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48|回复: 20

什么是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9 0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09-12-19 17:10 编辑 1 t& W$ w* W0 x+ K# y$ e

! a$ O- v% H8 H$ o/ }% F6 F$ ~无墨同学把这该成慧学论坛了,呵呵, 改得好.6 Q$ B5 e4 v6 m  K% J

( K/ @& t2 S+ [" h. P! R但是想要问一下, 到底什么才是慧呢?
+ q  M# p# m: K. U9 P+ R$ h
6 S- f. ^* Z9 j+ e" F' T7 {无墨同学说不迷信就是一种醒”, 末学觉得说得很好, 这就是一种慧,但觉的又好象不够, 光只是醒着多无聊呀,我们可以打游戏,看电影, 找乐子, 不过闲下来后, 却仍然无聊, 仍然还要担心生老病死, 衣食住行,东家常, 西家短, 还是会迷茫,会痛苦.1 M  e- o  ^2 u! u

; C; g$ @( d( c; P1 T
8 ]1 A2 c+ q% V# ?+ ~那么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对啊, 世界上为何会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情? 比如我只是看到了大量善行人还是遭遇了无辜的伤害,而恶行人还是活得好好的,而且社会复杂,在立场的驱使下,善与恶已经难以分辨,都是为了生存。”,好象大多数作恶的人, 却好象享受地更多一些, 更幸福一些.不是吗? 我们是否也要随波逐流呢?
发表于 2009-12-19 13: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文兵把什么叫“慧”讲得很清楚。% a# R6 h1 X9 X6 t
6 g3 m  L# Z" I- G, A( l" I
以下摘自徐文兵讲述《黄帝内经》这个贴,详见:http://www.wm9000.com/bbs/viewthread.php?tid=14364&extra=page%3D1
$ `. e! N( B+ A. Z3 ~. P! E2 X% v7 C5 I7 x; r
徐:“生而神灵”,就是说,黄帝一生下来,虽然他是一个男的,但是他有与天地鬼神沟通的本领,这叫“生而神灵”,我们说小孩子生下来聪明不聪明,机灵不机灵,也有这里面的成分在。但是,他(黄帝)这个聪明是个大聪明,不是小聪明。这就是我们讲的是“慧”不是“智”。
8 ~  z( u+ y7 h+ s; u梁:“智”和“慧”有什么区别? 4 y6 i; P' |/ v4 E
徐:“智”和“慧”区别很大,但现在人都不讲这个区别。但是,我告诉你两个成语就知道它这个区别,有句话叫“急中生智”,“慧”怎么说? ' m/ P+ U5 u' c9 ]
梁:戒、定、慧。 2 @# T+ w1 q. X9 Z
徐:“静极生慧”。一个是着急上火时候迸发的灵感,一个是在极度安静无欲无求状态下迸发出来的东西,两个完全不一样。
: J: f( L& J' S( B' ?梁:再深入一点讲。 ; }; ~+ T0 _' ?6 m! Z7 J, n' @) v
徐:“智”不带心,“智”不动心,不动神,“智”是知日,“知日”是讲,“智”是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像一个明晃晃大太阳挂在那儿,咱们在讨论它,除非你是瞎子,长眼睛人都能看见,就是说肉眼凡胎的人都可以讨论的学问,叫“智”。 0 q  y6 z, _( n5 B1 |
而那个“慧”,首先它带心,只要带心的东西都通神。而且,它上边是两个“丰富”的“丰”,这两个“丰”意味着极大丰富、不可想象的内容,没有穷尽的。中间的像“回归”的“归”字半边的,它是一种哲学,拐弯的东西,就像我们讲“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它到时候会拐弯的,而不是像研究“智”的学问,1+1=2,2+2=4,无穷,无穷无尽,但是研究到“慧”就告诉你,多了不好,太强势了也不好。守拙挺好,抱朴守拙挺好,你要是按“智”那个学问就觉得这是一个“傻帽”,按“慧”的学问来讲,哎,高人。
发表于 2009-12-19 13: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按佛家“八识”的说法,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六识,是属于“智”的范畴,而后两识,是属于“慧”的范畴。也就是说,智的产生和培养缘于前六识,也就是基于我们的五官和六触。而慧的产生和培养缘于后两识,它不是我们的五官和六触所能直接影响到的。它是沉淀的河床底部,它是冰山隐藏在海水以下的部分。也可以说,它是属于更形而上的更本质东西,是只有通过人的“心”和“神”才能作用到的东西。" t" r( v- y' O% h2 W' |, ]
——以上关于“八识”的理解,感谢在本坛潜水的Crystal同学给我的启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09-12-19 22:44 编辑 - V0 {" U1 ^% j2 m% w' U9 `
9 \2 |' D* k- }2 ]4 k/ h5 w
解释的比较透彻,但有些深奥,需要去悟.
, y4 l0 f) J' [% ~$ Z3 W( |4 |  a3 T. \' ?8 E
所以我觉得悟很重要,我觉得最基本的智慧是人一定要去悟, 首先要知道自己,最终是要穷其究竟去找到自己?0 N' D7 ]- a9 \6 Z" q5 K

