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95|回复: 0

[生命轮回] 生命轮回(第七章) - 布莱恩•魏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7 14: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章 治疗生离死别的悲情
3 t# ^1 C7 }+ _2 n' n, u6 w 9 }9 A4 W1 p$ O. f+ h" k
    一名住院的65岁男人,因为肺部癌细胞蔓延而即将死亡。有一阵子,化学疗法曾阻止曼延,可是最后群医束手,奈德正在等死。有元气的时候,他会利用时间和妻子伊莲谈谈心,或和医师讲话。很幸运,医师都愿忙中抽空,听他说话。5 [0 l' t5 X2 A. ]4 ~

2 U) w- F1 s, C1 l$ t1 V$ U“要什么时候会死?”奈德这样问主治医师。 % B, C+ p, s* _; n7 {5 ]& D! Q
8 d% O) ]9 k& ^' [8 p* f
“我不知道。随时都可能发生吧!或者,也许要好一阵子。”医师回答。然后他和医师讨论如何平静安息。奈德的妻子也参与交谈,她觉得他们的说法和想法很温馨,也很安详。
5 D) i" l3 Y% y; h8 b& |: I
$ ~! y' T9 m! k+ W9 ?随后夫妻俩常探讨这个问题,生离死别的苦楚似乎冲淡不少。伊莲和奈德更常斯守在一起。 & \: x. f" M$ L. g1 h3 _9 C( P+ |9 `  W
% {2 w3 Y' V/ a) r( _! B# @8 {6 e
奈德的癌症末期体能愈见恶化,意识变动很大。有时候陷入半昏迷状态,有时候则相当清醒。伊莲觉得他生出幻觉。 ! C! m+ J( d2 O+ O3 d+ w7 L

: t5 w$ c) I8 l& _3 N“奈德觉得他好像在飘浮。”伊莲把这件事告诉医师。/ B1 O) t' q6 d& K8 D6 ~. W8 c

& x0 R/ m& V+ I: l) a: v“也许那不是幻觉。”医师说:“很多病人常这样说。他还有提到什么?我很有兴趣多知道一些。”
1 {' J4 ^/ L- f1 t) r- m
0 p8 B& l& v( d! o: Q这名肿瘤科医师认为应该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他让伊莲知道,无论奈德看到什么或讲出任何不寻常的事件,一切都很安全。. X" P; G. c. |2 b3 E8 k
" K; c6 k7 N6 H# U( c. @. V
“他说他又飘浮起来,感觉很舒服。他也听到门口有人说话,然后他飘过去。”医师猜想,奈德可能是听到护士在门口交谈。 8 z% L9 k  R* }) R: d# s6 D3 {1 y7 c
1 Q! X" E; V- y8 O
“不对,”伊莲纠正说:“那些是等着迎接他的人。”9 f. |: X& G  @4 v" F' m0 l$ l

