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RONG><FONT color=#ff0000>主持人:</FONT></STRONG>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水墨传奇》栏目今天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非常期待着能够通过这个栏目,我们和书画名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在书画艺术作品背后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也了解艺术家的经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他的心得感受。我想种种的这些都能给我们非常多的人生的启示。今天我们非常有幸的请到了当代著名的书法艺术家,还有著名的学者刘正成先生,刘老师请跟大家打个招呼。</P> D9 u: M/ T6 U w$ Z% A+ }* D2 s
<P> </P>5 E0 h% T, }* h; L# \. \, u
<P> <STRONG><STRONG>刘正成:</STRONG></STRONG>新浪的网友大家好。</P>/ C- [8 L+ j2 o9 T- G9 }
<P> </P>
6 ^, I4 ]: a# r4 m$ p<P> <STRONG><FONT color=#ff0000>主持人:</FONT></STRONG>刘老师他是可以说当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卓有建树,他曾经编写百卷集的中国书法全集,这个工作正在进行过程当中,现在他也担任国家书法家协会的首席主席,他在中国书坛的影响力也是非常之大的。我曾经关注到刘老师,在您早期的这样一个写作的过程当中,您还写过小说,历史类的小说,所以我觉得从文学历史的这个角度,写小说这个角度,然后又一下子转到了可以说是书法的这样一个领域,书法艺术的领域,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样的一些联系,或者说您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您的这样一个学书法的经历是什么样的?</P>( e, W! g2 f7 u z2 }( _
<P> </P>, w# m7 Y5 U% H/ {! j
<P> <STRONG>刘正成:</STRONG>中国清代一个书法理论家叫包世臣,他写一本书叫《艺舟双楫》,后来康有为写《广艺舟双楫》,就是艺术之舟有两个浆。那么我呢,一方面喜欢文学,一方面喜欢书法,前面文学是我职业,我作为《四川文学》的编辑。但是后来怎么走到书法呢?书法也是我从小就爱好的,但是没有成为职业,成为职业的时候就是我有一个想法,因为我是四川人,四川人就是一个“蜀”字,蜀字就是上头一个龙头,下头一个虫字,所以就说如果四川人不能出四川的话就是一个虫,能出四川的话就是一个龙,所以当时我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还是走出四川看一看,所以我就到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工作,就从一个文学编辑走到书法这个职业领域来了。</P>' ?; t; i# ?3 a
<P> </P>1 t% _# G% U4 p, i
<P> 如果谈起喜欢书法和喜欢文学,都是我可以说从小,我从16岁开始就开始临帖写字。那个时候喜欢书法,但是那个时候书法在一般社会上来说很少有字帖,而且我学书法的时候正好是在三年灾害那个期间不久,我练书法这个时候,我的父亲有一个朋友看我在写字,他说你写字还得临帖,他带我到街上买了一本帖,就开始临了。那时候我们四川人都喜欢青城山,都江堰青城山,那个山上有很多名家写的楹联牌匾碑石,我喜欢这个书法,我曾经就带着一瓶墨汁,带着纸,把纸铺在石阶上,就从那个山脚下的“天然图画”一直临到山顶“上清宫”。那时,不像我们现在街上到处摆着字帖,我想我能够这样爬到山上要一天到两天的时间,我就从山下一直临到山顶上。</P>+ n+ ~8 a+ `' U
<P> </P>
( K. x# n1 p" e, J; u1 q<P> <STRONG><FONT color=#ff0000>主持人:</FONT></STRONG>那您的方法比今天我看到有一些在公园里面,有一些退休的老人爱好书法的,他会沾着水在上面写一些书法,那您当时是直接拿着毛笔,拿着宣纸就开始临写。</P>
5 a, y3 ?2 D; `+ Z& I. N<P> </P>
