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92|回复: 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9 23: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1 s# _" f3 M
5 L# l2 M  [3 A, \
本人不是行家,但非因此忌讳评名画,其只要原因有三:
/ z5 i8 P! \# l# e1。名画作者基本不在人世,我这说了半天,他都听不到,有什么意思?空给第三者做口舌靶子?这事我不干!+ C+ L/ r6 H2 `' U4 P
2。有夸墨之嫌。小时候看到一个漫画故事,说是一名画家家里来了三个客人,这三人对画家作品赞不绝口,这妙笔那妙笔,最后看到一副画,画中松树上有一团墨,又说那墨如何之妙,而且各说各的妙,互相争执,最后画家笑了:“哪有那么多的妙笔。不过小儿趁我不在乱涂一笔!”这名家的名气很厉害的,可以镇压诚实的!我胆子小善良,万一被划到不知天高地厚之辈,多冤枉!
6 n/ m3 D  M' _+ d& F3。藏拙,不新鲜。今年春节,看到中央电视台周思源在那说《莫名其妙赵姨娘》,说赵这么不好,那么不是的,但是宝玉他爹就是喜欢,我当时就觉得一定是赵姨娘床第之事了得,但是不好意思说。回加拿大后,一日与一朋友说起红楼梦,说到这赵姨娘,斗胆说了出来,谁料他说,这根本不希奇,早人有提过这看法,业内共识,还GOOGLE给我看,虽然才几句,但是还是叫我好生惭愧。所以评画也往往难免遇此尴尬,相比而言,我宁可多去理解别人算了。
* U+ N1 F. h. `& ^* ]2 }1 s1 k1 l9 ^1 e! ~# z/ m8 D8 G
不过今天例外,因为此文章作者乃是一好友所推荐,于是胡写几段,算是对好友的感激与尊重。% A2 m) C9 A; k% u) C