8 [# A! ^8 p* P5 M隔天,奈德几乎没有生命气息。” . J2 k: c% D6 d2 i' v
- i% r! u& [5 z" P% z' [" q& A  ]
“他说他又飘浮起来了,”伊莲告诉医师:“他去找门外的那些人。”
. Y  I- y% B1 s1 ]! T: g1 v- N  p( Q
) z: i8 g% Z  K2 s2 L奈德听到伊莲这样说,躺在床上向医师点头。“那些人给他看一本很厚的书,上面写着他来世的名字。念起来像是巴基斯坦尼,像印度人的名字。他说他只看到名字,没看到姓什么。
8 j7 ~( ?3 ^; m9 @) `6 U 0 s  A) u  E1 q5 [0 Z1 N: o  x
奈德这个时候挣扎坐起来。“他们把姓氏盖着,”他嗓音暗哑,低声慢慢说:‘他们说,不行,你现在还不能看。”
$ Q) n) @: F4 U* U8 j6 K, ~
" x% d! S( [7 U/ J* S7 i8 N2 B5 ]同一天稍晚,奈德告诉伊莲,他看到一辆巴士,要载他去某个地方。随后他又讲了几句话,几乎听不清楚。 9 n$ l1 S3 h1 A9 v, O% |0 K
4 x* _2 b6 H1 m
“死亡不是失去。”他有气无力向妻子说:“那是生命的一部分。”
" V8 c9 W; R# ^   Z, B& @. _0 B/ _3 ]5 p
这些话是他的最后遗言。那天中午奈德走了。
) b2 R! n6 Q) ?( o; \ " k+ v, y( S  V1 |! X, K/ Q* K
伊莲很悲伤,不过她同时觉得宽慰。她深信李奈德的灵魂依然活着。奈德的最后遗言改变了她对死亡的观感,对于无法避免的死亡,她觉得更能坦然、平静面对。她不再害怕死亡。
; E2 x* V  q: j* j, }# y5 `' w: S 6 z' m+ g- s/ M9 S% _
医护天使治疗悲伤1 K* x) L5 d' U% l, i9 M" _9 l
: ~9 o) L8 ?/ r: q, j, G1 y  ]
这故事里的主治医师就是我弟弟——彼德·魏斯医师。他和妻子芭芭拉·洪恩医师专攻血液学和肿瘤学,他们在密苏里的圣路易市服务。私人门诊时,他们专门治疗癌症。他们也都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教师。
4 [" B( T6 L' B2 @: D8 G
; L% ]% f" Q4 Z2 h! L3 a  _彼得、芭芭拉常与我及同事讨论生命与死亡的问题,也常专心分享病人的经验,死亡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病人教了我们许多。 ) n1 a  `, j7 R' b* o; T" _
5 c3 u/ g9 f5 D% A; x9 d5 p
我们特别感谢像奈德的许许多多病人,因为他们的经验提供我们许多有关死亡的讯息,让我们用崭新的视野看待死亡历程,我们愿意诚恳地与即将死亡的病人分享经验,同时也与悲痛的病人亲友一起分享,希望能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我们都从这些病人身上学到,死亡不必然会是恐惧、失去、分离的经验。这个最具挑战性的人生段落,也将会是治疗、拓展、新起点的契机智。
, R1 N' K2 i+ @
2 X: A5 e0 s! z$ A! F+ [5 v彼德曾治疗一名叫马修的病人。马修是律已甚严的禁欲主义者,65岁,是位大学教授,胰脏的癌细胞正快速扩散,看得出非常痛苦,可是他坚持不讨论这个问题,也不愿说出他面对死亡的感受,彼得努力和他沟通,终于让他开口。彼得委婉告诉他,无论他看到哪些不平常的事,讲出来总是有益无害的。" \2 Z) w4 Q# J

5 W' C$ b, G7 r2 B1 r3 @  @, X“确实发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教授吐露:“有一名天使来找我,并问我是不是准备好要走了。我问是不是非走不可。天使说没关系,然后离开。”彼德问,他怎么知道这名拜访者就是天使。9 _/ {# K8 b4 g
% [2 n. e% `' h. f
“他身上围绕一团亮光,而且有非常崇高的宗教地位。”教授的回答高深莫测。
5 ?" }9 L7 Z& G' H 5 x) U/ l% {, `
几天后,天使又来了。
+ i* M7 u! o: l# a. w* Z0 y8 S , i0 c5 E' p/ i: T& {# s6 ]
“你准备好了吗?”天使和蔼的问。* E5 o/ g, R- ?& K; {6 M7 x. t
+ Z1 N; H: O! C: h
“还没!”教授说。
8 [) _- b/ Y8 W8 _- p0 o( E 6 p! z, I( W" |$ s: J9 K+ ~3 r
天使逗留阵子。这一天,马修的癌症急剧恶化,疼痛难忍,需要强效止痛药止痛。然而他却竭力忍耐,保持清醒。
5 l* q" A& {, C; r
) ~4 t; u9 m8 R, B: P2 b马修静静看着天使按摩他的腹部,然后取走褐色块状物。
3 k( S+ ]/ g8 {   \0 q5 W" q# T9 `# q# t3 D# [
疼痛立刻消失,病人觉得舒服许多。
2 [" f- {5 Q) O
, e0 a8 }5 w/ k4 ]天使再度离去。0 K! W% |, M1 W$ M& X5 ^