- @- `* H  E0 ]! K" V4 y6 K3 U比如说从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开始, 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双重标准的存在? 人人都希望得到真的东西, 但有那么多人却用假的去换真的,如果人人用假, 这世界将会怎样? 别人犯错误大家看得很清楚,但如果很多人自己犯错误却会假装视而不见,为什么呢?
9 X4 ?. N6 d& l2 m" \- m# X' T" ?/ C  }7 W
而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绝对的东西, 象人可以抛弃自己生的孩子, 而凶残著称的狼却可以去含辛茹苦地收养这个异类,为什么呀?
发表于 2009-12-19 14: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哈哈!) m( [6 ^2 Q7 W# d
, u- @3 A0 ]2 Z5 O% H2 T, w
我发现PO同学和茧同学对上眼了!什么是慧?对上眼了就是慧!
/ h% q& C/ B$ o2 G9 A8 r. \: R. }! c7 k' X! A5 @
因为个人的经历与世界观不一样,慧的概念也就千差万别,一个人看猪真笨,没准这猪正在笑这个人笨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4: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09-12-19 21:55 编辑   D" ?, ?6 ^9 P3 H( i
哈哈 哈哈!
: e5 i& j) Z+ ]- x: I" b. q1 V) W: G( i# B0 e" P8 F  x
我发现PO同学和茧同学对上眼了!什么是慧?对上眼了就是慧!
$ E) ?" _* ~# V  r" z3 X
: k3 ~: t7 h, W/ M因为个人的经历与世界观不一样,慧的概念也就千差万别,一个人看猪真笨,没准这猪正在笑这个人笨呢!9 @  }* E/ q% w2 a, ^1 U3 p
无墨 发表于 2009-12-19 21:48
& l, _& U9 w8 @- A/ u' R; L

% g# ?1 [) d, N( U9 O$ ~* U7 \这哪跟哪呀?....
  @+ W( r# p# k  }9 L1 b" k8 d  ]. s: \/ B" j/ ?3 M
别打岔, 就事论事...嘿嘿, 个人的经历与世界观是另外一回事, 这里是做总体概况而论, 回答我的问题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5: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09-12-19 22:03 编辑
- o4 Q7 f, e7 o8 s1 f/ _7 y; ?- _; k5 h" F9 N! E4 Q
再有几个问题, 你怎么认识苦?
. `9 ?& r0 V, e3 ~2 u4 ?, N; U3 z0 [8 n& L3 I6 F/ C: l
你会不会有迷茫和痛苦? 为什么会有迷茫和痛苦?
发表于 2009-12-19 15: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4# by茧 : y; x) ~1 Q7 K  M0 c
茧兄说得对,培养智,用得是背诵(记忆),理解,分析,靠得是大脑。相对而言,智的培养比较容易,比较快。而培养慧,用得就是悟,靠的是心,要用心去体会。但《前世今生》里提到另一中慧的培养方式,就是要反复学习反复实践,把它沉淀下去,变成你潜意识里的一部分。我觉得这种说法也对。所以慧的培养是很慢的,靠得不是一世的积累。那是一种属于你生命内核里的东西,是你从一世带入另一世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慧根”。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5: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哈哈!* `2 ?9 r5 f0 T6 N6 [' z/ |4 h

