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71|回复: 0

[太阳之法] 太阳之法(第六章)通往爱尔康大灵之路 - 大川隆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9 2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章 通往爱尔康大灵之路
, \- r( `, ^  e6 d- j* k
- s5 q9 j0 K: F$ g1 c* u, S1 觉醒2 X+ u5 X. ?5 X" s' F  K; U: y
; w! C9 P3 O) A4 q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已不仅是一、两次转生到这个人间世界的生命存在了。在前面的章节中回顾了近百万年的人类史,陈述了诸文明、诸大陆的兴亡与沈浮。这些历经昔日文明的前人与你们毫无关系吗?是不是可以说人在某个时代出生只是世间上的一种偶然呢?
- ^, C& p# A7 X3 i! o, v
$ {* ~0 W2 s4 J7 e事实绝非如此。经历各种各样的文明,曾经的亚特兰蒂斯人或穆人实际上就是你们。在你自身的灵魂记忆宝库中,记录着你在过去几十、几百个文明时代中转生的经历。这种记忆绝不是具有特殊灵能力的人所特有,而是慈悲佛对每个人平等的赐予。但灵魂宿于肉体转生,便忘记了自己在轮回转生长久的过程中培养出的睿智。
$ S+ S1 I9 N2 D' _% n5 `; F7 |2 `- o5 M) r* b* P2 S6 `4 ]6 H( C% T! j
在人们通常的自我认识中,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玩偶而已。肉体是灵魂在世间修行的工具,有如漂荡在“世间”河上的小舟,掌舵者是你自己,而小舟本身并不是你,不要混为一谈。( \' N$ ]: X! W' v  V

1 Z5 Q+ q1 i! \, A$ p$ O8 q醒悟吧!要知道有个真正的“自己”在支配着你,要勇敢地正视真正的自己。
% l5 J) W9 `* n  Z+ k3 K2 z" o1 J7 k
想用在学校里短短一、二十年学到的知识,去解释世界上一切的想法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是一种无知。如果你不探索自己的真心,谁会多管闲事来教给你呢?只有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别无他途。
; f* S* j5 z7 J3 b4 c: [' M
# o$ _$ E: S( I9 i去发现真正的自己是指什么呢?这实际上是指对灵魂实相的觉醒。因此就需要彻底探索自己的真心,别人无法告诉你。如果自己道不出自己的真心何在,又会有谁来对你说呢?所谓“悟”,就是寻找到真正的自己。自己明确把握真我的真实的心。也就是说,能够明确断言:这就是“我”。: K: i; z: z0 h6 |! O$ q
# ~, w4 ]  J$ p
人的灵魂生命是佛的分光,是佛自我表现的艺术杰作。但是世上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创造自由和行动自由之后,便肆意放任,忘记了佛祖、佛心,淹没在欲望和烦恼之中。一旦忘记了天国的境界,反而执着世上的物质时,这个人必然会堕落下去。灵界中也有与世间相同的充满欲望和斗争的世界,那就是地狱。
) l* ~5 ?; Z& H; f7 n4 J8 v# z$ m' [0 O$ \# P: T
认清自己,即是知道自己乃是佛之子和知晓佛心。觉醒就是说要觉醒自身的灵性,要向灵界敞开自己的心扉。) u! n, I. H  O$ Q& i$ `. g

/ d( `9 C9 I# z也许你对现在的自己很满足,对眼下的人生观很满意,你可以继续打盹儿。但在你心中如果还有去鉴别真相的意愿,就要从探索自己的真心开始努力。这是通向佛国悟道之门。; N; z# H5 R' u4 f" z* y
2 `$ G9 f# r: i/ L. s. ~
2 断弃执着
9 l2 b$ X* s$ p5 w# S& ^* F- ?1 w
要认识自己就必须能够做到舍己,要知晓自己的真心就要抛弃假我。当认识和抛弃了假我之后,才能走出第一步。下面把虚伪自我的典型种类做简单地列举。
3 D! c. P- _) c2 J  X+ @, P
: _3 \$ X4 P# ]& b9 i: A一、夺人之爱的假我, w2 B, }  q6 C5 D
0 j: W" g/ S+ u/ n/ @
假我最突出的典型是只考虑从他人那里夺取爱的自己。根本佛无偿地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人的灵魂和肉体,给予了这个世界阳光、空气、水、大地、海洋、动物、植物和矿物等一切。: ?$ j3 C- ?. r$ ^/ J: ]3 _

  r3 |1 d  d1 l7 `人在这“无尽的恩赐”中生活为什么还要去夺人之爱呢?在佛的博爱下仍不满足吗?究竟自己要得到多少爱才罢休?
' m; N$ B- I4 C$ T
1 p% l# h3 a, |% |0 z  Z这种夺爱的人是不懂得佛爱的人。请试考虑一下,自己去争夺的爱是什么呢?自己认为的爱难道不是一种世俗评价吗?( y4 K8 ~! V+ _9 B. X7 C6 s

