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8|回复: 7

[广播]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 10: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z, b0 p$ o* s+ P2 z2 z- ~ 6 E# L+ r' R( C- L# ^

{) ? z+ w! a9 r2 a2 |7 |

 

( b& |4 F9 M e* B3 T5 x

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一个系列广播节目,非常精彩。不光讲解中医,还逐字逐句诠释中国文字、文化与哲学。

4 v0 v9 }3 _8 z

 

5 _& d' F9 j! [

这里我只能把第一集贴进来。后面的请点击下面连接访问:

0 q+ o0 U( p3 i L2 q+ w4 e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881328/

发表于 2009-11-1 1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11: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天真论》第一讲文字版 —— 根据梁冬、徐文兵谈话录音整理5 j# J( p9 W) z! N! D0 S
—— 整理者 向日葵 + r/ n, I' l9 @. ~1 k
* C6 C2 _+ r* \) N# U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9 H. f, T6 o" |3 d; Z; B
     
4 ]) X/ K2 h3 I$ z9 P+ `- F3 ]* f6 ~6 b0 x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6 `: \3 n) t4 s  c

6 X) y; i5 j' C0 u4 [+ Q    梁: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我是梁冬、梁某人。坐在我对面的是我在求学中医方面的偶像级老师徐文兵老师,徐老师您好! ( L" K; I0 b! Z2 l  L
    徐: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 N$ U5 F5 a4 o    梁:哎哟,一看你就很有电台风范,从小肯定是听“小喇叭”长大的人。
. ]* g  n( U9 ]( G0 w$ U    徐:听孙敬修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 @& ^3 Y# c7 Y# r8 D
    梁:我估计您可能是最后一批提到孙进修爷爷的小朋友了。以后的小朋友肯定都很难提到了,所以说让我们无限伤感。其实还有让我们无限伤感的东西就是中医。中医作为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它作为一个能够通达宇宙道理的一门学问,最近,尤其过去的一两百年来可以说饱受诟病,很多人也不很理解。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其实也不是崭新的视角,只不过是 一点点让我们现代人都能理解的语言,重新去讲讲我们的中医。尤其在中医里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这本书很多朋友可能在不同的管道也听说过。但是实际上,以我看来,我听到的关于《黄帝内经》讲得最有趣的人,就是我对面坐的这位——徐文兵老师。
7 }' O  R- k8 I) C9 R& W3 C% Q    徐:过奖。 # i% ]8 I8 B3 P& U, t- L
    梁:徐老师,您一看就是贵人。以前都说“贱人多语,贵人沉默。”  % h- \' b" k6 y  y; q
    徐:不是,先得听你说,你抛砖、我引玉。 " b1 a7 k9 ?7 w- f6 D4 o7 W
    梁:那我们这个节目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本《黄帝内经》,足足可以让很多人读一辈子,所以我们肯定要慢慢和大家分享。《黄帝内经》有很多篇,大概有81篇。
) G) O$ \+ r8 N5 c    徐:《黄帝内经》分上、下两部,第一部叫《素问》,它有81篇,第二部叫《灵枢》,也有81篇,合起来162篇。
' o# ?( w$ K# N, q( [2 y    梁:《素问》和《灵枢》有什么讲究吗?
/ B: w' E7 ^6 U   徐:《素问》简单地说,我们互联网经常有一个词叫FAQ,就是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就是经常要被问到的一些问题。这种问题都带有普及性、一般性的问题。要解答关于中医对生命,对天和地与生命的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所以《素问》是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的书。《灵枢》是指人的气和人的神灵沟通的那个节点、关节点,枢是关键。就是我们开合门的那个门轴,它一动整个门就动。所以这个是讲针灸穴位的书。
( G, u+ ^% @1 ^6 ?# @; b    梁:有《黄帝内经》,是不是有《黄帝外经》呢?
/ g3 P9 C$ I% q8 ?0 y8 R& F# e7 v    徐:没错。在汉朝刘向整理的《汉书•艺文志》里面,其中古代一集里面他就明确提到,《黄帝内经》十八卷,然后提到了《黄帝外经》有三十二卷,但是《黄帝外经》失传了。
! N1 i0 |3 ?5 E7 a/ N    梁:哎呀,实在是太过可惜。因为据我所知,《黄帝内经》很多时候是讲道理、讲法则,《黄帝外经》可能还有很多的操作方法,会不会?
8 l$ M6 `% s/ V8 j    徐:《黄帝外经》的解释有很多种。古代道家写书,经常把两本书分成内篇和外篇,比如《庄子》有内篇、有外篇,《抱朴子》也有内篇和外篇。《黄帝内经》阐述了一些中医的理论,《黄帝外经》阐述了另一些中医的理论,可能还是理论。因为称为“经”的东西,它指的是道路和方向,它不是那种“论”,不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
, Q3 v+ z1 M# I! }! C' {, m    梁:那会不会是一些外科手术方面的理论呢?
) w$ m2 B* J$ g1 d* h    徐:有这种解释。有人讲到,华佗的那些那么高超的外科技术,不是凭空掉下来,也有师承,所以有的人讲的是外科,包括中医现在讲这种整骨、整形。我们前一段时间刚刚去世那位双桥老太太,邓老太太,那都是祖传下来的那种整骨的手法,这其实也是《黄帝外经》的一部分内容。还有,比如说华佗他临死前写了一本叫《青囊经》,总结他麻醉的药方、外科的技术,相传给狱卒,结果狱卒不接受,他只好“索火而烧之”,就把这本书烧了。烧了一部分,但是留下一部分给动物做手术。包括现在我们做那种给猪啊、鸡啊,做阉割手术,那个手术非常精巧,创口小,而且感染率非常低,愈合得非常快。现在人们看来,就说中国古代的外科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一个境界。
6 t2 U1 @0 {7 U4 c8 S: R$ Q    梁:所以中国古代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真正对人外科做得好的,那点技术全部都是从对动物的手法里面移植过来的。
# }2 n- W2 V5 e% h9 G, R3 z9 v0 y6 U    徐:可能有这种,就是说从对经络的认识来讲,中医说人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有三百六十个腧穴;另外,人还观察到动物也有经络,也有腧穴,比如说猪啊、狗啊,都有足三里。 这些都是古代的那些很高明的巫师或者医师,他有望气的本领,就像扁鹊一样。《史记》记载,扁鹊学医学成以后能够什么?“尽见五脏正经”,他有一种超人的感觉能力。所以在这种感觉能力下再去扎针做手术,那就是相当高。
) d, `& j  q" L' W5 j    梁:所以现在有些时候说拿小白鼠做实验,在小白鼠身上扎一下穴位,很多人觉得这简直太可笑了,其实从另外一个更高的程度上来说,也不见得是错的。 ' U  O( r7 o4 ]4 R8 {3 ]
    徐:对,万物有灵万物有气。还有人现在给树还扎针灸呢。
1 X, C/ J  X1 V$ _# d    梁:噢,怎么说?怎么能够给树来扎针灸呢?
" q% l  \& P0 b3 X$ R    徐:树病了以后,你在它的枝干或者是躯干和分支上,不同的地方,给它扎上针,然后它的病就好了,给树也有扎针灸的。 6 o" x+ U% z' R+ s/ e, X- X, f" q
    梁:这真是太神奇了,要不是跟你聊的话,我们都想不到。其实这也同样证明了中国古代人早在几千年之前就比现代的西方人有一种更强烈的环球意识。什么叫环球意识呢?不光是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人、动物、植物,都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等的,因为它们拥有同样的系统。 , ?( X1 R& X4 [7 i4 ~2 D. z8 d: ]  O
    徐:古代的人和天、地,和动物、植物都有沟通,它们有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 z4 \" I, G& i! B
    梁:什么交流方式?
3 Z: j6 z4 e. y9 e6 n/ S    徐:就是神通,就是在神的层面上与他们沟通。 " n: M( v7 R# g  R1 Q3 m
    梁:这会不会太玄了一点点?
0 Q. f7 j! O5 e3 p    徐:是玄,我们今天谈的中医就离不开一个“玄”字。
" i* j8 k* g% x    梁:当时的古代人是怎么样和动物、植物去沟通的呢?那我们现代人说,经常说家里养个狗狗,时间长了之后你跟它是有默契的,你看一眼,它都知道你要什么。
! C  S; }7 i3 f0 {2 d) Q    徐:这就是我们讲的,在神的层次上沟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狗一眼,狗看你一眼,两个(眼神)就有一个交流,这绝对不是语言。 0 `$ g( O, j5 A5 w8 S5 o
