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闲书的时候, 有时会花点时间去琢磨一下当时书中人的思想, 毕竟有些东西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或者不容意不方便明明白白写出来的。比如张中行在说“阿谁会得西来意,烛冷香消掩泪时”的时候, 这个“阿谁”是在问呢, 还是在自问自答呢?! Q, P+ N1 [% q5 k D
' D# A% b" ]1 d7 }& T, y7 ^7 P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一天, 唐代德宗朝的宰相杨炎被贬到崖州(海南) 去做一个类似副县长的小官, 路过一个叫做鬼门关的地方, 写了一首诗《贬崖州至鬼门关作》:3 \& j9 Z9 H2 {) a8 b+ G9 o3 `
/ d, g; g/ ^- L) k. a# F
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5 h3 u# k) p, r9 l
崖州何处在, 生度鬼门关。# n0 p9 R6 e2 i$ I; v
. N% a1 j' |7 j+ U: f' T7 n2 P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天兴人(今陕西凤翔)是中国唐朝中期的政治家,两税法的创造和推行者。杨炎最初被河西节度使吕崇贲招募为书记官而进入仕途,后进入中央,官至中书舍人,后因与宰相元载同乡,受重用成为吏部侍郎,777年(大历12年)因元载失势被杀,他被迁连降为道州司马,唐德宗即位(779年),被宰相崔祐甫推荐,任命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次年建议推行两税法,使当时受藩镇割据而财用不足的唐朝政府有所助益,后崔祐甫并病而不参与政事,杨炎开始独权,并趁机陷害同样对唐朝理财有功,当初办理元载案件的刘晏,使之被冤杀。此事造成德宗对他逐渐的不满,开始另用卢杞为相分其权力,加上他意图中央集权的政策为各藩镇所不满造成了河北、河南藩镇的联合叛乱,最后德宗听信卢杞之言,将之流于崖州司马,并在途中被赐死。
! A/ c! S+ ~. \8 k5 l) U5 u: ?1 M+ d- ~4 u) x: e$ ~
上一段文字是从维基百科抄来的。安史之乱後的唐朝, 经过几十年肃宗代宗到了德宗朝, 依然是藩镇割据, 朝廷偏安, 官场阴险, 政治上也还是比较腐败。在这个背景下, 杨炎两上两下, 位极人臣而又最终被诛杀, 他的人生起伏跌宕, 颇有戏剧性。 杨炎一定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 有明确的朋友和敌人, 这种性格有人赏识,所以两次被人引荐受到重用。 这种性格也招来麻烦, 两次被贬斥, 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杨炎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文才之外, 他推行的两税法采取以资定税的方法, 对安史之乱後藩镇割据,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朝廷生存发展功不可没,对减少政府官员没有节制的横征暴敛,合理减轻百姓的负担, 也是有益的。这种税法的内容, 被以后的很多朝代沿用。 杨炎加强中央集权的企图也完全是为了朝廷考虑, 是标本兼治的策略, 当然时机的掌握是另外一个问题。杨炎似乎是一个把恩怨看的比较重的人, 他的仕途始于肃宗朝宰相元载的提拔,最后自己悲惨的的结局除了同僚陷害, 在很大程度上与他迫害元载的仇家刘晏有关。杨炎最后的政治对手是唐德宗一手扶持起来的宰相卢祀,一个相貌丑陋,粗鄙少文而又不择手段的人, 这也让人对杨炎的遭遇生出几分同情。所谓“政治问题, 经济解决”, 在唐德宗的支持下, 卢祀随便给杨炎安了一个“贪贿腐败” 的罪名,就把杨炎轻松搞掉了, 而这个罪名的由来, 就是杨炎把自己的产业卖给了朋友做官的地方政府机关。 类似的交易事情,即便是有, 在今天的中国看来简直不值一提。对比此几年前刘晏被杨炎迫害杀死的故事,眼见在缺乏合理制约的权利体制下, 害人与被害角色的转换可以是转瞬之间, 充满戏剧性的。
% ]$ d/ m9 @: A& K: \( O4 C: p+ E/ F5 }% k2 H
杨炎的这首诗, 作于从长安流放崖州路上的鬼门关。崖州在海南, 非常遥远, 是用来流放官员的艰苦地方。这个鬼门关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我没有查到, 大约已经离长安很远了。在从长安到鬼门关的这段路上,杨炎一定想了很多, 考虑了过去, 现在和将来。 “一去一万里, 千知千不还”,对仗工整, 写的很大气, 明白这次被贬与四年前不同(元载失势後被牵连),这次自己是主角, 大约是回不来了。“崖州何处在, 生度鬼门关”, 管他崖州在哪里呢, 鬼门关老夫是平安度过了。“生度鬼门关”, 强烈的词意对比使句子很有力度。诗里没有明显的悲观, 显出一种曾经沧海的气度, 一种败而不馁的生机。只可惜,这生机不久之后就戛然而止了,《 新唐书》说“(杨炎)流崖州司马同正, 未至百里, 赐死”。有解释说是在距崖州百里的地方被赐死了,不知确否。此时(公元781年), 杨炎55 岁, 距他上一次被贬职, 只有区区四年, 距他登上人生的最后一个巅峰, 只有不到两年。
' G1 B8 V9 N- U3 Q( v古今中外, 达官百姓, 这其间的相似之处, 其实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