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30|回复: 1

[欣赏] 黄庭坚书画理论对宋代蜀学的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13: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庭坚书画理论对宋代蜀学的贡献& s* h. i/ e* D9 _1 p7 I
———从苏黄对比谈起* D$ {3 J9 x) C; c) }
邱世鸿% E0 i! X0 x/ l, p8 a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6)0 C) T) s0 \# c( v8 s  b

" a0 \) L; t& V# u黄庭坚一生与苏轼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书法上有“苏黄 ”并称的美誉。作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黄庭坚以诗文名满天下。本文想从北宋书画理论角度来谈谈黄庭坚对蜀学的贡献。黄庭坚书画理论与苏轼书画理论的对比:; F& b9 W) c* j  [

7 ^  ?4 b' H' o一、黄庭坚书画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思想% U- _6 J; o1 k, f
) q, h; z! |8 K' j7 f, J) D+ H8 ~
北宋以苏轼为首的“蜀学学派 ”异军突起 ,在北宋晚期辉煌灿烂 ,代表了宋学的最高水平。北宋从哲学体系看 ,蜀学不如二程所建立起来的“洛学 ”那样有完整的体系;但从文艺理论体系看 ,“洛学 ”自然更不能与蜀学相提并论。蜀学的贡献就在文艺观上的巨大突破 ,将宋学精神发挥到历史的高度 ,旷世绝响 ,至今令人回味。黄庭坚作为“蜀学 ”中的坚强后劲 ,其功不可没。苏黄有许多相似处 ,如主张“无意自功 ”,“胸次历落 ”,“积学为书 ”,“书贵独创 ”,“自然清新 ”等 ,继承了欧阳修以来的论书画传统 ,文道并重 ,并且生活经历也颇相似。苏轼在提出许多新奇、杰出的书论时 ,也有不少过偏或易于被人误解的观点 ,黄庭坚则提出相应的主张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苏轼书论 ,力求“深稳 ”,显示出冷静的理性精神。
$ c9 d- C( p+ z4 z$ w! {: e! V
( y2 l/ k: @8 [% n" @4 `' S6 ~) ?! l8 ^9 z(一 )完善了“有法 -无法 ”的用笔体系
$ }. P- A. s' o/ ~% y0 H, @) {; L: ]- Y; h0 {3 d/ u
苏轼的自然观是他天机感发 ,随物赋形 ,放笔挥写的结果 ,往往表现出豪气流转 ,妙手天成的特色;黄庭坚主张通过锻炼达到平淡 ,锻炼和运用法度而获得自由 ,强调内在学问对书画的影响 ,而苏轼更注重外在的“逸气 ”、“俊气 ”等对文艺的决定作用 ,喜欢从大的道理方面来论书 ,具有哲理高度 ,但并不适合初学者。黄庭坚更注重基础性的工作 ,强调法度、古法 ,正是对苏轼哲理论书的补充。就象他提出“夺胎 ”,“换骨 ”法一样 ,是为了纠正“意造 ”和“做作 ”的缺陷所作的努力。对“有法 ”与“无法 ”的探求 ,是宋人对书画问题的一大思考。黄庭坚认为“楷法高妙 ”,草法才能进步。苏轼认为“通其意 ”,“形理两全 ,然后可言晓画 ”。苏轼喜欢骏快爽意的书风 ,而黄庭坚求“深稳 ”,一外向 ,一内向 ,正好构成两极。互相补充。这是对“有意 -无意论 ”的自然观的具体化。黄庭坚在技巧上重视“有法 ”,但在风格上要追求“无法 ”,统于自然和“不俗 ”。; z" S4 m* {( ^9 p- j8 p6 i

9 n* B2 V5 a! Y% T" Y( T(二 )对“文 (艺 ) ”,“道 (理 ) ”的关系拓展
# [% D& }& x; h# V/ G. F% p7 r* Y6 {' |: B* [  ]) r7 Q0 J
蜀学对于“文 ”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 ,视之如金玉;但又不废“道 ”,而能“文道并重 ”。在北宋“道 ”被重视 ,而“文 ”多被道学家所轻视。苏轼继了欧阳修的“重文并重 ”精神 ,这已说明了“蜀党 ”所代表的“蜀学 ”的“文道并重 ”传统。4 C8 m# o) l, R" w4 _
- J5 B1 A2 U! L# T  u
黄庭坚很好的秉承了苏轼所开创的重文道并重的传统 ,阐发更为具体 ,他融合儒道佛三家思想 ,把“至大至刚 ”的“浩然之气 ”与清心去欲、随缘任运的处世态度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种既坚持节操 ,又超脱放达的人生哲学。所以 ,他要求的艺术境界是超然无住的。在书画理论中 ,我们能了解黄庭坚的“道 ”更偏向儒家思想 ,这正与他的诗文中所体现的现实关怀是一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13: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发展了“韵胜论 ”、“胸次论 ”、“巧拙论 ”等观点/ ~7 R; Z9 ?" S! H8 `
9 A/ B) B, F7 N8 H
(1)韵胜论是黄庭坚最重要的文艺思想。" k' \0 E; N" m# w

