9 R" e# v) x) t8 U3 A4 v. x% C+ g7 E) K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是體會到你跟一切眾生,跟一切的天地,跟眾生所認為的超級大力神,都是完全平等。要「自我」消失,你才能夠體證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跟整個眾生、跟整個天地,是溶為一體,這是34章《心經》所講的世界,以後大家有因有緣一定可以實際去體證到,但是這裡面絕對沒有「我慢」。只要你還有「我慢」,就不可能體證到;只要我們好好修行,我們會「花開見佛悟無生」,「花開」就是我們的心花朵朵開。 ; z7 c) F+ E7 H0 O: R+ Y/ |
% i% L% h1 E5 W1 e: a 心要開,我們必須要先怎麼樣呢?淨化我們自己的貪、瞋、痴,打開我們的心,讓我們狹隘的心不斷開展,心一定要柔軟,柔軟才有辦法開。所以,當我們的心慢慢淨化、慢慢柔軟,一定可以進入實際的聞、思、修,可以「花開見佛」,「見佛」就是體悟到法、體悟到真理、體悟到實相。所以,不要以為「見佛」就是看到某某佛像。「花開見佛」的「花開」就是我們的心花朵朵開,我們的心柔軟、心開放、歸零,然後再來我們可以去「見佛」,就是見到法,見到佛陀所體悟的究竟法、涅槃法,體悟到了實相真理。 " z/ L n8 E8 P) J
( i1 q. t% a' {+ }1 O 「悟無生」就是當你真正能夠體悟到法,然後聞、思、修、證逐步上來,就可以體悟到「無我」。當你真正體證到「無我」,就可以真正體悟、體證到不生不死。所以,這些都不是口號,而是實際可以做到。 1 K: ^0 s# J4 t2 V* ~
/ G) j* p2 v- ]( s6 i
這張是在佳洛水拍攝的,好像一尊佛像端坐在一張椅子上,這兩邊的手、他的頭、鼻子、眼睛、嘴巴,當我們慢慢走上解脫道之後,觀看緣起、觀看芸芸眾生,看到眾生在苦海浮浮沉沉,這時候你會大慈大悲憫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心花朵朵開,能夠「花開見佛悟無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真正解脫自在,只要大家好好逐步深入,一定可以做到,但是現在目標要先鎖定在證初果,只要大家好好聞思,一定可以證到初果。
6 R. {, U& j" L/ Q8 c) ~2 K, a4 Q
3 v& m! {: O3 M 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修行者是沒有分別心,但是?什麼還要有「無緣」跟「同體」的分別心?這是一種方便權說,因為一般人還不容易了解所謂的「沒分別」,必須要用大家比較容易了解的語言來體會,因為我們眾生一般是對於跟自己緣分比較親近的人,才對他們慈悲,跟我們因緣比較疏遠的,就沒有慈悲心,於是要透過進入到跟你緣分生疏的,甚至無緣的這些,都要有慈悲心,這些只是一種方便說,鼓勵我們要超越原來的這一種親疏觀念。但是,要真正體會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方面,你的「身見」一定要破,如果「身見」沒有破,嘴巴說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都只是口號。因為你的「身見」沒有破,還會有很多的我、我所、我的親人,很多的我、我所方面的因緣,還是有很多的親疏分別。 4 z/ Y; d1 ^9 a
; q- @4 H' m: l% {
所以,一定要「身見」破,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然你體證到四果阿羅漢,真正的「無明結」破,就已經沒有所謂的「無緣、同體」,但是在之前是要有一個權說。 ! i: T1 F! E+ L) V5 i0 [4 V+ d
! n% R' a5 f" {% S4 Z8 x% I( E: u(補充說明書本第8頁)
8 U. a1 G# \6 D5 H1 x: V: A8 S$ |, Y
: L: c1 }: ^1 c6 e2 l% F- T 一個人要有慚愧心,才不會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親近善知識。一個人要斷除老、病、死,也就是要斷除生死輪迴,必須先有前面貪、瞋、痴的斷除,這是很重要。所以,先有貪、瞋、痴的斷除,才能夠斷老、病、死。因此,不是說你學佛、三藏十六部讀得多精通,經典看了多少,或是說你世間擁有多豐富的學問,就能夠斷除生死輪迴。真正要斷除老、病、死,解開生死之迷,一定是要斷除貪、瞋、痴。
