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J5 ~1 p8 ]) W# ?, L3 u
139 K' b; D* _, e. k0 t
2 r0 M# z2 c7 @: m# c* t7 m% T: x) ^1 Z, J O' C
7 r7 q; Z& l, s6 ~7 d* S: _) h2 J
; _1 V0 G# A& p5 s“什么主意?先下手为强!”程咬金不假思索,回应了这么一句。
* N* S1 V( F! @# ] P
, F7 B+ y( O- ?# T& S/ C6 y4 J/ o0 d5 U“这不能算是什么主意。你得说出怎么下手,那才能算是个主意。”说这话的是侯君集。
# y$ @ R: K/ f6 J
6 R3 V' i4 O- W2 [# }( I I0 L“有道理。”3 g; ^7 K `9 ]! ~
* a) W: U% o5 x: }5 X- g9 m( c1 O" T0 ~
“言之有理。”
5 K2 ^% {( ?. H2 {: ?: {! \) k$ T) u) E; R
“不错。”
6 _4 F6 \0 q5 e1 C1 P; |- C! R3 P& Z4 S" z5 t
“可不!”
1 C: b* r0 i8 T" [; X2 p4 z. n9 F8 l6 }. R! J
“……”' g: t9 j1 {9 f) p7 \
( i. ]; M" Z x4 u8 E% t侯君集的话引起众人的共鸣,大伙儿七嘴八舌附议,只是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该怎么下手的法子来。一阵嘈杂过后,忽然陷入令人不安的寂静。寂静之中,不知是谁轻声嘟囔了这么一句:“小事不决看黄历,大事不决问龟策。咱不如占个卦以断吉凶?”. z8 u% c n1 ]& w
. _8 Q5 B+ Y6 z B说这话的人显然缺乏自信,所以连声音都不敢放大。其他的人呢?居然继续保持沉默。竟然没有一个表示不同意见?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李世民貌似平静地望着席上的客人,心里却在发慌。他回想起方才在长孙无忌书房里高士廉追问他手下的人可靠得住,当时觉得高士廉过于多疑,如今面对一厅的寂静,不由得佩服高士廉的高见。佩服过了,竟然效仿程咬金的粗口,在心中暗自感叹了一句:他奶奶的,姜还真是老的辣!9 F" Q! q. ?: ^5 f8 H, m
( I q5 w6 [6 H
姜果然是到老才辣么?一般来说,不错。不过,例外的情形总是有的。人也一样,不见得非到老之将至方才能够老练。就在李世民暗自感叹与心慌之时,有人开口了。
8 m6 j0 |# c. } U
+ M( h+ i% s2 {# l“说是‘大事’,不错。岂止是大事而已,实乃性命攸关。说‘大事不决’,那就说错了。知节不是说了么:狗急跳墙。咱难道连狗都不如?不会吧?所以,大事肯定是已经决了,那就是趁早动手。不决的只是如何动手的细节。占卦能占出细节来?肯定不行。所以,占卦嘛,我看就免了。至于动手的细节该如何,窃料主公已经有了安排,咱只消按着主公的安排去做,必然去凶趋吉。”
8 D, L; J' o6 E& g4 Y
, Z) I" n# H* _说话的声音不怎么老,语气却很老。众人顺着声音望过去,看到一张虽然认识却不怎么熟悉的面孔。不怎么熟悉?不错。这人原本不是他们一伙,加入他们这一伙的日子还不长。竟然是他?李世民心头不禁轻微一震。4 L$ n9 ]& c1 |
5 O4 v4 k& }1 s3 H2 i' q他是谁?魏州繁水人张公瑾。史称张公瑾本是王世充的洧州长史,618年随洧州太守一起投奔李渊,授邹州别驾,转任右武候长史。这说法有欠妥当,因为618年之时,隋尚未曾亡,王世充也不曾称帝自立,洧州还是隋的洧州。所以,正确的说法应当是:张公瑾本是隋洧州长史,尔后叛降李渊。$ W# }/ L4 W- A3 b: o
+ v" R0 P" T! l+ R- ^