- ?  X- `/ m, J9 L1 y这种世俗评价到底有何意义呢?即使自己得到了自己期待的三次元的、唯物论性的评价后,又能产生什么积极因素呢?对自己的进步有什么帮助呢?这实际是“自爱”,它只能成为把自己和别人隔离起来的墙壁。如果这种想法蔓延开来的话,地球就会像动物园一样到处都是金属网。这样一目了然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够理解呢?因为心中有错误的执着。因此不能够理解。心中有执着,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的。0 O) w* j; U, G  A7 h
4 ]9 }! a7 K; M$ M" L, b
二、不信佛的假我5 v- c* x. l3 x1 Z. L$ Z4 d* W% B* P

/ H3 d1 h/ \# W( F8 i5 D2 Q3 C最可怜的人实际上就是不信佛、不信佛创造了世界的人。这种人把人的诞生看成是男女的性结合所得出来的偶然结果,认为每个人是零落无力的个体、肉体生命。这种假我是最可怜的。& {6 ~2 ^, ]( k9 J/ B& r
) @/ m0 P: R1 U3 D' {  O* j5 s
“我根本不信佛的救世力量,想让我相信,就先拿出证据来”,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在对佛做评判。也许自认为自己有这种评判的资格,但很遗憾,人类无法证明自地球诞生以前就一直在守护人类的佛的存在。若要看证据是可以在死后回灵界时亲身体验的。但那时已为时已晚。堕入阴暗的世界,为无法证实自身的存在而困惑不已。
% o+ ]' B% h) W+ _
8 ?6 w; l. F' d; m, @2 t# K- k/ o三、不精进的假我3 Q) b7 d  L, [5 T3 r
7 V1 {( V# s( X2 V& J) _; L, M
假我的第三点是不精进的自我。不精进的自我第一是有怠慢心的自我、第二是不学佛法的自我、第三是不能公平地看待他人的自我、第四是不够坦率听话的自我。1 z5 N$ ?1 }6 a0 R, G: o7 G& m* i) y
+ L( v' B" n6 K0 a( ]
佛期待人永远努力。因此,不努力的人不能称为佛之子。, \3 |# N5 S$ z! ~$ U
2 p% F+ I3 k4 q$ m$ w4 X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了努力?是否能够深入地学习佛法?是否能够如实评价他人的实力和价值?是否坦率听话?不坦率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发展,不懂得什么是灵魂修行。坦率是美德,符合佛之心。因此只说歪理,不听人言的人是不坦率的人。0 K  Y, I4 C, R+ w
$ l, ^$ k  Y7 c" p
四、满是执着的假我
& e" m7 m8 w" _
$ [! m4 ^0 q1 \) Y1 t  i! W: J假我本身就是过度的执着。要认识真正的自己,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把佛心当做己心,对这个人间世界是虚幻世界、是灵魂的修行场有所觉醒,清醒地认识物质世界上的一切终将会失落,无论怎样留恋世间也必将走上重返灵界的旅程。
9 B0 n, D& k! d8 {7 n/ H) [8 m1 W1 [0 P" f' x" @1 c
人生无常,究竟自己会在何时离开这个世间本难预料。我们应当把一天当做一生对待,如此,即使自己突然死亡也不会留下悔恨。天堂的居民,没有一个人对地上界有执着。反过来说,所有的地狱灵都是对人间物质世界执着不放的人。请记住这个事实。
5 ]) i3 [0 G, {! _0 w5 m0 }7 j. `
9 d3 o5 p/ c! H; u6 [3 热血如火
2 H! M1 ]' [% b2 f4 B( E0 w) ~+ ]1 E( ]: h. z6 w+ N
“放弃执着”是人生中重大的决定,是在永远的人生中获得幸福保证的英明决断。这个决定绝不意味着人生从此变得消极和悲观,而是说只有放弃了执着才能开拓出积极果敢的人生。  a) ?8 k0 n3 b& ?/ h9 ^( w3 c
  r: b' Q; f$ Z- C5 W5 B; W% ~
细看人世间,有沉重执着包袱的人是多么的虚弱啊。为什么要执着名利和地位呢?为什么要与他人做比较呢?为什么要过分地在意是否是读名门学校或在大公司工作呢?为什么要追求这些虚荣呢?这些执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益处呢?即使得到了旁人的好评又能怎样呢?伟大的根本佛从无限高远的大宇宙俯瞰这个人间世界,人类的这种执着之念显得多么的空虚、短浅和渺小啊!请心领神会这个意境。
0 m1 C( P$ @0 |1 B$ i* R3 a: w9 f
. h" O  \6 c# i, L3 h只有放弃对世间一切的执着,才能像铁火那样熊熊燃烧着。这真实的人生才是佛子应有的人生态度,才是佛承认的人生。% M8 h3 o6 H: o# Q4 l# K' x