8 V" m1 B' x: x7 T马修逐渐又有痛意,而天使又来了,再取出块状物。马修不再痛了,不必服任何止痛药。这个医护天使,让讲求选择与自律的教授,全身舒坦,充满希望。6 N/ D. Q/ P+ A2 s7 r- a
( n5 ~0 ^: U1 `
他的症状不久又恶化,一直忍受痛苦煎熬的教授终于平平静静离开人世。到了最后关头,相信马修一定对天使说:“我准备好了。”
9 T6 C: ]8 z/ o$ B; a1 X
, \( a0 `1 h8 A$ t8 I# H/ ~医师和治疗师对于死亡与悲伤知道得很少。曾痛失亲友的人,懂得比他们还多。基本上,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顶多只会描述死亡的阶段,及悲伤的症状而已。
+ s" {1 C( W% w2 Y+ T6 t- y* A
  H9 E+ w; }7 r; p8 _: o他们不会解释,濒临死亡与死亡之间,甚至死亡之后这些历程里,会发生哪些事。他们也没有提供方法,宽慰生离死别的悲伤之情。当然,对于整个死亡的历程,没必要不懂装懂,但至少从奈德或马修的经验里,我们学习到一些知识,可以舒解悲伤之情。
' \9 x, y2 {0 s) q  f ( p( y& a- o" }1 l$ [  B. Q
悲伤治疗和灵异事件、灵魂思想有关。有濒死经验,或曾回溯前世、回溯中介生命状态的人,或是曾经灵魂出窍、遭遇灵异现象,和身体之外的生命或意识打交道的人,通常不会太过悲伤。他们比其他人更了解生命的奥秘。他们知道意识永不死亡。
& e( [5 _  _1 B4 l ) x7 i. J: i" L
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的人,通常对死亡有一种解不开的悲痛。这种悲痛是当医师宣布他患有不治之症后升起的。日薄西山的人可能产生否认、气愤和绝望的感情,至亲好友也会随着悲伤。 + f% H' N3 Q' \' r$ H
# D5 o( N9 ]. p; u
悲伤很容易演变成临床上的忧郁症。垂死者或悲伤者会丧失勇气,感觉无望与无助。心理上的痛苦变得更尖锐,挥之不去,并造成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没胃口、精神不济。亲友也许会为悲伤者打气,分散他们的绝望感,可是效果不彰。
' F6 `) I2 N. e$ X. M7 Z& \# i9 \
5 o6 K# j. H5 ?7 L: N( w然而,不论是病人自己,或是病人亲友,这样的悲伤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他们了解别人的奇秒经验——例如本书所介绍的,或其他人的经验分享——他们就会觉得更有希望。 4 p% `6 V2 L4 |& @+ ?* N! ]/ d

) i  |5 W; @4 J: ], i死亡与悲伤的经验,可以促进人们的沟通,获得领悟。他们可以讨论未来再相聚的日子,也可以互表爱意,更自然,平静地接受死亡。死亡的经验可经转化为诚意、分享、爱,甚至有时候转化为幽默。
, o  W' V6 k! s4 u- r6 c ; }( M# a2 C* K  }7 m" ?' o7 j
爱心幽默化解死亡阴郁 ( k/ a+ e: c: V8 `' X3 f1 }