: b* r2 v9 D% n我发现PO同学和茧同学对上眼了!什么是慧?对上眼了就是慧!
- G5 J) p4 t3 a9 K2 O4 [
9 [$ w) p) l& w4 G, k8 L! X因为个人的经历与世界观不一样,慧的概念也就千差万别,一个人看猪真笨,没准这猪正在笑这个人笨呢!1 s& D$ H/ @; R( L2 C+ W
无墨 发表于 2009-12-19 21:48
  z  I2 M# O  R9 N5 `
* |- ~/ g0 y$ i1 u$ x$ \* O
也有可能, 人是不是应该因此耿耿于怀呢?
发表于 2009-12-19 15: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慧就是通晓明白的意思,比如明白什么道理了,就是慧。
. a" ]7 n; P' l* t* k$ U) q) ?" Z- ~" |2 |4 `% X( l. O$ V
比如有和尚在大街上遇到我了,说我有慧根,就是说我看上去貌似很明白的意思,嘿!但是这个和尚,又忽悠我买他的什么吉祥符,都知道我有慧根了,还来忽悠我,这说明他是相当的不慧啊!
发表于 2009-12-19 15: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可能, 人是不是应该因此耿耿于怀呢?
; |7 y6 Y+ W/ Z8 O- `" Zby茧 发表于 2009-12-19 22:35
  U$ j6 h6 R" |9 q
; e% P% K) p/ d; X9 r* J
没有意义的话,就不耿耿啦!
发表于 2009-12-19 1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4# by茧
( m% D6 x3 a6 \! H茧兄说得对,培养智,用得是背诵(记忆),理解,分析,靠得是大脑。相对而言,智的培养比较容易,比较快。而培养慧,用得就是悟,靠的是心,要用心去体会。但《前世今生》里提到另一中慧的培养方式,就是 ...4 c* w8 n! ~) A' A& P! y3 f
Po 发表于 2009-12-19 22:11
# o/ |+ E  I! B9 u5 j8 @' {9 \+ [4 E

/ d$ W4 i/ K/ b+ m. KPO同学典型的书看多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6: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10-1-8 04:25 编辑 6 m! l/ l: e6 d3 f# `
- q7 v, ~1 |  q) P
其实我觉得慧就是让人做一个心解脱者.  o( W4 q0 t9 w, p$ C

0 `7 i2 ~% M7 e' j+ N* I但是如何才是一个心解脱者? 又应该是见仁见智的大话题啦.
* g- P7 O) W' K5 w5 k
) g0 ^! [7 E* b很复杂但也很简单:6 n# B: C/ O. ~/ q