7 Q% c0 z( `  }9 A4 ?; a  c. f人死后,世间的名利、地位和财产等不能带回灵界去,所谓的官衔等称呼在灵界也毫无价值,即便是坐过总理交椅的人,也同样有许多人正受着地狱之苦的煎熬。即便是人们羡慕的堂堂大公司总经理,也同样会直落色情地狱、阿修罗地狱或畜生道地狱。要知道,在世间生活短短几十年中若只是寻求欢乐、贪财好色的话,日后就要为此付出几百年痛苦煎熬的代价。地狱不是虚拟的恐怖世界,而是真实的。$ {( [/ z9 G! e. B& r
5 h/ F9 t. `7 E! r
体悟佛法的人看到在地狱受苦之人时,就像看玻璃缸中的金鱼一样一目了然。地狱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背负着人间沉重执着的包袱,而且这个执着愈沉重,痛苦也就愈深。9 }1 c2 ?" Y6 a8 ^  d' G0 p) Z

2 T. d6 i2 w" V" H死后能够带回灵界的唯有自己的心。所以说,人即是心、即是灵魂,心即是一切。觉醒到这个事实之后,人生便能重放光芒。" y2 W3 J9 ?" Z1 L5 ^# X- l
: x* r7 r  d% O3 C8 |7 _& C
既然只能带着心回到灵界,何不使这个心更美丽呢?美丽的心当然是佛赞美的心,就是充满了爱的心,就是施爱、勉励、宽容的心,就是感谢的心。因此需要藉由磨练来提高心境。
$ Z; R+ j0 t/ i9 ?4 `# J9 ^
% Y  A. D8 u( p( t& j, E/ `& B执着的反面是爱。因为爱是向他人的施予,在勉励他人、施爱中又会有什么执着呢?
2 F% Y8 R" z5 ?% d7 _& k  _5 z! w. G' E; b) F! [. E
要放弃执着首先就要从施爱做起。请读者们回想一下,曾为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做过什么?为兄弟姐妹做过什么?有没有辜负培育了自己的老师殷切的期待?为朋友做过什么?为那些有缘人做过什么?为周围的人做过什么有益的事?为恋人情侣做过什么?为自己的丈夫(妻子)做过什么?在养育子女的同时能否体会到当年父母的辛劳?能不能真正做到在内心不嫉恨他人?能否做到平息他人的恼怒?对佛爱有无报恩之心?在面对人生困苦时能否保持坚定的进取心?7 C9 d6 ^; w- }0 K: _9 W) C
( g& q& F' K# S. O- j& o- A. L% _
4 人生就是日复一日胜负的累积1 Y9 c4 D  O- q: Q6 j0 p

% L3 C0 s3 A9 C/ |7 D$ \放弃了世间执着,觉醒了自己的佛性,发誓作为佛之子度过一生时,你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呢?
' Y1 l6 O7 F% Q  K# C) R4 ]9 W% B3 o- ]! h
做人不应该只想隐居山中做个苦行僧,不应该闷头打坐。因为人降生到世间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不是为了让人们承受肉体上的痛苦。因此类似的方法很难得到崇高的悟境,释迦在二千五百年对此即做出了证明。后世人应该明白,在使自己肉体承受磨难的苦行中没有觉悟的因素。# [( H- b% z. V/ N, y. P+ J& d