别驾就是长史,邹州并不比洧州高一个层次。从邹州别驾转任右武候长史,总算是从外地内迁为京官了,不过,也只是个平级的调动,谈不上升迁。换言之,张公瑾投靠李渊,并未曾捞到什么好处。何为如此?官运不亨通,无非两个原因。其一,上头没人。其二,不善溜须拍马。张公瑾二者兼而有之,官运不亨通,自然是如水之走下,势必如此。可即使是像张公瑾这样的人,也未必就不能时来运转。如何能时来运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不会溜须拍马变为善于溜须拍马的可能性不大。 x9 D4 [3 c. b) C8 ]. f
排除了这一条,那就只剩下从“上头没人”变成“上头有人”了。: \" q! [" g: R9 I" A
- _* C+ {6 e4 ~2 G! E" {5 z% o) I/ |$ d0 @, A
0 h+ p2 ^ }0 V8 g9 _
上头那人是这么来的:那一日,长安南市凤孤飞酒楼的生意出奇繁忙。张公瑾进门的时候,领位的居然忙得不知去向。张公瑾登上二楼,间间雅座客满,却也居然不见一个酒保的踪影。张公瑾顺着过道走了一个来回,正想退下,忽然发现楼梯口拐弯处藏着一间雅座居然空着。没人发现?张公瑾暗自庆幸。走进去一看,东南两面各有一窗,南窗正对蒓溪,夹岸桃李盛开。东窗面对一片枫林,泛紫新芽初吐。张公瑾见了,心中徒然一惊。为何吃惊?因为五年前张公瑾在邹州玄武观抽过一支画签。所谓画签,是字签的变种,正面一幅小画,背面几个小字。张公瑾抽的那支画签,正面画一只凤鸟,背面写“东南两面皆春色,从此冲天不可寻”。什么意思?张公瑾主持道士问。道士捻须一笑,道:天机不可泄漏,时至便知。这叫什么话?抽签算命,不就是想预知么?时至自知,还抽签干什么?换成别人,也许会这么反问。张公瑾却没有,不仅没同道士争执,反倒多打赏道士两个铜板。他的想法是:孔夫子不是说过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道士比信口开河、胡诌乱说、强不知以为知者高明多矣。
( r, x6 L; Q) {' g+ C% ]- k, u6 V( S. ~9 u
难道那道士所谓的“时至便知”的“时”,正应在今日?张公瑾正如此这般琢磨之际,楼道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张公瑾的思绪。一个酒保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却不是恭请张公瑾入席,而是恭请张公瑾退出。什么意思?这请求令张公瑾一愣。什么意思?你这人怎么这么傻!意思不是清楚得很么?酒保心想。不过,他当然并没有这么说。他要是这么口没遮拦,早就被老板炒鱿鱼了,哪还能留下来专门侍候这间雅座!8 C; N$ J1 k1 K5 I$ E
0 v) w- {' Z& @0 r- O" e: M! k“这雅座是留给李大人的。”酒保说,脸上保持职业性的堆笑。
" w# x7 n' S& P- f2 x- j
" u3 v7 j6 |: q; n“李大人?谁是李大人?”张公瑾没好气地反问。 ?5 u% R/ I* _( Q) }% j
4 X9 X/ n4 B( S% L+ A9 x7 E
“这个嘛,小人说不好。”
/ x8 |' e/ T* a- X( {6 r0 \) a, a" X& S6 {7 k+ _8 P
“李大人什么时候订下的这雅座?”% W8 ~' P, a: t- c
1 D9 z3 ?- f. T/ d
“这个嘛,小人也说不好。李大人今日也许来,也许不来。总之,来与不来,这雅座都是留给李大人的,别人不得占用。”
- A) @+ P) @$ A7 b( D& {( N s2 r8 C
酒保说的两个说不好,说的都是实话。作为一个打杂的,一切听从老板吩咐就够了,打听那么多干什么?可这两句实话在别人听来,难免就不被误会成刻意的蒙混与刁难。更何况张公瑾当时正琢磨五年前抽中的那支画签,如同好梦被人惊醒,一股怒气不禁油然而生。
* X% @2 x! l: k+ v8 S
, N) D6 _2 d' T1 K( t7 X4 s“笑话!不来也白留着?难道只有李大人的钱才是钱?我张某人的钱就不是钱了么?这间雅座,我张某今日坐定了。酒与菜,拣顶好的给我端上来。不好时,休怪张某不付钱!”