3 E. ~* ]( T4 F) V. T5 d有一个"世尊拈花, 迦葉微笑"的故事, 应该可以比较简洁地说明它.
: s6 g, v4 o( P- }3 x. U1 o! _( L: ~' N/ G& u: g* R
有一次世尊说法, 没有说一句话, 只拿了一朵花在手上, 给大家看, 大家都不解, 只有迦葉会心一笑.& ?  A+ y: g- E: ~9 q/ e
8 y/ ]+ y$ R/ S7 d4 H" B* s: A
这个故事的中心是告诉大家"正法眼藏", 而"正法眼藏"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当下", 要活在当下, 远离颠倒妄想.
( g2 H$ L  ~5 h5 o3 K& w  |( k6 ^1 o3 E* a+ ~
什么是颠倒妄想? 世尊曾说"凡有所相皆虚妄", 而世尊却在虚妄中说"颠倒妄想", 所以世尊只好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最后只能说句"不可说", 佛说颠倒妄想, 即非颠倒妄想, 是名颠倒妄想.' z5 |. i. X; Y: L5 Y
/ y0 o* Y2 W  Q
正是:
( L2 U2 I5 r% e( Q5 Y- r7 C! w% x( E, T+ L- _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
' `* Z; i& M7 l- x( a+ p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 A5 V+ F" J, ~/ D+ L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h9 o, K% |( l! e5 S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0 D# E. J, H  [- X0 g3 z4 i( ]3 z5 k5 e
" ~( ~0 H# x! r! B3 y所以佛说涅盘, 即非涅盘, 是名涅盘./ l6 G" `6 u3 E9 f5 T. L* H5 ^

9 A" o' y! f( \$ P, P4 _但活在当下, 就是心解脱者,就无所谓轮回和涅盘,  这应该就是慧.( H% G& Q& [  A% c% J+ K* A/ P

# a1 N" h% L) O+ N; J但一定别失去菩提心哦, 它是如来所化, 真实不虚.
& f# z; }9 W$ ^/ D1 T  K! C3 d$ c$ v/ A  ]* E, V8 S4 i5 L. u8 }
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不妄语者(宁可打自己的嘴巴), 真实不虚;
$ Q1 n7 m% F- |3 e$ D/ Z你我皆是如来, 真实不虚.
发表于 2009-12-19 2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慧学”这个名字起的不好,是个矛盾的词。“学”是属于智的范畴,慧学不是把慧归到了智里面了么?
发表于 2009-12-20 00: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慧学”这个名字起的不好,是个矛盾的词。“学”是属于智的范畴,慧学不是把慧归到了智里面了么?% Y7 f4 y/ c* y. h* o
夏凉 发表于 2009-12-20 05:31

3 T0 F( F9 G  A5 M4 L5 v, t5 o% E: D" ?) n8 V7 h1 D+ r
同意夏凉一下!坦白说,这是斑竹PO同学的意见,我觉得慧是学不来的,这玩的是悟性,这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聪慧,这是后来努力学不来的。文学版柞里子的文章我建议大家看看,尽管谋略的心理描写和对白比较多,但是在斗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很慧的。8 n, U  N+ `; m7 G0 U
7 {5 Q! C$ P7 x6 a7 ]- S
我不大同意茧同学的看法,当然可以理解他是被佛道的暗算了,被迷惑了,我觉得是不是有点不那个啥呀,嘿
- O" j( ?/ a$ C& I  g, j& _4 h0 H3 p5 C0 |. w4 D5 ?
不慧未必就是苦,人们对苦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解脱是另一层意思,在慧者心里,根本没这个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2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10-1-12 00:24 编辑 8 _3 b! z3 C4 \% M  |) e- C. J
$ }& t; s$ b8 S; F3 [' r5 t
13# by茧
( A1 f2 f. C  H% L3 j" }# f3 g
% K$ y8 l6 I, Z# A. o
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不妄语者(宁可打自己的嘴巴), 真实不需;& I9 B; p  K2 ~2 T4 {6 q+ v  h
你我皆是如来, 真实不需.

