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王福志:特别教子经
李雅
本报记者李雅民
2004年春节期间,在市图书大厦我发现了一本书,名叫《孩子向前冲》,其作者是河北省昌黎县团林乡潮河村的渔民王福志,书的内容是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
渔民出书,大谈“教子经”,这也许让人不能相信,然而,当记者细读此书后,断言这位渔民会让城里许多父亲感到汗颜;断定此书会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及模式生出许多疑问。
王福志的两个儿子都是在他的训练下3年读完了6年的小学,在他的怂恿下顽童一般地疯玩。他的大儿子王京,2000年上高二时14岁,突击3个月参加高考,分数突破了河北省重点大学录取线;2001年他第二次参加高考,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能专业主动找上门来表示要录取他,被他谢绝;2002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以683分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今他的二儿子王凡,10岁已经在读初二了。
两年来,记者不断地采访王福志,知道他绝非“神人”,学历仅仅高一;其子王京、王凡也不是特别聪明,更不是什么“神童”,然而他竟创造出这么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
实话说,当初采访王福志时,记者对他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也存有疑惑,写出来的文章,读者们看了,反映是“不敢仿效”。王京的成功是否带有一种偶然?是否主要是学校老师培养的结果?王福志的二儿子,几乎是用同一副“模子”扣出来的王凡,是否也能像他的哥哥一样成功。然而,当看过王福志的这本书时,记者认为凡是正常健康的孩子,要是能有一个类似王福志那样的爸爸,大概多数都能成才———王福志育子成才靠的不是什么“诀窍”,而是他对孩子的那种博大而又细腻的爱。
记者:与中国的教育相比,我发现您的育子方法很特别,例如在玩的问题上。听说王京第三次参加高考时,考前的一星期,别人都在紧张地复习,您却在家陪他钓鱼。您是怎样看待玩的问题?
王福志:说教育,得先说说我自己,我父亲读过一年私塾,母亲是个真正的文盲,他们虽有文盲的切肤之痛,却供不起5个孩子读书,3个女儿小学辍学,两个儿子高中没有读完就回到他们身边,成了清一色的渔民加农民(记者注:半渔半耕)。母亲希望我能讨个文化高点的媳妇,但也落空了,我妻子只读过两年初中。这样的家庭背景经常让我心疼。我住的小渔村里,跟我一起上高中的有6人,夜里我常掰着手指默默念叨:这个上了大学,那个参军进了军校,谁又当了老师……每次相聚时,不知多少次我带着酸楚对他们说:“同学6个,就剩下我在村里了。”我心里不平衡啊!于是我痛定思过,心里孕起一个希望:悉心教子,等儿子长大了,再和你们比试。想想可以,做起来可就难了。望着咿呀学语的儿子,心想自己一个渔民,怎样才能把他培养成才呢?
从孩子很小的时间,我就开始认真地琢磨这个问题。经研究,我发现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关心,对孩子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却不太重视。他们总觉得形成独立个性,培养勇气和自信,培养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需要很专业的手段,这些高深的名词,让我们这些普通父母望而生畏。然而我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轻言放弃,始终把第一时间放在孩子身上,用我们的阅历、我们的心血去认真研究、培养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有可能成为天才的。
我家在农村,在偏远的海边,比起大城市,我们的孩子缺少了许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但我们也有优势,我种过地,深知每一个物种都在用它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其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我想培育孩子的道理不也是应该如此吗?听说城里的孩子们都被管得很紧,家长惟恐孩子们玩物丧志,或是耽误了学习时间。我的观点却是:学习不应当是死记硬背,游戏和娱乐中往往存有很多知识,只要留心,处处都是课堂,时时都能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
我的两个儿子,从小到大,一年四季,田边村头,海边茂密的林带里,状似沙漠的沙丘中,布满了我和他们的足迹。陪着儿子们一起玩,是我的第一时间,第一职业,我可以少做一笔生意,少干一些农活,陪儿子玩的事情不可耽误。我和儿子在大自然里吹柳笛,编柳帽,打菖蒲、逮蚂蚱,捉野兔,掏鸟窝……我们经常拾来柴草点起篝火,把在海边儿上捉到的螃蟹、小鱼,树上逮住的知了,草丛中抓到的蚱蜢、蛇,一齐扔到火堆里,噼里啪啦地烧熟后,吃得满脸黑得像张飞。谁敢教孩子“放火”?我就教。冬天的原野里撂荒的野草一片一片的望不到边。我们父子拿着火把奔跑着四处“放火”。燃烧的野火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的芦苇烧起来啪啪作响,非常壮观。儿子的小手,脸蛋儿红得像炉膛里钻出来的一样,咯咯的笑声,那么清脆那么甜。我们小村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枯草,到了冬天全被我们父子包圆儿了,没事儿就去放火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