; l6 P. Y6 x7 L8 A; A, `+ h }) y* C1 N/ C y& Q
说过这句气话,也许是气犹未消,也许是想增添几分分量,张公瑾举起左手,一掌砍在桌上。砰然一声响过之后,接连几声咔嚓嚓,三寸厚的硬木八仙桌竟然顺着张公瑾手掌砍下之处慢慢地一分为二。酒保看了,呆若木鸡自不在话下,张公瑾自己似乎也吃了一惊。据唐律,无端生事、损毁店铺财物,除照价赔偿外,轻处罚款,重可入狱。这算是“无端生事”么?张公瑾拿不准。别搞不好因此而下狱,他是来喝酒的,绝对不想招惹官非。这破桌子怎么就经不住自己一掌?难道方才于无意之中竟然使出了混元一气掌?张公瑾为自己无端使出无极掌法的杀手而懊悔不已,无可奈何摇头一叹,从怀里摸出十枚铜钱来放到窗台上,道:你这不经打的破桌子最多也就值八枚铜钱,多给你两枚钱压压惊。说罢,正要转身下楼,冷不防听到门外传来两声击掌与一声“好掌法”的喝彩。击掌声与喝彩声过后,从门外走进一个人来,两手抱拳施礼道:“在下李世勣。敢问壮士尊姓大名?”$ M* J& ?8 l5 M: Q
3 C8 n3 x9 g5 b0 S8 L& N6 n原来酒保口中的李大人竟然是李世勣,难怪酒家要把这间雅座专门为他留下!不留,那才叫怪。方才怎么就没想着叫酒保把老板唤来问个明白?这么一想,张公瑾又懊悔了一回,通过姓名之后,着实说了几句抱歉的话。什么话!但凡有种的,谁能不生气?李世勣回了这么一句,令张公瑾精神一震。早就听说李世勣为人豪爽,果然名不虚传,的确是个人物!他想。( v% i- B- [8 W+ A3 K# ^' f# K
' r8 [6 Z) a' g5 L
李世勣说的的确不是虚文客气的假话,换上他自己,他当真也会生气。不过,这种“有种”的人,他在瓦岗寨见得多了。令李世勣对张公瑾另眼相看的,不是“有种”,甚至也不是那不同凡响的掌法,而是正在气头上却能及时收敛的本事。这人不简单,他想,一瞬之间便屈伸自如,换上我自己都办不来嘛。李世勣自以为久经磨练,克制能力远非为常人所能及。如今撞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然令他自愧弗如,他不想就此放过。) Z( _/ n& i6 T. f/ a3 i
, Y% v* J! O9 `( K- O+ ^+ ~9 e“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逢。咱既然不期而遇,就是有缘。既然有缘,交个朋友?”李世勣试探着问。0 T: H" W# Z/ @% m& u5 c: V
1 V( f M4 k- ?! q, Q' j
张公瑾虽然不善溜须拍马,却并非不通人情世故,不会无缘无故放弃高攀的机会;况且,不是还有那支画签么?“从此冲天不可寻”,难道不是应在这“高攀”之上么?张公瑾自然是欣然应允了。李世勣大喜,当即吩咐酒家上一桌好酒菜来,同张公瑾喝个尽兴。从此,张公瑾就成了李世勣座上常客,从切磋掌法开始,直到无话不谈。
4 ^+ h9 f. h3 P; P% D
! s$ u7 p8 H! X6 U( F8 J4 r* S( E& U& E4 y
3 T) A5 T3 | I$ R2 v# M“有个机会,不知你有兴趣否?”
% r. m0 A4 U" H& ~6 H- a; }7 y李世勣问张公瑾。& |- m6 _; F+ s4 p0 C
9 K* l) V3 Z, P: m# h7 s那是李世勣拒绝李世民邀他入伙之后的次日,两人在凤孤飞酒楼的那间雅座对酌。
8 J9 }0 X" G5 d' T
) `2 z* W8 a9 {“机会?现在天下已定,哪还有什么机会?除非是造反。”张公瑾趁着酒兴,说了这么句疯话。3 H' A3 }3 _ y: p+ D( X- `7 T, M
7 T' }4 h l& w* |+ N2 Y( \7 ?
“嘿!还真让你说着了。”1 F+ R0 z& g7 V. M$ n8 U: o$ X$ D
! x1 Z! d0 {+ R) R/ J
“开什么玩笑!”
1 N$ e8 n* S# ?: k& J1 Z; B7 T. F6 S
“谁同你开玩笑,的确是有人要玩真的。”
5 s9 U7 F9 `% @+ g/ K2 } r1 ] R# E
“有人?你说的那人,莫非是‘他’?”