5 ^; \8 I: O. I# q* n+ t3 R, N% v9 n/ I$ Q2 q' o

* e: S" V7 b. Y) i0 R$ u我看大家的慧根和礼佛境界都很高嘛,我的错别字这么些人看了都没有人指正, 看来都深明不着相的佛法真理. 呵呵, 大家都很”,我的境界比较低, 还是改正过来为妙.
: Y0 O. W+ M6 x  W4 _+ G6 [, ~
& K: C$ q6 m# Q5 q$ W: V好象是妄语了, 听我自圆其说:
: U+ B1 Y4 T6 G . f6 l) {1 c% i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R; z, M+ C$ f9 f% W( F$ {

* g* ?  y" u( O8 t2 E* M8 u如来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遍布并寂照虚空世界的法身,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众生其实都具此法身自性, 我们的色身就是法身寂照的对象.
2 }7 @6 x) m4 T5 S# m, D" g6 `* t) a
( Y, S- m) O3 y! o3 y. Y法身恒常实有, 而色身依因缘和合而无常生灭, 但是人总执妄为真,认为色是真我而不知法身的存在, 是名颠倒妄想;6 r: a+ j8 `3 u8 h

9 n7 J# F2 G+ }这些都是我个人学习, 认知, 证悟的一些东西, 正确与否,大家自有自己的鉴别和选择, 我不是佛, 而且境界低到连字都能打错, 呵呵,不信的大不了认为在下是在颠倒妄想, 痴人说梦好了, 或当幻想故事消遣一下, 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借鉴;
7 Z6 g9 w* D  K! N$ B9 \; v ! v. J9 {& J! G! z8 i5 R0 D2 g
其实也是个见仁见智的东西, 但个人觉得人生在世, 立命为本,立命则彰显的重要性,这里的慧是围绕人如何安身立命, 如何为人处事的.! q& t* W) v9 e) ?

. j% V  E" X4 {  k; M世事无常, 人因为我执而有着与生倶来的抓取欲望, , ,又时常火上加油, 所以由于无常以及生,, , 死的压迫,人会有各种苦 (佛教记载的是八苦),
7 T$ {4 J% c) W$ |6 u1 y4 F, v7 ~: I但是苦与烦恼多出自人的无明, 明则灭苦. (参见苦集灭道)
* ^! x; c3 n# E( t/ T1 M
* U5 B/ J7 b$ x1 b9 B, A, X1 Y人有五蕴”, (所见),(所感), (所想所思), (所决断,所令),(所认知), 五蕴是无常,, , 非我,要认识这一点需要时时省察和观照自己的心念头 (内观)与外境(外观)的联系, 日久便会明白他们都具有无常性, 而人的阿赖耶识又是人的三世(今世以前, 今世, 后世)中所做各种善业和恶业的种子的载体, 因缘成熟便会产生各种福报或是恶报, 人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并通过末那识提取种子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 从而产生各种受,,, , 如不能明觉则迷惑其中,造各种业而产生无尽轮回, 终究是苦, 更有甚者也可能就此铸成大错,万劫不复; 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悟道和修行产生明觉而去除无明, 人便能渐而渐得解脱, 进而立命,立正道, 最终不受后有”;/ A+ j9 Y4 @: k! O+ H/ m/ k# b