( w# [3 U8 w8 W4 h+ b* y. U无论是在极端的肉体苦行中还是在极度的奢欲中,都不会获得真正的醒悟。只有舍弃这两个极端,步入中道,才是佛所期待的生活方式。
/ r$ f3 g& p+ _, y. X2 B9 {6 c
+ D7 f1 T9 q: q9 ^! q虽说人即是心、人即是魂,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怠慢自己的肉体。肉体是通过父母之缘所获得的佛恩,是人生修行不可缺少的工具。
: A# o* r7 R  b7 g7 W) e$ W' y
3 Q7 X; Z# c' P1 O既然人们可以把用钱买来的东西当做自己的物品而爱不释手,那为何不能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呢?要有健康的身体就应该在日常做适量的运动,注意饮食中的营养平衡,一定的睡眠时间,过有规律的生活。此外,不要过度地饮酒,不要因酗酒而失去理智,老是一副醉得无神无主的酒鬼模样。如果自己已经到了没有酒来陪伴就难以度日的地步,不久将会失去理智,肉体也会被地狱恶魔所支配,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自己在工作上受到挫折,或是造成家庭失和。! r( C  J( V% M

; k2 M! F# p$ x' b1 ?, F& v7 ?, O9 p在嘴上说不走极端要保持中道是很容易的,一旦实践起来就会知道这并非易事。中道是一条愈思考认识愈能从中体会奥妙之道,怎样才算中道?这是一般性的疑问。其衡量标准在哪里呢?
1 s, q+ P  _7 I: f0 q+ t
! d! U: k# C5 ?2 y6 B" O1 j有两把尺可以做为衡量中道的标准。首先是以八正道为中心做反省。这是毫无争议的。其次是把爱的发展阶段论做为轴心,客观地观察自己。* K. S) W9 E  z8 c
+ _2 y+ Z5 o5 c% D' p  K
“八正道”即正确地观察、正确地思维、正确地言语、正确地行为、正确地生活、正确地精进、正确地集念、正确地入定的教义。八正道的教义是以“正确”为基准来正心和端正行为上的极端倾向,它是发现中道的良好方法。反过来说,只有过中道的生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使生活和谐。但还要强调,若只是用这正确的基准做一味性的自省,容易产生滑向消极和厌世的危险,要引以为戒。如果过于拘泥做自我反省,很容易使人生停滞不前。+ q# T% t6 x6 ]" _% N
/ G4 `3 v& ~0 p: K! `# P
当自己能够做到真正的反省之后,就应该要思考日后以何种心、何种行为去表现?具体来说,应该做“感谢行”。( X+ ^: {$ G1 V" g4 \( D& E
- F$ r, u$ f: F: I
“感谢行”是指什么呢?除了向人表示“感谢”等行为外,真正的感谢行还具有更积极的因素。例如,在回顾自己应该为人做什么的时候,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做真正的感谢行。# U% C' C# m# H! o
+ |: O, Q- _3 h$ n- }3 {5 W
它终归属于爱。真正的感谢行就是施爱,不断地施爱,亲身体会这无偿的爱。对此可以问自己或观察自己,看自己现在是实践“爱慕之爱”,还是实践“宽容之爱”,或是“存在之爱”。这种客观性的自我观察和对照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爱的发展阶段论上有你成长过程的明确标示,记录着你进步的足迹。
$ K2 Z$ E. b3 O) }! L) w
4 A$ m5 F! C0 [2 R8 V! K“反省”和“进步”的两把衡量尺度能够证实出真正的佛性。因此,必须通过经常性的反省来警戒极端性思想和行为,用八正道观察和对照自己,回顾自身成长的足迹。如此,才可以说在人生每天的胜负决斗中取得了胜利。8 c" E" N+ U' ?% Z  x1 b, C