_+ }7 v p, ^! V$ P
3 V+ O1 ?6 d8 T' S" G/ w5 D; m 所以,學佛的目標要確立,要清楚知道往哪一方面,才能夠解脫生死輪迴。一個人為什麼會有貪、瞋、痴這些呢?因為有身見、戒禁取與疑結,就是十個結代表前三個結。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種種的結呢?因為沒有聽聞正法,沒有如理思惟,沒有好好依著解脫道的次第,逐次的聞、思、修、證,於是很多走偏差了,用功錯誤了,卻不知道。一個人的生死輪迴,重點原因就在於貪、瞋、痴;因為有貪、瞋、痴,一個人才有生死輪迴,你要斷生死輪迴,必須針對這方面來著手。
& s% m G, u( x- C$ f T/ q% m% u, r& a r. I+ M
為什麼會導致我們這樣顛倒夢想呢?現在假設這是一個實相的面貌,它是一條這樣的直線,甲對這一個實相他非常喜歡,對這件事情顯現出來的彎曲度,就會是這樣的一個彎度。乙對這一件事情很排斥、很瞋恨,他很不喜歡這件事情,所以同樣這件事情對乙來講,會形成這樣的一條曲線。對這件事情,甲覺得可有可無、跟我無關,有也好、沒有也好,乙對這件事情非常喜愛,很喜歡這一件事情,所以這件事情對乙來講,會形成這樣的一條曲線。再來,面對這件事情,甲卻是很不喜歡、排斥瞋恨,所以這件事情對甲來講,有一種排斥力會出來,會形成這樣的一個曲線,對乙是可有可無,於是他不在乎。
3 d/ \+ N1 S! ]. V) K& p
) }- b! P7 D0 g: N$ k 所以,同樣的這一條線(實相),但是到甲的心中呢?在甲的世界裡面呢?他是形成這樣彎彎曲曲的線,乙的世界是形成這樣彎曲的線,就是每一個人的夢幻世界,每一個人的「三界」都不一樣。「三界」是隨著每個人不同的貪、瞋、痴程度,不同的心境所顯現、所抓取出來的。當一個人不能夠照見到自己的心鏡,是一面凹凹凸凸的心鏡,沒辦法生起慚愧心,沒辦法虛心學習,看不到自己的知見、視野是很狹窄,很多自以為是、我是、我能、我慢,都會產生出來,就是因為看不到實相,於是就會在惑、業、苦的循環裡面輪迴。 % n$ m0 O# ^. O1 I
, s: h0 d' L) W# Q 「惑」就是「無明」,你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心態,是一個彎彎曲曲的心態,看不到自己在染污,也看不到自己在扭曲實相,就是一種「惑」、一種「無明」。然後在迷惑之中所造出來的,叫做「業」,這一種「業」會導致他的苦,於是就在惑、業、苦之中循環。「無明」的遮障,就是「痴」,導致看不到自己的貪跟瞋,這樣就看不到實相,沒辦法很清楚、很客觀看到「本來面目」。什麼叫做「如來」?「如來」就是把無明、無明行、無明衝動這些,轉為成為「明」。轉成為「明」之後,貪、瞋、痴也就止息,阿羅漢就是貪、瞋、痴的止息。 4 i3 m! R# }6 q! z) i, s& P
( n6 r& x/ g8 g% m2 Z r \ 當貪、瞋、痴止息之後,他的心鏡是一面平整的鏡子--明鏡,所謂「明心見性」的「明心」,就是他的心是一面又明又清淨的鏡子,當他的「鏡子」照見實相的時候,可以如實的反映出來,於是實相在解脫者的世界,形成一條直線。如果這個實相有彎曲,它一樣照出來是一個彎曲,他會讓實相如實的顯現出來,能夠如其本來的面目,來看待他、看清他,不會去染污、不會去扭曲,叫做「如來」。我們必須先要有「明心」的功夫,才能夠「見性」。「見性」就是見到萬事萬物的實相,見到真理、見到本來面目。
. J. g2 b" ]6 E3 w
7 T+ E, `$ z# d( e3 e# Y+ Z( Y5 r' \ 所以,學佛的重點就在看到我們貪、瞋、痴的心態,只要還沒有解脫,每一個人都有貪、瞋、痴,你要能夠去看到,叫做需要反觀、需要內觀。修行真正用功的著力點,是在歷緣對境之中,你要回來反觀、回來內觀。「歷緣」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工作之中、在待人處世之中,所經歷的各種緣。「對境」就是面對各種境界,也就是在一切的行、住、坐、臥,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面對所呈現的各種境界,在歷緣對境之中,隨時回來看到我們貪、瞋、痴的展現,當你有看到的時候,才能夠斷除。如果沒有看到、沒有反觀的能力,就不可能斷除。 $ N9 I5 s, @( s