" ^9 q& v2 t! D6 N彼得有一名病人是意大利家族的女家长,名叫席维亚。她因急剧的白血球过多症面临死亡。席维亚坦然接受这个事实,她预估的临终日比彼得的推算更早。  n$ t0 m+ ?$ @1 v! f
5 P1 s9 v9 F& ?' C! w
“我星期六就走了。”席维亚突然这样宣布。
8 x4 Y# [9 k6 ?' t
" y% I) ~  c/ W1 |% D5 B: v“你怎么知道的。”彼得问。
* O1 Y$ w$ J6 a% ?- q/ g' b# W $ x) }+ j9 d# x9 H; q/ H( N: ^8 B: A0 f
“我有预感。”她说。 & g$ M( U. N6 F4 X" w
5 ?& @" t3 [5 @, a, K) Z
星期六早晨,彼得走进她的病房时,发现一群亲友围绕着她。彼得觉得好像是在看戏。神父来了,举行最后的祷告仪式。
% r, x% @) T* \  v" @% [ 9 I2 \4 A1 b2 ?
进行到中途时,神父说:“现在,上帝将会传来讯息。”8 @# i5 L1 L7 Y- @  [( D. B3 j

3 A. W) C. M6 s& r) x: w5 ]! }真巧,这时电话铃响。
2 ]+ o+ G' ?& S" `. a% s: l ' b+ i4 T% Z) @! w* y
不是上帝打来的。众人笑成一团,阴郁的气氛打开了。* `. W* h) d: R4 l" g) f" V
% P) ?/ u8 n8 r2 b! d" }) L/ W2 Q
那一天晚上,席维亚经历了逼真的灵魂出窍经验,被引向美丽、温暖、安详的光里。她随后向彼得描述说,那道光很立体,在邀请她,也许,那不是上帝传达的信息。
. e' x# _2 Q. H& Z4 ]5 m( e6 O
. W" U( N6 M+ t2 E# t$ O1 ]席维亚一周后去世,正是星期六。
5 N7 H6 s  d+ F$ I . t# Q: E: j; ]8 `
彼得也曾提及难以忘怀的经验,那是一名病患还有他家人。“这个爱尔兰家族一共有17位亲密家人。亲人即将死亡,他们都觉得恐惧、懊恼。我和他们17人相处,教导他们死亡的情形、教他们如何表达爱意、如何说再会、接纳迟早要来的事实。这个家族的转变真令我吃惊。他们开始交谈、拥抱、互相表示关爱。真令我感动。”
0 ]  J! z# h( z/ A' c5 `
+ J$ K" j( t1 c/ Z  L* x. f理解死亡经验 3 j% a) d: V) [, c; z

