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Y0 _: F( ~, G8 {0 t' i* G* p) ~" G$ G# d
那是一个黄梅雨季节,才讨伐完吕布班师回朝的曹操,派刚刚投降的张辽,以及“虎痴”许褚,邀请在家里后园种菜的刘备,到府上喝酒。刘备为人其实是相当谨慎的,换句话说,就是有点神经过敏。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份量,所以他才会在后园挑着尿桶担种菜,想用臭味掩盖自己的野心。他本来就是打草鞋,卖草席出身的,做这种事还不是驾轻就熟。你要让曹操或者袁绍去做这种事,他们肯定不买账。
0 f) x) D* ?( @1 v+ K6 ]6 x3 y9 D$ B6 q. T8 |# Q) _) Z
刘备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了,因此他一见到张辽时,猛吃了一惊。张辽说:“丞相想请使君过去喝两盅。”来者不善,刘备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w' O2 |- o% U8 D
' Z& @9 M* U C: \* N: \“黄梅雨”一般是指“梅”节令内的雨水。长江中下游地区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而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后人诗云“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指这个季节。而位于中原的许都,可能并没有梅雨现象,只是曹操想起了当初征伐张绣时的一些旧事,因此借题发挥,便请刘备来陪他喝酒。当然,这酒中之意,另有名堂。2 l7 I' I* _: |" J- W! Q( L
% a% d S) S w0 D寄人篱下,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而像刘备这样的神经过敏者,则更为难受,人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他视为威胁。因此,当曹操劈头一句“在家做得好事!”,刘备便吓得面如土色了,心虚的不得了。我觉得,刘备这时候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心虚的,他害怕的,全是他自己的妄想。因此妄想狂的神经,一般都是极为脆弱的。刘备是个想做大事,但是智商又不够的人,所以他才会内怯。那时我要是刘备,我就会告诉曹操说:“听说丞相喜欢啃鸡骨头,因此近日在后园颇养了几只瘦鸡,到时请丞相品尝。”+ S( N- A! y9 x% p& }5 M
) Z* I: D9 N( g* B, ^. K. d曹操要是不笑得合不拢嘴才怪呢。但是刘备心虚,他与董承等人订立了讨贼盟约,此时正如芒刺在背。# L6 v. ^- Y4 ]# U9 H# ]
, `4 f6 j |% H7 b: _曹操牵着刘备的手,来到后园,给他说了一段南征张绣时“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沿用至今,好事者谓之条件反射什么的。随后两人来到一座小亭,只见:“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于是“两人对坐,开怀畅饮。”这里的开怀,指的是曹操,而不是刘备。刘备的心境,应该是忐忑不安的。
1 l3 y* D2 J) V
9 S1 `# S7 F, B- Y% w6 a众所周知,煮酒不同于蒸馏酒,比如后来曹操横槊赋诗时喝的杜康,香醇无比。它酒度较低,有点像是品茶。这本来只是一次小酌,至少对曹操来说是这样的。他可能想跟刘备沟通一下关系。但是刘备小心翼翼的低姿态,显然给这次欢会,添加了毫无必要的阴霾。像接下来的“英雄论”,无非是酒酣后的一种豪兴调侃,你把它看作是意淫也可以,可惜的是,刘备似乎是太当真了。而曹操则显得挥洒自如,睥睨天下,两人境界,高下立判。
4 V6 Y6 \8 F6 d# t
3 y3 p, G: U5 Q c酒喝到很好的时候,忽然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诗云:“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这“龙挂”,我估计应是彩虹吧。曹操问说:“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w, s- T" v. t+ q+ o; a
# ?0 c7 d, i( Z刘备说:“未知其详。”其实,做为著名经学家、谶学家郑玄跟刘焉的学生,刘备他怎么能不知道龙之变化呢?!他只是想藏而不露而已,所谓大隐隐于朝。) z' J0 ~8 X( E9 t- D; f8 G2 @- f
) d J3 R9 H6 b: N" P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 x. M/ S+ f; n; O# C! r1 u% m8 c3 a4 x, C$ @
