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书画理论对宋代蜀学的贡献& s* h. i/ e* D9 _1 p7 I
———从苏黄对比谈起* D$ {3 J9 x) C; c) }
邱世鸿% E0 i! X0 x/ l, p8 a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6)0 C) T) s0 \# c( v8 s b
" a0 \) L; t& V# u黄庭坚一生与苏轼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书法上有“苏黄 ”并称的美誉。作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黄庭坚以诗文名满天下。本文想从北宋书画理论角度来谈谈黄庭坚对蜀学的贡献。黄庭坚书画理论与苏轼书画理论的对比:; F& b9 W) c* j [
7 ^ ?4 b' H' o一、黄庭坚书画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思想% U- _6 J; o1 k, f
) q, h; z! |8 K' j7 f, J) D+ H8 ~
北宋以苏轼为首的“蜀学学派 ”异军突起 ,在北宋晚期辉煌灿烂 ,代表了宋学的最高水平。北宋从哲学体系看 ,蜀学不如二程所建立起来的“洛学 ”那样有完整的体系;但从文艺理论体系看 ,“洛学 ”自然更不能与蜀学相提并论。蜀学的贡献就在文艺观上的巨大突破 ,将宋学精神发挥到历史的高度 ,旷世绝响 ,至今令人回味。黄庭坚作为“蜀学 ”中的坚强后劲 ,其功不可没。苏黄有许多相似处 ,如主张“无意自功 ”,“胸次历落 ”,“积学为书 ”,“书贵独创 ”,“自然清新 ”等 ,继承了欧阳修以来的论书画传统 ,文道并重 ,并且生活经历也颇相似。苏轼在提出许多新奇、杰出的书论时 ,也有不少过偏或易于被人误解的观点 ,黄庭坚则提出相应的主张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苏轼书论 ,力求“深稳 ”,显示出冷静的理性精神。
$ c9 d- C( p+ z4 z$ w! {: e! V
( y2 l/ k: @8 [% n" @4 `' S6 ~) ?! l8 ^9 z(一 )完善了“有法 -无法 ”的用笔体系
$ }. P- A. s' o/ ~% y0 H, @) {; L: ]- Y; h0 {3 d/ u
苏轼的自然观是他天机感发 ,随物赋形 ,放笔挥写的结果 ,往往表现出豪气流转 ,妙手天成的特色;黄庭坚主张通过锻炼达到平淡 ,锻炼和运用法度而获得自由 ,强调内在学问对书画的影响 ,而苏轼更注重外在的“逸气 ”、“俊气 ”等对文艺的决定作用 ,喜欢从大的道理方面来论书 ,具有哲理高度 ,但并不适合初学者。黄庭坚更注重基础性的工作 ,强调法度、古法 ,正是对苏轼哲理论书的补充。就象他提出“夺胎 ”,“换骨 ”法一样 ,是为了纠正“意造 ”和“做作 ”的缺陷所作的努力。对“有法 ”与“无法 ”的探求 ,是宋人对书画问题的一大思考。黄庭坚认为“楷法高妙 ”,草法才能进步。苏轼认为“通其意 ”,“形理两全 ,然后可言晓画 ”。苏轼喜欢骏快爽意的书风 ,而黄庭坚求“深稳 ”,一外向 ,一内向 ,正好构成两极。互相补充。这是对“有意 -无意论 ”的自然观的具体化。黄庭坚在技巧上重视“有法 ”,但在风格上要追求“无法 ”,统于自然和“不俗 ”。; z" S4 m* {( ^9 p- j8 p6 i
9 n* B2 V5 a! Y% T" Y( T(二 )对“文 (艺 ) ”,“道 (理 ) ”的关系拓展
# [% D& }& x; h# V/ G. F% p7 r* Y6 {' |: B* [ ]) r7 Q0 J
蜀学对于“文 ”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 ,视之如金玉;但又不废“道 ”,而能“文道并重 ”。在北宋“道 ”被重视 ,而“文 ”多被道学家所轻视。苏轼继了欧阳修的“重文并重 ”精神 ,这已说明了“蜀党 ”所代表的“蜀学 ”的“文道并重 ”传统。4 C8 m# o) l, R" w4 _
- J5 B1 A2 U! L# T u
黄庭坚很好的秉承了苏轼所开创的重文道并重的传统 ,阐发更为具体 ,他融合儒道佛三家思想 ,把“至大至刚 ”的“浩然之气 ”与清心去欲、随缘任运的处世态度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种既坚持节操 ,又超脱放达的人生哲学。所以 ,他要求的艺术境界是超然无住的。在书画理论中 ,我们能了解黄庭坚的“道 ”更偏向儒家思想 ,这正与他的诗文中所体现的现实关怀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