+ g$ n/ u! Y  N& o(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0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 J' h7 r6 X! t+ R( r
% N8 O- A+ s6 L
尽管“印象派”一词最初就来源于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可我觉得在说他的这画之前还是要先谈谈印象派。0 C; E9 s! a' @8 i: W8 F
" P8 ~, H% @2 s; U3 a8 C! A0 Q
其实关于印象派,我的理解就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的,不在乎其实质的,只描绘其眼睛看到的东西(简单一句话,就是好看),这种所谓的印象派跟摄影有点类似,注重光与色,扑捉瞬间,所以我常想,印象派画家如果能去搞摄影,水平一定都非同凡响的。(感觉周围很多砖头已经在那等着了!)
4 k: S; Y/ `& z4 G& {( K0 i3 f) D3 d* m
这时候在回过头来看《日出印象》就好理解多了。时间:一个有雾的早上;地点:一个港口(懒得去查了,其实也不重要);描绘主体:众小帆出海的情景;光是日出的光,色是天色,雾色,水色,帆色------主要是的是日出的颜色,因为这是光源,因为雾的朦胧,把这些色全都揉容到一起,这一瞬间构成了整个画面,他要想表达的就这个色字,至于作者为什么要画这么一副画,在调色版上干了些什么在我看来都不重要了。
- j) |0 |& V& y
: I# `& x" V/ }6 p7 T罢了,不说了,今天心情不好,而且杂事也多,其实我觉得我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未必这是大师作品就非要狠挖背景长篇大论,如果有意见,下次跟大家说油画的时候再继续吧!
6 n8 Q- Z* e8 p! S9 _! W5 E' Z% e3 ~. M* M
另:不由又想起我当年大学里摄影课实习时候的很多事情,人的一生两要是能活两世,该多好!
3 N+ ^& e# `9 F2 [9 ^
3 z; e2 R/ W% Z* e; L7 o# o2 g+ ?4 v转原作者文章在后,大家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03: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法关系不断升级,今年十月在北京举办了法国艺术节,其中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法国印象派精品画展.8 \& K/ f: o% M, }. X3 P
6 r5 ]2 G% j: v( G, e$ A4 i
能够亲眼目睹那麽多世界绘画史上顶级作品的真迹,真乃人生一大快事.过去说人生四大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春雨,他乡遇故友,我想还得加一条:名画见真迹.* o1 E1 ?7 @% x9 b7 B7 L1 H
, ~& O4 J# g* ~6 p# M
提起十九世纪下半叶独领风骚的印象派,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领军人物莫奈,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名作\"日出印象\". , `( d% H- r$ a8 y# ^
' C, |8 C4 F7 R4 C3 T8 H. D& }
莫奈活了八十六岁,画了两千多张油画,五百多张素描,可谓精力旺盛,浩如烟海.而他作画精益求精,近于苛刻,亲手毁掉的自己的作品比十九世纪任何一位大画家都多.\"日出印象\"并不是他最典型最杰出的,但是印象派的名称就由这幅画而来,所以它青史垂名,地位特殊.当年,一个摇唇鼓舌的评论家在冷嘲热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新兴艺术家时,引用了这幅画并贬称以\"印象派\",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个名称流传下来,成为人类绘画史上最著名的流派.
- a" e4 M8 p4 J8 Y1 B/ _+ k5 C8 R; u" ^% e4 d
拂晓时分,一轮红橙橙的太阳缓缓升起,挣扎着冲出平静的水面,奋力地划破浓浓的晨雾,露出自己的面目. 朝阳,染红了天空,染红了云彩,染红了水面,染红了画布,染红了我们的视觉.; p6 q( h/ X! \4 [; Z3 z2 M
; U4 G3 d9 Q9 N3 ?+ v
\"莫道君行早\",三艘小船,早已扬帆,摇曳缓进,沿水而行,由远及近,慢慢行驶出重雾,渐渐淡入到前景,静悄悄的,好像不忍惊醒远方还在沉睡的港都,隐约约的,好像不敢干扰眼前正在凝视日出的观众.
, y0 s5 ^7 @5 ]6 f4 m3 \8 Q2 h6 X, t4 v0 i! A4 D! x3 [8 W2 k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新的一天开始了.+ R! K- j7 O, f5 _/ p1 r
& O, ]5 M) q0 l2 U9 S% k4 {# T
这就是三十二岁的莫奈给我们的日出印象.静谧的,朦胧的,深邃的,富有韵律,富有节奏的.一种素描的风格,一种诗的意境.
+ f8 E6 W2 N5 t( p' Q% i9 @8 q9 o& g3 f: }4 r
有谁没见过日出?许多人在专门的地点,专门的时节观看日出.为了看得清,他们选择金秋季节,天高气爽.为了看得远,他们登高爬山,披荆斩棘.他们身穿厚衣,全幅包装,提前一个几个小时,席地而坐,翘首以待,耐心等候,全为的是捕捉红太阳\"跳\"出地平线那一刹那.
' V/ F4 v) V+ k, I: k: b( X* _- p: u: m" Q6 M* n! [. D
本人也有过若干次这样的经历.
1 _% [! t3 T" q- p/ e3 u! i/ v- g* i4 B! o2 }* l8 E; E/ i" A
一直看到朝阳高挂,金光夺目,一直看到寒气退去,周身燥热,感慨着,兴奋着,激动着,回味着,那种情绪和看日落时的伤感,失落,惆怅完全不同.0 }( s. C! D/ h, [' C$ O7 q
; R2 a1 j$ @5 y. U0 m: C
观看日出给我们带来了人生感慨,而对艺术家是好的表现题材.红日冉冉上升,阳光由柔而强,大地迎来光明,一个个连续的变化的瞬间组成了动态的画面,由他们构思自己的图画,让他们表现自己风格.
8 j1 c+ Q2 H. U- O) h" h) A0 |( f, h5 C3 p" l! c! a
而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捕捉动态大自然的一瞬间,把它定格,将它画出.$ ?4 W% U, r2 {
: ^' x2 a- c; L+ I" \* i
不再把自己关在画室里闭门造车,不再重现虚构的传说故事,他们带着折叠式手提画架,背着木制颜料盒,搭起遮棚,要着干粮,到野外去写生作画,把亲眼看到的搬到画布上,把实际发生的记录在作品中,把室内绘画变成户外艺术.
3 D5 f. s/ K1 \9 `) w, o5 P. X& S& }8 K/ [# @
有人顾名思义,以为印象派就是凭想象,记忆或虚构作画,其实错哉谬矣,印象派画都是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反映着真真切切的社会生活.这是他们对传统的绘画,追求理想主题的浪漫主义也好,追求绝对真实的现实主义也好,发动的一次革命./ P6 b$ ^) v) z8 r( T$ ~

5 _- h/ {9 H4 c% Y) Q- W在印象派画家中,雷阿诺以画裸女出名,德加以画芭蕾舞女著称,莫奈和毕沙罗是风景画家.而莫奈的风景画经常离不开水,他画河,画海,画水塘,画海滨,画船,就是画日出,三分之二也是水.
. Z( `6 X! ?% V& K$ Z/ m' J5 M8 j! B1 w( F9 S
莫奈选择他观察日出的地点,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不是山峦起伏的高原,而是他生活了多年的勒阿弗尔港口.他熟悉这里的海岸景色,他脊恋这里的水上生活,他甚至敏感这里的气候变化,所以这幅风景画充满了生活气息,人文的踪影.水光相应,烟波渺渺.几叶扁舟画龙点睛,给画带来了生气,船上的人若隐若现,给画赋予了灵魂..9 N3 O8 N. u" s
' S! w. }: T, W( u" v8 L
在朦胧的晨雾中,天和水的界限模糊了.在鲜艳的朝阳下,实物和倒影的界限模糊了.在远方的混屯之中,右上方工厂的烟筒大船上的吊车也是模糊的.. y& f  g7 \2 t' `  ~. ~

