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3|回复: 1

[秦无衣] 【长篇小说】江南血 4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5 11: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寒露 42
: d7 M- o8 v$ \; V+ }. n2 j7 i
0 c8 T/ j4 J% A; C% L
* g) u3 w# D& x/ y; _" s0 T' G
 周修流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人,只见他身材敦实,腮边一绕胡子,眼神清矍有光,气势夺人。他戴着方角巾,蓝色道袍,是个监生模样。于是赶紧就朝他行了一礼,说:“在下便是这里的掌柜,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 ?/ q0 k9 l0 n: ?
! ]  [: b2 o; r那人笑着说:“在下是姑苏长洲卢泾材,字渭生,国子太学监生。”
# Y. Z3 z/ a; V% `/ A8 s
( O8 H2 \/ y: T5 ^+ [周修流想起几个月前在燕子矶送别史可法时,郑森曾经提到过,他们国子监有个义愤填膺地出头为史可法请愿的太学生卢泾材,原来便是眼前这人,于是心下顿生敬意,笑着说:“啊呀,原来是卢先生!卢先生当初为史阁部陈情的慷慨激昂的故事,晚生早有所闻。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失敬了。”: V- h; Z" B( x2 v
' U( x" Z0 m9 U$ I  \  o9 ^
周发在一边插嘴说:“少爷,近来南京中和咱们茶楼的热闹事、新鲜事多着呢。你不妨听这位先生说说。”( o5 D# \% Q) }0 ]( l

3 L* m1 r, g+ E% o# N周修流对他说:“你这小子,还不快去冲泡一壶上好的新茶来,我要向卢先生好好讨教。”周发答应一声去了。周修流笑着对卢泾材说:“我的茶馆开张已经有些日子了,可是往常并不见卢先生上门啊?”
  b' I* S) c* b% ^
) n6 _3 J, Q' Q9 u卢泾材坐下说:“不瞒少掌柜,我闲时也不常到上酒馆、茶楼消磨时光的,秦淮河这一带也极少来的。只是这些天听国子学中同窗纷纷传说,秦淮河边上有个开张不久的‘明泉茶楼’,来往人物繁杂,往往可以听到一些惊人之语,颇有当初东林、复社广开言路的余韵,是个不错的去处,于是今天趁便就到这里散心了。下午在这里呆了两个多时辰,才知道传言不虚。没想到,一杯清淡的茶水,也能兼顾天下啊。少掌柜开这茶楼,用心良苦,倘若能维持下去,说不定意义不下于当年的东林书院呢!”% A* v. ?# _0 u+ m" r8 g( L  @+ s
) L9 X; B+ \" ^# y  d* u
周修流有些惘然了:“卢先生这话说的我有些不明白了。你说茶楼人物繁杂,这倒是真的,来的客人,三教九流,自然传闻也多。还有柳麻子不时的来说书,也有河房那边的小姐们来唱曲的。但是,我不知道这东林、复社之风范,却从何说起?”
& w4 r. n8 I1 r6 l8 y' J
7 z, ?+ u$ U& M' I) P卢泾材笑着说:“小处往往可以见大势,民情可风,一言一语总关情。”% ]# }# S# l4 R% c+ K
) A7 i! W2 t! Y; S( ~/ A0 h6 F2 ~
这时,周发已经泡好了一壶新茶端了过来。周修流先给卢泾材换过了茶杯,倒了新茶,笑着说:“不怕卢先生笑话,我当初开这个茶楼,用意无非是为了弄点事干,顺便赚几个闲钱,说起来免不了俗气的。那东林风范什么的,那是万万不敢去想的。不过倘若大家来喝茶,还有这等收获,那于我来说,自然是意外的惊喜了!”他喝了口茶:“前些天我因为姐姐于归,去了趟绍兴府。其间不过半个月光景,方才刚刚回来。这店中买卖故事等,其实多是不知。假如有什么不便之处,还请先生见谅!先生以后有空,不妨多来坐坐。”8 F9 g" W0 C0 A3 Q5 V0 B
& _5 W) f; k2 v  E
卢泾材哈哈一笑:“晚上我正在这里等着总宪大人念公的到来呢。听说,这可是最近你们茶楼的一个大看点哩!过会念公一来,少掌柜便知端的了。方才那位小哥……,”他指了一下周发:“他说的买廪生的事,如今在南京城里可是路人皆知了。还不都是马士英等人的得意之作,这可是国朝自太祖洪武爷以来说不曾有过的事,真是斯文扫地呀!有人编排了两首《西江月》词来讥讽这事。少掌柜如果有兴致,不妨让我念与你听。”
9 r: u" S. A8 K* [4 ?& M: s: u" u4 }* k" ?6 C
周修流笑着点点头。卢泾材清了清嗓子,就吟诵道:7 P7 b& d! J5 T, Z  D" w* q

