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无衣 于 2011-7-13 01:14 编辑
, i @/ p" a6 |1 a, j& [4 n- {. D9 d% M* y9 X% G( i! N
) n3 @( C' ^$ h( G- A5 a H2 i$ I/ ^ j9 w( {( F7 g- Y& f; r
# G7 b& ?* H' D0 r9 m- h. i3 ?, W吊诡的江湖
0 f1 K4 n/ x# k9 t& |+ p
8 V4 I: ~7 p' M7 X; _8 n 快谈《水浒》) k5 N0 X. y0 A0 w8 H$ P
4 ^* }8 i5 _1 i9 x3 ^
; { \, u* A5 p6 M1 ~8 I, P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7 o/ E! A P) i4 U% \2 {+ J; c H
& D0 T+ @" K6 ?2 z
——施耐庵《水浒.自序》* r: J/ x! f9 u( w& e3 P9 S: @
4 l" _: n5 \# s' H+ Q
A 江湖
( w: u, p2 p; P5 {$ P3 K- A% ?5 z. ?/ L3 V9 q& V: a5 G/ t/ x/ B8 t
所谓的“江湖”,与其说是一种生存的空间,毋宁说是一种生存的形态。它是相对于主流、正统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伦理,价值观等等而言的非主流的生存心态与方式。, j5 Y2 d+ n# x3 A
; j8 Q# s4 U$ ~) Z$ h1 R我们经常所轻描淡写地提到的江湖,其内在结构,包括价值观,游戏规则等,实际上是相当残酷的。而不纯粹只是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时的畅快淋漓。尤其是狭义上的江湖,本身就有着诸多的规限,并受到主流社会的钳制。: ~" l( i$ ^( v' W4 S4 U: `
* P, B/ }; F: l( `( T& k, J! R狭义上的江湖,其存在的真实性,要远远地大于漫无边际的泛义上的江湖。
2 w* @% ^, E! D# N" G/ O7 p; d6 Q/ r
在历史上,有一种独特的生存群体,即“贱民”阶层。他们毫无社会地位可言,连世袭宗族姓氏的权利都没有,是被非人化了的贱民。他们的生存的范围,也被规限在水上。他们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他们的活动范围,实实在在的只限于水中,不得上岸,甚至连他们群落中的人上岸做**跟要饭都不行。他们的身份,就跟印度的贱民差不多。在我们福建那里,一直到80年代前,还有着一个俗称“考厘仔”的水上流浪群落存在。/ l; U7 d: m8 j3 r" f
$ A0 \) c8 N9 l6 H) `: K8 J
在他们苦难的生存过程中,因而渐渐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由血泪铺就的真正的、狭义的江湖。而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泛义上的江湖,大抵是新派武侠小说家笔下所描摹的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它无比的浪漫:诸如探丸击剑,纵横天下;餐风宿露,踏月而行;美女如云,卿卿我我等等。——但是,这不是真实的江湖,说白了,这是一种良性的、跨越自我,地域以及种种社会关系的的意淫!这话可能言重了,但是事实的确如此。
, l" y( {/ m3 y5 s; D& r" D) c: c8 _3 E- P% e/ U) |5 m
很显然的,对于主流社会来说,江湖就是江湖。它就像是死亡或者坟墓一样,没有任何的生气,是上不得大台面的。因此,只要还有一道生存的亮光存在,那么,生活在主流社会中的人,就不会确认江湖的存在意义!这是一块烙红的铁板。如果说,死亡跟地狱可以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它跟江湖同样的也可以联系在一起!只不过后者更多的是躁动不安的折腾,而不是一劳永逸的恐怖。它甚至还隐含着一线隐隐约约的希望,比如被主流社会招安,最后来个咸鱼大翻身。
% t: n) y# l. K" D5 m- B6 f. Q9 e- } {; V
一旦进入江湖,大家就得按照江湖上的游戏规则行事,这是一条铁定的规律。不然的话,这个江湖就将跟主流社会一样,索然寡味了。
& J+ _" E7 I1 N
4 }# {# }' @# ^* i流落于江湖上的好汉们,在长时间的血火的生涯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那个圈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也正是这些观念和规则,才使得江湖成了一个神奇开阔的人生新景点。不甘寂寞的好汉们,乐于在那里寻求自我个性的伸张,将人生的负重,演绎成一段段天真的童话。
