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60|回复: 3

[巴仁] 战国风流 之 商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9 09: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风流 之 商鞅 (上)- ]$ o0 Y/ j/ A2 \" U

- F! P: _; c& N7 _4 v/ U' a8 B商鞅本不姓“商”,而是复姓“公孙”,因出自卫国,又多称“卫鞅”。
  h6 x. h4 N4 O
! f* v- o7 Y7 l1 H# h6 v( _& p说起来卫鞅与吴起极有渊源:首先二人都来自弹丸小国卫国。看起来卫国虽小,风水却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出这么两个大腕,也算是奇事一件了。这让人想起三晋中最弱小的韩国,虽然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是最先玩完的诸侯国,然而后来的初汉三杰中却有其二(张良和韩信)来自韩国。
, l) P3 T- o# [( {, y, O4 b' H% ?; W, z( U) U% J9 C7 N
其次,吴起、卫鞅都是从魏国出走的,二者的变法思想都深受李悝(李克)的影响——吴起把李悝的变法搬到了楚国,卫鞅更是把李悝的著作《法经》捧到了秦国,并以此为蓝本,揉入自己的见解,写成秦国法典,作为变法的准绳。这也是李悝被尊为法家始祖的原因所在。* y' i7 I% e) C8 z

7 n+ j6 }/ {$ b7 ~5 g8 A$ F2 j更有意思的是吴起、卫鞅离开卫国是因为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本人在《吴起》中提到的妻管严相国公叔痤。公叔痤这个人,识才有一套,压才也是一点也不含糊,在借助他强悍的公主老婆挤走吴起之后,不久就发现其门客中的卫鞅同志实在是怀具经天纬地的大才。不过他并不曾举荐过卫鞅,无外乎害怕弄出第二个吴起来威及自己的相位。一直等到这位公叔先生得了重病,估摸着不能再霸着相位了,才在‘魏惠王亲往问病’的时候良心发现而举荐卫鞅。
+ P: E. o; B3 L6 S# {1 l/ t  J, |/ M" L
他老人家一边喘气一边断断续续:“老臣门客中有个...有个公孙...公孙鞅,‘虽年少,有奇才’。老臣估计是没...没戏了,愿大王能把国事交...交给他...操练吧。”
9 l. K+ B) H. w! Y4 F  A+ x+ Q3 U% B
这个魏惠王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2 {- U  W( y! h1 `. |! \# e; w
之孙,以败家速度之快享誉诸侯。听老姐夫推荐出这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默然’。公叔痤看看这位小舅子不以为然,又示意其它人退下,再次举荐:“公孙...公孙鞅非同小可,大王如果不能听信老...老臣而用他,‘必杀之’,千万...千万不能放他出魏国境,否...否则,后患...咳咳...后患...”魏惠王呢?‘王许诺而去’。
$ {9 T4 |7 \) N! ^5 L/ m! f+ [
' C: u: z1 l4 {唉,既知鞅之大才何以又至今才举呢?要任用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年轻人为相,就算是一代明君,也确实有点难度。不信各位去胡哥那儿举荐鄙人当国务院总理试试。9 A2 i8 T  g; N! s) L, P7 p

. O9 F( d  u% F; C3 b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惠王走了以后,公叔先生又觉得对不起卫鞅,让人把小伙子找来当面道歉:“‘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老...老夫推荐了你,看惠王的脸色,似乎...似乎看不上你。老夫行事,一向...一向‘先君后臣’,是故老夫嘱咐惠王,如果不能任用...任用你的话,‘当杀之’。你...你赶快收拾收拾,这就逃命去吧...”* z8 L% q* ~& A6 H6 i- {

+ A' }5 F# b% q$ i/ |5 ?# V/ y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高明!惠王如果认可您说的话,觉得我确有大才,必会任用我而不会杀掉我;如果认为鄙人不过是废物点心不值得一用,那自然也构不成对他的威胁,那杀我何用?
# {, s: h' P3 }" b! h% g9 {# a: @- b% p( c( S. a
对公叔痤的举荐,魏惠王根本没当个事儿,不过是觉得老姐夫病糊涂了在胡言乱语罢了,魏国就这样与卫鞅失之交臂。这事,公叔痤实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嫉贤妒能,此公平时所荐都不过是些不会威及其相位的瓦砾,惠王又哪里想得到你临死推荐的乃是珠玉呢?3 c1 ^/ h+ t, Z0 J* G8 [

( s, r7 C! F" R6 D公叔痤没几天就嗝屁了,和其他门客一样,卫鞅如今也混成了自由球员到处找饭碗。此时在西陲秦国,经过好几十年的三天两头换老大,终于传到了秦孝公一代。孝公素有大志,看到国土不断被吞噬,终于认识到了欲富国强兵,人才才是TMD根本。遂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我TM封他高官,并予与封地。卫鞅听到了这事,‘乃遂西入秦’,魏国果然对其出境不设防。  Q& Z4 ?$ `# A! T( U