1 w9 \( d( J$ V3 H. _弓箭不如私荐,人材怎比钱财?吏兵两部挂招牌,文武官员出卖。
2 u% a* `3 }( [: L, o% G 四镇按兵不举,东奴西寇齐来。虚传阁部过江淮,天子烧刀醉坏。”1 q, d. T8 n# O
& l, Z' w" Y" H) T8 R
周修流听了,皱着眉头说:“这话说的果然贴切,眼下时局便是如此。看来,这撰词人不但有才学,还很有眼光哩。还有一首呢?”
5 q* v3 G& [  e5 \
) Y9 r" l0 n  V- x卢泾材说:“另一首是这样的: ‘有福自然轮着,无钱不用安排。满街都督没人抬,遍地职方无赖。 本事何如世事,多才不如多财。门前悬挂虎头牌,大小官儿出卖。’少掌柜你想想看,这词里说的这些事,可好玩吗?”
5 Y8 B  @. S1 p4 i" v. t
* k" k6 y( Y# K+ p0 d4 u周修流长叹一声说:“眼下朝中卿班官员变换的就跟走马灯似的,本来就是奇事了,没想到朝廷还要卖官鬻爵来聚敛钱财。国事如此,真是令人寒心呐!”
' q% `7 X7 l* X" q& k) c
% g5 _- p5 Q  V& x  p4 C0 b' ^卢泾材冷笑说:“这马士英倒行逆施,犯了众怒,有人就在鹅巷他府门口,题了一联,道是:‘两朝丞相此马彼牛同为畜道,二党元魁出刘入阮岂是仙宗’。”
+ H1 T: ?, u0 s- O6 J% Z$ [0 K. ?9 w( w- r4 N$ S0 x
周修流笑着说:“这个对子做的痛快。看来这南京城里,还不乏明白人的!”" M% N$ v+ j' G

2 q5 M  D2 K& S6 k/ p9 a卢泾材说:“还有更壮烈的事呢。有个平民布衣何光显,因为看不惯马士英等人的胡作非为,就上书朝廷,要求诛除马士英和刘孔昭。然而皇上不但不怪罪马士英,还下诏将何光显杀戮于东市,抄没了他的全家
) A+ b- G- `. W. ~" v3 O6 ]0 W5 s4 t5 C3 d- t
周修流说:“这何义士大有古人之风啊,可敬可配!”他忽然又问说:“——先生方才说晚上你要在此等着念公,念公他如今是左都御史,总理都察院,他可是轻易不上我们茶楼来的。”
6 t- G( @- ^9 v4 @( E4 U* o
" V4 Q3 D3 d5 r4 h% I9 t6 S% m卢泾材叹了口气说:“原来少掌柜不知,念公他已经被罢免左都御史职务了。吏科给事中李沾跟马士英穿一条裤子,他一直在觊觎念公的位置,前些时还在长安街一带张贴毁谤、攻讦念公的帖子。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 z% N/ I) q, M2 ]5 l8 q2 k$ I8 t  e0 d3 A, i8 Z1 s
周修流吃了一惊:“这却是何故?念公是四朝元老,在朝中深孚众望,为人正直,敢于直陈谏诤,怎么说罢免就给罢免了呢?!”他想,这朝廷果真是有些腻味了,想不到他离开南京不到半个月,南都却似乎是天翻地覆了。而且,刘思任定然也是不知道他父亲被罢官的事的。他想到身上揣着的刘思任给锦衣卫指挥使张鹿征的密信,心里忽然就有些焦灼了。
) W  P7 |) J% v1 K4 `1 K
+ F- i  m3 h. G: |; d: X卢泾材还没有搭话,只听得茶楼门口传进来一阵苍凉的咳嗽声。一边的周发赶紧迎了出去,笑着说:“啊,啊,亲家老爷子,你老又来啦?”" L6 i( f9 b7 F( S: Q1 _