# b$ i* ^/ d: y0 q& H0 K4 ^6 D! T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我们在这里提及的江湖游戏规则。正是因为有了它,诡谲的江湖才会焕然生色。% P% Q- T2 g9 t% Z3 C
# N# N7 Z7 Y8 t7 ~# o4 Q同时,这些江湖游戏规则,也是我们阅读《水浒》时的一个放大镜。因为几乎每个好汉的身上,都有着由这些游戏规则锻铸而成的烙印。, {6 R' ]* g3 C! M, ^+ P
, s8 }! z% }* C$ i3 C* X《水浒》所展现的,正是一个迥异于固有的主流社会生活形态的、带着作者明显的天真想象的神奇江湖。因为这个江湖是对现实世界的反动,因此,作为它的缩影的梁山水泊,实际上就成了一座充满是非的奇境。而啸聚在那山寨中的人物,也几乎罗集了当时另类社会的众生相。4 `2 W" n) r% I2 g& T/ v2 M* ]
6 J/ r, I$ b6 N! ~5 R
因此可以说,《水浒》是一部解述江湖游戏规则的百科全书。它是另类社会事迹的汇总。《水浒》是一部说不尽、道不清的奇书。
5 M7 M0 s6 ~" V5 Q1 k1 K
; s. h! g8 Q1 R3 E3 @0 j这部书,奇就奇在书中所描述的那个异军突起、地狱变一般、近似扭曲的活生生的非主流社会,以及它给主流社会所带来的强烈的冲击,最后又被主流社会融化了。这种冲击,融化,不仅表现在它对主流社会的固有群体结构上,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外科手术,而且还体现在对从北宋中期开始,逐渐凝结而成的新的道统观念,进行大刀阔斧、肆无忌惮的清洗上。
) k3 K8 ~4 P0 z# T9 p3 k
" _. j% N& {8 L( Q* f9 f5 [面对这些奇异突兀的冲击力量,甚至连作者施耐庵本人的判断能力在它面前,也显得捉襟见肘,无可是非了。施耐庵创造了一个神奇的人间奇境,或者说是传说世界,但是最后当他面对这个奇境时,也是茫然无所适从了。他所表述的很多社会异象,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他本人所能阐释的范围。这也可以看作是文学的魅力。, G' D2 d3 ]$ L" c- ~! N
3 B- r" ?) y9 F! Q
在江湖中翻滚跌爬,是严酷、血腥的经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富含哲理味道的话,经常被碰壁之后,颇感无奈的挣扎者们挂在嘴边。
7 k" U! h3 T7 d1 j" }$ c$ l* D* R$ g$ F: o& z' c9 w
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的能戡得透它背后的那些死结呢?!5 o8 z n s+ B$ F; q$ m: T
: X# T: A9 r4 v& |" |2 O比如像宋江,他为什么死活不肯上梁山?!难道仅是因为他对自己老是挂在嘴上的那句“不忠不孝”的崇高话语的疑虑吗?!林冲为什么直到真正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去投奔梁山?难道只是因为他的脸上被刺了金印,是贼配军,已经无处安身立命了吗?!很明显,他们在最初的时候,是不愿意承认江湖规则的。
% j) F p5 @4 w5 _# U6 q- n
6 l" X R' m8 X- z& S# F在我看来,梁山泊实际上是一座周围八百里的大水牢。跟主流社会相比,一百零九条(含天王晁盖在内)好汉们,过的其实是一种自我软禁,自我放纵的生活。他们的毫无节制的酒肉生涯,与其说是一种快活,不如说是自我麻醉。: O5 S( y9 l: D+ w
8 u) E6 M- J- j) |: z2 T
他们中的很多人残存下去的唯一的希望,便是祈望受到主流社会最高权力的招安,也就是官家的特赦。, F) W1 ~( z1 E" u9 K
9 |7 h% W8 p! L S: ? q& P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有着犯罪前科的、铁杆的落草弟兄们,仍然不愿意回到主流社会中去。因为他们都有自知之明:他们和那个正襟危坐、由诸种严格的清规戒律组成的正统社会,格格不入,如同水火!, j9 b; C5 S7 [, x' P
' B6 ?$ o' ^2 b) B* p# s2 R( A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江湖好汉!梁山八百里水泊,也因为涌动着这些好汉们的热血,才因此大浪滔天,让主流社会望而生畏。
- |- I5 f7 q8 U( }4 m+ }' s; P: T% E3 }9 |6 _( f8 n
所谓的好汉,便应该是彻头彻尾的叛逆者!他们须得“天生一片杀人心”,具备“恶性掀腾不自由”的放纵禀性,有着“水裏水裏去,火裏火裏去”的献身精神,以及“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的天地豪情,一条死路走到底。这是最真实的活着。否则,你一头撞入江湖,上了梁山,便让人觉得你很有些沽名钓誉、走终南捷径的嫌疑了。