: P0 z" `1 U' n0 R4 F, u卫鞅入秦之后,通过孝公宠臣景监三见秦孝公,畅谈强国之策,终于打动孝公。孝公虽心仪卫鞅的变法韬略,然鉴于自己刚刚当政,根基不稳,所以暂时没有动作。两年后,一切就绪,‘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A- t7 n. }$ f& [
2 N' i5 x& E7 C( c9 \% `/ r8 ^6 T
左庶长是个什么样的官呢?当时的秦国因为地处偏僻的雍州,官职称谓与中原各国不同。设置大、右、左、驷四种庶长,大庶长相当于丞相。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之外,其余全部都是王族专职。这就是说,秦孝公给卫鞅的乃是他能给的最高的职位了,由此也可以看出卫鞅已然充分取信于君了。$ i) O$ G0 s3 N% |* |, D

: Z- |, l- U% o: U然而卫鞅认为要确保新法的实施,不仅要取信于君,更重要的是取信于民,于是发生了所谓“南门立木”的佳话。‘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贴出告示:只要哪位哥们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能获得黄金十两。‘民怪之’,有这等便宜事?那树看起来也不沉啊,一定有诈!' ~( t: _7 ^4 J

$ \4 T" A! d5 |# S于是乎看热闹的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就是没人敢上去。卫鞅一看这样,开始提高赏金,二十两,三十两,四十两...嘿,你赏金越高吧,越是没人敢上去。有个过路的叫花子,饿好几天了,心话:“有什摸呀,大不了是个死,以其饿死,还不如上了这个当死个痛快算了。”于是压榨出仅剩的几滴力气,连扛带拽,把那根木头给弄到了北门。政府说话还真算数,当着众人的面,真就赏了这位伸手大将军五十两黄金。据说这哥们从此改行经商,生意是越做越大,后来的巨商兼相国吕不韦即为其后人。不过这就是野史了。+ V' ?6 t: c  X$ y0 |9 x8 M% n( s
, r) R  P' D5 B; o- l, R9 r
通过一系列的类似措施让老百姓见识到了政府的言而有信之后,卫鞅终于于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6年)颁布变法令。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具体细节此处不拟赘述,只拣几例直接影响到卫鞅最终命运的举措加以评述。
# Z- s/ v6 Z: C3 U3 w
- m. J+ @% P* f8 a. q6 X时秦国地处僻雍,教化远逊中原地区,‘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即是明证。用当今的话说,就是文明程度极其低下,民众素质还远达不到能理解卫鞅法度的水平,以至于新法实施的第一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上首都告新法御状的老百姓数以千计]。卫鞅并没屈从公众的压力,而是坚信‘论至德者不合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针锋相对地出台了极其残酷的刑罚,以铁腕迫使老百姓就范。从户籍着手,将就近的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让大家互相监督,实行“连坐”——一什或一伍中有一人犯法,其他人连带治罪。对违反新法的人处于严厉的惩处,除已有的劳役、充军、斩首等刑罚外,又增加了凿顶、抽肋、镬烹等酷刑。" ?2 U/ I! m2 q2 N0 `) w8 X
/ h+ j/ b2 j6 M
不仅老百姓不能理解卫鞅的新法,王公大臣也多对新法持抵触情绪。首当其冲就是太子。新法出来没几天,吊尔郎当的太子就以身相试:我TM是太子我怕谁?他哪里知道他碰到的是一位举世罕有的硬骨头,而且有孝公在后撑腰。卫鞅曰:“‘法之不行’,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造成的。”一咬牙,‘将法太子’。后经孝公亲自说情,言道太子日后得即位为君,一个君王要是TMD少了鼻子,没了耳朵,抑或脸上给纹上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个...这个...说不过去啊。卫鞅这才让步,念太子年少,改为追究其监护人的责任:太子的两位师傅,公子虔给暴揍了一顿,公孙贾被脸上刻字。可叹这个公子虔,仗着是孝公的弟弟,不引以为戒,过了几年再次犯法,被卫鞅杀鸡儆猴,对其处以“劓刑”,割掉了鼻子。6 n- @* B& x0 Q9 ]9 K; I1 b/ z
8 u% i3 _+ L7 {3 q4 a: G
就这样,卫鞅以铁腕逼着秦国上下一步步纳入自己的法制轨道。从根本上说,卫鞅的变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代表着从腐朽的奴隶制度向先进的封建集权制度的过渡。尽管其用于保障变革实施的方法严酷到了没人性的地步,然而‘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一跃取代魏国而成为头号强国,虎视东方,开始着手收回当年被魏国吴起攻占的河西之地。1 ^( f. ^: T/ N+ o% s