' z; S; p* A9 [4 [, [虽然在六朝时期 ,谢赫《古画品录 》就提出了“气韵生动 ”的法则 ,但对“韵 ”的内涵和外延并未作出规定。黄庭坚所倡导的“韵 ”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格 ,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俗 ”之谓韵。
% n6 h/ }' I* {5 h
" j  Y3 l6 q  i: }9 O8 R* h苏轼《传神记 》云:“凡人意思各有所在 ,或在眉目 ,或在鼻口 ”。并未提出“韵 ”字 ,而黄庭坚将苏轼的意思化而用之于书画评论。“韵 ”在黄庭坚眼中就是“不俗 ”:一要脱离“时风 ”;二要“胸次高远 ”;三要“胸中有书万卷 ”。黄庭坚论“韵 ”总是与“不俗 ”联在一起。如“无尘埃气 ”,“出于笔墨之外 ”等 ,尤其是文人画在苏、黄那里得到长足发展。文人画之追求笔墨意趣 ,清远神似与诗中之神韵独标可谓异曲同工。苏轼论鲁公书法 ,推重其“人品 ”和“变法 ”精神;而黄庭坚却认为鲁公是“笔法超逸 ”,“萧然出于笔墨之外 ”,实际就是有韵 ,气节高 ,书品高 ,所以能“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 ”。黄庭坚自觉认识到艺事的精深华妙 ,风格的超迈流俗 ,归根结蒂取决于作家的思想道德修养 ,这反映了宋代新儒学的整体追求。
" O% W: @* c# W: ?/ ^. X: D! {
& d$ {- R, n* D% A  b  a2 E# _(2)“胸次论 ”是黄庭坚学养论、韵胜论的综合反映6 T0 `3 a  Q- d, X! a

$ w( w1 c$ ?+ `' _新儒家追求“浩然之气 ”,对心胸和襟怀比较强调。苏轼追求的是“意 ”,外在的“势 ”多动感 ,故求其神骏 ,爽快;黄庭坚追求的是“韵 ”,是内在的“味 ”多静态 ,故求其不俗 ,雅逸。二者互补成为蜀学占领宋代文艺理论制高点的完美保障。黄庭坚在《道臻师画墨竹序 》中提出“不加丹青 ,已极形似 ”的观点 ,对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即韵的强调 ,实际上是追求已种独立超然的人格。9 @4 ?2 t/ M9 ?1 S0 U+ _
0 S1 |% C( S4 n' R" X6 S9 i
(3)巧拙论是黄庭坚由华返朴的新观点
4 z' Z( w' i# Y
$ {9 q' ^) {5 m6 R: l黄庭坚《李致尧乞书书卷后 》云:凡书要拙多于巧 ,近世少年作字 ,如新归子妆梳 ,百种点缀 ,终无烈妇态也 ”。此论是黄庭坚新论 ,苏轼未言之。黄庭坚对苏轼的“病处成妍 ”的辩护 ,也是认识到“病处 ”的“拙味 ”,有时胜于巧。他对苏轼早年“圆劲而有韵 ”,晚年“沉着痛快 ”的“天资解书 ”,甚为赞赏 ,因为他认为苏轼是天才 ,巧拙皆备 ,自然为宋代书中第一。他对时人不悟“巧拙 ”的辩证法的现象进行了批评。黄庭坚似乎在作多方面努力 ,融合两种风格。他的书画理论也是在作此努力 ,不失苏轼的豪放 ,但又更显理性和凝重。
9 a# z6 z0 T7 r0 s4 R/ ^7 `: H(四 )黄庭坚特别发展了“学养论 ”强调审美心胸很强调( Q9 t2 D( F$ e
( T; F4 V. b3 ?. Y' D
苏轼在实践上开了“以才学为诗 ”的风气 ,黄庭坚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奠定了“资书以为诗 ”的创作原则。从书画实践和理论来看 ,苏轼的理论无疑是一种“天才 ”论 ,而黄庭坚的理论更易被一般人所接受。苏轼强调“通学 ”,“诗书画引 ”融合以体的“文人画 ”本身就是学问贯通的象征。宋人重文治 ,所以博学之士甚多。书画作为最能体现学养的艺术 ,在黄庭坚手中更具有了“器以贯道 ”的性质。苏轼更喜欢“意气 ”所在的外向开拓。苏轼那种向外开拓的进取精神毕竟不是主流 ,它是少数天才的杰作。而大多数中智之人 ,必须经过向传统向古人学习才能进入妙境。这正是黄庭坚的睿智 ,他不愿误人子弟 ,而愿作扎实的功夫。黄庭坚的书画理论提出学养论 ,正是适应了时代思潮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