    梁:我有一种假设,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录音棚外面有一些猫,夏天有些时候,我看见这只猫的时候它也在看我,我有些时候就在想,我看它是一只猫,它看我看成什么呢? ( C9 r& S" U) W
    徐:是一堆肉。就所谓“子非我,焉之我不知鱼之乐”,但是他人有心,我们可以“忖度之”,可以发自内心地去体会一下,能够感觉到,这是种感觉,可能说不出来。你看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其中黄帝取胜的一个关键原因,黄帝有一支特种部队。 9 s! Z/ t* z0 x9 I
    梁:是什么?
7 Y: Y9 R; A4 n& Y/ \" o    徐:熊罴( pí )虎豹。
) [: @+ L' l) }: P0 [( [! E( N    梁:熊罴( pí )虎豹?熊虎豹我都知道,罴( pí )是什么东西?   b3 Y8 o# [: b; h3 Z8 y
    徐:罴( pí )是一种大熊。
( E( \+ V. g* h    梁:怎么写,那个字儿?  
2 `: x8 a( e9 U% q    徐:就是一个能字,一个罢了的罢,上面不是一个四,底下一个狗熊的熊,叫熊罴( pí )。
2 ]$ N( A3 b* q! Z4 O" b! G6 n    梁:噢,那叫罴( pí )。 9 c  x0 k. a# r& |- o0 l
    徐:对,一种罴 ( pí ),是一种大狗熊。 ) e% R. T& n% s6 U0 S
    梁:是不是现在已经绝种了? 3 ~# n) Z* Q# _5 d
    徐:很多动物现在都绝种了。
% j9 M1 ?; k  a! ^+ I    梁:对,就像以前有一种长着很长的牙的那种大象嘛。
4 d6 }& v; S# R9 z% {# X0 A4 p    徐:猛犸。
/ L$ D8 }0 v' ~  o7 i    梁:对,猛犸,也没有了嘛。 ' k% \, }& z$ Y
    徐:所以他能够驱动这样一支动物部队跟敌人作战,这就说明他起码跟这些动物有交流。
; w' g: G" J% g. \! g8 c    梁:你说这个后来像《封神演义》这样的东西,是写的呢,还是真的有可能?
7 |& B; ]5 f( ?    徐:这个《封神演义》书名有点错误,应该叫“封仙演义”。神不是仙,我们经常说神仙、神仙,神不是仙,神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就是我们讲的 “玄”的那个层次。仙是人,仙是具体的人。所以封神演义封的都是仙,它是以道家,也是个鼻祖,姜子牙姜尚为封仙的主要人物,然后把这些各色人等,具有特异功能的人排了一下队。 / n+ f* n6 _: n
    梁:你说特异功能吧,现在感觉像个笑话。因为曾经一度,大家也都觉得特异功能这种话是不能提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他们怎么认识那些能力比一般人强一点点的人呢?
2 }3 M6 \/ M6 l4 _/ z, C; O    徐:这个特异功能这么讲,比如说我们现在都有品酒师,同样几杯酒往这儿一倒,人家一喝,这是哪年的,法国哪个庄园出产的葡萄酒,人家告诉你。咱们喝都傻喝,就觉得是酸也不酸,甜也不甜的东西。你说这是特异功能吗?
9 V- Q* p- \/ u' a7 R6 J- c    梁:他们这种人就叫以酒为常。 / ^3 i2 ~9 u' p4 L1 e
    徐:这是不是特异功能? 7 _, H3 }$ V$ C- z
    梁:算是。 + z7 k2 N* X2 g! e  M2 @6 B
    徐:孔子评论那个易牙,就是一个好厨师的时候,他说,他把两条河里边的水混在一块儿,就让他品,他能完全准确无误地告诉你哪杯水是哪条河的,这也是特异功能。我们现在都把特异功能神话了,好象是有点玄,不大存在,其实这就是特异功能。古代人们认识中医的方法离不开这种与生俱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我们只不过被一些后天的东西给蒙蔽掉了,这是人的真的性情,蒙蔽掉了,只不过有些人还保存着。所以你看《黄帝内经》第一章讲《上古天真论》,所谓天真者,就是还没有来得及受污染、受蒙蔽的人的那个状态。
% x5 n/ |. y5 f2 z; X+ u/ C4 `    梁:就是有机物嘛。 5 n2 |0 \( A5 U4 s( Z. v- Y
    徐:就是天真。 . v: ~4 ]9 |% A$ Q
    梁:对,咱们现在不是老说很多食物污染,所以要吃有机鸡蛋,有机蔬菜什么的,算是这样吗? * ?  g. X* J# [9 t
徐:现在人提的有机的东西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物质” 就是唯物主义那个物质。我们认识到的有机的概念要比它要复杂得多。你就说你没受一点污染,没受过化肥,没这个没那个,但是,你是在大棚里长的,你得到那个天地之气就不对,那都是邪气。   
* V1 G. v" O. @0 y梁:什么叫天地之气啊? 9 L0 o8 O0 c% T2 c7 L/ f, c
    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就是天地之气。你非要搭一个大棚,然后把那些东西种在里面,长出来的还是那个形,还是那个样,但是吃起来没有那个味儿,这叫没有得天地之气,这种气就是邪气。所以很多人说吃东西还分析里面含多少什么氨基酸,脂肪,含这种矿物质。中医看到的是更玄的东西。 1 f3 X* a4 v, D8 {! n0 v" I
    梁:或者是说更本质的东西?
8 L  K+ \+ e% z* |/ t% z. A    徐:就是它背后的那种能量,以及,你光有能量也不行,你能量往哪个方向走。
) p! o9 P1 M; v, x# @% i    梁:能量的方向? ( h9 k" S  @% u$ l5 T" P
    徐:对,能量的方向。就说你开个车,我开个车,咱俩都奔广东,你往北开,我往南开,这就是方向。你可能能量比我足,但是你方向错了,我们说那个神就乱了。所以中医讲顺应天地之气的话,它讲的是这个东西。 9 c9 g" Z! L( ^
    梁:有意思极了。所以今天我们稍微花一点点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黄帝内经》、中医。现在我们开始了真正的谈论《黄帝内经》的话题。《黄帝内经》在《素问》这篇是有81篇的,在中国的所有医典里面,最重要的一本书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里面排在第一篇的文章,居然叫“上古天真论”。足可见,这个“上古天真论”是多么多么重要。
6 c- ]( X! O. @. G& }) u2 E    徐:对,没错。 ; W' T; g! ]+ s% O1 Q7 G" ]! h
    梁:《上古天真论》第一句话叫“昔在黄陵”。
5 u( `' p8 D; [7 D  C$ R 徐:什么,“昔在黄帝”。
6 Y. r. ]( M  r3 m" ^' { 梁:对,我照着念都不如人家背。“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就是说当年有个叫黄帝的人,“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请问,什么叫做“生而神灵”? ! m( [) O2 j( S5 n4 n
徐:首先说“上古天真”的意思,我们刚才提了一点。是说道家是讲究道法自然,认为老天自然赋予你的能量或者是能力,是最高超的。所以自然的反义词你想一下是什么?
* m% _1 d+ S5 A8 x8 f* v- q; P 梁:就是不自然。
  X! Z/ j; {- y 徐:就是人为。所以说我们说“做作”,北京话叫“作”。这个“人” 加上一个“为”,合起来一个字儿。 1 H" R: H7 M2 g7 P4 X. g$ n& m
梁:伪。
7 P* ?) t$ ]% |/ n: H4 g" N6 K 徐:对,就是伪。 9 b5 B. U) E' f3 Y
梁:所以司马南总说伪科学。
/ x) _+ ~, C. f2 C, \0 E) @. \ 徐:伪科学没错,中医就是伪科学,中医就不是科学,中医是另外一门认识自然的学问。
( ~0 k% ?* m2 o) D 梁:对,或在到达真理的路途上有很多的路径,科学是一种。 % l: ?# u! @+ m* w6 u1 t
徐:对。 2 n% I: a4 t( O- n/ A
梁:宗教、艺术、文学都是。同时,我觉得我们对于科学的这种界定还不一样。可能对于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中医是另外一种广阔的科学,也不一定。
6 j7 F- g- _) g2 m 徐: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是伪真理。 2 J2 {% @5 [; Y7 ~
梁:哎呀,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有趣了。
& c- n5 T' s3 i: x1 s 徐:所以当中医是伪科学,而科学又是伪真理的时候,我们是伪伪真理,正好负负为正,我们就是真理。
+ H7 m- }& H4 ?4 h 梁:好,转过来,“上古天真”。 # j. _6 [  X8 k& A; G7 X
徐:所以为什么提到这个“伪” 呢?“真” 的反义词就是“伪” 。我们说天真,天,自然赋予你的那种能力。在这种能力面前,你还是谦卑一些,不要把你的人为、做作,“作”出来的那种东西,凌驾于这种自然之上。
+ P4 Y, _4 r" Z$ l7 ]* ~ 梁:对,不天真的男人就是“伪哥”。 % w; y5 v+ {* Y! q5 y+ [# t
徐:就是“伪哥”,不是帅哥就是“伪哥”。
1 n8 p3 u3 Z- D 梁:你刚刚说到天真就是那种率真的和天地一体的?
: q0 Y7 I. @. t4 R; U# Z% ?6 h5 H 徐:对,就是不加任何雕饰的东西,不加任何人为粉饰雕琢的东西。另外这个上古,从道家来讲,他认为今不如昔,就是说从这个道法自然角度来讲,时代越进步,人为的东西越多、越高级,离那种天真越远。而追求这种天真的唯一的办法不是在现在世界上去找,而是返璞归真,回到远古的时代。那会儿的人们是最接近自然,最天真的。
: ~( C4 p) _* Y7 ~- D6 ^1 x 梁:所以社会进步的另外一种表述就是距离自然越来越远的一个过程。
! ~$ L% c+ _9 S7 H+ ~& P& g 徐:对,人的本性越来越被压抑,越来越被伤害。
3 Y3 Y, Q5 ^2 x% r 梁:套用句时髦的词叫越来越“异化”。 2 A/ P( Z" l% G0 O, ^