6 y/ o5 b- c+ r" k周修流听到刘宗周拖着他熟悉的浓浓痰声大声说道:“你这混小子,前两天你还一口一声的叫着亲家老大人呢,什么时候就改口了?老爷子?我有那么老了吗?!再不奉承点,看我不一戈戳穿了你的这张臭嘴巴。”
, m1 {3 i! `" ^1 H
; g3 @: R1 v: i* m周发慌忙缩到一边,唯唯诺诺的。接着,周修流就看到刘宗周着黑方巾白麻丝绦,青衣圆领,肩上扛着那杆曾经让浙江巡抚黄鸣骏落荒而逃的、明晃晃的长戈,踱进了茶楼来。周修流见了,忍不住暗笑一下。
& Y5 k! k$ |% b7 t9 V" U
; v% @* p7 }1 R( Z0 R9 ^刘宗周的身后,跟着黄宗羲和侯方域两人。黄宗羲是刘宗周的得意学生,如今差不多也是刘宗周在南京的卫士与随从了,周修流见了倒也不以为怪。不过他在见到侯方域时,心下里却着实有些意外:因为三个多月前,侯方域已经跟随史可法过江到淮北去了,不知为什么他突然又出现在了这里?
) |! h* m) m! Q* w' m: u3 e3 l( D9 f+ b) j  C4 P; Y
他迎了过去,笑着接过刘宗周手里的长戈,说:“阿翁又要抖擞精神了。不知道这次要跟谁过不去?不会是跟老马吧?”说着把长戈接了过来,放在一边。; I  j! ~% o. M+ s: g' ]4 T* c

" b1 e  y7 M9 o5 i- J* C刘宗周大摇大摆地在大厅中间的一张桌子边上坐下,呼呼喘着气:“要是见到他,我说不定还真要入娘贼的来他一下子,还有那阮大铖,李沾,这几个贼牛,都是该死!”
3 T3 I* ]1 L7 P, ?+ J8 c! [6 _- z& J2 H/ y4 r! K9 w
周修流笑着朝黄宗羲和侯方域拱拱手说:“二位仁兄别来无恙?”9 u: V& s- M& a/ p% X- R

. X. q0 t' o8 {+ p% a, u8 N黄宗羲先笑着说:“听说你姐姐前几天跟秋岳完婚了?婚事办得轰轰烈烈的,耸动江南,这是大喜事呀。”他凑近周修流的耳边悄声地说:“念公这几天心情不好,老是上这里来说些闲话解气,可能影响了茶楼生意。周公子,你可不要放心里去。”
9 E9 O7 {4 a) N$ ]' E8 y
1 w" J8 h) u$ G% b7 M, z; l周修流笑笑说:“这我知道,太冲兄不必介意。我还怕他不来呢。”他笑着问侯方域说:“侯兄是什么时候回京来的?在一向可好?史大人还好吧?”+ C6 ~, f" e  G/ e- b5 V; A$ @0 y
# E, N+ T5 c( {" {6 W' q) t# y
侯方域叹了口气说:“眼下淮北的局势很糟糕,满洲人正在蠢蠢欲动呢。我是宪公让我回来向朝廷进呈陈情疏表的。宪公的疏表中说,‘臣备员督师,而河上之防,百未料理。复仇之师,不及于关陕,讨贼之约,不达于北庭,一似君父之仇置之膜外者’先自检讨,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实情啊。他又说,‘至兵行讨贼,最苦无粮,似宜将内库本相概行催解,凑济军需。其余不急工役可已,繁费一切报罢’可是疏表呈送上去,犹如泥牛入海。内务府照样大兴土木,而江北的军粮问题,仍然悬而不决。在南京这两天看到的情景,又着实让人心痛震惊。要是宪公亲眼见到了,还不知道作何想呢?!”
. B" M' K( x9 l* G7 o! k
8 M+ R/ Y( \" W说着,他跟黄宗羲一起在刘宗周身边坐了下来。刘宗周说:“宪之提的这些事,我昨天已经向皇上提过了,他当了耳边风。再加上马士英在一边撺掇,看来只是一团泡影了!真难为了宪之。唉,以后这些事我也管不着了。无官一身轻啊。”
: k6 _; \# R2 L" T! _% k
( Y& `" w" m- ~& ^2 _: O: A/ R" ^( i黄宗羲说:“可是人家阮大铖却说是‘有官万事足,无子一身轻’呢!! H2 x: j  F9 H: |5 y
9 [+ W& J8 j/ G/ W
侯方域笑着说:“这龟佬的脸皮是越来越厚了,我都不知道他的一脸大胡子是如何钻出来的?!”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 B- }, k( T4 O/ y, W
发表于 2009-6-25 1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衣同学笔下的文人,总是很喜欢吟唱,记忆力都那么强,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