2 D1 `( K1 i: p& \2 Y/ q( ^
很多的修行,包括說像林崇安教授,所謂的「正念動中禪」,也是讓大家有一個環境,把萬緣放下,然後明、清淨下來,培養我們的覺知、覺察力,讓我們漸漸有一種反觀、覺察的能力。在歷緣對境之中,隨時去看到我們的貪、瞋、痴,讓我們這一面心鏡漸漸明、清、淨、平整下來,才能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才能夠看到實相、看到真理,這樣就不會像上次現代稻草人的幻燈片,看不到實相,然後會驚慌、驚恐。
% h, U* N9 ~) u% e- k$ E* p6 ]& I( Q% D* J3 m% m
當你了悟之後,就會體悟「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再來「惑」沒有了,因為已經具有正知正見、徹底了悟,所做所為就不再是惑、業、苦的輪迴,這時候你會從原來的「無明行」,提升轉為「明行」。《阿含經》有提到「一切行止息」,結果很多人會認為解脫者就像石頭不動,要坐如石頭入深定,才像是解脫。這些都是錯誤的解釋,沒有真正了解到《阿含》的深義,因為十二緣起裡面講說無明、行、識……這樣下來,沒有無明就沒有「行」了,認為解脫者不應該有「行」,不應該有各種動。
! A' a- W# ^" E& G
# A4 L" [* j! p! O' s0 q1 Y( |* @, o 佛陀35歲大徹大悟,但是佛陀在35歲之後,難道他什麼事都不做?都不動嗎?他一樣天天要托缽、天天要化緣,天天跟眾生在互動、在講經說法,這些都是「行」。但是跟一般眾生不同的,就是眾生在無明的「行」之中,一個解脫者是「明行」。所以,同樣看這一件事情,有貪、瞋、痴的人看不到實相,會自以為是,以為看到的就是正確,很堅持自己的立場,但是不知道自己在扭曲。一個「明行」的人,沒有貪、瞋、痴的人,他就能夠如實的反觀,叫做「如來」,能夠照見本來面目,重點在於貪、瞋、痴方面要能夠看到。
1 [& I6 N: n% R4 v
4 H. _8 c1 r q, [善人、慈悲喜捨、、第三節 ! \) S2 T' D1 |3 c
6 }: l5 _! t* ~6 ^4 w- r 本節是敘述慈悲喜捨怎麼樣應用?有人來問佛陀的弟子:你們這些出家人、僧團,都是強調慈悲喜捨,你們認為外道的跟我們所講的慈悲喜捨,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因為我們一樣有講慈悲喜捨,跟你們所講的有什麼不同呢?這時候佛陀就告訴他們: " b2 [7 i% X" w, I- S
8 b" T3 [! a$ u$ m( h( i 如彼外道出家所說,汝等應問:「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捨心,為何所勝?」 $ @# h- \* g8 j. i4 W% m# H) ?
, j* [2 [# q5 H# ]# b, H 「世間法」的慈悲跟「出世間法」的慈悲,有什麼不同?也就是正知正見的慈悲喜捨,與「世間法」的行義慈悲善行,是有所不同的。
" @2 T4 ? f! L9 T$ R% q1 b: {
" Z0 Y- ?# J+ R! Y O8 `; ^ 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4 Y6 L, O+ U# p* K* C
Z" V) Y( Y% |" w' ~- v3 K9 I 【法義分享】:修習慈悲喜捨,絕對有助於修習禪定與開發智慧。所以,事實上「慈悲喜捨」,是讓我們從「世間法」邁向「出世間法」很重要的一個橋樑,一方面可以軟化我們僵硬的心,一方面讓我們原來狹窄的心胸漸漸開擴,擴展到無量無邊。當一個人有慈悲心,敵人就會大大減少,再來各方面的敵對、對立,二元對立那些會漸漸模糊掉,也就是各方面的顧慮、擔憂會很明顯減少,這樣對於你的心寧靜下來,對於你要修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助緣。如果沒有這樣的一種助緣,你的心還有很多的顧慮,一打坐下來,還在貪、瞋的運轉,「誰欠我?誰對不起我?……」還在那裡瞋,什麼境界我要啊!想要抓啊!於是打坐下來,還是妄想不斷,這樣就沒辦法靜下來。
6 L% J0 J8 Z- O: ~% M2 r