徐:异化,就是异化,其实就是异化,异化的结果就是人活得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自然。所以从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来讲我们就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人想回归到自己自然纯朴的本性就要做两件事儿,一个是尽可能地亲近自然,第二个尽可能地回归传统。或者倒过来也行,叫亲近传统,回归自然。这就是上古天真论第一个题目教给你要做的事儿。那么它下面接着就说了,“昔在黄帝”,他讲的这句话是对黄帝一生生平的一个总结。黄帝他是叫“生而神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 F, }& t8 ^* u- ]' L
梁:24个字就把一个人的一辈子讲完了。 ! p2 l) v! p& i, i& n6 _
徐:对,把一生概括了。
8 c/ p/ }1 c/ G' d+ A& } 梁:你说你怎么能够不觉得中国文化太美。24个字,“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4×6 = 24。- ~, ^7 L: a9 t* _+ y
徐:您刚才说的,我们现在怎么用现代语言去诠释《黄帝内经》,我个人认为,诠释不了。你想学习《黄帝内经》,你就去学古汉语,你去理解古文的每一字的意思,然后你就能跟古人沟通了。你把这些东西翻译成大白话来讲,最后,就好像拿中国话来翻译那个外国诗,或者把中国诗翻译成外国话一样,没味,没有神韵。我们先讲“生而神灵”,是讲这个人生下来就不一样,我们知道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宗教,我们就不提名字了,说他那个教主,生下来就脚踩莲花,天下地上惟我独尊, 0 V) r, o2 p5 s7 Q1 _
梁:是佛教吧? 0 Z8 f; x& v$ q" d
徐:对。而我们中国人总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都是把外来的宗教顶礼膜拜,忘了我们自己同样有这样伟大的人,有这样伟大的学问,同样在阐释有这样的使者带来这种上天的信息,告诉你天地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黄帝。所谓“黄帝生而神灵”,他生下来就有天赋的与天地沟通的本领。什么叫“神灵”?我们现在说什么叫“神灵” ? 什么叫“神”? & R+ _7 Q4 @6 [6 a5 W
梁:我认为所谓的“神”是所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集合。 0 D, N; C" e# x; _3 T" y3 N% ]
徐:唯心的吗? 3 L0 v$ T: y( W( L' l: P
梁:也是唯物的。比如说什么叫“神”,你看,市场上所有人都作出了买股票和卖股票的决定,结果,你就看到股票的曲线有升有跌,就好像有人画出来一样,今天就涨了又跌了,但是,所有的涨了又跌了并不是某一个人画出来的,而是所有人根据自我独立判断而出来的一条曲线,就好像有一个人在画,我认为,它其实是一个比喻,它实际上是把所有人的所有共同力叠加到了一起,呈现出来的一个形象,这是我对神的理解。
* f5 a9 s& _/ m9 @ 徐:有这么一个故事,也是禅宗的一个故事,它讲的风动,幡动。两个小和尚在讨论,看那个旗幡在飘,一个小和尚说:“哎,幡在动。” 另外一个小和尚说:“不是幡在动,是风在动,是风吹幡动。” 然后你是第三个小和尚,我问你:“谁让幡动?”
8 e# z8 ]: J. A5 L 梁:心。 & O3 X( D5 q6 p$ ~. E
徐:太远了,谁让风动?
" R  A6 a! j$ g, J1 L) S1 R- l 梁:谁让风动?天地?
& L- X9 s) g% }! p' K* q8 `' D 徐:天还是地? - e( \" w+ V7 m/ S" c6 [5 y
梁:天。
4 [5 M# @6 U- U, V6 u" q 徐:来了第三个小和尚说:“是地球自转产生了风。” 那么又来第四个小和尚,“谁让地球转?” 3 \; |: D5 h8 z4 D; L5 ]
梁:太阳。
3 X1 C* h$ U5 L$ ?& j; N# v 徐:谁让太阳发光? ! V# \) E9 @# a3 y( P( J
梁:不知道。
3 L5 E3 a7 ^( a+ I# Y 徐:总有的吧?你得往上追呀!
. r5 B/ i7 j1 X3 ` 梁:不知道。 7 {( i( m  s) k( C; b! C
徐:银河,宇宙,再往根上倒,倒,倒,谁让宇宙动? / g, v- ~. D, L+ E5 Z
梁:那可能是霍金了。
! z$ C; x! p* ^- ~7 }+ m: U+ d 徐:最后和尚的老师就出来了,说,心动。什么叫“心”? ; d% F% F$ P5 e- i  d( J. }& ^
梁:心就是神。
2 Y1 {7 Y# b1 K0 j9 \9 r1 m; \ 徐:对。中国古代文化你记住,“心”和“神”是同义词。所以说,我们说的这些物质,还有它的运动,推到它的基点,推到它的原点,也就是“灵”。那个“灵”,我们给它个名字,西方人叫“God”,叫“造物主”,我们叫什么? ( o* l0 `! Z3 c) z* {6 r
梁:我们叫“神” . D8 w/ j  z) c& t& `7 L4 `
徐:我们叫“神”。你查一下《说文解字》,“神,引申万物者。” ( _/ D+ @6 w* J5 A
梁:所以它右边是一个“申”字。
2 R+ J0 H3 j) x( G8 o" G6 p 徐:对,天地万物都是从那儿过来的,引申万物者,或者你翻译成英文,Who created everything,( 梁:散装英语不错啊! ) 你翻译呀,造物主。他们都说我们中国是无神论,我说我们中国人是有神的,中国原来就叫“神州”,是神眷顾的地方,中国人不是没娘的孩子,可是,我们中国人都把神给忘了。
& M3 M' c1 o5 d6 B) {' X1 R 梁:会记起来的,会记起来的。 / r( l: L  G' g8 N% x5 H$ J+ s& s
徐:神,是创造万物的那个什么什么。灵,神是天,灵是人。你看繁体字“灵”字怎么写?上面一个“雨”,中间三个“口”,底下一个“巫”, “灵” ,想起来了吗? # D+ I' J& U: M' T, `3 S+ x
梁:对,对,想起来了。
$ J; ?: f1 Q: e1 T% h0 C2 [ 徐:这个“巫”,就是我们现在鄙视的那个“巫婆”、“神汉”的“巫”。我告诉你,“巫”,是中国古代最高智慧分子。
7 k2 _9 M% G/ ]8 G 梁:这个,每一个民族都是这样的。
! j7 ?# H0 q1 g 徐:可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把自己的最高智慧分子踩在现在的脚底下,一说起“巫”来都带一种恶毒、贬义的词在说“巫”。 " U& Y# I, r0 Q: ]/ p% A; x; Y
梁:那咱们说“灵”字。
7 ]1 `  C& c3 ~% A0 }. F9 K 徐:你一说“灵”就离不开“巫” 啊!请问:什么叫“巫”?“巫”的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是沟通天地的,这边这人代表活人,那边那人代表死人,它是沟通天地人鬼的那个灵媒,那个媒介,这叫“巫”。
/ S+ a8 u/ @( p 梁:然,然哪,然也。 * A" ~# ~8 z" f6 q: Y
徐:再问一个问题,巫是男的?女的? . s& E# ^' U' ]0 u/ c" X* f2 \1 D
梁:巫应该是男的。
" R( y7 B# {0 e/ p1 {9 l 徐:传,能够跟天地鬼神沟通的人,绝对不是一个人为意识很强的人,而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很有第六感的人。你想,这种功能男人具备还是女人具备? & J  p& j/ D( L1 X( C" L
梁:我以为是男人的原因,是因为它中间是一竖。
0 S3 w. c5 Q0 @' d 徐:不是,真正的巫,都是女的,一说巫,都是女的。男巫,男人后来慢慢也开始有这种本事,男巫叫“觋”,就是一个“巫”字边,底下一个“见习”的“习”,所有的男巫都是跟女人学出来的。 . O. r$ H$ k8 P
梁:上边一个“巫”,底下是 # g( y) n( T0 m1 {! e8 t1 ]! n
徐:不,左边是一个“巫”,右边是一个“看见”的“见”,“见习”的“习”。 ' A2 Z$ I6 u* k$ W7 j
梁:看见的“见”,还是见习的“习”?
" Z! j0 G2 T2 ~& v 徐:见习的“见”。
. ~3 W  T* o  w: e; m% e- { 梁:哈哈,就像我们当年有一个老师姓钟,他打BB机的时候说,“麻烦小姐呼,姓钟” “钟什么?” “钟表的表”。
: U9 d* [6 U& W* e* u) I 徐:见习的见,叫“巫觋”,先有巫后有觋。所以巫是这种,回到我们刚才说的特异功能上,这种人是有这种特殊本领的人。当一个巫,通过三个口念咒语去祈求下雨,而雨真正下来的时候,这个状态就叫“灵”,我们说:“哎呀,真灵!” “灵验!”这个叫“灵”。, d: Y- [. Y( _
梁:用西方话“It’s work.” 5 P" r' w7 ^8 z1 V3 t4 L0 k% x
徐:对,It’s works.
3 t& [' }- b, K, r" M梁:我这样的讲的原因是要告诉大家,徐老师不仅懂中医,而且很懂英文,是可以向西方人用英语讲中医的人。这是懂科学的。 & `5 j$ B/ ~$ y/ R& B1 G8 f% K
徐:“生而神灵”,就是说,黄帝一生下来,虽然他是一个男的,但是他有与天地鬼神沟通的本领,这叫“生而神灵”,我们说小孩子生下来聪明不聪明,机灵不机灵,也有这里面的成分在。但是,他(黄帝)这个聪明是个大聪明,不是小聪明。这就是我们讲的是“慧”不是“智”。 ) {' @. M  [4 ~2 F* s" m+ o
梁:“智”和“慧”有什么区别? 3 K8 O  W1 A# |0 b
徐:“智”和“慧”区别很大,但现在人都不讲这个区别。但是,我告诉你两个成语就知道它这个区别,有句话叫“急中生智”,“慧”怎么说? + H. z2 t9 C. y7 \( K' X; H
梁:戒、定、慧。 : {! A* J; p2 ?: `' r1 I
徐:“静极生慧”。一个是着急上火时候迸发的灵感,一个是在极度安静无欲无求状态下迸发出来的东西,两个完全不一样。
6 s5 o! L- N4 }" l: z, M- s梁:再深入一点讲。 . _3 B7 S1 c3 R  a' D8 L
徐:“智”不带心,“智”不动心,不动神,“智”是知日,“知日”是讲,“智”是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像一个明晃晃大太阳挂在那儿,咱们在讨论它,除非你是瞎子,长眼睛人都能看见,就是说肉眼凡胎的人都可以讨论的学问,叫“智”。
