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8|回复: 0

[秦无衣] 【长篇小说】江南血 91 (BY 秦无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04: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e- {4 s# U  z4 j2 ?红歌
4 j- j+ }! \2 }% ^   
* L" N" F3 q/ l8 ~        第四章 小暑 91
4 s  ]# d4 J: V* ?+ }: \
5 b# `* f% [5 `) \  ]( X3 K
 朱之瑜看到他的神色有些尴尬,就笑着说:“畏行的意思可能是,宪公你既然已经大张旗鼓地过江来了,皇上又不待见你,你总不能白忙乎一场吧?!此时你的手下部众,我估算了一下,约有一万人的精锐部队,包括何刚的忠贯营。倘若你借以调停左良玉与朝中大臣之间的过节的名义,堂而皇之地率兵进入南京城,你再以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以及督师的职位,控制京师,擒拿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然后传檄天下,那么将来的局面,不就一下子打开了!左良玉也是师出无名了。——还有,届时,我跟畏行还可以进城去,帮着你做些旁敲侧击的事体哩!”

9 t' V5 v3 z3 G; ? # m$ u8 ]! i6 x, k) e% |
史可法铁黑着脸,蹙着眉头不说话:的确,不管从理论上、形势上还是名义上讲,这都是一个上策,至少比左良玉贸然东下要有理得多。但是他想,在本朝的历史上,除了永乐爷的“靖难之役”,以及正统爷的“土木堡之变”后,于谦扶植景泰帝之外,还没有谁有过如此大胆的举动。这是一件关乎朝纲的事!! ^, P: E1 e# A9 u4 g
5 W* e% x. }6 K  `8 u" e
史可法吟哦着,沉重地踱着步。刘思任接着说:“我知道,宪公可能不会接受这个上策的。因为你是一个接受过传统伦理训练的技术性官员,你想做的一切,都必须循规蹈矩。那么,我想说的中策是,宪公你也不要再回江北了,你就在燕子矶这里开府,统领大江上下,调度各镇兵马。这样,上游可以辖制黄得功部众,北边可以钳制高起潜监军的军队,南边可以对马士英他们构成震慑。只要你驻守在燕子矶这一带,再传檄各镇,晓以大义,左良就玉也将变得师出无名,他的势焰也会淡弱下去。你看如何?”
3 C! s  r9 Z  T4 `" g8 f
* K$ H  N6 O6 |" J史可法梗着脖子,咬着牙床说:“畏行,这不可能。你的上策、中策,对我来说,其实都是下策。这种事我要能干的出来,还用得着等到今天吗?!你们这不是陷我于不忠不义之地吗?如此一来,我跟左昆山的悖逆之举,还有什么两样呢?!”# X" [$ @! R9 N
) o7 J4 v: y! Y* D% ^
刘思任看了朱之瑜一眼,两人心下里都是异常的失望。刘思任摇了摇头说:“左昆山的所为是不得人心的,这一点有目共睹。而宪公你如果这样做,天下有识之士必定欢呼雀跃,箪食壶浆,影从相迎。”8 ~! Z  a& a: d' [  |& V& m
' Y6 d( H0 \" M7 o4 j2 N2 [/ d0 o
史可法只是一味地痛苦地摇着头。刘思任终于看出来了:朝廷在史可法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到与他的大脑思维连在一起了,不可分裂。刘思任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呢,还是悲剧?!他的眼中,沁满了热泪。他扶着桌案,一言不发,任由泪水簌簌而下。
- p9 f! ]  X# ?2 o7 f8 Y! U7 Q 8 T+ l, L6 h6 k  i( E3 S- l
朱之瑜深深叹了口气,对史可法说:“宪公,畏行已经将话说透了。我就把他想出的下策,替他说了吧。目下你最糟糕的选择,就是还师江北,继续履行你的有名无实的督师义务,忠臣之道!前些天事急时,当今皇上跟马士英等人不顾江北危急,要杀鸡取卵,死活要你南下勤王。而今黄得功阻挡住了左昆山,功劳是他的。而马士英他们又要你北上,连面圣的机会都不给。这是何居心,难道你心里不清楚吗?!”他顿了一下,见史可法没有什么反应,就说:“宪公,这事你总该有个答复吧?”
- U, ]0 S# b6 j8 n; z  \
4 ~& t: J! w& M史可法仰头看着帐顶说:“鲁屿,畏行,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不过,他人可以不仁,我却不能不义。不然的话,咱们这圣贤之书还不是白读了?!”
3 c4 O4 C4 ~3 t- j3 \
, n2 N" h, c9 n) i' T朱之瑜有点绝望地笑笑说:“宪公,圣贤书上也没说,仁义便是为人臣的唯一选择啊!”+ K/ ~) T" [- O/ f/ j7 K- h
4 W  E  [1 `# I0 D  x" K: j/ J
史可法一字一顿地说:“宁教天下人负我,不可教我负天下人!”说着这话,只见他潸然泪下,悲难自禁。他将手里的茶杯,“当”地一声掷在地上。( A5 I" N8 O3 t
2 l# M+ L  \. h# h. Q
他慢慢地步出帐外,刘思任和朱之瑜也跟着出去。史可法一步一步地拾级登上了燕子矶的最高处。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他也是在这里迎接福王来到了南京,行过了大礼,然后一班君臣,一起去了东郊的孝陵,再绕道回来进城。一年过去,如今一切都像是过眼云烟了。) X( [: K7 l! X; ~6 K
4 O( T6 ^3 z3 {: g9 ?$ \
三人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江面上,波光粼粼,夜空旷荡,清风扑面而来。突然间,史可法朝着南面南京城的皇宫方向,“嗵”地一声跪下,然后长长地拜了八拜,恸哭失声8 h0 Y- W$ ^& D& Z& p