曹操的这番话,就有点想让刘备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样子了。曹操对天下英雄,早已心中有数,而不是要下问刘备,只不过是想让刘备给他捧捧场而已。下面又轮到刘备卖乖了。喜欢装糊涂的人,未必就是低智商,虽然刘备的智商不是很高。这时,刘备展现了他的杰出的处世才智。他的回答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直接拍曹操的马屁,夸他是当今天下第一大英雄,但是这样的话,曹操马上就会瞧不起他了,因为拍马屁也有种种境界的。第二,那就是装糊涂,将曹操的话题搅浑。
' e0 f! K6 x' H/ T: N- `; ]9 E1 b" |
刘备选择了后者。他说出了一连串乱七八糟的诸侯的名字,比如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刘备其实打心眼里是瞧不起刘璋的,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入川之举了。可以看出,他完全是在敷衍曹操而已。装糊涂有时也会成为一面盾牌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刘备显然深懂这个道理。' b/ U# W, C1 k0 C5 j( @" D
0 {( _! J& P' n: n3 ~曹操说道:“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j4 \7 |, `' F' g, n! \' w/ V. C H7 j/ q
多说曹操是枭雄,但是听了他的这通话,我不免血脉贲张了!而刘备在听了这话之后,吓得连调羹勺子跟筷子都掉在地上了。刘备为什么吓成这样?那是因为他自己在内心深处也坚执地把自己看成了一个英雄。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野心是不能暴露的,倘刘备的野心一暴露,那么后来也不会有十万民众跟着他一起逃难的壮举了。刘备并不是个以“仁”为本的人,所以后来才有彝陵之败,数十万人成了野鬼。5 @+ S$ k4 a- M, }# C, _& ?/ G
* v# F3 [) j' L4 l! o
这时曹操说了一句让刘备振聋发聩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 Z# F9 E; P5 ]% u+ |1 b, b6 C" P; a2 D7 _" l6 ~
曹操做为当世英雄,当之无愧,这是历史形成的。但是屡战屡败的刘备,何以能当得上英雄呢?难道是曹操看到了刘备的左右两翼关羽、张飞的实力吗?显然不是。不用说其时关、张还只是暂露头角,而一介武夫,又能有何作为?这里唯一的解释是:曹操已然窥透刘备的心机,刘备以退为进,而不是像他曹操一样锋芒毕露。这才是最可怕的!曹操跟刘备一样,也是个神经过敏的人。成大事者,其实都有神经病。神经病人有两种,倘创造能力强,便成天才;倘没有创造力,那只好被关起来,每天按时服用白大褂提供的药片了。
/ w6 d' k" I# m0 y$ s9 E1 g( n$ m3 k' @8 k3 [
这时,一声轰雷,解救了刘备。刘备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说是解救,其实还是从皇叔的角度考虑的。或许曹操说这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刘备会这样心惊胆颤的。谁不想成为英雄?刘备也想,但是,此时他不敢。" z" t& g! w7 a; ]- ~! b3 {
. Q, o0 A/ y5 I) N, `& r刘备从地上捡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呜呼!一个准英雄,连筷子都把握不住,何能把握天下?!所以我觉得,刘备的做秀,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9 j. }# J4 U' @6 d+ q% X* P# p- W8 K2 f
3 d# h% j7 P3 }8 @0 o
而曹操居然相信了刘备。不久他放虎归山,让刘备回了徐州。这是曹操的心胸宽敞之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他去吧。反正刘备在徐州也是呆不下去的。
& i) B7 ^& x6 x
! |6 v' A8 W5 v& F- C* h事实果然如此。在这一点上,我是崇敬曹操的:拿得起,放得下。而刘备呢?他几乎输掉了一切。
+ ~# T3 R# H" g4 f2 C5 K# e
6 A* {4 m) O3 l" A# x9 x
0 c z# c4 }. s( @: J, F07/1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