* M+ v; b2 f4 t4 j而那个“慧”,首先它带心,只要带心的东西都通神。而且,它上边是两个“丰富”的“丰”,这两个“丰”意味着极大丰富、不可想象的内容,没有穷尽的。中间的像“回归”的“归”字半边的,它是一种哲学,拐弯的东西,就像我们讲“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它到时候会拐弯的,而不是像研究“智”的学问,1+1=2,2+2=4,无穷,无穷无尽,但是研究到“慧”就告诉你,多了不好,太强势了也不好。守拙挺好,抱朴守拙挺好,你要是按“智”那个学问就觉得这是一个“傻帽”,按“慧”的学问来讲,哎,高人。 2 z0 E5 I# @$ ]! a
梁:刚才我们讲到“生而神灵”,神,是指天神,是引申万物者,让这个世界动起来的那个叫“神”,西方人叫God。中国人讲“心”和“神”是一致的,引申万物者也是指“心”,所以说风动、幡动、心动,是因为心通神。
% m0 m4 }" E* C% b$ r: m& ?6 b5 I1 V“灵”,繁体字的“灵”,上边一个“雨”,中间三个“口”,下面一个“巫”,祈求下雨,如果能把雨祈求下来,It’s works,那就是“灵”了。当年的黄帝刚刚出生的时候就“生而神灵”,第二句话叫“弱而能言”,什么叫“弱而能言”? ! A6 W$ \- o( \3 {, g+ s
徐:“弱而能言”,这个“言”,不是随便胡说八道,不是小孩子咿呀学语。我们做人,儒家讲,立德、立言、立功,三立,(梁:马三立。)古人起名字,不是《道德经》就是《四书五经》,马三立,就是这个三立,立德、立言、立功。我这个意思是说,既然儒家把立言当成一个人生的一大任务来做,所以是说这个“言”不是胡说八道,也不是随便说话,聊天,而是能够出口成章,讲出一些非常经典的话来。 # w, n0 e, o* m' a% c
梁:就是随口就能说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打土豪,分田地。”  / B2 c0 Z$ V9 E2 f
徐:比那个要高。所以,我们中医讲,古代很多的书是不著文字的,叫口传心授的,而这种口传心授传出来的东西,都是现在落实到《黄帝内经》中的那些被我们看成是经典的文字的东西。所以说他“弱”,是说“弱冠”,“弱冠”是指二十岁以前,他在二十岁以前,都已经能够出口成章,说出一些很经典的话来,这叫“弱而能言”。 . f' X- Z2 y0 M- ?( ]9 G
后面一句话叫“幼而徇齐”,我们有一句话叫“循规蹈矩”,还有一句话叫“见贤思齐”,你光“生而神灵”还不够,你还需要什么?拜师学艺。所以,“幼而徇齐”,是说他自幼跟了很多的名师,得到他们的灌顶、提携、言传身教、耳提面命,这是他求学的一个过程。所以,《黄帝内经》始终贯穿着黄帝问于歧伯曰,这歧伯就是天师,天子的老师,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 e- y! Z. l" |* I! C' g# W# F% w
梁:“幼而徇齐”,是说黄帝年轻时受到太多高人的齐心协力的提拔和教育,当然,他本身这个胚子也好。
/ J+ a: e6 [0 U4 {# z+ [: M徐:有根基,磨砖成不了镜。你“生而成灵”,也可能你就有点聪明,或者是有点特殊本领。但是如果你得到这种名师名家的指点以后,你就能上很高的台阶。 $ Q# e, J9 m/ W
“长而敦敏”,什么叫“敦”,什么叫“敏”?“敦”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胖墩”,“门墩”,“敦”是指下盘特别稳的人。要读《黄帝内经》的话,首先要一些道家的一些功法,比如说要站桩要静坐。道家站桩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叫“气沉丹田”,“虚其心,实其腑”,“离中虚,坎中满”。离是心,心火,坎是肾,就是我们讲的丹田,它要把人保持一个什么样状态呢?下边很重,就像不倒翁似的,有生根,丹田是充满的。当丹田充满的时候,有虚就有实,虚的地方,我们讲“虚其心”。
) R: Q/ l7 @, G- `' J  s梁:就是坎中虚,离中虚,离中虚
( z% a" w/ V! P& q$ i6 e徐:你不经意间说出了现在人的一个大毛病,现在人是坎中虚,把自己的肾精全流失掉了,肾是虚的,搞得自己心火蒸腾得特别厉害,心火特别旺。所以真正养生的人是要“离中虚”,心很虚,虚心,实腑,肾精很足。所以“敦敏”,是说心、肾两个的状态。“敦”是肾精很足,“敏”,当心很虚的时候感觉就非常的敏锐,这种状态下容易出慧,这叫“长而敦敏”。   C0 ]& D" W; l' Y+ n
梁:古人讲虚心,虚心,不仅仅是说我们平常要保持低调,或装低调,其实虚心有很重要的物质基础,有生理基础的。
6 z( \0 C: y) m4 m* g: B/ y徐:我始终认为,成佛也好,悟道也好,性高潮也好,都有生理基础的。经络不通,生理基础不具备的话,达不到那个状态,那个状态出不来。
8 {. D) {* O$ X) x/ v: b梁:从中医的角度讲,虚心是指什么?
$ h$ w; y4 j$ E! {9 P徐:中医讲,虚心,是讲,心不被蒙蔽。有种病态叫什么?痰迷心窍。 6 A1 O( w$ Q( D+ c5 ?, m
梁:有些女同学总是批评她老公,叫作“猪油蒙了心”。 . k& t/ y7 a" D0 ?$ B
徐:或者叫“精虫上脑”,这都是心不虚了。 - Q1 o; G! F& ]4 M- p
梁:心不虚,它的物质基础是不是说,心上真的蒙上了什么东西?心肌梗塞,就是不虚心了。
2 v* ~2 y! p* z( C: j徐:对呀,那就是实住了。脑梗,脑萎缩,心肌梗塞,都是不虚心的表现。包括抑郁症,抑郁症不仅是淤血而且它还寒心,心寒肢冷。心本身是火,它被冰冻了。
9 I/ ~3 K; C  c+ f( \+ K梁:就是说,心的血气不足,温度不够。
, b9 ?0 X! Z5 G2 j" x徐:除了温度不够,气血不足以外,还有邪气进来,所以这些人要自残自杀。 1 y( u; A. j' [5 X
梁:邪气这个东西,可以足足讲上两天,咱们今天先不讲“邪”“正”这两个字。“长而敦敏”是说,虚其心,实其腑。现代人是虚其腑,实其心,猪油蒙心。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满脸的暗疮,其实不是上火,用中医的话来说,是虚火上扬,实际上火都在上面,下面都没有了,所以好的中医治疗暗疮都不是用温凉的药,(徐:用热药。)用热药,这是身体大智慧。 5 ^! r* p/ x  [; V
徐:你比很多中医已经高了。; t3 F0 t+ _3 a6 K, L) ^) y4 g
梁:“长而敦敏”太有意思了,两个字里已经讲出了从虚心到实腑,到猪油蒙心。最后一句话说黄帝“成而登天”。 / C0 r' |: x- X- L  @, m
徐:“成而登天”讲的故事是,黄帝在统一天下以后,自己到山上修行,后来天上下来一条龙,把他带到天宫了,还有一帮跟他修炼的人攀龙附凤,扯着龙尾巴龙的鳞角也跟着走了。 . W) Z5 r- x( }/ i
梁:这是一种比喻或是寓言了吧?
+ G5 X2 K3 O  P2 l, {* |! D徐:这是道家修行的一个境界,修行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神入化,可以魂魄离体。《黄帝内经》也讲了,修炼道家有四个境界,叫“真至圣贤”。我们经常说的圣人,好像高得不得了,在道家其实排名第三,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道家最高境界叫真人。这种真人,能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于八达之外。
. q$ V7 Q2 _7 O孔子是圣人,他的弟子叫七十二贤人。儒家的鼻祖孔子在道家的观点来看,他只是一个圣人,是生活在世俗中间的一个比较高的人。真正的道家讲的,孙思邈,是一个真人,孙真人,还有那个邱处机。 5 Z7 h" A8 X8 Y/ e4 r
梁:北京白云观,邱真人,在中国古代真人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 X1 a3 N% {6 ?# o
徐:黄帝修到了这个境界,叫“成而登天”,登天是到了真人的境界。 1 M) z- g0 J1 z% d9 Y) _4 A
梁:我还以为,成功人士当了老板了,登天嘛,天子。
, ?* {& P7 U) M& f. R# {3 g. X$ G- t徐:天子还是个人。修到真人的话可以魂魄离体,游行于天地之间,就是在时空中穿梭。
) @  ^! ^/ E& L0 d' K" W4 w# f5 ^/ e梁:“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相信朋友们从这二十四个字里面看到了一个事业成功人士的一辈子,以前的成功是你真正地明白了世界真理的成功,现代的成功境界低很多啊!现代的成功,充其量就是有一点钱而已,有一点合法的钱算是成功人士。
, E) n% D3 O; Q徐:对,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一样。道家的成功还是叫返璞归真。它把那些苛罚自己,雕琢自己的那些东西都看成是一种及其凶残的东西,它以保存自己的纯真的天性为一种追求的目标。所以《庄子》一本书整个讲的都是道家讥的儒家的一本书。孔子带学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打井,抱着一桶水浇地,孔子学生问老头,“你怎么不弄个水车呢? 一车水又省劲,效果又好。” 结果人家就说,“你是孔子的学生吧?” 你动了这种机巧之心,你就失去了你那种纯朴天然的本性,你耍的是小聪明,所以,道家是反对这种机巧营技,这种花哨人为的东西。你看我们小时候学《劝学篇》,荀子,荀子是孔子孙子的学生,他讲的是儒家的那一套。他讲什么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是说能划船的人呢,你善于利用船啊,你学会这个技巧,你虽然不会游泳,你就可以航行很远。这是儒家的思想。道家是说,你要是老是去想,利用这种机巧的东西,物质的东西,而不去发挥你的本性的话,你貌似得到了成功,其实你是个大失败。' ]& G; x& O* p6 }: C( o
《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讲到养生,有一些人能活到一百岁,而且活得很好,而有些人半百而衰,为什么?我妈妈是中医,她吃斋念佛也有十多年了,她那天跟我说了一句话:“现在的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多。”
. w! U% F* v7 h" l" I- o2 N3 S$ |# ~& [
    梁:你妈妈不小心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e2 m4 d9 X, ^& \