8 O2 J. b- }. Z- V 「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如果一個人多修行慈心,對於內心的清淨益助非常大。我們原來很多的瞋恨心、很多的污垢,會因為修行慈心之後,有很大的洗滌作用。「洗滌」就能夠淨化我們污濁的心靈,叫做「於淨最勝」,可以讓我們的貪、瞋、痴淨化。「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如果一個人能夠多修習悲心,就有助於從初禪到四禪,然後再進入「空無邊處定」。「空入處最勝」就是最有幫助於進入第五定的空無邊處定。 6 c0 ^; U0 n5 f4 }" p, q9 ]8 k
* U- G2 w6 T) M1 p2 J& {* ? 「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以此就可以類推了,你多修習喜心方面,就更容易契入「識無邊處定」。「捨心修習多修習,入無所有入處最勝」如果一個人能夠多修習捨心,就容易進入「無所有處定」。
1 P2 ~$ ]( @7 b* Z$ o
+ f/ [7 o) w" ]/ b 修習「慈悲喜捨」有助於進入四禪八定,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我們修習四禪八定,佛陀以前也修習過,但不是把四禪八定當作目的,如果把修行重點著重在四禪八定,還是屬於三界裡面的初禪到四禪,是屬於什麼界?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一般眾生、一般凡夫都是在「欲界」,沒有修行或是還沒有進入禪定方面的人,雖然進入各種宗派裡面,但是還是在「欲界」,講更清楚一點就是很多的修行法門,很多的宗派、很多的宗教,還是讓人在「欲界」裡面打滾而已。 * \7 e2 E# Q! j+ J
0 v4 o9 ` \& G% Q( x
佛教是有讓你進入到「色界」、「無色界」,問題是佛陀曾經經歷過這些,但他發現煩惱還是沒辦法斷除。當他進入深定,煩惱是可以暫時止息,但是當他出定之後,內心的煩惱、不安,還是一樣再現。所以,你進入這三界,又黏著在這裡,煩惱一樣沒辦法止息。如果有因緣,「色界」、「無色界」最好都能夠經歷過,體會到什麼叫做「三界」。當你真正體悟到「三界」,然後再看到它的「味」,再看到它的「患」。要能看到「色界」與「無色界」的「味」跟「患」,然後才能夠怎麼樣?這樣才能夠「離」啊!
6 Y' ]3 _' S& L# M) A5 J3 Y/ d
, b) }8 x/ H$ t6 C1 \; @, K 「離」的力量有出來,你才能夠「入三界」,又能夠「出三界」,這樣才會成為一個解脫者。但是,不要迷執這裏。修習禪定是有助於我們進入「三界」,然而「入三界」、修深定,不是我們的目的。因為縱使你入深定,也沒辦法解脫,而是讓我們經歷過三界、體悟過三界,然後又不黏著。你要不黏著,一定要看到它的「患」。如果你還沒有經歷過,不容易看到它的「患」,你有經歷過,然後又能夠看到它的「患」,就能夠「離」。至於怎麼樣去經歷?怎麼樣去看到它的「患」?以後我們有因緣會再深入實際的體悟。 # G. Y2 e$ k( X" }7 \4 {
, ~2 b/ t# C3 @% @ 具體來講,慈悲喜捨怎麼做?我們再把第四節講完之後,再來歸納慈悲喜捨怎麼做。
% c$ v" b/ S" H( D9 r' ?; y% {9 I3 i% i2 Q& s& R5 X' c$ U
「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如果一個人行惡多端,沒有善惡因果觀念,他就不信解脫、生死輪迴方面,然後他就會怎麼樣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作風。所以,他會親近惡知識,還是不斷在名利堆中打滾,就會找那些跟他內心相應的人,做為他的善知識。當然他就會聽聞惡法,以此就可以類推。
