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
</P>* K% H) F) {& [
<P> </P>* D* e3 ^+ Q: D, @6 h2 C& B
<P>看到武生家最后一只小鸡的照片,就想起我小时候养过的一只鸡。看上去真是很象很象。</P>
* k: Z7 ~. Y% F }2 E0 P' q Y<P> </P>! ?1 Q9 F1 A* L" @: S! j$ T m! E
<P>大概是我小学的某个暑假,成都突然来了很多河南的鸡贩子,挑着无数小鸡到处叫买。说是洋鸡种,来航鸡,不但不孵小鸡,还特能下蛋。(土鸡孵蛋期长,所以一年很多时间都不下蛋。)小孩们每天都围在这些鸡贩子周围,大有进了动物园一样的热情。不知不觉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起了小鸡。</P>, Q( T* V: b$ ^! e+ i6 p7 T. \
<P> </P>
& O( b9 a, u; I& D<P>我家人口简单,父亲那时还未平反,正被贬去改造劳动中。母亲也是受监督中的“资产阶级技术权威”,平时给病人挂号。重病人来了,不分白天黑夜,直接上手术台。自己累得不行了,就躺在手术室里一边给自己输液一边指挥抢救病人。所以家里的日常事,大半落在我身上。那时候我人虽然小,身上也有些操持油盐酱醋的零钱。於是也买了十几只小鸡。养鸡,当然就是我的事情。</P>9 Q7 ?6 }, |+ w& e) ]! r. N
<P> </P>9 S0 \+ E8 S, U% h4 S( E
<P>成都的夏天闷热的很,常常一点风也没有。我每天把家里的硬木地板拖了一遍又一遍,一尘不染,光亮的可以照人。进屋脱鞋,白天晚上都在地板上活动。晚上睡觉象小狗一样,往地上一滚,紧贴凉地板。一个地方睡热了,往旁边滚一滚,又是一块清凉。滚来滚去,一个晚上大概把就房间里所有的地方都睡遍了。</P>
' z v7 g% n- J( j' m8 V4 C# {<P> </P>
3 g3 {4 B& i, _$ f6 N% Z<P>买回小鸡以后,我不愿把它们放在外面,全部洗个澡,和我同居一室。在地板上用书啊什么的隔出一块,算是它们的空间。但这些小不点们淘气的很,很快就会冲出障碍到处乱跑。结果是我一天都跟在它们后面拼命地清洁地板。不过,每次躺在地板上,看一个个的小绒球在自己眼前、身上叽叽喳喳的玩耍,觉得真是乖的不得了。</P>8 `# U; t+ `, b- C$ E6 Q9 P
<P> </P>" o: K; g* @& t- }; t' E4 v/ G
<P>但不久后,就有些小鸡陆陆续续生病。据邻居们说,是染上鸡瘟了。因为母亲是医生,所以家里不缺各种药。赶快翻出些四环素、土酶素什么的,一天给小鸡灌水喂药,搞得比带小孩还麻烦,不过还是治好了大半的小鸡。可等一段时间,又会这样来一次。折腾来折腾去,到最后,十几只小鸡最后就剩下一只叫“咕咕”的小母鸡。</P>
" U1 E, P" X" k<P> </P>
0 W: r) \9 C' w0 A<P>小鸡“咕咕”,我养了两年多。其实到后来,都说不上我养它。我上学,就在厨房里给它盖一个小窝。窝里一个小碗放些米和水。每天一大早,我起床开开卧室的门,它也从窝里出来,到我房里“咕咕咕”地走一圈,再自己下楼玩去了。那时候厨房的门总是给它留着。白天没人的时候, 如果饿了,它会自己回来吃点米再去玩。傍晚,它又自己上楼回家来。有的时候我们出门几天不回家,它也就自己这么早出晚归的逍遥自在。</P> V0 _. L! _% S
<P> </P>, G5 Q/ I# ~! C. Q _; W. t
<P>宿舍区那么多看上去都一样楼房,每层楼,每户人家看上去也都差不多,但“咕咕” 却从来没走错过。“咕咕”长大以后,记不起什么时候就开始下蛋了。它每天自己回来把蛋生在小窝里,然后骄傲的“咕咕”几声,就又下楼去了。有一次我们回了老家一个月,托邻居给它添米加水拣蛋。回来邻居送来二十几个鸡蛋,对“咕咕”赞不决口,说它真是很乖巧得很,每天自己静悄悄地进进出出上上下下,除了每几天捡几个鸡蛋外,别的什么都不用人操心。</P>% b% q; h6 _- K; s- Q7 ?
<P> </P>0 Q1 Z" {! N; w" U% @ c( j
<P>“咕咕”虽然不象小猫小狗一样腻人,但时间长了,你却知道它心里还是很清楚谁是谁的。每次一看见我放学回家,“咕咕”都会跟着跑回来,跟在我后面,到家里内内外外的转几圈才又去接着玩。每天傍晚,它自己回家,也是先到家里,围着我们“咕咕”转几圈才去它厨房里的“卧室”。记得我们回老家的那次,离开家里好久。我们再回家的时候,它跟在我身后老半天咕咕的转,也不出去玩。</P>4 ]- W+ m2 ]9 G K |* n; U
<P> </P> {1 i N5 e2 `. h& c+ n6 e
<P>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长的时间,“咕咕”就是家里一员。那时我中午放学总是直接去母亲科室里吃午饭,但也不一定能见到母亲。常常是护士们帮我把饭打好留在那。有时候重病人太多,母亲几天都回不了家,整天就我一个人。这些时候,早晚有“咕咕”在身旁转悠,感觉真是很不一样。那时候没有养宠物的概念。但现在想起来,“咕咕”对那时的我,肯定比宠物还亲切重要。</P>
; ^2 C+ Y1 U m/ a1 n8 K<P> </P>0 D3 ?" o$ l4 p6 O X
<P>后来母亲一次重病,外婆又从姑姑那里过来帮忙。那时候确实没什么好吃的,为母亲补身体,我上学回家以前,外婆就把“咕咕”给母亲炖了中药了。我回来知道后真是伤心的不得了。不仅一口汤肉没沾,有一个多星期,我都没上过家里的饭桌,每到吃饭的时候,我就难过的很,一个人端上碗坐在宿舍的楼道里发呆。以后很长的时间,我都不吃鸡,家里都不敢再提和“咕咕”有关的事情。</P>! V! g# f# w a& j' O
<P> </P>
/ e4 u- k- C. D0 Q, n: p; F<P>现在看到武生这张照片,真象看到当年的“咕咕”。来航鸡个小,一直就这么点大。同时也想,经过这么多曲折,武生青衫对这幸存的小鸡可别太溺爱。不然话,以后还有更多的难受:)不过,不管怎样,野狼的百鸡宴,可能还得另作筹划才行:)</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