+ P& l4 |, E& f诸位看官,如果你们可以点击这幅画的局部而把它的细节放大的话,就会发现莫奈用笔相当粗旷,刚劲有力,层层叠叠,厚薄不同,长短不一,基本是深浅不同的蓝色和桔红色两种.笔触分明,都是单一的纯色,一笔一笔的堆砌清晰可见,轻快分明.近看,粗糙而杂乱,而远看,画面上的小笔触和分割的色彩却在视网膜上混合了,成为了灰色的调子,成为了和谐的颜色,而且更加丰富,更加鲜艳,再现了阳光下色彩的立体感,跳动感和闪烁感!3 V$ ^9 ?  b1 _/ v/ b% v
0 R3 ~# X7 G1 s$ m  W4 |1 z' p9 ?
莫奈把本来应该他在调色板上做的事,让观众在自己的视网膜上完成了.
* |+ q& c" W2 j5 S( H- w
* n7 U, K7 n  n, M3 D  G5 I这是对十九世纪法国化学家舍夫勒在牛顿\"光谱色\"原理上建立起的\"色彩调和理论\"高明的应用.
, x% K. V" K$ e7 H& G
" f& y1 h5 W- L绘画不是摄影.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反映外在世界,每一个细节,不管放大多少倍,都绝对真实,都忠于生活.而一幅好的画,却能做到高于生活,用独特的表现手法,经过观众自己视觉的参与,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活灵活现.! J: ~" e" F# d8 }

- s8 n2 t4 F  j.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6 R5 D# _& y- @% S/ L
+ v6 D( A8 y& v4 `% q可惜我们多数人看画,还是偏爱形似的作品.看一幅画好不好,总是以画的像不像为标准.对一幅作品爱不爱,往往以画的细不细作评判.
) G1 [- z) Y: [3 I  U2 B* u7 b7 |6 f6 A- I8 ]$ g
我们常常更喜欢传统的经典的绘画,喜欢那匀和的色彩细腻的笔法,喜欢那维妙维肖,细致入微的表现.其实这往往是把绘画和摄影的功能混为一谈.而印象派,是对传统手法的反叛,小笔触,色彩分割的画法,近乱而远和,近粗而远匀,这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此后,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风起云涌,争奇斗艳,画家越来越注重于绘画的形式,而忽略甚至脱离它的情节内容.一直到了现代的抽象派,绘画成了纯粹的色彩组合,而其内容已经无从可知了." \4 n7 @. x3 s% e$ L2 @

2 f) ?1 Q6 F+ g$ [. X这一切都起源于莫奈,他不愧为印象派之父,首先把自然的真实性降低于色彩表现形式之下,把理想化的主题排斥在绘画目的之外,他为着运用色彩去作画.从此艺术不再是描绘对象的附庸,而有着独立的品格和自主的权利.
, D* ^3 I; q, K% ~  ]. W4 B( D+ p* Z( F3 A) N' i% L  m
印象派解放了色,莫奈是一个善于运用色的大师,不既如此,他还是一个善于运用光的大师.* a0 S8 m+ ~% l

0 x9 y3 N6 J: p2 K0 i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物体的颜色是和光分不开的,是由物体对光,特别是太阳光的吸收和反射决定的. 9 [2 d) D) I) g" c
4 Y" T- T1 Z& z8 K& ]) e
太阳光线的影响是动态的.一天不同时分,一年不同季节,太阳的光线千变万化,同一个对象也就有了千变万化.
* A0 X, Y5 w" j& j+ r6 O, h1 G$ E' e: _; k8 O$ B% Z& e
早晨的阳光经过晨雾的过滤,变成了橙红色.而在阳光没有照及的地方,处于阴影中的物体,则是它的互补色--蓝色.这种处理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在经典的画法里,迎光处都画成白色亮色,阴影都画成黑色暗色,莫奈的高明果然不同凡响.冷色和暖色的对比,明色和暗色的交融,都来自清晨阳光的作用.
$ C8 I7 x- Z, D4 ?% \! D$ k3 R* G6 Y4 k! `; ^. b
如果太阳升起的高度不同,如果日出的季节不同,如果当时的气候不同,太阳的颜色,物体的颜色,水中倒影的颜色,也就完全不同了.0 R) Q( X. A0 H- M* u3 o