0 z" {4 r4 n% q1 c1 D
' ?& t6 y3 S* q所以个人觉得在此就是明觉而去无明, 无明其实基本上就是我执,我见, 大家可以去百度”GOOGLE”一下, 而去除无明的手段以觉悟为基本,在佛教中有修止, 修观等, 但其实就是要安住当下,远离颠倒妄想.
5 P9 A4 l8 u, `! M& }! U7 y
! y. t3 G8 s& `+ N2 m9 T! `这也是本人的一段颠倒妄想,告以段落先.
发表于 2010-1-22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说说慧。。。我觉得一般的人谈论的慧和佛谈的慧还是有区别的。一般人所说的慧,是根据一般人的体验来理解的。通俗的说,就是聪明,有悟性,直感好,一点就通。而佛学说的慧不完全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就要由学佛的人自身体验而领悟,因此,这个本身就是个“慧”的过程。没有实践佛学,只是从书本上学,是无法完全领会慧的,因为佛学的慧本身就是个慧的过程。在没有慧的过程中,是无法领会慧的。因此,这个慧,也是个学习的过程,但这是在慧的基础上,上升到更高的慧。佛学的慧,是个主动的过程。我以前认为“慧学”的说法不对,但是我现在改主意了,慧学也是符合逻辑的。在慧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形成新的慧,这就是慧学吧。
. L0 U8 X+ S2 _" t4 c3 a8 b& M9 h+ _5 E. t3 t8 P) J  z
说了半天,我其实也不知何为慧,只是在基本逻辑上说明一下。我的理解,任何事情都有慧,每个人对其理解的不同,会形成不同水平的慧。超出一般人的理解的慧,就被人称之为智慧。是不是有终极慧?用明觉的说法好像太笼统,似乎还是明白的意思。不知佛教中,有无系统地达到慧的不同分级?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10-1-23 12:09 编辑
$ Y5 W; z& l3 P% p4 {  y6 d# l: w5 |
17# 夏凉 % T7 f# U3 N! _& N
有道理, 但是个人觉得你说的还是悟性和学习能力本身, 还不能称之为慧, 慧应该是如”PO”所讲的在此基础上的沉淀和积累, 其实按照词意来讲,无墨说得挺对, 就是通晓明白的意思,但光通晓明白就够慧吗?
' }& G4 ~" z+ }0 J0 c" y下面是转于百科词典关于慧的解释:
. C! d3 f6 v* ~# I5 a慧者,心系于事。
/ x4 s: v+ @; r9 w( {慧字上面的两个字分别代表国事和天下事,中间的字代表家事。从字面上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放在心上,称之为6 E" B9 v. a. x% W+ J: d
家事离心最近,这说的是家事是最容易接触的事,也是最起码应该做好的事。所谓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两字平齐在家事之上,说明国事天下事一样重要,也都比家事重要。  g( t+ ^4 L. F4 C: C7 e
心系于事,是指心里要装得下这些事,能把这些事都放在心里的人,就有了慧的基础。另外,事与事之间是想互关联的,是相辅相成的。放在心上,就是用心去想,去思考,思考各事的规律,思考各事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当这些道理都弄懂了,慧就产生了。
! v( }7 l$ a* o慧用心字底,说明慧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当一个人的修为达到这种状态,持有这种精神的时候,他就具备了慧。说一个人有慧根,就是说他善于从事事中了解和掌握规律,进而从容处事,潇洒为人。慧是的基础,智是慧的更高境界;) @6 a( G' b) i( ?# g/ r