% D/ [0 v" i7 y这些事情通常不能以常理视之,也令人不得不信。一般而言,病人害怕把这些事告诉医师,怕他们嫌罗嗦,或不相信有这样的经验,反而把病人视为异常。如果能向病人保证,讨论这些经验很安全,医师与病人的沟通关系会更好,而且治疗的默契会更坚固。彼得和芭芭拉因此更愿与病人和家属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觉得有责任陪垂死的病人走完最后的人生旅程,而不仅只是提供完善的医疗技术,他们同时也提供病人心理上的支持。这些援助让病人获得很大的满足,也安慰了病人家属,大家都学习爱人与被爱的喜悦。
. ?4 V- p$ p! P5 W/ z % h1 n  X! {& @* L0 Z
“面对死亡,我不再觉得无能为力,”彼得说:“因为现在我知道,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现象。我当然还是尽最大的努力治疗病人,不过,如果死亡无法避免,我不再把它视为是我的失败。” * [5 ?& a2 f1 B" i9 {  x; z' z
我们正处在帮助病人的新领域里,身为帮人治病的专业医师,我们不能光告之指出悲伤的各种阶段,同时还要做更多的心灵沟通,开放心胸,启发对实际死亡经验的理解。希望,这个新领域能让不久于人世者、悲观者、照顾者,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2 L& Z7 o, ~" J$ O1 Z$ W/ t
& r+ \* d, y# j9 |, ?1 V" l% q5 J8 K
不寻常的灵异经验
/ u. u3 n3 l& ^9 }& j ) b: B* h- |! @4 T$ s5 a! _# b3 O
依据1990年盖洛普调查机构与普林斯顿宗教研究中心的合作统计,大约有一半的美国人相信超感观知觉。就像垂死历程中会有不寻常的经验一样,和钟爱的人即将分别的灵异经验,也会对人的生死观带来改变。若能整合这些生命转换事件的观感,就能产生治疗与成长的效果。对死亡的深痛与恐惧都将消失,特别是,如果灵异经验和“另一个世界”有关联,效果更是明显。
+ m: w* V# `: p$ I' c* I
1 H5 ^/ I" ^. r+ l有一对夫妻,他们同是迈阿密知名的内科医师。他们特地来找我,为的是要向我描述一件他们同时目击的不可思异的现象。女医师的父亲最近刚刚去世,父亲去世7天后,她和丈夫都曾目睹父亲的形体,全身发光而且有的透明,在他们卧室门口挥手。
  U6 c5 p; y! g0 \5 p* }
/ m4 C( j1 A2 K3 ]" v当时他们都很清醒。他们走过去,试着接触父亲,可是他们的手却穿过父亲的形体。父亲挥手道别后,迅速消失,没说任何话
$ p4 H# y' G! @0 x. X
: o0 x2 X: m6 }- t" s7 I, F事后他们比较看到的形象,两名医师发现,所见一模一样,他们同样见到发光的形体挥手道别。
. J, H8 [, N0 O; p
2 K; p/ [& N& E5 e另外,迈阿密大学一名极受尊敬的精神科医学教授,在阅毕拙著《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前世疗法》一书后,特地来找我聊聊。
6 E' G( |* A) o$ K
& x( J0 q: a" ^/ w$ G% V我原以为他会礼貌性带着怀疑口吻批评,哪想到他的说法让我非常惊讶。
2 x. B; l! i, T5 q' \
" k$ B* r% j5 ^: m; U- `; D“你知道吗?”他开始说了:“好几年前我就想信这些超心理现象是真的。只是没说出来。一直偷偷藏在心里,多年前我父亲曾做了一个梦,栩栩如生见到他哥哥。他哥哥健康情形良好,可是却在梦中向他告别。‘我要离开你了。’他说:‘我很好,多照顾自己,’第二天早我父亲醒来,他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3 _  @; g8 j- k

7 D/ a" p6 `+ E# Y经电话联络后,他的直觉获得证实,教授的伯父没有任何心脏疾病,可是那一晚却突发心脏病,死在千里之外的城市。 : k5 P. J( n$ h+ g" s

& R$ f2 J2 F6 z# U0 F' G另还有一件有趣的故事,这是迈阿密一位女实业家写给我的信:, ~& L. X: m& d3 [$ F/ W+ G6 o
: `) I% a/ m  {* J0 j6 ~0 t3 q3 B  w
这件事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了许多年,真不知从何说起。我很愿意与你分享我的经验,这是一件有关我爱人的死亡经验。念研究所的时候,我和一名研究生相恋了两年,可是后来因故分手,两年后我结婚了。这段期间我一直在纽约工作,而他则在洛杉矶服务。后来他因为车祸而丧生,朋友辗转传来消息时,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在我得知他死亡消息之前,他接二连三的出现在我的梦中。
8 G1 s" q4 V* n  U; U
$ E  B5 H' H+ p3 ?每次在梦中出现时,他总是披头散发地哭泣,并失魂落魄问说他在什么地方。他求我帮助,因为他不清楚身体飘泊何方,也不确定他是否死了。我并没有害怕,反而关心他的安危。这段期间我对他车祸身亡的意外毫无所悉。几经请教通灵人士后,他们告诉我,他应该已经死了,因为和我比较亲,所以在他迷惑不定时,特地来找我,这样他会比较有安全感。”
# x5 T" `( ^" d# v, {
9 w; s' [7 y* D9 j5 f从我与病人的交谈,及引导前世回溯的经验,我发现到突然暴毙,或受到猛烈暴力致死者,他们对突然离开熟悉的凡尘,会感到一阵迷惘,徘徊于游移不定状态,这样的情形非属罕见。不过最后他们终将发现奇妙的光与灵体的指引。 ! D4 e( ]$ d( f" q- A, P2 ]
. C7 L0 B2 a3 U5 t5 a" \
曾有些人和我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所描述的状况大同小异,大致上都是所爱的人去世不久后发生这些现象。甚至有人描述,接到去世不久打来的电话,颤栗发麻的感觉直透背脊。根据我的专业判断,向我描述这些现象的人,都是正常的、没有幻觉的人。
1 l5 {. M7 j$ @6 Y' u
( r0 o, O4 k/ S8 H0 R+ B发生这种现象的因由,似乎是死者在鼓励生者,要以理解来治疗悲伤。我弟弟彼得的许多病人里,有这种经验的人终于理解,他们永不死亡,死去的只是肉体,死是不可避免的死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一课课学习教训,让我们一世活过一世。我们都会死,根据我从事前世回溯治疗的经验,今生之前,大多数人都已经死亡好多次,过了好多世。' U3 z% W/ T# z' m0 |
8 V( q/ ]5 z" ]) Z$ r
这是个好消息。这意谓着,我们大多会有意义地成长,我们都能把前世的力量、才能、甚至爱,加进新的生命经验里,这也意谓着,死后我们依然会继续成长。 * w& U) r5 \/ h1 E