; k. k5 t$ }# a6 d" d6 n5 o) j C2 Y* v6 _$ @" X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如果一個人能夠「具善人已」,具有慈悲之心、柔軟之心,必須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人天善法,就像《阿彌陀經》裡面有提到,你要生彼國,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就算你要生到極樂世界,也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你有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夠到極樂世界,然後也是要聽聞三十七道品,完全在這一本「阿含解脫道次第」裡面所講的內容。所以,我們現在就可以來聽聞,不必等到遙遠的未來。 0 u: O# t3 l" o$ {, O' h3 S
( h# V, F) i; R) o 一個人「具善人已」,便會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之後,就能夠聞善法。親近善知識之後,有正知正見,就能夠聽聞到真正有助於我們解脫的這些法,就是「聞善法」。聽聞善法之後,加上又有實際去聞思,於是就會生起信心。有信心之後,就會更進一步的正思惟,於是就正念、正知就會建立起來。正念、正知之後,會更進一步進入深度的實修,於是就會守護諸根,再來「便具三妙行」。
o: ]9 h7 F+ ?9 _. Y- _9 `; i0 A3 k$ a' Z7 h! i: e% J2 |
什麼叫做「三妙行」?所謂「修行」的「行」,就是代表「三妙行」,「行」就是代表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叫做三個「行」。「口行」就是講話,「意行」就是意念。把我們原來很衝動,很浮躁、很急躁的身體衝動,把我們原來的「無明行」,透過回來反觀、回來聞法之後,有回來實際運用佛法,在日常生活實際歷練,在修正、淨化的時候,我們的身心會柔軟,呈現出一種詳和的氣氛。當你的身心柔軟、詳和,就會展現出三種很美妙、很微妙的身、口、意之「行」,叫做「三妙行」。 , }% v9 q% [0 J
1 t4 O& F* N3 p# q 所以,我們學佛有沒有真正受用?有沒有真正改變?不是在裝填很多的知見,不是說懂得很多,而是學了、知道之後,有沒有實際真正受益?有沒有實際展現出來?聞正法、具足正知正見之後,就一定會慢慢展現出「三妙行」,身、口、意一定會柔軟,各種衝動都會慢慢自然緩和下來,而不是刻意放慢。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包括說大家現在就可以隨時去做的,就是能不能在歷緣對境講話之時,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我們通常都只是急於想表達,別人講什麼,我們也不一定能夠聽到,就急於把心裡面一些醞釀的,趕快屮哩啪啦的講完了,這都是屬於「口行」的衝動。 . ?- m1 D3 k8 R; c7 ^0 s7 z! }4 Q/ f
+ `7 [9 g) X( L1 Z9 Z' \6 A" x 能不能在講話的時候,去聽到我們講話的聲調、音浪、音韻?講話的速度必須稍微緩慢一下,從原來每分鐘假設講200個字,現在減為每分鐘講180個字,或是講到160個字,把講話的頻率衝動緩慢下來,就會有空間聽聞到我們講話的聲音。這一點很重要,這樣才會知道你在講什麼,不然很多情況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在講什麼,就形成是惑、業、苦的「惑」。所以,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大家現在日常聽聞之後,平常就可以實際去做,你真的會有很明顯的改變。第一,聽到我們自己講話的聲音。再來,就是去看到你在還沒有講話之前,內心裡面已經在醞釀的念頭--急於想表達、想要去說服別人、想要去蓋過別人的「我慢」,那一種慢心,那一種我是、我能,我懂很多、想要怎麼樣說服你,怎麼樣要洗你的腦……。
6 r* r! o. _# |1 j2 }* v$ I: V9 y/ P1 Q) H
那一種意念衝出來的時候,在還沒有講出來之前,因為它有一個「意行」在先,然後才會有「口行」,才有「身行」。「意行」是在先、在裡面,當你的意念在醞釀之時,能不能去看得到?再來,當你在講話的時候,能不能聽得到自己講話的聲音?這些都是實際在修行。所以,一個真正走在正法解脫道上之人,一定是身心越來越柔軟、詳和,越來越慈悲,這樣便具「三妙行」。一個人身心柔軟祥和下來,「便具四念處」,才能夠把四念處修好。上次有人問到: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這樣修四念處?
