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颇蔺相如传》1
) O* x! g$ o4 i6 ~" U* B图钉 发表于 2006-9-23 14:44 / e; A' j9 h( t! G; t; e3 n
7 B! d: S3 P+ R$ w! _6 J
搬来原作细端详:& C1 ]+ c7 L2 L$ M
* e0 g# h# K2 |+ O
9 o" w# L6 ?) }/ r( C. o$ `刚看到图钉的作品,以为是什么收藏家的宝贝。总体感觉,图钉的作品类似晋唐行草多些,大概是和他以往的临帖有关。
7 D3 u$ i0 _% h
& y4 R) ^* l) A! ]6 W2 H俺水平不高,不敢乱说,先说俺自己临写行草书的体会。行草书的字与字之间,尤其是上下相邻的两个字,其间的关系犹如上下结构的一个字,因此,整个一行字,最好能一气呵成临写下来,否则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与正楷和篆隶都不同,因为这些字体每个字相对独立,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不如行草那样关系密切。所以,临写行草,同一个作品要反复临写多次才能体会到其间的奥妙,尤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互相呼应。每次临写前要仔细读帖(不是读文字内容,而是琢磨书法)。这也正是临写行草书比正楷或者篆隶的困难之处。6 n, U; I& x8 u# L& I
3 G- Z' q% M6 d* P- o总体来说,图钉的临写很精彩,基本写出原作的神韵。书法是抽象艺术,神似的重要性远胜于形似。在下佩服到佩服两个字不足以表达佩服的程度(真绕口)。8 |0 \1 r. L$ f5 T5 a6 v! d
- F3 G+ U+ W8 D. f7 R# Q8 W对于图钉的临写的问题,虽说瑕不掩瑜,我也说说。限于时间,只就前面两行多说几句。原作第一行“廉颇者赵之良”,第一个字“廉”最后收笔的一横明显偏右,即使照顾到左上的广字头也略有些过长,紧接着“颇”字立刻收缩,“廉颇”两个字就形成了近乎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松下紧,呼应节奏非常好。颇字紧到什么程度,只要跟第三行最后一个颇字对比就能看出来了,前者的右半部“页”很收敛。临写作品“廉颇”两个字距离太远,上下呼应就比较难了。“者”字,原作收笔两个点(相当于正楷的“日”字)分开,重心放到第一个点,第二个点放得很远,几乎跟其余部分形成左右结构。结构上虽然很放松,但是笔画却一笔一笔很清楚,包括转折之处,都近乎楷书。紧接着“赵之良”三个字一路圆转,和“者”字形成又一次节奏感。居中的“之”,轻轻带过,可以看作前后两个字的短暂过渡。临写作品,因为开始两个字距离已经偏大,“之”字又一次偏大,以至于原作的最后一个字已经没有地方。当然,对于我来说,这是事后诸葛亮,让我来写,恐怕功力更加不济。2 a2 a, g9 R7 L6 V1 C) S F Q
/ b9 `1 q& ?4 H4 o7 F5 w第二行,原作“将也赵惠文王”。前面两个字,是收敛型,尤其是“也”字,把平常露锋收笔的左后一笔写成藏锋,嘎然而止。并且“也”字极度偏左,只占相当于半个字的位置,于是前两个字重心就偏左了,“赵惠文”三个字,大开大阖,不仅把前面偏左的重心矫正会到中间,并且又一次把整行的节奏写的一张一驰。这一行,图钉除了“也”字没有写出效果,整行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基本写出了原作的节奏。王字因为被前一行多出了“良”字挤到下一行,就不说了。“文”字,我看着眼熟,仔细略思索,神似《兰亭序》最后一个字(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远胜于神似黄庭坚的原帖。看来我说图钉的字更多神似晋唐行书果然不虚。嘿嘿……
6 E$ w( N9 `& L5 @6 _
* Y% l( c. W, R* Z1 F说完了,缩着脖子捂着脑袋准备挨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