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9 R; a) \, N, \ 2 k: }) V% Y9 I6 E$ J5 R" h
《孔子外传》不是历史,是历史小说。$ E" [; A P2 J7 v5 l, s. w- D. B
不是历史,没什么好说的。是历史小说,却还可以说几句。
+ o. g/ Z" \* M6 x. G" k首先,什么是历史小说?好像并无定论。一种观点是,应当紧靠历史,不可有些许偏离。另一种观点是:只须需历史背景不差即可。柞里子主第二说。理由如次:
& N8 {' Z9 d" K1 B& ]
/ j+ Y% X/ c4 W8 _% h所谓“历史小说”,毕竟是“小说”,“历史”两字不过是描述“小说”的定语。既然是以“小说”为本,当以文学为先,而不是以历史为先。就文学而言,除去文彩,须有情节。否则,不见得不是好小说,却必定难觅读者。严格遵循历史,不得有所编造,就难得有精彩的情节。综观古今小说,《儒林外史》大概是唯一情节不精彩的精彩的文学之作。然而,即使是击掌欣赏《儒林外史》如柞里子者,也不得不承认《儒林外史》的读者不多。由此可见,情节精彩还是绝对必要的。况且,《儒林外史》并不是历史,如果严格遵守历史来写小说,情节自然更加无趣,即使文彩不减《儒林外史》,恐怕是更加没有市场。或问:没有市场,难道不能“藏之名山,传诸其人么”?答曰:如今好像不是那时代了。倘若有此想法,恐怕只有感叹生不逢时的份儿。
0 g- k7 F- z& L R; ~6 S
* J0 g5 @ J- L0 F# w( P, C$ `怎么叫做“历史背景不差”?柞里子自订的规则如下:第一,生活环境不能脱离历史。比如,写先秦,不能出现飞机,汽车,电灯,电话。先秦的男人不能前面剃光头,后面留辫子;女人不能穿旗袍,裹小脚,当然也不能穿高跟鞋,把头发染成橙黄姹紫。 做到这一点,好像不难。其实,也并不见得容易,因为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像上面的例子那样浅显易见。有些事情还得做些研究,甚至即使做些研究,仍或不免卷入争论。比如,《孔子外传》中写到孔子骑马。孔子时代的人是否会骑马?这问题就可能会有争论。& [& m" k z4 _
0 }3 H+ V6 ?' e9 i' D( c9 p( Z! a
多年前读过王力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忘记了,只记得文中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事例,企图证明华夏人骑马,是从赵武灵王向胡人学习开始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人,晚孔子多年。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写孔子骑马就会成为违背历史背景的纰漏。事实究竟如何?柞里子以为王力之说,绝不足信。从文字上说,“胡服骑射”的“胡”字,其力道只能到“服”字而止,不能贯穿“骑射”两字。“胡服骑射”的意思是:“穿胡式服装骑马射箭”,并不是说:“穿胡式服装,像胡人学习骑马射箭”。(大概是因为谁都知道华夏人早就会射箭,所以,王力把“胡”字的意思加在“服”与“骑”上,却把“射”撇开,更加不能自圆其说。)其实,《左传》已经有“乘马而归”的文字。从上下文气来看,《左传》中的“乘马”,就是“骑马”的意思。隋代学术权威刘炫的注释也是这么解。可如今却有人把《左传》的这“骑马”曲解为“车马”,是否据王力的文章?还是自作聪明?不得而知。总之,写孔子骑马,就极有可能被人误以为是违背历史背景的硬伤。
' l% w& |2 y y, i! I8 [ / ~0 U) P0 O7 y- m5 E$ c
说起这类硬伤,想起前些时候风靡一时的韩剧《大长今》,大多数观众与评论家一齐喝彩不迭。尤其是一些评论家,几乎把《大长今》吹捧成历史剧的典范。据说《大长今》所写的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又据说《大长今》中提到“满汉全席”。连用两个“据说”,不是故弄玄虚,只因既没读过《大长今》的剧本,也没看过《大长今》电视,只是耳食而已。如果柞里子的耳食属实,那么,《大长今》才真正有硬伤。明朝那时岂有“满汉全席”之说?
n! |8 L9 I& T3 x, h+ p# R ! c0 G, l$ p4 Y0 B
第二,对话的语言不能与历史脱节。怎么做到这一点?颇有些为难。比如,先秦人怎么说话?如今已经不甚了了。即使能从《左传》,《论语》以及先秦诸子中寻觅出一些蛛丝马迹,想要模仿,绝对失败。首先,必定模仿不像。魏晋时有学问可以车载斗量之流伪造《尚书》,终因文气不似而被后人识破。魏晋之时的高人已经无力模仿,何况今时今日?其次,退一步说,即使模仿成功,试问用先秦文言写出来的对话,如今有几个人看得懂?所以,即使成功,终不免失败。怎么处理呢?柞里子的主张是:应当避免产生于现代,尤其是产生于当代的用语。比如,写先秦人对白或者自白,可以用“爱国”,不可用“爱国主义”;可以用“太平”,不可用“和平”;可以用“反贼”,不可用“反革命”;可以用“后会有期”,不可用“再见”,更不可用“拜拜”。如果听到孔子説什么“从逻辑上讲不通”,那就当真是从逻辑上讲不通了。/ G' O% m; h9 M5 }/ k" o/ g
, L5 S- s2 d5 H! w/ `6 H3 U
第三,但凡有确实历史记载的事情,不可凭空篡改。比如,孔子是鲁国人,不可写作齐国人。楚王曾经想用孔子而终究没有用,不可编造孔子如何在楚执政。孔子有子女,不可说孔子无后。至于史无明文之处,则不妨根据历史背景予以发挥。比如,《孔子外传》中写到孔子纳妾。那时代的卿大夫大都纳妾,虽然史册并无孔子纳妾的记录,却也并无孔子不曾纳妾的记录,所以,写孔子纳妾,就是根据历史背景而作的发挥,不能算是偏离史实。
. r% B. D6 ]9 I: B * `! A" C3 g; B) a% Q# s- c2 d2 \+ G
第四,小说的主角须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最好是历史名人。如果不是名人,随便写个张三李四,其人其事其言,皆无案可稽,真实性就难以确定。就这种意义而言,《大长今》不能算是历史剧,就像《水浒传》也不能算是历史小说一样。《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确有其人,却很难说宋江是小说的主角,充其量只是主角之一。还有一种小说,人物虽然真实,故事却离奇荒诞,去现实过远。比如《封神榜》。这样的作品,也很难以历史小说目之,不妨称之为历史幻想小说,与科学幻想小说配对。1 x+ p# D% j4 g) o7 S
$ |% `, v% e; u'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