. j, t+ B6 |1 B. c* B9 T0 @
% H- u/ V5 V+ q2 L, e 「四念處」是一個綜合的應用、綜合的修行,你必須聞思具足,有正確的「知」,才會有正確的「行」。因此,四念處的修行方面,如果沒有前面的基礎,往往只是在「世間法」的四念處裡面繞。如果聞思基礎具足,這樣就能夠把四念處修好,再加上七覺支的妥善的應用,至於七覺支怎麼樣妥善應用,以後我們的課程都會講到。四念處跟七覺支的綜合應用是進入實修,到一個情況之後,就會更具體的實際去體證到法,這時候你就會開悟--明、解脫。「明」就是會把原來的「無明」轉為「明」,「無明」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實相、對於真理,沒有實際去體證到。 * g% t/ u/ i1 b/ E
$ U& i/ O, W6 F. P; _
當我們的身心寧靜下來,實際去體悟之後,終於體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就可以漸漸遠離顛倒夢想,可以從一時的解脫,再來慢慢穩定下來,就是真正徹底的解脫,從初果、二果、三果這樣逐步上來,跟穩定度有關係,跟見法的深度也有關係。所以,修習「慈悲喜捨」,具足「人天善法」,這是非常重要。【法義分享】裡面有提到: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如果想要解脫自在,平常要多累積各種善根、福德、因緣。
( P0 S% f+ W0 V- n: d2 `: k0 [
具體講,慈悲喜捨怎麼用?我們一般講說「慈悲喜捨」,但是在修行實際的次第來講,是要悲心在先,「悲」不是悲哀、悲觀的悲,是來自於見到眾生苦,眾生是包括自己,看到自己的苦、看到眾生的苦,看到眾生在苦海之中頭出頭沒,看到世間的無常--生、老、病、死,看到眾生面對生死的恐懼、恐慌不安,這些處處都有。有的人認為在生活上好像沒什麼苦,事實上是我們的心不知不覺,敏感度太差了,沒有去覺知到。 8 j# Z8 U: c+ J; j* g( z
4 W% s2 ^8 i4 Z1 v) F9 I 所以,我們要慢慢去看,因為處處都是有天使,種種苦這些都是天使在示現,在告訴我們實相,告訴我們真理,我們要去看到自己的苦、眾生的苦,當你看到眾生內心的不安,以及最重要是你要看到自己內心的不安,這樣你才會產生真正的悲心,才會真正產生慈心。你的慈心是來自於見到眾生苦,這時候如果能夠深入到「身見」也破除,你就能夠做到無條件、無所求的慈悲--大慈大悲。 $ c$ b4 y% ?+ b$ z
( H; R2 C4 `% A- F6 T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定是要「身見」破除以後,才能夠做得到,因為他看到自己的苦跟眾生的苦是一體的,看到眾生在茫茫苦海裡面,沒辦法得到真正的安心,再加上當他慢慢走上正法解脫之後,回來看眾生在苦海中浮浮沉沉,他那一種悲憫之心的生起,必然是由衷而發。所以,一個人要證初果,一定要有具足慈悲之心。若沒有慈悲之心,你的身心也沒辦法柔軟、沒辦法祥和;你的身心沒辦法柔軟、沒辦法祥和,絕對體悟不到「無常法印」,「無常法印」只是變成頭腦上的知見理解而已,因為「無常」是一個流體,是剎那生滅的流動、流體,如果你的身心是僵硬、不柔軟的,就無法對得上流動的實相、脈動的頻率,於是你就沒辦法體會到無常剎那生滅的流體。 % e9 \: L1 d! `+ E: X
3 Z3 ^( D* W! ]" D! D. ]( _+ V
所以,真正要證初果,一定要體證到「無常法印」--無常生滅的法流。記得!要證初果、體悟「三法印」,其中最重要是先體證到「無常法印」,「無常」是一個生滅的法流,它是個流體、流動的,如果你的心不柔軟、心僵硬,就沒辦法真正見到「無常」。因此,證初果的人,一定是具有慈悲心、柔軟心,證初果都需要有具有慈悲心、大慈大悲之心,則二果、三果就更不用說,證阿羅漢更是不用說。我們在大乘地區,常常會聽到批判阿羅漢是自了漢,阿羅漢是自私自利……,這些完全都是錯誤的批判,都是以訛傳訛,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阿羅漢,都是因為別人這樣說,於是也跟著這樣說。
! J' o0 g7 @2 h1 t$ t7 w- R7 i! f/ p/ O) s: _8 J- Q
以實修實證方面來講,你證到初果,就一定要有慈悲心、柔軟心,你才能夠證到,才能夠會真正見法。如果不是心柔軟,沒有進入生滅的法流,你所知道的「無常」,以為已經知道「無常」,都只是頭腦裡面的概念,都是哲學名相,不是真正體證到「無常」。一個人真正從二果、三果這樣上來,一定都是越來越具足悲心、慈悲心。一個真正證到四果阿羅漢之人,必然是知足、感恩,大慈大悲,沒有說只為自己的那一種自私自利。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只為自己,不用說證到阿羅漢,連證初果都沒辦法到達。所以,請大家放心!不會說一個人證到阿羅漢之後,就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形成焦芽敗種……,絕對沒有那一回事。