: d0 o, l9 w* s8 ^5 闪光的人生
8 `* L& p/ F& |+ F
% h2 U6 m. G2 p: J* ^+ M6 M在人生路上虽然需要“反省”和“进步”,但如果这些就是人生的一切的话,也就太乏味了,因为人生还有许多“闪光”的时刻是不容忽视的。
& [# d5 j0 [" c+ S, k1 @- n2 V  P, `
, p: O) ^4 Z; @% C. X“闪光”是指在一瞬间放射出闪耀的光芒。这样的时刻有三种。* N" S" P4 o# P6 U' V# c
+ S# r$ n# J2 @
第一种闪光是发生在病愈时。可以把疾病看成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这种考验能够磨练人性。这种疾病的考验,可以从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两方面来表现。
( Z4 e' c) v' c2 V1 C! |$ q
& J/ s6 c7 ^8 {" H1 B. }4 |. q( o% ]2 v肉体上有了痛苦,原因多来自不规律的生活、过度的疲劳以及心头过多的烦恼等。在此要明白,病痛不仅是肉体病,病人的心同样也会体现出某种病态。因此需要对病因做认真的反省。
" r) P4 Q$ b6 u: Z% }4 ~) D3 V% y- P4 i4 L9 G% d' B0 Y% h) K2 n2 O# f
疾病的原因在实际状况中百分之八十是被某种灵附身而表现出来的。很多情况下是被亡灵附身,这亡灵能让活人也受同样的痛苦。一旦附身恶灵离去,病人的高烧就会退下来,心情也能变得爽朗。这在现实中常有,它也是肉体很容易受到灵性影响的佐证。
' I) _' B' e+ W+ @) J5 q) m3 n/ A- \# }+ p7 M: S) T5 `
附身灵最害怕活着的人做反省和感谢。一旦病人在内心做反省和感谢,就会从病人的头部后方照射出一轮后光,也就能够排斥附身灵的波长,除去恶灵。再进一步增强后光的话,病人的精神痛苦也会随着消失。
0 b2 s9 R; M$ E% d8 O1 R+ J- g2 R7 B4 p
解决精神痛苦,首先需要逐一检点自己不想放手的执着是什么,然后勇于放弃它们。这样说也许对病人有些严厉,但如果病人决心放弃执着,形成死而无悔的心境时,在灵界的守护灵、指导灵就会助你一臂之力,将佛光投向病人的心田,使病情有好转。这难道不是奇迹的发生吗!经历过这种奇迹发生的人即是获得了一大回心和一大新生。这种辉煌,不但能够表现在个人身上,而且这个心光也能够照亮众人的心田。+ ~3 `% z% }. w7 i& b8 D5 v

. \8 \! f2 z! L5 ]9 e) ^第二种闪光是发生在有了信仰觉醒时。人生中如果没有信仰,就好比是在黑夜中摸索。信仰是照亮黑暗的明灯,是否有信仰差别巨大。
, G) s# B! e1 a, M6 Z7 b# f
/ d( r5 O$ L9 y, G: d5 D三次元世界是以物质为中心的世界。一旦人心被物质所迷惑,认为唯物论是真理时,就会逐渐变成单纯寻求享乐或好斗之人。无视佛的人是最可怜的人,信仰之光能够照亮暗夜,可以使生活在无明之中的人睁开眼睛看清世界的实相。
3 X! e& ]7 B8 J" `0 e  @' m! y# p5 m5 _, ^9 Y3 M" _
第三种闪光是发生在接受“灵言启示”时。灵言现象是指敞开心扉,能够接收到潜意识层守护灵、指导灵传递的信息。
# @. w0 \  L5 _5 E" J# ~  k5 c8 u! c2 b. S0 D
高桥信次(译注:「GLA」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于日本出现的灵能宗教团体。当教团主宰高桥信次去世后,内部发生了混乱,使整体衰退。高桥信次之灵,曾于八十年代通过创建初期的「幸福科学」传达灵言。但其轻视真理学识的倾向,以及强调灵能归依的意识,违背了佛法根本教义的主旨。现在其灵言传达已停止。)生前所指导的「GLA」传扬“灵道现象”,只不过是属于一种仙人的灵游戏,它使99%的人其人格在事后出现了损伤。相反,「幸福科学」“灵言现象”的特征是只有获得某种程度“悟”的人才能接受到高级灵的启示,在这些灵言中包含着高度的法。能够接受高级灵指导,同时也能受到高级灵的保护。不仅如此,在真理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从中获得相同的体验,这样的机会难得。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高级灵的灵言启示,此时即是人生中第三种闪光时刻。6 ~$ N2 n! f+ x