, l5 `: z% H# B  @1 ^: o2 H探索前世的生命奥秘, M9 R3 z5 ?8 h

' F) L- ]$ |! s. s& n+ ^马莎从前世治疗的经验里,意外治愈悲伤心情。她26岁,从事影片剪接工作。来看诊的时候说她没有任何病症,纯然只是好奇,想体会一下回溯经验。3 Y3 y! d8 k  h9 @6 r. p# l5 A

6 F" o9 k7 d9 l7 `9 r$ j+ n只是单纯想要探索前世,想多知道一些生命奥秘,这是尝试前世治疗的绝佳机会。从这种特殊的灵魂医疗方法获益、成长的人,不限于是有病症者,其他人也能因此而获得快乐,更懂得生命意义。- Y' g. I+ Q2 i% b6 ]! U; L
) a3 Q$ @! X+ P; A
马莎立即进入关键时刻类型里。首先,她发现自己是个少年,正在观看台上的吊刑。在另一个关键时刻中,哥哥讥笑他,他觉得非常难受。随后马莎看到这一世的家,她认出这一世的父亲,就是今生已经去世的父亲。随后他奉招从军,并终身服务军旅。然后结婚,生活没什么重大波折,一直到老,死于石床上。在死亡经验里,马莎发现上方有一道光,她飞向光,和其他灵体加速穿越时空,最后和一道金光并合,回顾一生。在一生回顾阶段里,马莎评论说,那天观看吊刑是个很重要的经验,她学习到善与恶的分野,也知道暴力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对哥哥的耻笑才没有放在心上。- o+ s% ~2 J, H$ u8 y/ A

) d3 [. f& a- {6 w. X, P5 V马莎又进入另一世,她看到自己是个老人,穿着宽袍子,老人胡子花白,正在用七弦琴弹奏音乐。这一世马莎仅有这些记忆,不过却印象深刻,这一世她过得非常快乐。接着马莎回想出第三个前世,她是个黑发绿眼的女人,生了两个小宝宝,母子相处,其乐融融。
# L& i# C0 }& Z9 w
8 L2 c' f& f/ s结束回溯后,我们一起整合她的回想经验。马莎告诉我,这三个充满幸福快乐的前世,令她高兴。她说这次的回溯对她有很大帮助。马莎还年轻,成人生活正起步,她觉得相当宽慰,前世的快乐心情,今生仍持续着。! ?3 ]$ g" H$ O9 o3 i" R1 D