7 z. N: g) b6 h$ l/ Z8 I' q1 v! [( [: b0 R
所以,大家要回到佛陀的「阿含解脫道」上,好好從向初果、證初果……上來,將來真的讓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明眼人,就能夠自利利他。真正要自利利他,我們本身要成為一個明眼人,不然很容易以盲引盲,這樣瞎子引導瞎子,引導到哪裡都不知道。《阿含解脫道》的課程,不是裝填我們一些頭腦知見,是讓我們每次聽聞之後,要我們實際去受益,實際去受用,實際可以去做,實際的改變。學佛就是實際每天感覺到自己在脫胎換骨,每天都在提升、每天都在淨化,你淨化一分就提升一分。 ) I4 G8 Q9 Z/ [& P: y0 Z; Z8 a7 Z
3 i" F: l% p6 P' ]
為什麼佛陀在世的時候,早期要證阿羅漢好像都很快?事實上,本來要解脫就不會困難,只是後來把解脫道淹沒掉、荒蕪掉了,結果大家找不到解脫道,就變成越來越困難,到後來竟然形成三大阿僧祇劫,或是要到他方世界去。這些都不是佛陀的本意,大家對自己要有信心,對《阿含》要有信心,只要大家經過幾個月的聞思,建立正確的聞思基礎之後,就實際的來受用,實際的來改變,實際的來淨化。
& \: @3 _! [3 I. D$ ]
7 ^* L( |3 R: ?8 R. b$ Z 有一位學員在聽聞課程一兩個月下來,就有很明顯的改變,讓他自己都不太認得自己,家人也不太認得他。因此,我們的聞法就是要實際去受用,實際去改變,不是裝填一些知識。慈悲之心都是要實際做出來,具足真正慈悲之心,才能夠把「身見」漸漸破除掉。當你的「身見」漸漸破除掉,才能夠真正慢慢契入「無我」。所以,不要再把「無我」當做是學術的分析、解析,《阿含經》裡面處處都有講到「無我」,從五蘊、六入處或是六界方面解析「無我」,這些已經夠多、夠多了,不要另外又一直拼命再去找「無我」,只是停留在理念上知道「無我」,而是要真正實際做出來。以客觀的角度而言,今天的基督教、天主教跟佛教比較,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很多都默默在實踐「無我」的精神,他們一般對「無我」的落實與實踐,比佛教更積極而踏實。 ( ^9 n0 Z$ _0 J. `: d
( Y ]; I. A% [6 K* N 基督教、天主教他們很少建立山頭,不會說一個牧師或是神父出來,就收很多我的弟子,然後又去創立一個山頭。但是佛教方面呢?很多的大師、很多的山頭,都一直出來,抓取我的、我的弟子……,這不是在批判我們佛教,而是真正的佛法、佛教,本來是屬於智慧型的宗教,但是今天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卻是落入迷信型、信仰型層次的宗教型態。
" u {% }- K9 A2 g5 h! ^ m# T
2 c/ p+ [1 W7 @- W9 [$ t 所以,如果只是口頭上講「無我」,而不是實際做出來,這樣真的是不如基督教、不如天主教。我們今天能夠把法義好好聞思,然後慈悲真正做出來,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去展現無我、無私,無條件、無所求,這樣就是「為法作見證」,實際體悟佛法的精髓,然後又展現出來。你的慈心展現,處處所做所為是為世間少苦離苦,考量點是為眾生、為世間,能夠為世間少苦離苦,能夠做多少,你就去做,不是為個人的名,不是為個人的利。 ) u- y7 g# ]; m' q- v
0 ?# j0 m1 t7 \: _6 o* b
什麼叫做喜心呢?就是一個人能夠轉向自在、靈活取角。這裏的「靈活取角」不是為個人的名,不是為個人的利,是為世間少苦離苦。什麼叫喜心呢?「喜心」是讓我們原來很僵硬、很僵化的心能夠柔軟,當你有柔軟下來,才能夠靈活,當你柔軟下來,才能夠從正面取角、才能夠轉向,才不會一直堅持己見、堅持一個角度。就像所謂的「人生不如意之事,佔十之八、九」,其實很多是我們固執己見,台灣話講說「橫柴拿入灶」、「不會駕駛船,就嫌溪流河道狹窄」。
' Z3 m2 S G# k5 x
8 h+ s+ m; K" K 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們心的僵化,才會怪東怪西,怨怪很多境界不如己意,我們的心很僵化,就沒辦法靈活。「喜」就是儘量一個靈活取角,凡事儘量正面取角,當你產生痛苦、產生困擾、產生麻煩,儘量往正面取角。同樣一件事情,當你往負面去看、往負面去想,所得的結果就會是負面的;如果你往正面去看、往正面去想,它所得的結果就會是正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處處可以實際去體會、去應用,往正面、往負面的結論就不一樣。再者,要轉向自在,有一句話是「山不轉路轉」,老子觀察實相界,然後從「水」之中,獲得很多的體會,「水」的柔軟,包括我們身心的柔軟都是這樣,如果你越覺得是境界把你阻礙,這就是心的僵化。事實上,不是境界把你礙著,是你心的僵硬跟境界在衝突磨擦,所謂「山不轉路轉」,你可以靈活正面取角,這樣就可以逢凶化吉,很多境界就可以大化小、小化無,這才是真正的消災,就是「喜」。 ( n8 r# B0 I! C
