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30|回复: 2

[欣赏] 茶与书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13: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 o3 w! X) y6 {4 T; p5 y
$ ]* j1 i8 R, r& G% z. @5 [  A明 唐寅 《烹茶图》
9 W' \$ k( e/ s! T# Z6 R4 O. C3 J8 O& p4 r1 {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9 G& O. O& X' W  - n, G" {* O+ f5 T
一隐士在高山修竹旁,坐一躺椅上,右边一小童正蹲在炉前煮茶,旁边的茶几上摆著各种茶具。隐士手拈胡须,似乎与轻风高山修竹浑属一体,在短暂而易逝的生命中,超越了万物。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G5 [7 t9 n! }
) Y& r* W, Z0 j. F* _
明 唐寅 《事茗图》
: M& N" \4 y8 u( ^
' Z: ^7 m+ g, V: S$ f" s/ e纵31.1cm 横105.8cm 纸本设色 现藏於故宫博物院3 N$ I- q3 W  u2 m
% W  R( `$ ]. v+ W6 P7 x4 V
唐寅 (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後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後又投甯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後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豔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於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 V0 [, f, Z8 p

/ _' L6 k. A; J5 T& N8 m/ Z) N* l  画面近处(左右两方)是山崖巨石古木,远处(中上方)云雾弥漫的高山,隐约可见飞流瀑布,画面正中(远处高山之前),一片平地,有数椽茅舍,前立淩云苍松,後遮成阴翠竹,茅舍之中一人正倚案读书,案头摆著茶壶、茶盏等等茶具,墙边是满架诗书。边舍之中一童子正在煸火烹茶。舍外右方,小溪上横卧板桥,一老者策杖来访,身後随著一个抱琴的小书童。 5 W  q0 ~( c/ [  {& J. L4 F0 {

! Z7 A; f1 k' h4 d# P) @  画者用细长的线条来写山,造成了一种流动的风姿,与画面中人物的怡情惬意副副融为一体,表现出当时文人学士追求远离尘俗,品茗拂琴的生活志趣。本图左方有唐寅用行书自题五言诗一首:“目长何所事?茗碗自齎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下有三印:唐居士、吴趋、唐伯虎,字体流畅洒脱。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1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9 T4 t( Q% a
: C. ?0 v; h$ y8 y
    赵孟頫的《斗茶图》从人物的设计及其道具等的使用较多取自刘松年的《斗茶图》,图中设四位人物,两位为一组,左右相对,每组中的有长髯者皆为斗茶营垒的主战者,各自身後的年轻人在构图上都远远小於长者,他们是“侍泡”或徒弟一类的人物,属於配角。
) v! S) v' B! M; @- \8 [" c0 Y7 d" j) j! H
  图中左面这组,年轻者执壶注茶,身子前倾,两小手臂向内,两肘部向外挑起,姿态健壮优美有活力。年长者左手持杯,右手令炭炉,昂首挺胸,面带自信的微笑,好似已是胜券在握。 " X; C8 p' k  z% k) \

2 {) a0 F$ I& L6 W+ l  右边一组,两人的目光全部聚集天对垒营中,其中长者左手持已尽之杯,右手将最後一杯茶品尽,并向杯底嗅香,年轻人则在注视对方的目光时将头稍稍昂起,似乎并没有被对方的踌躇满志压倒,大有一股“鹿死谁手”还未知的神情。 6 P5 Y% y: a1 S$ W4 L- o8 }  K' F

7 k  Q# m: G; Q8 b: c6 A  图中的这两组人物动静结合,交叉构图,人物的神情顾盼相呼,栩栩如生。人物与器具的线条十分细腻洁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