: Y* o7 y9 Z0 Q( q9 _    徐:不小心说出了一句很重要的(原因)。
' |% Y& `+ t7 X- e$ U- e! K7 S
  m$ b/ n0 ?- J; @# W    梁:有一个很重要的营销学大师叫菲利普克特勒,他说,大部分的商品,我们要做营销就要做什么呢?我们就是要去把需求转换成欲求。实际上,大家不需要换新手机。
- f7 m3 i) J) W8 x2 K) o+ ~$ D
' z. x3 E% l$ O5 [+ O* u    徐:煽动他们购买的欲望。/ n! L6 t" P3 h( }( {
5 R  x. z. p& ~% e& O
    梁:对,本来大家不需要一部新手机,今天你忽悠他,就是卖拐嘛。从这句话里你会发现,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发展出来的逻辑体系,有极大的需要互相兼容的部分,说白了,就是有极大的矛盾的部分。, D# o; F2 g# N+ ^! p0 V
3 \4 M3 ^: Z; b4 ?2 ], T2 {
    徐:极大矛盾。如果你想健康养生的话,要识别出谁在煽你的情,谁让你欲火焚身。很多人在大病快死的时候,或者锒铛入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是那么的奇怪,那么的不切实际,但是,就很奇怪,当时我为什么热血沸腾地在追求那些东西,这是一种病态。$ Y% g1 f5 a7 U# U" A2 T- r' X; P
9 s6 ?: p% x4 @  R
    梁:我在十年前采访过当时红遍两岸三地的四个广告人,包括孙大伟,包括另外几个人,当时我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广告人,你们忽悠人家买了那么多不需要的东西,你不忏悔吗?” 想不到这四个伟大的广告人,都是年过三四十岁,都是广告界的老兵,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会!” 事实上他们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事情就是制造了太多没有必要的欲望,纯粹是因为客户需要你做这个事情。4 J  @! I7 X4 f( o4 `
. i' q0 ?6 a  \6 r  T
    好,我们说回来,《黄帝内经》,下面是“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什么叫做“动作不衰”?. @' N& t9 U; {, [4 O5 ^, o