2 n, ]( u9 Q7 b, }( A历史上没有一个画家,象莫奈那样自觉地运用这样的原理,针对同一主题,专门描绘不同季节,不同光线和不同天气状态下的色彩变化,这类作品被称之\"连作\".他画干草垛,画白杨树,画卢昂大教堂,画泰晤士河畔眺望伦敦,每个主题都要画几幅,十几幅,甚至几十幅.他会在同一地点支上几幅画架,每天在依次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画架上作画,周而复始,来捕捉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色彩.
/ O+ u3 P' y$ Q! K
& D: f8 q: @$ D! s比如他画白杨树系列,每当阳光从一片特定的叶子移开时,他就要转向画下一块画布了.
% t  F% S: R" L% p
+ F* }9 l4 N3 O6 i- V2 D他的最伟大的杰作,是在晚年买下住宅对面的一片地,自己设计,建造了一座日本式的水上花园,有拱桥,有池塘,有睡莲,旁边还有一个二百平米椭圆形的大型画室.他的最后二十年,深居简出,闭门作画,甚至和印象派的朋友们也断绝了联系.严重的白内障带来的失明危险,年老体衰带来的行动不便,都不能阻止他.他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不画任何其他主题,只描绘这些睡莲,不同光线,不同季节,不同时辰,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悬挂在椭圆大厅,这就是那震惊世界无与伦比的\"睡莲\"系列.
6 p1 m: A+ s0 V9 ?7 r5 E9 U/ @2 h) ~0 [5 R3 q/ N
最后,他把这组壁画献给了法国政府,但是要求它们存放在他的画室里.+ Q/ `5 O% @  X7 d' B( n

. q# S& e  x4 V9 _9 U  T) }我得另外行文来介绍这个系列,而赶快结束这篇这篇拙文了.正在这时,我听到一种说法,说这幅\"日出印象\"画的不是日出,而实际上是日落.\"日出\"只是一个以讹传讹将错就错的笔误.这对我简直是五雷轰顶!如果真是这样,我前面那番冒充内行的评论不就全是胡言乱语,那些附庸风雅的吹捧不全是欺人之谈了吗?当然,现在的许多考证派都是在胡编滥造故弄玄虚耸人听闻,什麽曹操是女扮男装关羽是色狼啊,什麽秦始皇是侏儒莎士比亚并无其人啊,读者切不可轻信其言,但是这幅画是日出还是日落,我心里还真有点嘀咕拿不太准呢.
' E9 O: f1 d0 @6 ~3 V, A% |: z' f  X, v3 D8 h! h, ?. g
各位看官,如果你们有兴趣,请把这个问题研究一下.根据你们观看日出的经历,根据你们对光色理论的理解,甚至根据你们对法国当地气候风景的知识,搞它一篇论文.如果论的好,说不定功成名就,一鸣惊人.那时,可不要忘了我也有抛砖引玉之功啊.
7 U) _$ L9 t3 h0 M" R7 s: t& B
4 i0 x5 ~! ^- s(2005年1月)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05: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3 q& s, j: K, H/ Y# i$ p
+ i& y: Q( d7 ]- m, {: O6 N
作品描绘的是鸭妈妈带鸭宝宝在阳光下捉虫吃的情景,天空中的红太阳照耀下,鸭妈妈发现了肥美的虫子,呼唤鸭宝宝来吃,鸭宝宝听到后惊喜的奔过来,蓝天的颜色,大地的颜色,以及树和地上的花的颜色,鸭子本身的颜色还与之形成了对比但是又非常和谐,等等。, c6 V+ \& d2 u% X9 t$ y
在瓜瓜妈的眼中,除了用色过渡缺点娴熟外,与那莫奈没啥两样。  r$ E  X: d: ~, \, i. k8 W( S  w
嘿嘿!
, y% u+ K# O  v) T( u7 c8 {
5 v( o6 V. o, t# ]+ a3 T:cool:
发表于 2005-6-10 22: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宝贝城城主 at 2005-6-9 11:27 AM:
6 T% W( O( S5 O3 u' J8 q6 F$ |( l3 r) W1 @: |" |* G

8 `* t5 b( X  g本人不是行家,但非因此忌讳评名画,其只要原因有三:6 x; B/ [2 w3 E1 E, q% f
1。名画作者基本不在人世,我这说了半天,他都听不到,有什么意思?空给第三者做口舌靶子?这事我不干!8 D) I3 V: J1 R0 J! C) b
2。有夸墨之嫌。小时候看到一个漫画故事,说 ...
4 @- D& `) G! y: s# ]

* Q! i# M7 D' \% A" D. [8 \
" x7 {( q- s  z  }: o" b- N但城主的话句句在理儿。俺顶!!!
# S6 J& Y' R* y/ D) \% |
" u! C) Z. Q. M5 h) d接着种田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