" m* Z8 u* e. t( d" u, f7 _! T6 L<P> <STRONG>刘正成:</STRONG>对,因为我想热爱,喜欢这个,因为那时候书法是没有任何功利的,惟一就是喜欢,热爱。</P>
3 X z1 C0 E' i% `$ t: |) d<P> </P>3 a' L; U* Y! [" G! k0 C/ Y
<P> <STRONG><FONT color=#ff0000>主持人:</FONT></STRONG>我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般从我们这样一个感受当中,书法它是童子功,可能家学的传统很重要,您从16岁开始写书到今天也有四十多个春秋了,足见您当时从16岁开始下的功夫,还有我想跟您自身的灵性、悟性都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P>
; u7 s( }6 }& K* G5 ^& ^<P> </P>/ R! A0 A6 _. B/ ?7 b5 P
<P> <STRONG>刘正成:</STRONG>对,我想艺术就是热爱它,非功利去追求它,这个可能是一个成功之路。当时写完书法没有想着要成为一个什么家,当然随着发展以后,对书法的热爱,你就必须更深入的就是作为一个职业,当然书法家来说应该是非职业的,从古来说书法就是一个文人的带着游戏性质的一个文艺活动。</P>
4 N* i/ ?& B3 u& t. V! M3 @* x f<P> </P> C+ J. a c2 b, c# g( M
<P> <STRONG><FONT color=#ff0000>主持人:</FONT></STRONG>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对您产生过非常大影响的一些书家和艺术家呢?</P>
0 W1 |/ L$ f- S3 F" y n0 }4 r<P> </P>" T" a6 A) d# u6 `5 t
<P> <STRONG>刘正成:</STRONG>有啊,当然我是生在这个社会普遍老百姓家庭,我并不是出身名门,但是非常偶然的,碰见我有个老师,一个就是作为我邻居的文学的老师,他是一个古典文学老师,他是个诗人,可以算是民国时代的诗人,还有这个诗人的一个学生,叫李灏,有一天他看到我写字他很欣赏,最后发现他也是孟老师的学生,我觉得李灏先生他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这个命运不太好,他在街道工厂做工作,但是我认为他是满腹学问,他是我亦师亦友了,要见到孟老师,我叫他李师兄,没在孟老师面前我叫他李老师。那时候他喜欢喝酒,那时候喝酒用酒票,一个人用一张酒票,我星期天从东城走到西城把酒给他带过去,然后他喝了酒以后聊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说了半天不说到书法上去,谈文学,谈古典,谈什么,我觉得我跟他学习的时候他很少教我这个字,这些笔怎么写,但是他也带了其他一些学生,都要跟他说一点一划怎么写,他跟我从来都是海阔天空,我说他对我很保守,然后谈天,总是不给我教这个字怎么写。后来几十年以后我才发觉,这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开阔你的思想,让你认识面积扩大,你先了解这个碑,你才能更深的认识它,他总是跟你谈文学,谈庄子,谈儒学,我才发觉书法打开了一个很大的门,我觉得这个老师很重要,他并不是教你一笔一划怎么写,他就是给你整个人文的领域,他就把你带去走一圈,这一点更让我对书法本身这个艺术的求知欲更强,你觉得怎么抓住书法艺术的灵魂,他让你有一种求知的欲望,我觉得这样一个入门的老师比带着你这一点这一划怎么写很重要。他去世几十年了,我随时回忆到这一点,引路人非常非常重要,他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他恰恰用一个更好的一条很大的道路把你带到这个地方,然后你自己往前去走吧。</P>6 {3 Q# F6 t: J7 @7 e; D
<P> </P>
2 q" g! K- `/ h0 K- |" l<P> <STRONG><FONT color=#ff0000>主持人:</FONT></STRONG>真是这样,就是我们通常谈到书法文化的时候,它是一个很宽阔的范畴,它涉及了文学、音乐、历史,种种很多的领域,所以我们通常讲书法的技法的提升,它不仅仅是笔法运用上的一种提升,更多的应该是整体的一个艺术家修为的提升。</P>6 ?- _! S. I+ L
<P> </P>
$ N) t2 G, V3 l# O, @0 `6 b<P> <STRONG>刘正成:</STRONG>对。</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