# B+ {. Z5 G+ f- R    徐:黄帝离我们相当于四千五百年左右,在黄帝那个时候,他又问他的老师,在他那个年代在问上古。这个上古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三黄五帝的开始,伏羲、女娲的时代。' s# n1 [7 {# H

. U5 }( P3 N6 G1 A5 t- }" F    梁:六、七千年前?
: o8 Z* o7 e' p% c3 B8 _3 ^( g9 }2 ]9 Z: z8 g; Q6 m3 V7 j' u
    徐:很早,比这还早。按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中国的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开始,那是很深远的。我们现在都学西方的历史,必须要实证,考古拿出实证来证明。所以他说这个上古就是我们道家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最自然纯朴的那个状态,那状态是什么呢?你想想,人能够在地球上生存靠的是什么?人没有虎豹的爪牙之力,没有兔子、羊、鹿的奔跑之快,(梁:没有蟑螂的繁殖能力。)人靠什么能生存下来?凭什么?凭什么你就成了万物之灵?在你发明了武器弓箭弹药之前,你还是个人,你靠什么生存?
, v7 w7 ]9 C: f, ], J- e5 d% ]& |3 R. N& F6 n6 V
    梁:这问题问得太深了,您直接说吧。- P: r6 m* J3 L) C

, ?3 l% h& w  F' ~' b; b" f: n    徐:靠的就是我们讲的生而神灵,它有一种与天地沟通的本领,它有一种对将来灾害的预知,这是通神的。人得天地之全气,所以通神通灵,动物草木得天地之偏气,它是部分通灵。所以,人为什么在母系社会女性领导天下的时候,那会儿人是靠体力干活的,是不是?需要狩猎、需要耕种,为什么女人当头?应该选一个膀大腰圆,肌肉发达的男人当头啊。为什么选一个女人当头?领导这个氏族部落的人她是一个与天地沟通的人,能预测。比如说,汶川要地震了,这个女巫就说“咱们走吧!离开这儿。” 她有这种能力,而其它的动物没有这个能力,然后就“哗”埋进去了。所以我们讲这种“生而神灵”,黄帝都生而神灵了,他还怀着无比钦敬羡慕的这种心情问他的老师歧伯,天师。歧伯,我考证,他是在现在巫山西陵峡一带一个部落的大巫师。后来,黄帝娶了嫘祖,四川人,养蚕的那个鼻祖,他们这个部落通婚合并以后,他把人家西陵氏部落的天师请到了中原做了他的老师。你到巫峡去看看,那儿还有古代的观星台。巫山,为什么叫巫山?为什么叫巫峡?那都是古代大巫聚集的地方。
1 F: D/ g' Y) |6 C2 l
% b4 J, e$ W' l, U$ {' ]1 V' p1 S    他问他的天师,“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也就是说,上古那个年代,人活到一百岁了动作还没有衰退衰减衰弱。我们先讲一下“动”和“作”,“动”是“动”,“作”是“作”,不一样。动是什么意思呢?繁体字的“动” 这样写,左边是一个重力的“重”,右边是一个“发力”  的“力”, “動 ”。这个重其实和我们的脚后跟有关系,我们管脚后跟叫“踵”。
+ W; ], I3 v1 H7 ]& t' @% O4 v
7 {. }+ a: t" x0 Q" B* T+ N9 n    梁:摩肩接踵。
/ P7 O% R5 p$ y0 Q  s6 S' O7 k/ S% O9 Z7 M
    徐:道家叫“踵吸”,脚后跟还会呼吸。所谓“动”是指脚后跟发力,所谓“作”,一个单立人加一个“乍”,它指动手,人的五指乍开,叫“作”,所以,“动手动脚”,/ J7 C6 K! C. H6 l
, Z& c1 q2 ~# p$ Z, {1 G
    梁: 动手动脚的意思是什么?$ Y6 @8 v  `% \
9 w8 m+ T* T. a+ m5 a
    徐:就叫“动作”,动手叫作,动脚叫动。为什么说“动作不衰”? 我们有一句话,“人老先老腿”。为什么?就是人气血不够了,为了心脑脏腑的需要,牺牲它的末梢,人的腿脚开始不灵便了,手也不灵巧了。可是,上古之人活到一百岁,腿脚、手一点儿都没有衰弱的迹象,就叫“动作不衰”。
6 z% u$ d: L6 f# Y3 Z
# r  {0 [! A4 q# Q$ _    梁:所以,你看很多人身体不好的时候,比如说糖尿病人,可能最开始受伤的是脚。8 M4 |4 ~! B& [2 Z5 B& k0 ]" ?' n