. E6 i3 u: C' s
8 i5 J4 ?' d2 K因此,梁山上真正的好汉,不过就那么几个人而已。其他的人,其实都是陪衬。
! S( x! z. |4 c' t3 E0 c) v! Z. l; S6 S2 D0 h2 \2 y7 ^# @: K
因为江湖上认定的那种死心眼的热情,所以,包括梁山泊在内的江湖上,才会有“投名状”这种类似如今VIP的入选资格验证条件,它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一种契约。它实际上是让进入江湖的好汉,自绝返回主流生社会的后路。同时,它也是进入江湖的一种背书(Endorse)。“投名状”所深藏的意义,就是要提醒入伙者:江湖上规矩,就是要让你拿得起,却放不下。真实的江湖,的确就是如此的严酷无情。拿得起放得下,这句看似潇洒的话,其实并不是梁山好汉们的作为。薄如蝉翼的洒脱,如果仅是为了标新立异,或者是耍耍噱头,那就是王伦之流的作派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落魄书生,满肚子的酸腻,他本来是积极地、全神贯注地要跻身主流社会的上层的。落魄之余,才将江湖作为一种失意的寄托。他在水泊边上百无聊赖地慨叹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苍茫中,却又心存余烬,想要死灰复燃,等待着复活的机会。这是很下流的伎俩,它与投递了“投名状”的好汉们的游戏规则,格格不入。: \: E Z: c2 p; ~- i, ^
5 E- u9 `% z0 n6 A+ w
在地方土豪出身的牛人晁盖做头领的时候,八百里水泊梁山的中心,是一个以团聚、吸引天下各路好汉为号召,象征公平,侠义,快乐和朴素理想的建筑场所“聚义厅”。然而,在晁盖去世后,这意义朴素,毫无主流社会影子的“聚义厅”,便被宋江更名为了“忠义堂”。“厅”与“堂”,在建筑规模上其实并无大小之分,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就像古代的朝奉,员外,掌柜什么的,现在都叫做老板,CEO之类,是换汤不换药的。" r: S' |% F& K5 q" e$ F6 S5 F# ~
0 k5 w p. S7 c% P3 l p) P
然而,宋江更换牌匾的猫腻,就在于将梁山大厅上的这块牌匾,添加上了一个伦理和政治倾向很浓的“忠”字。“忠”,让人想到了顶礼膜拜,想到了尊卑贵贱。它高悬在那里,让人觉得望而生畏,而在它面前,人的个性和无拘无束的自由,也变得渺小和无足轻重了。它矮化了梁山好汉们的自我形象,突出了向主流社会的靠拢。宋江的“忠义堂”,实际上是朝主流社会的思想价值观过度的一种半推半就的形式。它使梁山泊成了一脚踏在江湖中,另一脚正跨向主流社会的庙堂的一个培训基地。因此,“忠义”思想,是典型的对非主流社会、对朴素的江湖的修正主义。) f, ^* C9 n- _
4 { k5 l5 Z$ \8 k ?基于这种忠义的思想以及发展的前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好汉们座次的排定,说起来似乎是“天注定”的,是上苍的安排,其实即带有主导头领的浓烈的功利目的。天意即意味着无可辩驳的合理性。至于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可能只有寥寥的几位当事人知晓了。实际上,忠义堂中的座次的安排格局,比我们如今各级官僚组织部的人事安排,还要严谨,它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也是对应用主流社会格局于江湖上的一种彩排。. j$ K% D, y6 u/ t
9 j1 x! Y2 e( Q# ?. }
中国人重视地位的高下与尊卑。虽然有时人们出于人格体面的考量,稍微有些遮掩,但是我们骨子里所隐藏的这种意识,是磨不掉的。梁山泊好汉排座次,体现的其实就是在主流社会中的那种尊卑架构下的价值观念。它不但具有技术方面的权威性的认同,更深含着某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主流社会中残存的因素。
- k! B3 x$ R3 z- Y" c! t! x3 G$ f! ~
因此,忠义堂上的座次结构,实际上牵扯着相当复杂的主流社会所惯用的种种伎俩,厚黑因素,是主流社会的上层建筑在江湖中的投影,而不纯粹是江湖上那些游戏准则。它实际上是运用主流社会的价值观,生存理念,形态等,来编排和确立起来的一套经过修正的的、更接近于主流社会形态的修正的江湖游戏规则。这就是忠义堂中梁山泊好汉排座次的基准。它已经排斥了“义”的意义。
& L; a% D9 |* s6 C ; H0 q' p& r0 j, F0 r" H
( i9 b4 J2 S6 }3 I; k' q& i: C.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