! f9 i/ E9 q& n) h! ^ G0 h* G/ i% W; D$ ?6 R
“除了‘他’,还能是谁?”3 p7 Z" o6 M3 Y7 [+ E. |/ ^1 S
( L: A" g- _- k0 l/ a8 m8 b“你已经上了他的船?” G2 G( n0 f# p& K8 X
- b' I# }; ^ O- b6 i“没有。他来找过我,我谢绝了。”
* L7 X0 y: x/ q( j4 ]- F6 n) i0 T+ \
a1 V" G5 U* M) U/ U8 {. g/ o, k* D# T) q9 w# y
这回答出乎张公瑾的意料之外,稍事琢磨之后,他说:“你鼠首两端、坐观成败。凭什么我就会奋不顾身、铤而走险?”' t8 T6 a1 t$ r4 z
9 ]( H, x3 [) @; J
“大丈夫不能流芳千古,就当遗臭万年。你甘心沉沦下阶,湮没无闻么?我想不会吧?”+ y3 T# O4 z5 t7 Y/ u- }
/ {! D) D: m( p7 U( N; j- U
听了这话,张公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可不,人家李世勣已经功成名就,早晚是个史册留名的人物。咱自己呢?能跟他比?0 K3 j9 ^- k& V" [/ V! C5 F
9 b1 N; A ^4 a1 L- i; |
“他手下武功高强的,有;见识不凡的,也有。就算我去了,能奔出头?”
: n1 m3 o4 L0 o0 P* r$ e8 w0 y+ h3 m0 m
“武功高强的,见识都寻常。见识不凡的,武功都稀松。”* E. f' M! @3 A! m9 v4 {" O
w8 e6 A9 B1 j
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武功与见识都如我一般出色的,他手下还真没有么?张公瑾没有问,只是笑了一笑。笑是什么意思?拿定主意上“他”的船了?李世勣也没有问。两下心照不宣。5 ~/ F( [, Q" L( g3 \6 G
' g- H8 q7 F z: i: |) X2 X0 ]% d- r8 k% a/ }: V+ D
/ U: _* v g7 |, T0 [& j) j- P+ k次日晚,李世民在书房召见房玄龄、杜如晦与段志玄。6 {: M6 S) I, ]
* ]% X; W$ U$ D2 G: v: ], {
“听说过张公瑾其人么?”李世民问。. I6 a7 f& h& L: B' L% s4 z
* S: A x! _: l- s0 q过了半晌,没人答话。李世民咳嗽一声,把眼光投向段志玄。段志玄在晋阳的那帮手下早已渗透长安的三教九流,外面的小道消息,罕有能够不落入段志玄的耳朵的。' z* j- s$ L3 @3 n4 U6 _7 A) U( j/ T1 q
8 b+ E: J$ g4 M: b8 Z! l8 C0 Z“听说这人掌法十分了得。”感觉到李世民的眼光,段志玄匆匆应了这么一句。他本来不想开口,因为这消息是辗转经过几个人的口才传到他的耳朵的,很难确定其正确性,他不想因误传消息而败坏了自己稳重的名声。
; S" h3 X0 w S8 w+ G0 [8 p
! l5 }; Z2 b7 \$ ^9 Q“什么掌法?”李世民追问。: q4 ]. @) s5 ]* z
“没见过,不敢肯定,据说是什么混元一气掌。”
+ o- R/ r" \9 ?7 }' J/ q, A “还听到什么别的没有?”0 e% n' L8 B% G" g& o) h f* o
“听说这人同李世勣的来往相当密切,两人经常一起在凤孤飞酒楼饮酒吃饭。”
5 w+ ~4 G' W8 o" ~7 b& {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捋须一笑。他想要落实的,正是张公瑾同李世勣的关系。如果两人的关系生疏,那么,李世勣之所以推荐张公瑾,就是受其请托。倘若是受其请托,他就可以随便敷衍。两人的关系既然密切,那么,李世勣的推荐张公瑾,意义就非同寻常,必有深意。 }5 T* F( |5 g9 _. I
' ^6 }! V1 M& E8 Y7 N
“李世勣向我推荐这人,你说,我该怎么安置他?”遇有疑难,李世民照例先问房玄龄,这回也不例外。 Y* }4 ^ t% b! O' S" I: Y
“既是李世勣推荐来的,主公未尝不可委以重任。不过,为慎重起见嘛,也未尝不可先给他个虚位,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不迟。”# Y7 H3 c' f7 V/ J4 ?6 U
“你的意思呢?”李世民问杜如晦。
0 o; \: J8 {$ `5 R1 G* A2 c& d6 P# J8 Y
“我的意思嘛,主公不妨视张公瑾为李世勣的替身。”' r% k. C2 D& M1 f; ~% G
“好!好一个替身之说!”
. k% p0 H! ^0 a8 O0 O; X+ j' H/ |3 X5 n9 i5 x
每逢房玄龄模棱两可,李世民照例问杜如晦討个断决,这回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