" a/ v9 v) j! b# x! _! _( x6 钻石时间
" R% y' e' ]$ z; L9 E8 ^, L* V) Q0 P, L" B- ?
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时间,能够赋予人生更积极的活力。灵魂转世的机会,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有一次的珍贵机会。尽管如此,多数人非但没有去深入探索人生意义,反而是虚度时光,实在可惜。
: ~! X; S3 H0 W( P4 J1 a0 A$ O1 _# M" V, R/ q
等到晚年时才猛然觉醒有佛的存在,有了信仰觉醒,决心重新做人时,过去的时光终究是像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了。
# B" p5 N3 ]- p. ^0 [6 v) o: u$ s, @+ U# N1 U
在人生的早期就能与佛法结缘的人是幸福的,一生中能够以佛法为依据来过生活更是最高的幸福。这当然不是说学佛法较晚者已经没有机会了,如果醒悟后能过充实的生活,同样也能够展现出美好的人生前景。
/ K+ T6 S# b; j" m; V3 V; L8 D1 l: T, \+ I
人生中有个秘诀,就是瞑想自己在死亡前的感想。如果觉得“这一生很有意义”、“人生太美好了”,就可以说这个人度过了幸福的人生。4 ?" o. C# z% v7 h% K" Q6 H
( i, |) A  f: ^/ }
反之,如果是后悔比较大的人就有些可怜了,当这样的灵回到灵界时是要在高级灵面前如实反省自己的人生的。自己的真实记录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投影出来,无法做任何掩饰。
& _1 X7 Z: O4 G# A4 e3 m6 p, U/ p, g
在佛眼下,自己的形态如何,回到灵界后便清楚了。那时再想说谎和诡辩是不会有任何效用的。众目睽睽之下,会明白自己应该去向何处。去往地狱的人也是自己选择堕入地狱。或者说,当明白了自己究竟是何等人物,会感到万分羞愧,无法在天国居住。从物理学来说,粗糙的灵波与精密的灵波其波长不同步,或者说,这样的三次元物质意识比重大,因而下沈。3 w' S8 V' s+ ?% x) a! ?

( d- j+ J, @) J5 k& x另一面,许多人在回到灵界做反省时能够受到诸灵的称赞。诸灵看到你流着眼泪悔过自新、决心重新做人、请求佛的宽恕时,会露出宽慰的笑容。看到了你不惜个人得失,弘扬佛法时,诸菩萨也会感慨落泪。, u: k! i7 T( z* i  H8 Q( G
- ^# o0 i* F  M# i+ d
这就是人们几年、几十年后的光景,它必将到来。因此要保持死而无悔的心境。要问一问自己的良心,倘若死去,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羞愧之心?有没有留下任何悔恨?4 O+ W1 g( I  k" H( Y; P! A: [
6 B5 ^; b+ J2 b* U5 ?' o
要让人生的时间像钻石一样闪耀出光彩,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就要有离世无悔的心境,经常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反省。从中可以体会到站在善意第三者立场进行反省的实在感。一旦掌握了钻石时间的秘诀,即是发现了高密度、闪光人生的秘诀。
( H' V5 T6 |+ h4 E0 y, {
0 ^# A! n+ p. t& b7 心怀梦想5 j" I* ~" Z  E/ x$ o& ^% r  `; d

$ D0 ~. |8 k! b- P9 _) T+ W5 I* y人生要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希望。反省自己的过错,改邪归正固然重要,但这加减归零方程式的人生还是不够充分的。
3 d6 R& Y0 z' U1 Q+ {; I) f( W* ]% }+ {# J4 x' P0 L
心怀梦想就是在设计美好的人生。比如,建造房屋时需要画设计图,随后才能按照设计图来施工。人生的设计师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自己不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就会建造出倾斜或者会倒塌的房屋。就连建造房屋时都缺少不了设计图,何况是自己的人生呢?很遗憾,世上有许多因眼光不够长远而误入迷途的人。% h0 R: q: @9 |% {8 S' O
1 U+ x& {3 w0 u# ~4 g$ i1 A0 E
设计人生并不需要过度地担忧,这应是心怀何种梦想,如何进行描绘的问题。某人是否心怀梦想,可以从他对人生的自信、并且在对别人谈话时的说服力上表现出来。1 [, C0 p/ g" }+ A