3 B7 f; J+ K5 s! p    徐:蜥蜴,遇到危险的时候,先“啪”尾巴断了。人到气血不足,需要保全自己的时候,先牺牲自己的肢体。
  S1 c' k9 E- U* |% v3 E; \7 D1 f* t# g
    梁:现代西医,西方人在健身房里健身很蠢的,都是锻炼四肢,不锻炼内脏的。
2 K, i3 g0 T- v/ _$ G2 q  H) W) z  r; r5 n0 o' b: A
    徐:他们在健体,美名其曰“健身”。, V6 B5 s+ N4 A% U. t0 g' L
0 N" Q; E: [, A) g; n3 N' {) S
    梁:体和身又不一样?2 \$ G# v5 [! s' E

7 x5 ]9 Z8 l5 b( @4 a    徐:身和体不一样,身是身躯躯干,体是四体不勤,四肢。所以,“动作不衰” 指的是他们的手和腿脚都很灵便,腿脚和手都灵便的原因在于他的身躯也是健康的,气血充足的。
# p  A1 S6 a/ g6 S2 V9 L& a; u' |6 t% g7 z( O, N- F1 c
    梁:对,黄帝说在那个时候,上古时候的人动作不衰,而“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1 [/ V: K% h7 i1 G
7 ]3 \& Z* k$ M1 B) n6 Z3 y    徐:他说他那个年代,年半百,五十岁不到,动作皆衰。腿也走不动路了,迈不开腿了,手也是捏不了精细的东西,捏不住了,动作皆衰了,这是因为时代变化造成的呢?还是人失之耶?失之耶?失之是什么?失道,人违背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或者是,人没有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呢?这是黄帝的问题。显然他已经知道,肯定是人已经违背了规律。7 a# N3 M/ N. o/ h7 b5 q

% ~$ Y! t6 d* c- N( o    梁:所以,咱们小的时候,学语文修辞的都讲究,提问设问反问,这典型的属于设问句。
: ?$ V$ X, e; D) k! [' ~) |& g7 j( `/ y
    徐:他其实是希望老师能详细的讲解,我也意识到了肯定是人做了哪儿不对劲了。! l1 d6 q# V6 _1 X* i" n

! p; P7 @. [& E    梁:歧伯回答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知”和“道”,动宾词组,不是说,知道知道,I know,是I know what it is。
- z% V$ W) H" n" Y0 ]1 G' u
# R% O( s! g: H    徐:I know the way。1 N6 K( w3 Z. \) R$ w4 P
- d5 Y- X1 Z( ?8 X1 L0 k' X9 S
    梁:I know the way。Yes, 他knows什么way?
( o, u8 `: K! @8 g% H' F6 D" D- ]& V
    徐:就是这个道。所谓道,我们就简单把他说成自然变化的规律。你顺着这个规律走,你想顺着这个规律走的前提是知道的,自然界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可是,我们现在人都是一拍脑门把自己的那种臆想妄想,按照自己的臆想妄想去做,而这种臆想妄想往往是违背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所以,上古的人,“其知道者”,那些知道天地自然变化规律的人呢,首先他知道。第二呢,了解了这个变化规律,他怎么去做呢?道是天道,法是人立的法。从道家传承来讲,我们强调四个字,道、法、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你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有善法,有恶法,你违背天道的那个法就是恶法。术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器是指有形的物质,或者有形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说,举一个例子,我们说,道法术器你玩玄,一点不玄。比如说,我们要去广州,开车去,你开你的奥迪,我开一奥拓。这是什么差别?道法术器上什么差别?! O1 U( J3 x- L( S2 X+ N& m3 U
; q7 S$ b) i: k# O. u
    梁:器的差别。
+ W2 k4 E3 D: l3 D/ o2 \
+ z9 [7 Z( S: D( D1 V& y2 I- q* Z    徐:我们提问了。梁冬开奥迪,徐文兵开奥拓,谁先到广州?
" I( I1 [& |' T
2 B! ~6 J$ B$ I2 A    梁:那应该是奥迪的吧?不一定。9 _* `6 T/ ^, V4 d. f$ o

4 h" S- N0 U# H) c  x. s" \& k1 B    徐:不一定。/ C0 T2 d7 k  D- i) |
" K8 |7 R3 ?. R  n
    梁:对,你看方向。
/ Y: X1 a1 [  ?" G( B! u! O4 C0 r. V
- A7 G6 G" E1 Q3 z9 i1 _8 T" y    徐:就好像咱们当年跟日本鬼子打仗一样,跟国民党打仗。人家全副美械,我们小米加步枪,谁赢?不在器上,有比器更重要的事情。第二层次是叫术。你开个奥迪,你是个新手,驾驶技术极次;我开的奥拓,可我是个老司机,我不往沟里开,谁先到?(梁:奥拓。)奥拓可能就先到了。但是我问题又来了。梁冬又开个奥迪,驾驶技术又比我好,我开的是奥拓,驾驶技术很烂,谁先到?
. i) G) |" |6 F+ W; D
* {: K: ~. X/ S( M" D& v% ~& n    梁:那肯定是我了。7 a9 X, w0 F) q, A! v, G0 x6 V# w% d

! e+ Z! B) ^* S- T, D) G9 ?0 {, B) W    徐:还不一定。第三个层面,法,就是你取的方法。你比如说,我们开的车本来就是用来走路的,你非要在水上走,你开着很好的车,驾驶技术很好,你走的是国道,二级公路,我开的是高速公路,叫取法。那谁先到?那就又不一定了,是吧?那话说回来了,你又开着奥迪,你驾驶技术很好,你又上着高速公路,你先到吗?9 U" Z1 E0 x2 b0 l0 Y% g% v" O
/ A1 |0 v0 G2 P& W
    梁:那也不一定,这次我学精了。
- A$ x, ~/ g6 f! k8 F1 u6 I# N% [( }/ q9 [- {/ B
    徐:最后一个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最关键的是,道。知道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吗?你老人家开的是奥迪,驾驶技术又好,走的又是高速公路,可是你往莫斯科那个方向开了,咱俩谁先到广州?我开个奥拓,我技术也烂,我走的是羊肠小道,可是我的方向是对的。我们现在人关注的都是这些物质技术条件上的事情,没有人关心道,没有人关心那个大方向。这就是中医养生为什么好的原因,它可能技术含量很低,高精科技层次不高,但是它方向是对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开着奔驰往沟里走,技术越高,结果离那个健康的方向越远。所以,我看到很多人在孜孜以求,心里面觉得很遗憾。
7 P' s: U7 e) W3 I$ |- [% g7 {" m( {! w. d
    梁:没事偷着乐。* @+ Y/ l* s- Y* x. Q$ F  j
! g; [& R7 ^* m" z
    徐:我干嘛乐,我要乐我就是病态。我是产生一种悲悯之心。所以,当我们说道很玄很虚空的时候,歧伯老师就说了,你取法阴阳啊,阴阳的变化是看得见啊,什么叫阴阳?简单来讲,昼夜就是阴阳,白天是阳,晚上是阴。男女是阴阳,四季是阴阳。你想法于阴阳,你不知道的话,你可以跟着老天给你的这些明示的这些现象去做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不对?我们现在怎么呢?逆于阴阳,白天睡觉,
3 p; F- y7 o% E; C+ n/ a  ~" E! \3 b3 c! t( W0 u1 r1 y
    梁:晚上卡拉OK,/ q( U2 f' M7 n' ^
# w8 X& c9 Q4 l* L: v7 x! F
    徐:晚上工作。8 t" J' L6 e) O* m8 k& ?

