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凉 于 2010-6-3 17:46 编辑 ) `7 L4 u4 u( ?
+ ?" U" p* q* r- r+ e9 `: i
炉子. 玻璃. 艺术' p( u" @9 ^3 H
& `0 [' `" Z5 \+ M2 }4 | 夏凉
% N2 t+ W5 \* w& F' _. o: C* G
9 r6 [6 L1 ?" [! k7 x6 S$ O" H 小学时,我们的教室冬天取暖用的是煤球炉。炉子放在教室的正中央。炉子比一般家里用的要大一圈,高半截。外面大雪纷飞,里面炉火腾腾。那种暖烘烘的气氛,不是用现代空调所能取代的。我们下课后,有时在熊熊的炉火中扔进几块玻璃,看着透明的玻璃,很快像烧红的铁块一般通红。然后,用一根捅炉灶的铁钎,将玻璃挑起。很难想像,平时坚硬刺人的玻璃,在烈火的感动下,竟是如此温柔。我们把融化的玻璃,鼓捣成随意的形状。当然,以我们的艺术水平,最多像只癞蛤蟆,大多是抽象级水准,随你说是什么。平时的玻璃很冷漠,融化了的玻璃却很粘人。我们用铁钎挑起玻璃,可以拉出细细的长丝,从炉灶里,一直拉到教室的另一头。如果那时再有些头脑,没准就发明了光导纤维。
0 e5 f. {4 ~# J4 A- }
$ u1 ^+ |4 ]+ @7 K 现在美国的住房,虽然有壁炉,但是大多是烧煤气的,里面放上几根假木头。看着虽然能以假乱真,但是总没有炉灶亲切。
9 X; H) ]3 Z, a! `2 K % F, h7 @. s* C5 A6 h3 l
当然,有炉子也很麻烦。学校的炉子是由学生自己管理。几个人一个小组,轮流早晨上课前将炉子点燃。如果昨天的炉火没有熄灭,早晨的工作还比较容易。如果重新点炉子,就费事很多。我们经常弄得教室内一片烟熏火燎。
C$ V2 h* P0 U
9 k7 Q1 l& w* C& H5 x' g8 N 炉子虽然很麻烦,但是一炉多用。炉灶上可以烧水,随时有热水提供。炉灶里还可以放块白薯,或烤个馒头,都很方便。& P. Q& O' Z/ _! F* q! x' J
/ r/ @) ^5 N1 w( D* z% y; W
我在美国有幸认识一位玻璃艺术家。老人留着一把长髯(估计没这么老),隐居在一片密密的树林中。房子看着很普通,不像是有钱的人。但是家里到处摆着玻璃艺术品,都是他制作的。里面有很多青蛙,而且是那种红眼的绿青蛙,形态各异,活龙活现,很是招人喜爱。我好奇地问他是不是卖。他说,如果能不卖就不卖,有些舍不得。那时刚来美国不久,对艺术品的价钱没有什么概念,忘了他说的价钱是多少,印象里挺贵的。' Q! F0 v! [3 S( c, ]1 ?
9 P( e" q% p# g 他家院子里有个很大的炉灶,好像是用砖自己砌的。他用一根很长的铁管,伸进炉灶,将一头的玻璃融化,然后用嘴将融化的玻璃像吹气球一般吹大。一边吹,一边旋转。一个玻璃球很快就显现出来。
) z2 t/ M! M+ i) ~: T$ U
1 M6 N$ A8 q1 A) |4 R: S: c 小时在国内也有过一个玻璃艺术品,印象很深。那是个半圆的玻璃球,球底下是很复杂的不透明的花样。后来知道,其实那是镇纸用的。再有,就是玻璃弹球了。最普通的是大灯泡和黑酱油。一个是透明的,一个是深酱色不透明的。复杂点的就是里面有三棱装的花纹。如果说那些也算是艺术品,小时玩的同时,也耳熏目染些艺术细胞吧。. l7 x1 F6 c2 x, C+ d
, t! a1 ]) w: r8 R% A+ A
现在的玻璃艺术制品看着很复杂。常见的是一种激光在玻璃里面刻出白色的各种花纹,景色,人物,很适合工业化生产。还有用电镀的,在玻璃制品上再镀上一层铜纹,很是古朴。这张照片,是在玻璃里弄进水母的形象。里面有纤薄的水母帽,也有飘逸的触脚。估计制作技巧性非常强。
$ R- a. p X, }" T9 ~$ ?3 I ^
4 x1 x* H" `5 `/ _, d3 r"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