6 b/ L/ o2 E, P当接触了一位追求梦想的人时,旁人或许能体会到某种幸福的气氛,自己也想去努力一下,同时也想去帮助一下这个有梦想的人。
9 |; _" S9 P+ E2 k6 A+ ?7 l
  w$ A' `, g5 Q0 Z2 C  I“心怀梦想”能够使人心陶醉。至今有丰功伟绩的伟人,都是心怀梦想的人。因为伟人知道,既然降生世间,就要心怀创造非凡人生的恢宏气慨。这十分重要。唯唯诺诺、畏缩不前根本不能说是谦虚。
5 m9 e4 j. n$ f/ ~, Y) g. ?
. x3 K' J  m* ?“谦虚”在不断发展、成长中才有需要,在充满过度自信的生活中才需要。“谦虚”好比是汽车的剎车,只装备了剎车的汽车还不能行驶。要向前行驶,最关键的部分是动力加速器,否则就发挥不了汽车的性能。至于剎车的部分只是为了确保安全、避免交通事故才需要的。$ J& s, o9 H1 }% a+ w. j

; ^& u/ W: o4 o我曾多次告诫人们,不要让自己落入地狱。但也不能因为害怕落入地狱,便总是战战兢兢地念佛、念经、向上帝祈祷。因为只是这样做还不能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在驾驶汽车时,如果没有勇气踏下加速器(油门),汽车怎么能够前进呢?如果行驶的速度过快,就可以使用剎车来调整,这才是剎车的目的所在。在人生中设计发展和向上的蓝图时,就好比启动汽车前确认了剎车的性能一般,犯了错误需要立即反省和纠正,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当检查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勇敢地加快前进的速度,去实现梦想和希望。& {1 v6 H8 d3 x  D
( d$ Z6 c3 ^3 x
此外,心怀梦想的效用还不限于计划人生,它还具有一种神秘的作用。“理想”是持续在内心描绘的蓝图,这幅蓝图必定能够传递给灵界的守护灵、指导灵。灵界的诸灵时常在为怎样守护和指导世人做苦思,如果世人的思绪像泡沬一样混乱,没有坚定的人生目标,甚至连自己生活的指针都不明确的话,就很难做指导了。3 q9 x: |' M# |+ F6 M4 x6 L
: M- R' C4 y" d8 t. e' [
若从最根本的问题开始指导的话,则会使被指导的人失去自主性。守护灵、指导灵只能向世人传下“灵感”。通常情况下,那就是全部。5 m/ e, Z3 d& f) j7 s1 H) v5 m
+ Y" r; e% A8 U& c
但对有理想的人来说,守护灵、指导灵只要为其考虑如何实现梦想和给予重点提示性的“灵感”就可以了。心中有充实的梦想,并追求这个梦想,便能够得到灵界的守护灵、指导灵的援助,实现的可能性也会增大。6 A( w  g# U+ A* ^- J! ~
! Z0 ]% p( t, {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具备了心怀梦想这个前提后,便可以把梦想形象化,通过向守护灵、指导灵祈祷来传达自己的意愿。这样做可以使梦想进入具体实现的程序。当然,梦想的内容必须与提高人格有关,并且需要与他人的幸福结合起来。
2 E7 k" s0 G+ a& _: F
& R) L! K6 v. ?  z( E1 c5 m8 奋起黄金般的勇气) b* h$ |5 u+ J. T, M9 T; B
% B  O3 C: N% O5 e" D
我想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听到了“勇气”这个词时会涌起激情。“勇气”常使我浮想联翩,它好像是劈砍着参天大树的板斧,用那沉着而坚定的声音、伴随着生命脉搏的强劲跃动,唤醒了沈睡的森林。人生,只要有这把勇气之斧,就没有砍不倒的苦难之树。
+ n1 V+ U  o+ `4 Q$ K; t) A) D" o6 ]8 `( K6 @6 w
当你面对人生感到气馁时,要想起自己手中有这样的一把勇气之斧。当你自我怜悯、失望时,要知道佛赐予了你一把勇气之斧。
% x6 S( X3 }2 Z  k
1 Z, e: S) q* B+ K7 F( U灵魂降生在人间时,依靠着五官感觉摸索着过生活,这实际上是盲目的。因此,佛赐予每个人一把勇气之斧,希望人们都能够勇敢地开拓命运森林,这就是佛愿。你对此有无意识?在你叫苦连天,感到悲哀、伤感或乞求他人前来援救和给予同情之前,为何不去使用这把勇气之斧,砍断束缚着自己的命运之绳呢?; w9 q& w% h4 w  }