7 z+ |* ]3 g* C他的哭声,就像是江中传来的漩涡的呜咽,激荡纷飞。
! p; i# u* u+ u! O$ B! z4 o' N+ S0 O & C0 X% J' n* v
刘思任与朱之瑜对望一眼,都是心情沉重。他们的眼圈也不觉湿润了。不过,他们心里都清楚,他们的泪水绝对不是为朝廷流的。而更让他们痛苦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泪水,到底该为谁而流?!9 M  E8 N$ H; s& e

& t- d0 v! T8 h( j7 A1 Y
* y7 `& V. y! d6 b次日一大早,史可法所部就拔营乘船过江。
1 t3 Q$ |' S7 z* B( m4 V; z  x . O% n7 t# H: Z! Y- J; \
船队行到江中心八卦洲一带的时候,忽然,黄得功派了快船从上游送了紧急军情下来:原来就在刘思任离开九江之后,袁继咸为了抚慰手下文武、以及九江的士民,解除困厄的局面,就冒死赴江北左良玉的大营,同左良玉在他的大座船中会面。
/ N- p$ p9 w5 q" F7 l. z  Z
. C9 a$ w& ?7 j0 y左良玉说到“皇太子”在南京被逮下狱的事,当着袁继咸的面就大哭起来。当然,袁继咸知道他这是在做戏。随后,左良玉取出“皇太子”密谕,召集手下主要的将领,当着袁继咸的面宣读。接着就设坛刑牲,和一干部将们歃血为盟。部将们欣然附和。大家逼勒着袁继咸一同前往南京清君侧,以救太子出囹圄。但是,袁继咸却认为“皇太子”真伪未定,那道所谓的“密谕”,更是来历蹊跷,做不得数的。袁继咸正言厉色,娓娓劝稿诸将回师西上,请求他们以大局为重,爱惜百姓。无奈左良玉执意要铤而走险。他的儿子左梦庚更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局势一时不可收拾。. n6 L: @5 ~# q6 p, X
8 k6 @3 F" |9 j; ^' b* n! I
袁继咸回到九江城后,命令自己手下的部将坚守九江,不准左良玉军兵进城。谁知,袁继咸的部将张世勋却跟左良玉私下里勾结起来,在当日夜间纵火焚烧了九江城,左良玉部众乘势突入城中,烧杀抢掠。袁继咸! q7 B- ^  ~1 u7 }/ P/ D& v/ P" n
被左良玉部将劫持,他几次投水自尽,都被救起。左良玉苦苦哀求袁继咸见机行事,袁继咸生死不能,最后无可奈何,只好勉强答应了左良玉。但是他勒令左部不许烧杀抢掠,残害百姓

