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狸猫 于 2009-11-3 16:37 编辑
3 |+ s3 e e$ T8 S* Y7 a* T/ {! h6 c. b' q
3 I- T0 {, i$ C6 A1 R
& r K# X; h1 P- [& q2 B( f
貍貓試釋:
; J8 W/ ?% E4 n5 v8 }一片新篁雨後風 幾片绿羽出毫鋒 勁節虛心君子德 直上青雲第几重- |% I1 S! L6 Y e( b
昌霖
& \) y6 t* c" C$ X; B) k(釋文經板橋校正,特此致謝); T( |6 @9 m+ k) }# `
7 X/ Q2 y1 x1 w$ u, b8 M
這一幅作品以行草為主,雖然還是鄭板橋風格,但是多處用渴筆,明顯帶入顏真卿行草的特點。不妨用這幅作品來對照下面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甚至前者第三行的“德”和后者第七行的“德”字,想象一下把兩者互換,只要大小調整到合適,一般人很難看出連貫性上的破綻。渴筆寫行書,視覺效果在我看來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疾”。可以理解成“快速”,但是還要加上力量(想想疾風勁草是什么感覺)。/ J( a4 b! B$ `3 @9 Z
2 s7 c3 L" Q0 M1 ?: f/ x
% r3 \$ k: z" r6 |8 H
, Q7 \" U! T0 ~! k4 d, |: A8 ~+ V說到顏真卿,這是一個對正楷和行草有著里程碑式貢獻的書法家。生活與唐朝中期的他,把王羲之以來的以清瘦清秀為主的書風為之一變,把審美注意力集中在厚重的氣勢上,開創了一代嶄新書風。其後的書法家,受他影響的非常多,從唐末的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乃至宋朝的蘇米黃蔡四家,都得益于他的書法。鄭板橋雖然自稱“無古無今”,但是他也是繼承了前人的成就,并不例外,只不過高手的本事就是能把前人的成果融入自己的風格,并且融入得不動聲色,不露痕跡。“偶爾露崢嶸”,還是有機會觀察到的。當然有人反對臨帖,比如啟功先生提到的齊白石。但是不臨帖不等于不學習,類似那一類的奇才,在其他人用筆臨寫的時候,他已經在腦子里臨寫過了。如果有人覺得自己才氣蓋世,不需要學習前人就能在藝術上自創一家,基本上這樣的人屬于走火入魔那一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