) g! ?; Q' D5 J+ @2 Q7 S) K0 r------------------------------------------------------------------------------
8 f" {9 S% R6 V- t  ~- H战国风流 之 商鞅 (下)
1 V) v6 ~0 h1 a  y3 e
% E. B9 N+ I/ H; |: p上天也赐给了卫鞅和秦孝公大展宏图的良机,一方面秦国由于卫鞅的变法,实力呈跳跃式增长,另一方面在魏国,败家子惠王他...他就是不死。上次的败家壮举是错过了大政治家卫鞅,这次又错过了大军事家孙膑,结果被田忌、孙膑所率的齐兵一败于桂陵,再败于马陵,损兵折将,太子被俘,国力呈现跳水式崩盘(详见本系列另一篇《孙膑》)。! o# D  b) G4 X# ~9 X, v5 E4 a- p

2 G# r" ?/ T" i1 j0 H4 [消息传到秦,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时庞涓已死,魏国都找不出个象样的大将了,矮子里面拔大个,‘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 r6 u2 G* ~- Z& e6 N9 v6 G
% `" H0 o  M; f# u  \
昔卫鞅栖身魏国公叔痤门下的时候,曾和这位公子卬有过数面之缘。如今两军对垒,卫鞅就给公子卬射过去一封箭书,信说:“想当年咱俩称兄道弟,卡拉、桑拿、马萨基,啥没玩过?如今虽说各为其主,可小弟哪里忍心攻伐哥哥您哪?明儿咱找个地方,好好聊聊,整个互不侵犯条约啥的。完了咱一醉方休,从此两下罢兵。”/ f* ]6 @! l3 `

# O, G2 S* P7 a/ c( N5 y& f公子卬于是带了几个随从就这么去赴宴了。老朋友见面,相谈甚欢,然后各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画押,再然后是灌黄汤。还没喝出味来呢,‘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公子卬就这么糊里糊涂当了俘虏,卫鞅一边搜出刚签的协定烧毁,一边指挥秦军乘魏军不备实施突袭。魏军连指挥官都没有,打个P呀?公子卬也够可怜的啦,这儿就不骂他猪头了。
$ o$ o% {: t) R. a8 w9 n1 o# L8 T/ B$ Q2 \3 h
魏惠王就这么‘兵数破于齐秦’,迅速把点家底折腾干净了,‘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与秦以和’。此公终于哀叹:“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还有什么用?晚了!$ p* C+ y' e+ a3 m6 T% O
* |- f, q6 I; N
卫鞅因破魏而夺回河西之地大部,被秦孝公‘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这便是后世称卫鞅为商鞅的由来。0 P" p$ e6 I0 j! @, i5 `0 B! D
. e& x0 o7 W6 u/ e& F
与吴起相楚一样,商君的变法得罪诸多‘宗室贵戚’,它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鼎力支持。但尚君的变法因为历时更长,因而也更彻底。作为变革执行者的商君,却逃不过与吴起相似的个人命运。0 C3 {, q  n6 v/ p: q
- E/ n& s4 `3 H# r' B9 ?0 G5 o  v, F-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21年),商君的后盾孝公去世,‘太子立’,为秦惠王。这伙人终于等到了报复商君的机会。想起当初商君拿他们处刑明法,这伙人就牙咬得咯咯响。没了鼻子的公子虔在惠王的授意下,率众诬告商君谋反,‘发吏捕商君’。商君见势不妙,仓皇出逃。7 \9 v4 c: J! x, c8 |) ^* g, q

" M$ c9 Y& c2 V* i5 x4 g却说商君仓皇出逃,直奔函谷关。一日天色已晚,人困马乏。于是找了户人家想歇息一宿再走。谁知这户人家并不识得商君,坚持让商君出示身份证件,并称:“‘商君之法’,留宿无证件的人要与借宿者一起治罪的。你赶快出示证件的干活,否则跟我去见官!”商君匆忙出逃,何曾来得及带证件?一看不妙,假装一拍脑袋:“呀,小人包袱尚在外面马上,证件在包袱里,容小人取来。”出了门,上马落荒而逃。. C$ h3 D% h0 \; |1 m