9 z0 z! N" Y0 w    梁:而且,现在很多人晚上干什么?晚上去洗桑拿,按道理说,晚上应该是收敛的,所有的神经细胞啊,你的整个气血啊都是收敛的。
/ Q2 `+ l; ^5 O# t0 G8 V- U( M2 k- K& V) R" w  z; d: h) p" k
    徐:晚上打游戏,晚上泡吧,8 K- l' ^) @( l) G5 W- C

/ @/ @  ?2 U  w( E  Q- a    梁:对,这都是不法于阴阳,都是属于不法分子,绝对的不法分子。
& n0 {+ m3 T3 O% E4 H# H6 H1 ^5 ^( C9 v! n  j9 t* E8 a1 Y" H
    徐:包括四季,我们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黄帝内经》第二章就是讲《四气调神大论》,告诉你,人怎么顺着天地四季变化的去调养自己的身体。可我们夏长到冬天本来应该收敛闭藏,好多人冬泳。一说,与天斗、与地斗。
0 d! n" H5 A7 O8 P! ]
- ?, u, m6 J7 W. o0 E) B/ A7 M8 O9 J    梁:但是据我知道,好多搞冬泳的人还活得挺长的。, ?6 z4 n0 `( P/ y' c
6 K& e# r% R' ^0 a1 u7 H* g' m  [
    徐:你这是光看贼吃饭,不看贼挨打。光看贪官的耀武扬威、荣华富贵,没看他背后受的那些罪。你知道多少人因为冬泳死掉?你知道多少人学冬泳以后病得很惨?这些人都不敢上电视对着镜头说“我多年不感冒了。” 这些人都是被违反自然的规律伤害了。0 N6 f' W& y4 [; l6 |  W
4 I. X- D5 M8 ^) q3 \) x) N4 e
    梁:作为一个医生,你在说这些方面比我有权威性,你看过很多这样的病人。( O. B; C% D$ g2 Z- `& q4 k

6 K1 {4 d7 F  W& S( ]! L) O# {    徐:冬天也有常青的树,松柏,你要搞清楚你是不是松柏,你再去冬泳。你要不是松柏,( 梁:充其量是白菜。)你还是好好地披着棉猴儿悠着点。所以这些这些法于阴阳说起来很玄,其实很简单,我们经常说“祝你好运”, 你顺应天地的运势的变化走,你就能交好运,你非跟它强着来你就要倒霉,你就要背运。! x) `. z4 }; b1 C7 J

. \% |8 S4 t+ `& ?( m/ a5 [    “和于术数” 是这么说,数,带有这个占卜,《易经》,基本上来讲,这是一种预测未来的一种本事,通过打卦,这种计算,去找一些适合不适合做的事情。比如说,中医把数字分为阴阳,奇数为阳,1、3、5、7、9,偶数为阴。另外,你把这个一个点、三个点、五个点摆开以后,它是一个锐角,三,进攻性的方阵。你把四摆那儿,八摆那儿,四平八稳,是个防御型的。所以这就分成阴阳。天地变化的阴阳你是可见的,这些数字变化阴阳,你要是阳气特别旺,你选个阴数,这叫和。你这个阳气不足呢,你选个阳数。这叫“和于术数”。6 T& Y% ^9 G' J+ X

: x: A/ S/ d: w. }7 f1 D    梁:如果我最近阳气不足了,我就选一个1391391391的手机号码。- {7 ~5 `) ~- ?% x
* C3 ?: h& }5 u- v2 B* ?; J
    徐:你看现在人都选八,跟广东人说是发,我告诉你,8是个很阴的数,一般人镇不住,你看繁体字八怎么写?
* C4 ~* R5 l! w1 X' a( H5 M; r( X
    梁:一个提手边,一个“别”
8 w& e1 ~# {1 K% H3 v7 y9 J4 c; M" b" Y! |# n% g$ j- w/ }( X$ i) y
    徐:分手,拜拜。' F3 E5 y! R) V8 A/ a# t: }% X( A

+ }( S* h" {; t, D# P    梁:拜拜您哪!: {: q2 N( w' S. I8 A; }3 q
# F7 p% N2 O" @5 [: T( P
    徐:所以8是个分手数,很多人占了很多的八,就是妻离子散,选的数不对。
, Q" V7 ~2 _1 t7 S+ C
/ e9 k: p9 b- C6 Z2 I( t0 Q. i    梁:所以2008呀,是一个大家要坚强面对的一年。% a, R) K& g; ^7 M0 V

" s/ [6 i9 x" s* s    徐:包括那个九,9是阳气极旺的一个数,古代只有皇帝能有,一般人别用它。“和于术数”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在通过这种计算把万物归为阴阳的时候,你去调和它,如果自己的气啊势啊镇不住的时候,有些数字你要慎选。所以,我建议,普通人,3、4、5都挺好,这种极阴极阳的数都不要选。你如果你是具有雄才大略,你能做大事你就去选这些数。(梁:赶明儿选一个手机号,133……联通。)3、4、5适合普通百姓,可是很多人就讨厌这个4。2 }. S- D$ w9 z' ]1 A/ H

  k+ G6 p1 ^/ `# c$ c( L( t    梁:4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0 a. L$ b3 N6 x& L, T+ B" j
' G* l' E) g# P( C5 `/ ^
    徐:四平八稳,4是一个坚定的防御数,比较稳。另外,这个“术”,古代讲职业,选择你做什么样的职业谋生。孟子说过一句话叫“术不可不慎。” 就是说,选择职业一定要慎重。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职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特别大。我们在中学学方苞写的《狱中杂记》的时候,他写那个狱吏的黑暗,对人性的摧残,最后他想起孟子说的这句话来。其实,孟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这么说的,他说,“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就是说,做弓箭的人,他整天想着要把箭头磨得特别尖,生怕这个箭做得不好,不能把人杀死,所以他整天想的都是害人。可是,那个做盾牌、盔甲的人呢,整天就想怎么把盔甲做得特别厚,把人保护特别好,这种职业把他造就出一种慈爱关爱之心。所以,你选择这两个职业,最后结果完全不一样。(梁:人性都不一样了。)后来他讲“巫匠亦然”,“巫”指医生,医生生怕自己技术不好,不能把人抢救过来。可那些“匠”, 指做棺材的人,他整天盼着,怎么还不死人?多死几个人我多卖些棺材。所以,你看,一个发的慈悲心,一个是发的什么心?恶毒之心。所以,这种“术”对人的身心,对人的本性影响是在是太大了,所以叫“和于术数”,古人讲,要慎重地选择职业。古代为什么把人的职业分成九流?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他分职业不像我们现在,谁挣得多,谁就红。他分的是什么?谁做的职业对人心的,他说的话做的事不违心的,这个职业最高。“和于术数”,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本性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否则的话,你会活得很惨。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3: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发觉上面的敛接不管用了,所以更新了一下。
1 ?+ _+ l$ U+ T不过上面的链接,好像上古天真论少了一期,应该有14期的。" \4 n9 E% h4 |& n* m$ i5 X+ }& C
想批量下载的人可以用电驴在VERY CD上搜索一下“中医太美”,那里有完全的版本,而且还在不断更新。
发表于 2009-12-20 2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我回头看完再评论一下
发表于 2009-12-20 22: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不错,徐说出了我以前说的话。中医不是科学,不是现代科学的概念。中医是几千年的经验,那时哪里来的科学啊?但是,不是科学的事情并一定时谬误,也可能是真理。现在有些支持中医的人,使劲把中医往科学上凑,是舍本求末。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夏凉 ) D+ V' s1 V9 h2 Z
夏兄啊,有空听听这些广播吧。文字版我找不全,而且广播是活的,比看文字版更精彩。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古人都是口传身授的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