8 @: w/ W- ^, m+ \1 B! P* f但是通晓明白什么呢? 那这就太广了, 什么都需要通晓明白,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东西需要通晓明白,而且人生来的智慧以及各种天赋条件却又高低不同,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也不同,怎么去通晓明白呢? 生来智慧低的人怎么办,生来智慧高的是否就可以睡大觉呢?
& L# d, ]% t; n# }8 p& V
8 }& s' |. U) z7 [  _1 d佛陀用了十二年的修行时间才成正等正觉,而他出家修行之前,他的文学和数理能力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 这有史实记载, 而且这一点你可以从他讲的经里看出来,逻辑严谨, 用词准确, 佛经翻译传到中国那是多少能人智士智慧的结晶,还只是在力求不屈解经的原义, 要不然为什么说他老人家的智慧是无量的呢?
/ r, J7 e6 @4 i8 W, J9 v . o4 @; G( s9 K# {: F) t; D% i
佛家说所说的慧就是能知道明了所有事物的实相,小到你个人日常生活, 大到整个世界宇宙的运转,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实如理知道的事物的本质,而且要身心如一, 言行一致, 不仅仅是知道,还要能够身体力行做到, 消除任何思想的二元对立;0 Z  ]' O& C, O0 j$ @( [, T( T
6 T4 S3 {' _- s$ c
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什么是无明,无明和慧是相对立的, 一个人无明越多, 慧就越低,无明越少, 慧就越高; 佛教应该就是这么给慧分级的,“终极慧就是佛说的涅盘”,证道, 就是完全去无明, 没有任何妄想,没有任何执取和分别, 完全去除二元对立;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y茧 于 2010-1-23 03:56 编辑
4 J+ f0 \+ T$ u5 {( A# k6 d- q/ V
二元对立就是无明产生的根本, 老子说”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的是什么, 就是无明, 障碍, 去除无明, 就等于去除我们的障碍.
8 M5 \8 e+ C* _# A4 G- Y9 O
* f8 m' Q% Z# X: v比如说一个人总是钻牛角尖, 一叶障目, 这就是一种无明; 没有自知之明, 自大, 更是一种无明; 不能控制自己的心, 知道不对还去做, 或是迷糊不知道对错, 不会思考, 人云亦云都是无明,  其实就是佛教所说被自己的六根和自己的念头所迷惑而不明就是无明;
; u" q: y' \7 w. D2 H( L4 l: G5 v1 I
& Q! A' N" V2 J
其实大家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人生或多或少在转圈, 从一个地方出发, 转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 俗称轮回, 有大有小; 或者是一直打妄想而原地踏步, 而去无明则减少妄想, 减少轮回, 进而逐渐摆脱它的束缚; 不去无明,不慧的却可能一辈子都在一个圆圈接一个圆圈, 或在原地踏步;8 E" t7 @+ |% L7 R) H
/ w2 W  {9 \# e6 P' Q/ ~
怎么才能去无明呢, 我觉得就是靠自己明觉, 醒悟, 象我们凡人迷的时候多, 明和醒悟的时间少, 因为人太容易被自己的欲望迷惑, 就是” 贪, 瞋, 痴”, 所以佛教中才有”戒, 定, 慧”, 而修行工具有修止和修观, 修止是止妄念, 止妄想, 我们凡夫都是经常一个又一个妄想, 担心这担心那, 揣摩这揣摩那, 或者为根本不存在的理由伤心, 生气, 很多时候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妄想, 其实我们有一句古话已经把它概括了, “尽人事而知天命”, 做好自己, 做好眼前, 其他的担心大部分都属多余, 于事无补; 修观则有内观, 外观 -- 观察自己, 观察别人, 观察自己所接触的外境, 通过观察就能逐渐知道各种事物包括自己身心运作的实相; 二者结合起来, 修止使你的心念集中了, 远离妄想, 修观使你逐渐了解事物的实相, 这样会促使你去穷其究竟去了解更多的事物实相, 当然就会通晓明白更多, 慧也就更多了, 慧还是你能够身体力行的去做, 而不是只知道道理, 另外你练气功也应该知道气通则意通, 意通也能自然而然慧了.
0 l9 R: |  B8 B- ?' ~/ {* `$ G
8 q; u7 t1 M, Q( p( w+ h其实很多道理大家都应该通晓明白, 但能不能做到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人也可以选择不去了解事物的实相, 就这样安安心心地活着, 这也是好好活在当下的一种, 但是请真的保持自己的善心, 因为”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因果不虚.
& _* W5 Z+ ~1 ^, k9 X- u; U- _# a4 O8 d  V- O, o, N: @
一孔之见, 仅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5: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象我前面为何提到心解脱者, 活在当下, 因为"涅盘", 就是心解脱者, 而且是最最细微相的"活在当下", 就是你说的"终极慧".
/ B& I% P/ }2 b) Q
/ }) ?* k; O0 s' ^5 J3 M% n我曾读过一篇非常好的阿含经讲解, 字里行中能看出来作者的成就和智慧, 绝对是一个有德的高僧, 而决不是一个妄语行骗的江湖骗子, 也不是一些所谓的法师表面功夫十足, 似是而非的滥用因果报应, 等我稍后有空整理一下, 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希望可以对大家有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