8 q% }' g) C! m2 ^* t中国有一位名叫无门慧开的和尚(公元1183年─1260年)曾著《无门关》一书,其内容是有关禅定的四十八则公案,其中的第二十则公案题为『大力量人』,内容如下:
1 r0 y4 l* Z* U1 a; T2 D# i" {+ l- N) F4 I8 K2 z! |$ e
“松源和尚云: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又云:开口不在舌头上。”& [3 s  O" G2 F0 J: L3 {: Y7 Z
# H5 V# a1 h# x0 _- o
“无门曰:松源可谓,倾肠倒腹,只是欠人承当。纵饶直下承当正好,来无门处吃痛棒。何故?渐(译注:旧时传说为鬼死后之称。《聊斋志异?章阿端》『人死为鬼,鬼死为渐。』)。要识真金,火里看。”
9 ~& Y# E! Y, x, d7 C, e
2 F  R2 O7 X0 W3 ]6 n“颂曰:抬脚踏翻香水海,低头俯视四禅天,一个浑身无处着。请续一句。”0 T) o! W. C, d9 A& D& _) x

# j, P+ c$ w1 x3 ?4 K2 A& |这个公案的大致意思是:人忘记了自己本身是有大力量的人,像是被世间的常识、观点和医生的话施了催眠术一样昏昏沉沉,把自己看做是随时都可能发生故障的物质性肉体人身。但自己的真相是佛子,有着无限的力量。看吧!若从禅定中获得了解脱,就能够发现自己的真姿是灵体,你已成为俯瞰地球的巨人。所谓三次元银河星云(香水海)只不过是高次元宇宙下面的一滩积水,一脚踏下去,这滩水会四处飞溅。与如来、菩萨界相比较的话,六次元以下的人间悟境(四禅天),只是必须低下头来俯视才能观察到的世界。& `2 m% g! g' J; K9 N

6 z9 |8 X' S1 J+ O+ m& D  B. Z3 [从这个公案来看,好像这位无门和尚已获得了如来界的悟境。一旦获得了如来界的悟境,其灵魂本身的真姿就不是仅宿于五尺肉身的渺小存在了,而是能够体会到自身是可以向宇宙扩展的无限能源体。从禅定中可以感受到自身逐步成为巨人,看地球时需要低头俯视。* p$ m; Y8 i/ E

8 U' X6 q7 g! u% ^) n( w; Y人本身的存在是有很大的力量、逍遥自在、通融无碍的。虽然如此,但自己的手脚却被三次元的感觉、学校教育和世间常识所束缚,认定“灵不存在”“那个世界不存在”。变成了得小病也会喊叫“不想死”的可怜、渺小的存在。) `% Q# |! I5 C6 e5 S/ m6 y. L

' I6 J. p5 H' A奋起黄金般的勇气吧!奋臂挥动这把黄金般的勇气之斧,砍倒迷妄的大树吧!用这把强劲的勇气之斧斩消烦恼和痛苦,冲破命运的围墙,斩断束缚自己的命运之绳。5 b2 [+ k. n+ S1 d
2 R# ]3 |. {& `+ G0 @, }5 E) b
勇气是珍贵的。如果你奋起了勇气,就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个力量强大的人。但也有些人,曾经决心重新做人、再创新人生,也曾放弃唯物意识而有了真理觉醒,但在世俗诱惑下,受到三次元物质性波动的不良影响,本来的气力便逐渐削弱了下来。8 j0 x9 A8 w, ]& q1 E8 I9 Z7 l4 v) v7 @

. E8 D% l, W5 [. }* p9 f在紧要关头要咬紧牙关,凡是马拉松的选手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在现实当中会遇到艰苦的时刻,在这时甚至想放弃努力,但如果真的放弃的话,就意味着自己放弃了取得胜利的机会,半途而废。9 T- ?- v2 F2 y* _- s3 ]
( u$ }3 ?" k* ~+ d; N5 d
要相信艰苦的时期一定会过去的。当度过了难关后,你会感到脚步轻盈,可以全力向终点冲刺。我相信有许多人会有类似的奇妙体验。游泳也一样,在呼吸困难、想停下来时,只要咬紧牙关坚持,就有可能度过艰难,体会到自己的身体似水波一样轻盈。
5 i' N3 |* b  K2 x
1 X8 n* F! k- y, n# u8 l虽然人生不同于马拉松和游泳等运动,可是会有类似的艰苦时期。此时需要忍耐,等艰苦的时期过后,就会雨过天晴,使你获得自信,感受到佛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