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成功成名在于突破。就这个意义上而言,生为艺术大师的儿子既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首先,能够得到大师的耳提面命,固然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同时,很可能局限于单纯模仿大师的风格而难以突破。
0 g# u# {8 a: O d6 B5 H" p
/ j: o, [1 o* b; m0 X8 `; v) A在书法史上这个定势也同样存在。纵观书法史,父子同为书法大家的不算很多,儿子能和父亲相比的更少,例如知道欧体的人很多,然而欧体的创作者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名气就小得多。米芾是宋四家之一,但是儿子米友仁成就则低得多。原因在于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单纯的模仿只能产生匠人而无法产生大师。冯承素摹写的兰亭序是公认最好的摹本,说明他是一个临摹高手,但是除了这个摹本,冯承素有其他流传于世的有影响的书法原创作品吗?齐白石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明确道出其中三昧。
4 Q& L, i( l. h9 H; y* {0 ~' c2 T9 F9 p5 R
因此,王献之能突破其父的重重包围,和其父并称“二王”或者“羲献”,更显得难能可贵。
m7 z/ G/ p7 F. u( J1 [, y6 C# t# `% e m/ X+ `4 v
王羲之固然是天才,但是唐太宗的大力鼓吹毫无疑问起了很大作用。同时唐太宗对王献之的贬低,也大大打压了献之的空间。即使这样,仍未能遮住献之的光芒。+ A2 k! d9 m) ~; x" X; `
* G" `. v( |4 ~9 `1 Q' L王献之留下的正楷作品只有一个,就是洛神赋十三行(下图)。8 ~2 ?9 n+ o5 L6 \% l1 I5 B
* \/ U3 d+ ~( r# A
- e5 ~0 s4 Q& ?$ I) U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拓本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唐摹本拓本1 U$ T0 E2 Y5 [! w
" I B. j# g4 q+ _" Q
! q2 i/ L3 W* h: C) d# E4 B王羲之的真迹在唐太宗时代几乎所有都被李世民揽到大内,而这些真迹在唐太宗入葬的时候一同进入陵墓。好在他手下临摹高手众多,留下不少高水平摹本,让大家还能看到王羲之风采的影子,否则就只有到发掘他的陵墓之日才可能让大家看到王羲之的原作。相比之下,王献之因为未得唐太宗青睐,其作品命运反而要好一些,至少在元朝洛神赋十三行真迹可能还在。本来一个书法才子亲笔写的一个文学才子的作品应当是极为珍贵的,但可惜原作在宋朝就只残存十三行。赵孟頫在元朝看过两个洛神赋十三行,一个是写在晋麻笺之上,赵鉴定为真迹。另一个是在唐硬黄纸上,赵认为是唐人临写本。因为后面有唐末书法家柳公权的题跋,后世有人认为该本就是柳公权的临本,不过也没有确凿证据。后来的刻本都不出这两个底本之外。) N3 u7 B& U# U$ x9 u- H8 J
4 e* T. E8 X8 G4 Q
真迹失传之后,最好的刻本就是出土于南宋奸臣贾似道的旧宅址的本子。石头深绿色,因此称为碧玉版本。柳跋本的书体,显然不如该本自然洒脱。碧玉版本字体清秀,字形呈长方形,完全脱离了隶书的扁方形。虽然是正楷,但是字体不为楷则局限,姿态万千,神采飞扬,尽态极妍(套用洛神赋句)。与王羲之的脱胎于隶书和钟繇小楷的楷书(下图:王羲之《黄庭经》)相比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面貌。+ m o) x' z: A
% X1 C D P. c' C
4 i4 v% M6 M5 N1 h# f
, v9 C. Y8 M8 D; n7 J# F: \
4 |$ f7 v! \4 ]8 o+ X* U2 N在那个多数人是文盲的时代,书法家必定是有良好教育条件的家庭成员。晋朝两大望族是王谢,二王就是这王家的人。同时代的谢安,跟他们是亲戚,是谢家的人。身为书法家的谢安曾问献之:你的书法跟乃父相比如何?献之的回答很简练:固当胜!在当时父亲的书法大师头衔和父辈身份的双重压力下,献之敢这样回答,似乎有些无礼,但何尝不是一种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