' z; M9 O+ V# U9 X/ j马莎告诉我,出乎她预料,前世回想经验帮助她治疗挥之不去的悲伤,因为她父亲4年前去世,令她哀痛不已。这个经验也帮助她认清对死亡的真相。她知道,她以前认识父亲,未来也有可能再相聚。她的经验向她证实,死亡并不是结束。父亲虽然不再和她在一起,可是她知道,父亲的意识永远活着。
8 _& x5 @' o; v; B2 k
% j+ F0 h+ m8 ?. b- b7 I8 B克服悲伤与人格成长 4 W0 y" l8 t# T( h" K
$ v( \3 d+ `1 x4 C1 w0 X& v
马莎无意中克服了丧父悲伤。很多人接受前世回溯,正是要达成此一目的。. M8 v" p! v4 W4 l( w8 K3 {

- c' s; c/ ~$ X$ u9 s雷娜是非28岁的律师,她和一位知名的专栏作家结婚。婚后,雷娜的丈夫发现自己罹患癌症,已到末期,他们曾争辩死后是否有来生,是否还有其他世界的存在。雷娜相信有,但金姆却非常怀疑。
1 ?* Y6 ^8 G! R( c) v
1 |$ i* h5 v% v0 M; w. t* Y% Z' _金姆从事新闻工作,有高超的推论技巧,他的职业告诉他,未经查证的事,一概存疑。从这个立场出发,金姆不但拒绝相信来生这件事,也企图帮助雷娜洗脑,可是雷娜心知丈夫可能不久于人世,在悲伤的心情下,相信生命不朽对她而言是极大的鼓舞与支持。金姆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可是他们依然为这件事争论不休,他愈来愈暴躁,既为自己的病情生气,也为雷娜的论点而发火。面目,他似乎愈来愈害怕。- E  u! [$ {, b, l) N9 n

* G  ~) v3 t+ [0 P% D9 C7 `" ~最后,金姆住院了。俩人心里明白,金姆快要走了。可是金姆去世这前,却有了极大的转变。一天,他平静地告诉雷娜,他看到一位老人坐在病房椅子上,老人向金姆说,他等着要带我走,金姆承认说,对死亡的看法,雷娜的论点是对的。他为以前的顽固向雷娜道歉,并希望雷娜在他死后,继续探索。' u, l. Q$ l- k0 e" p

" }( j) m6 b2 Q  Q$ S2 A说完这些让雷娜目瞪口呆的话之后,这个暴躁不安、害怕的病人,突然平静接受命如悬丝的事实。
8 c: T0 a0 n0 t: ?8 ~
% L# r9 X) F! ^2 W( M6 B4 o第二天金姆去世了。 . ~9 q1 v" R, h! _

; M) [- _' d2 u5 y/ c  Q+ x4 n雷娜很欣慰能在金姆将死之前,就生死的观点达成共识。那位老人家的出现,奇妙地改变了金姆的观念。也治疗雷娜的悲伤。
0 I  s0 i: t! O2 L) X0 b, }2 B 9 K. ?5 i2 [9 k; S
雷娜来拜访我有多项理由。这件无从预期的丧父之痛,让她觉得悲伤、焦虑,她需要进一步整合这个死亡经验。除了克服悲伤外,她这要学习独立生活,而且她曾答应金姆,要继续探究死后的生命和灵魂永恒的问题。 / V( q. K5 W! X4 r) s2 v
& d! l- C" k: M" C) B" J2 k9 ?& k
有趣的是,雷娜的回溯经验并没有直接显示她和金姆的关系,反而传达了一项有关学习与成长的新讯息。" T) M- U2 a5 D; s6 }
& I; D2 n. Q6 T; h) e9 K
雷娜回想出,她是一名男性的北美原住民,曾帮忙照顾及治疗清教徒子女,当时是17世纪。回溯完之后,雷娜想起念书时,特别爱研究有关清教徒的事迹,而且,她这方面似乎懂得很多。
$ D& P: k3 r3 L3 `! v: V  u
2 [. U4 u: p0 R2 y+ @5 C4 Y诊疗结束,雷娜直接经验到自己的不朽生命,她觉得满意,而且也揭露雷娜一直不知道的前世才能。这才能包括:照顾别人、和小孩相处、或是对早期美国开拓史的熟悉。让雷娜进入前世的潜意识或内在智慧,同时也传给她的意识一项讯息,那就是雷娜已经帮过金姆面对他的死亡。   ~1 C9 l9 K0 V1 C