. e5 b( h3 ?, B" A7 M
何謂「捨」?以比較粗淺的層面來講,就是能夠提得起、也能夠放得下。眾生、一般人是很容易提得起,但是非常不容易放得下,「捨」就是要能夠提得起、能夠放得下。以更深層來說,你要能夠離開二元對立,因為這個部分很深、很深,以後我們還會再進一步解析。一般人只要還沒有真正的解脫,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你也許會認為說「奇怪?我不以為然啊!我不認為啊!……」因為你還沒有去反觀到、還沒有去覺察到,也就是說你的心還很粗糙,還沒有轉細、還沒有明、還沒有淨,反觀覺察力還沒有覺察到。如果你慢慢進入到深層去看,會看到眾生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包括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就算證到三果的人,都還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 ) D- [8 J: k" h) G
4 y5 _+ g! `& i- ]+ V) L2 t
證到四果的解脫者、阿羅漢,才能夠真正離開二元對立,進入一體的世界,這方面很深,以後我們會慢慢透過幻燈片,透過一些經文,來跟大家深入解析什麼叫做「二元對立」。如果我們沒有去看到,很難跳脫出這樣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二元對立」就是不斷在分別是非、有無、對錯、優劣、大小……,目的是要怎麼樣呢?襯托出己大人小、己優人劣、己高人低……。包括說自己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認為是別人修行不好,自己才是正法,自己才是正派的人,別人就不是,「異於我者」就算是外道……,那些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大家要慢慢去檢驗、隨時去檢查,以後我們另外會更具體來分析。
0 Y: c6 E( s4 l8 v& }
$ S6 t( [: {$ ~3 Y1 s) M 初步的「捨」,就是我們要能夠提得起、放得下,給自己有充分休息的時候。更深入的解析是:唯有你能夠完全放得下,才能夠得到無限,你能夠放得下一切,才能得到一切。好像很矛盾喔!事實上就是這樣,你放不下你所掌握、你所抓取、你所擁有的,你就得不到無限。包括生命深層的「自我」,如果不能夠大死一番,你就沒辦法「不生不死」,這裏已經是講到很深層的「捨」,包括說我的財產、我的種種這些,我都可以放得下,但是「自我」卻不容易放得下。初果到三果,他可以放下很多,但是三果的人,還是放不下生命,還是放不下「自我」,就是「五上分結」還沒有斷。
+ ?% ]8 n' u: d5 O2 @ p/ U K7 X
# |. u( f9 e) C/ Q5 P 「五上分結」是已經扣住深入到生命的核心,要面對這個「自我」來挑戰。唯有最後的「自我」能夠大死一番,才能夠真正契入到「不生不死」,以後我們都會再跟大家來分享這方面,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實際體證到的。
( B- ^) ?2 e3 X5 ~; P' [3 S; L4 `# M6 g9 n- Z( V& {, }
以上就是漸漸把解脫的方向確立出來,要清楚知道什麼是究竟解脫的方向,這樣才不會走入偏差。所有的修行,要能夠有助於斷我們的貪、瞋、痴。記得!你的修行是每天、每一週,都可以檢驗得到自己有沒有在進步?如果你的修行無助於斷貪、瞋、痴,就是在「世間法」。這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很重要的一個區別,如果你做很多方便法門的修行,但是每天在歷緣對境裏面,還是在貪、瞋、痴的世界裏面繞,這樣你就要重新檢討反省自己:我在歷緣對境這麼認真修行,這麼認真在唸佛,這麼認真在持咒,這麼認真在打坐,為什麼我一下座、一離開禪堂,又是貪、瞋、痴再現?要去找出原因。 . S8 `1 a* H, H# v) K2 R9 k
4 W1 D* _9 e& E9 c$ R; F 如果你的修行在種種方便法門,沒辦法讓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來檢驗自己的貪、瞋、痴,來斷除貪、瞋、痴,那麼都是在「世間法」裏面繞,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檢驗標準。但是我們說要斷貪、斷瞋,先要知道我們的貪、瞋就是來自於「無明」,對實相沒有清楚認識,才會在那裡貪、瞋。所謂的「修行」就是要讓我們了悟實相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