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柞里子 于 2009-11-15 23:49 编辑 2 u% T: y8 b; z, Y, b
r: v1 s; [. d h8 O0 Y) r) s9 B; u: N; h! x3 H

& ], Q% q1 s* n9 ^7 o& M6 ^: O; I$ }- c
% G! ]! {: f9 v2 C( U* T1 x, L9 h1 o [% V
柞里子拙作《最后的刺客》经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仍旧署笔名司马非马,也还是一部历史小说。5 j8 ~, R2 z% o7 Y) J
笔名司马非马的来由,以及柞里子对历史小说定义的理解,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孔子外传》网络版自序,(http://blog.creaders.net/zuolizi/user_blog_diary.php?did=250)此不复赘。* H5 A% X0 M% z7 H" d
( ~+ W1 w; r' t
《最后的刺客》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史记》的传纪体裁虽然为后代修史者所取法,《史记》却是古往今来唯一替刺客立传的历史著作。为什么?难道后代就没有刺客了么?也许如此,也许并非如此。有或者无有,其实并不相干。即使有,既然无人为之立传,听任名与事迹泯灭而无闻,有与无有,又何异焉?君不闻:“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么!就这种意义而言,《史记·刺客列传》中所写的刺客,作为一个集合体,冠之为“最后的”头衔,名正而言顺。司马非马《最后的刺客》之所以如此命名,也正出此意。$ ` q, P* a5 Z
8 u0 S R4 F% H; @8 O7 t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一共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与荆轲五个刺客。司马非马《最后的刺客》一共写了三个刺客。未入选《最后的刺客》者,为豫让与聂政。豫让之所以未入选,因其行迹在司马非马看来近乎滑稽。为刺客而令人笑,嘿嘿!好像有些问题。聂政之所以未入选,原因则正相反。不仅聂政为人太残酷,替聂政收尸、令聂政不致于身死而名不传的聂政之姊,其为人,也太残酷。残酷得令司马非马思之而生畏。想都不敢想,还怎么下笔?0 u$ `0 o0 r+ x
% j6 B, _9 u4 A i# h6 b1 A
经百家出版社出版的《最后的刺客》与网络版略有出入,将连载的是网络版,也是作者的原版。# ? _5 A; B- S
7 B. I, f4 m0 c: F$ y9 D+ n S
* Z0 V2 A0 T! _'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