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2|回复: 1

[老五道口] 内蒙匆忙一日行 (附相关照片数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7 11: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紧凑的行程中有了一天空闲,便临时决定跑一趟内蒙看看家中一位老人。半年前老人传话说要把几十年积累的书法资料都传给我,我就有了个私心想把那本明刻的鸿堂残刻再收回来。
" j8 g1 K) j) ~. M) `1 c0 i
$ H0 ]. ^* N! I& I7 T7 e中学时代正值文革末期,闲时多些,自己常跑琉璃(在京城杂忆系列写过)。有回在碑帖店里见到一单本贴子。刻印非常好,开价4块钱,就把平时积攒的钱掏出买了下来。后来才知道这本鸿堂残刻原是很精美的贴。到了87年,正是崇洋的年岁,出国前正好老人来京,邀我同逛琉璃厂,回来后就顺便就把那贴子送给老人。后来老人来信提到里面张好好的诗,可至今也没有明白究竟这诗有什么特别的。
) W, F$ [3 G# i6 w  E
0 [9 P- z2 s! {1 Y6 h  Y" D& n6 w1 F* M& L. z

" d+ |/ l' U: b& \
0 Q' z4 ^5 h4 @% g6 w1 x! i
8 R) g4 U1 z3 a7 x9 ^* N4 J海外生活多年,对西学渐渐疏远,对老物件儿的留恋日趋强烈。当老人决定把收藏和那本鸿堂残刻都交给我时,我就一直惦记上了。当日工作完成,临时上网买了机票定好酒店便直奔机场,50分钟后就到了呼市。- M# p# G" m8 I: M+ C/ B& F0 e% }- J! q& G
. O1 v9 \5 G+ D$ X9 x. x
呼市的白塔机场离市区很近,机场也很新,和武汉西安的机场一个设计,唯独不一样的是外观的顶子,有些蒙古包的意思。进去后就绝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了。
. w$ y% g' `8 i/ t
' A1 v8 Y& u5 ^* @4 ]' ]进了市区,远望大青山,尽在烟雾中。交通倒是不怎么堵,很多高层建筑正在进行中。晚饭前到了老人家中,谈话就集中在书上。老人的书明显整理过,等我来挑。我把所有的工具书都收过来,然后就拿起那本鸿堂残刻,贴子放在手里就象是见了久违了的朋友。当我翻开其它的碑帖,发现里面有很多注释,蝇头小揩,很是工整,评语和注释是下过功夫的。一下午的谈话都是书法,特别讲了怀素自序贴的真伪,老人说从内容上看,这个帖子功利心太强,不像一个和尚的心境。而千字文则笔法上更象真迹。我听着老人的谈话,想起我爹说的,人到80,就都是哲学家了。/ ^8 |# O8 F% b5 r! A+ A

8 |! E+ }6 C& x* R# e. C+ _0 S1 K. b
5 x: U& [* F' i* R6 G

; H, |( b2 J+ i" V5 V( v$ e: d. l3 @  P" \" }

7 z* j: K+ V7 k: ]* T4 e第二天又去老人家中,整理完书贴,重量已经是70斤了。午饭吃的烤羊排和羊肉烧麦。很嫩。午饭中老人同我谈起家中往事,谈话就不再是书法了。老人又讲了很多家中的事,谈起当年那个任上的县委书记如何老家中致歉。我便问到那几屋子的线装书就一本没找回来么?老人说只字片文都没留下,除了邮寄出去的信札。随后老人拿出了唯一的一份爷爷的笔记和照片。我用相机拍下,就带着70斤的书籍回了北京。临行前,老人握着我的手有些依依不舍,我便安慰说来年还是来的。但我心内明白,这机会怕是不多了。
# U5 ^! }( [, W% ^, @* M: i% v
6 r. B1 ?9 O; u" I上了飞机望着机舱外,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 v5 y6 y% m* ]' u( f
' z3 {. N$ b* n! l
老五& k* W, x0 q$ N, S! q
2008写于京城
, T% J1 \' X1 B- n3 t. m& I7 x! \
1 W8 h3 t/ X1 I# \4 N* ^; X
& H5 o  l( J3 B- X1 X4 o# q" g: a2 f4 s' b- w" B

6 A4 B6 z' O5 y8 C: i.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无墨 + 20 好文好字!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0-8 10: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从没去过内蒙,印象里就是蓝天,白云,草原,蒙古包,然后就是羊群,牛群啥的,背景音乐是马头琴.
7 E& n- A8 @4 s$ L' M4 m/ w: g. Q$ l' t- k/ ~
老人的字写的真漂亮,起初还以为是蒙古文呢,嘿!看来汉族还是厉害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