8 |7 B0 ^, a* w% @4 _当夜只好露宿于野,一边冻得牙齿打架,一边喟然叹曰:“唉,想我卫鞅竟作法自毙如斯...”, }$ r7 [* j( B; t$ A
: h; K' o0 d! o1 r/ C
商君历经艰辛逃到魏国,‘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谁也不要收留他。商君无可奈何,打算另投他处。已成了惊弓之鸟的魏人生怕放走商君而给强秦留下攻伐的借口,结果把个商君又轰回了秦国。
" g) F5 z0 x( K* U
) S$ f: |$ {$ {6 C: f& ?1 B商鞅回到自己的封地,组织家丁附寓顽抗,哪里是他多年经营起来的秦兵对手?结果被杀死在郑国黾池。秦惠王、公子虔等连其尸骨都不放过,将其五马分尸示众,并灭商鞅满门...
; L( f8 W/ }! U7 L
/ q7 A, x8 d. s1 D司马迁评价商鞅之死,认为导致其灭门之祸的原因是他制定的法令过于刻薄寡恩,重酷刑而轻仁义,致使积怨太深。这种看法千百年来一直是主流,在本人看来,这只是描述了一个事实罢了,却并不深刻。6 L, z+ j3 @& D7 o

6 M0 |8 L- `4 ?6 X$ F( F商君制定酷刑也好,拿太子老师试刀也罢,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其最终目的是要推行他新的行政体制,刺激农业,发展军事,从而达到迅速富国强兵的目的。当初孙武子为明军纪也曾斩杀吴王宠姬,如何孙子就得到褒奖而商君就得到诟病呢?
) f9 _0 z; m7 T$ ?: i8 Q. o% F8 \& W6 |+ p" Z
那么不采用酷刑铁腕,而采用仁义教化,能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呢?答案是:能!然而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孝公、商君都是心智高明之士,岂不知仁义治国的道理?那他们为什么依然选择了酷刑铁腕呢?这从卫鞅初入秦之后三见孝公的论述中可以找到答案。
: s* d/ N0 z8 [' {( B" b
. V# ]5 _# z; v1 k一见孝公,卫鞅说之以尧、舜治国的方略,‘孝公时时睡,弗听’;二见孝公,说之‘以禹、汤、文、武’的治国之法,孝公还是‘未中旨’[不合意];三见孝公,说以‘强国之术’(即后来的变法强国之术),大合孝公口味,‘语数日不厌’。2 A7 P& x" s8 [! G( K' U4 R# f# M

" o! e. {2 k  B- r7 q" @0 e商君懂不懂仁义?尧、舜、禹、汤等先贤那都是仁义治国的典范!然均未被采纳者,孝公一语道破天机:“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要以仁义强国),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不能等,何况贤明的国君,谁不希望自己在位的时候名扬天下,怎么能叫我闷闷不乐地等上几十年、几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
! E6 Y, s! _* w! l" N% C, P
# p: Y1 i4 c# w' ?: f) z看看,要以仁义教化来振兴文明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的秦国,恐怕需要‘数十百年’的时间,孝公不能等乃是为了自己的政绩,是好大喜功,然而秦国等得起吗?虎视眈眈的其他诸侯会安安静静地坐等秦国慢慢施仁政、善教化么?
# d( j8 t. B0 ~8 e$ l
2 I( E! i  ~3 H秦国等不起!教化非一日之功,以圣人之术让秦国缓慢崛起,固然能够让百姓、官员更乐意接受,商君也不至于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然而如此一来,秦国可能等不到富强的那一天就已然为他国所灭了!( E' [% D/ k; J: [+ a6 \5 {9 }" P

/ h# I: I$ L" s6 q8 _, S( y商君早在变法之前,就已然明白他的“强国之术”必给自己招来骂名了,在三见孝公之后,他就叹息说:“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这样也就不能与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商君在黔太子师、劓公子虔的时候也想到了会因此而招致报复,然而他依然义无反顾。可以这么说:商君以自身及其家族的生命为代价大大缩短了秦国的强国历程,使秦国迅速立于不败之地,为最终吞并天下打下了基础。3 g' H3 O6 x& d' D, w3 X7 }
: f# ~' C9 J/ b* E
即使是那当今的眼光,商君的许多做法也值得推崇。比如政府取信于民,总比出而反而、朝予夕夺强;比如王公贵族犯了法也要受刑,总比明哲保身、官官相护强。商君逃亡途中投宿,那户人家依法而不纳,恰恰说明了商君的成功,何叹之有?如果临时组建的家丁能打败自己多年经养起来的正规部队,那才是他真正的失败!
/ V" V* W8 f6 J: h
" K. n6 t0 E3 I  O5 O正是:恩威善恶我自知,称让生死寻常事。
0 Y* K0 p! ?( e! m9 t, Q, m9 N0 q. C+ u- K
以此向商君及其家族致敬!
发表于 2009-7-9 13: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喜欢听巴将军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20: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 巴仁
! U6 p3 V# B6 r0 z, X. v' E( ?4 B我终于找到了最新版本:) 拖延了这么久,不好意思 :)
发表于 2009-7-9 23: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别说不好意思!你这故事讲的生动,还是21世纪即时版的,我对那段历史可以说是模糊模糊的,有时候感叹啊,估计人的智慧也差不多了吧,看看古人已经这么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