( l6 l- C- Z7 }/ U$ c$ f- D$ W
0 C" r+ P. }8 |$ [! k左部东下时,前锋在铜陵灰河一带遭受黄得功所部的狙击,溃不成军。左部汹汹的势头,暂时被遏阻住了。
: ?# ]% r* n: x , [- p! t! s6 C) P- T9 l( N+ Q
史可法接到这份快报,心里略微安定了些。然而第二天,他正要率军北上往盱眙方向去的时候,他又接到了黄得功的八百里加急快报:四月四日凌晨,左良玉在军中突然殒命。他死后,部将们立即推拥他的儿子左梦庚为主帅,将袁继咸囚禁在军中,继续引兵东下。左军先后占领了彭泽、安庆等地,前锋直逼黄得功中军所在的太平府
3 I' T8 l) p, q. Q; Q7 d0 [4 ~ $ C$ V$ U! t! K, S' z0 ^
此时,史可法真的是有些一筹莫展了。正当他还在犹豫是否再次回师西顾,援助黄得功所部,阻击左梦庚的大军东下时,突然又从淮北传来更为糟糕的急报:四月初五日,满洲豫亲王多铎,统帅十几万八旗兵从河南归德府挥师南下,已经渡过黄河。淮河一带州县望风归附。史可法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满洲人行动如此快速。于是他权衡了一下,只好一边仓促举师北上,向淮河上的重镇盱眙推进,一边传檄各镇,向他靠拢,准备应战。! v6 u0 Y/ J5 q( E9 w" O. k

9 {4 [' Q- f+ w- U0 y$ {史可法心里苦笑着想:这场战争拖了一年时间,到头来,自己还是没有胜算的,自己一退再退,最后还是被逼入了绝境。都说人算不如天算,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才是!难道这么些年的圣贤之书,都是白读了吗?
! _3 u( i2 [) J6 |& ]6 G! c
2 y# C* {5 V6 ^- J
* `& c. g5 X4 I6 x- U  [0 }4 C刘思任来到燕子矶的那个傍晚,就悄悄吩咐杨七儿当天夜里潜回南京城里一趟,第二天向卢九德汇报一下自己九江之行的情况,顺便再跟刘兴交代一下安庆茶庄胡掌柜那边的事。6 a" I) j1 w5 E9 N: b  k
4 K3 h, @; E3 c! g' M( R
另外,他还让杨七儿去找一下太医吕虚室,请他上“雪砚斋”给范双玉过一下脉。自从入春之后,双玉的病居然出人意外地有些转色了,这让他又惊又喜。看来,这些日子吕太医开的药方还是管用的,难怪吕老爷子在南京城里,有神医之誉。
) R7 h% K( i2 ]: Y
- L' y% Z9 @/ E! T杨七儿拿着锦衣卫的牌子进了南京城。第二天一早,他先去了“明泉茶庄”,跟刘兴说了安庆茶庄关闭的事宜。刘兴说:“刘先生这账头一下子就缺了二千两银子,不知道那边怎么补上呢?!”
& H& i/ E. U! y9 a% ^( B7 w ) i( G2 U4 \+ p  d9 ~& o
杨七儿叹口气说:“刘先生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6 d* k8 m6 T, Z5 x# |

+ o) }' ~( j! b( g$ @( a; C& f刘兴听了,只是摇头。' O  L, F- ?! u# Q* E  @% g

8 |2 H( ]9 Y1 O5 R& h' H/ i杨七儿按照刘思任给的地址,到朝阳门那边去接了吕虚室,奉上了开箱金和药金,然后雇了一辆马车,带着他一起到秦淮河范双玉住的河房。杨七儿以前跟刘思任来过两次“雪砚斋”,不过没有上楼见过范双玉,只是跟侍女小砚见过面,两下里都是认得的。
0 @- f* M$ M# A+ v 5 l, ?/ c( P) B* A0 j% x6 B
砚儿见到他带着吕虚室来了,故意不理他,就带着吕虚室上了楼,把杨七儿留在楼下客厅里。杨七儿在客厅里抓耳挠腮的,猴急了一通。过了一会,砚儿下楼来,磨磨蹭蹭地给他上茶,随口也问了些刘思任在外面的事。杨七儿一边答着话,一边不住地拿眼睃着砚儿。砚儿被他瞅得脸红了,就说:“杨大哥眼神好不安分哩!”4 K. r. t' _6 u* Y+ a/ [( Q( z2 e) t! l

0 A* j: C  f' W% a8 E1 |; K( L杨七儿笑嘻嘻地说:“砚儿,我看你这身蜀锦夹衫挺合身的,跟你这俏身材正般配。”
2 @0 y# Q) I& l ) s6 y8 [7 E4 E) m* G7 W
砚儿“啐”了他一口说:“你嘴头要长疮了。看我不告诉刘先生!叫你嘴上流脓。”
0 F1 |' K% b& G: J4 ?
2 c, Q, i9 w0 g8 L# b! ^杨七儿起身凑近她笑着说:“小姐姐,你真舍得吗?!要不,什么时候我给你带两匹苏缎来。你要打扮起来,这河房一带,也是上的台面的。”
2 b  j% a4 P3 P" f& W7 o ! O! x3 f$ ^$ r
砚儿说:“谁稀罕你的东西。”她走到一边擦着桌子说:“嘿,前而我看到了,隔壁的蓝姐儿开春的时候,不知从哪里扯的一匹银白绢缎子,水灵灵的,做的好裙衫,招摇着哩!”
- u2 A& ]  W. Y9 X' m5 X+ j ; W# V8 @$ d7 e9 R' ?# y4 b
杨七儿笑着说:“那我就送你两匹油白湖绢。”说着,见砚儿扭着细长白嫩的脖颈,样子亲切动人,就轻轻地掐了一下她的手。
/ O8 M0 K6 B% h" L  g3 _7 F
, U6 K6 }6 `3 n6 p& }6 n2 {砚儿粉红了脸,正待生气,范双玉声音孱弱地喊着要她上去给吕太医上茶。砚儿看了杨七儿一眼,一扭身就跑上楼去了。到了楼梯口,她又回眸朝杨七儿偷偷笑了一下。杨七儿喜得手脚不知往哪边放着,浑身麻酥酥的,心里只是发痒。1 e" G+ B# S; j& B* o# e# [8 d3 F
3 T) `# I( m1 ]& O' {
过了一会儿,砚儿陪着吕老太医下楼来了。砚儿故意板着脸不理杨七儿。吕虚室脸色舒展着,一边咳嗽,一边笑着跟杨七儿说:“小杨哥,你回去跟刘先生说,范小姐这病有些转头了。我估计在入冬前,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不过她甚至虚弱,需要进些补。回头我回去配些药,你随我去拿过来给她服用。——对了,你代我跟刘先生问个好。其实呢,范小姐这病回恢复得快,也是前些时刘先生来的时候多了。这气呀,还得本主来扶持的!”8 q: v$ X1 E) z0 S
) P8 l( l2 H2 w& V& s
他又笑了一下:“老朽只能治身体之病症,却不能治心病。”. |* @& S' [9 x+ R- v+ O5 ~2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