. [( f8 v% u- D" Z, `7 s* N0 C这次诊疗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雷娜克服了悲伤,也有进一步成长,而且也更了解自己。未来仍有许多新方向、新经验,等着她的探索。
- k( u3 D/ c* }' h. _
3 B- T& N: N- o雷娜与金姆的经验是治疗丧亲悲伤并藉此而成长的例子。许多将死的人报告说,曾经有引导者或知者出现等着来接引他们。病人的意识察觉并不重要,不论他人是清醒、半昏迷、或是受到化学药物影响,这些经验不应该视为幻觉而忽视。如果自愿死的亲友告诉你这些事情,你应该排除疑虑,诚心接纳,因为这些经验是真的) \0 i6 b1 k1 h+ X3 _1 L
4 r3 C' Z2 J) G3 _( Q6 e9 ~0 w
与孩子心手相握6 t6 }( z$ V  y1 q1 m' \) e

$ E. \+ f" p1 q* _3 I菲力普是电脑程序设计师,他接受前世治疗法,为的也是要治疗悲伤。菲力普和他的妻子怡娃,痛失两个孩子,他们患有罕见的先天性疾病,34岁之龄就离开人世。也许,最令菲力普难过的就是,老二的死应该可以避免的。长女出生时,医师检查后告诉他们,孩子的先天疾病不是遗传的,所以他们没有理由不生第二胎。实际上,医师的说法并不正确,菲力普与怡娃再度承受丧子之痛,也就是说,老二的悲剧早应该可以避免。他觉得该负责任,失落与悲伤的感情纠结,抱恨难言。
" o3 [; E7 q8 l: p7 H 4 U1 R- ]! O. }, n/ W; Q
菲力普前来治疗时,悲剧已落幕多年,可是他心里一直很哀痛。身为研究所毕业的电脑高科技人员,他有很强的逻辑与分析推理能力,而且他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由于他的宗教背景,有关各种灵魂现象的探索,他都有兴趣,自从孩子去世后,菲力普曾多次造访一位出名的通灵人,他似乎有能力和死去的孩子沟通。  }5 \( R8 ~8 p
9 S3 }, H" x: m. V6 W: g& X
菲力普掌握机会,慢慢淡化自己的悲伤心情,他觉得灵媒的沟通很有帮助。可是通灵人最近去世,菲力普再也没有机会和孩子沟通,心感空虚,悲情反而更沉重。4 K8 i  @+ e# R  ]$ e% l3 v# w! E9 d

" S% w; q- `1 j5 R0 F依照我诊疗病人的经验,回溯疗法极有可能开拓菲力普的新视野,让他应付失落悲情。菲力普相当合作,一下子就进入深沉、放松的催眠状态,而且似乎浮现栩栩如生的前世经验。他描述说他置身美不胜收的阿尔卑斯山群里,有一片绿草如茵的田园,野花丛丛争奇绽放。猛然,他看到两个孩子,长大了些欢欣奔过来。他们边跑边跳,围着他,又唱又笑。然后菲力普逝去的父母亲也出现,加入笑闹团聚,接着,特别照顾他的慈祥外祖父也来了。
9 ?' o% b1 o9 R* s3 C
5 I' J  \+ q! ^5 t- N% g) G$ r孩子先伸手,牵着菲力普,再牵着父母、外祖母的手。菲力普便详尽描述他接触孩子小手的感觉,那么真实、柔软,仿如心手相连,他感觉到孩子长大了。孩子看着他的眼睛,大家心意相通,深深感受对方的情意。孩子告诉菲力普,他们想他、爱他,请他不必担心,一切都很好,他们非常平安。家人一起在草地上嬉笑玩闹,快活无比。欢笑的花朵绽放在他们的眼神与笑声里。0 J' W3 P. I% e3 o+ t

& B6 v$ h) Y4 Y* Z6 O$ k2 l显然,这个鲜明的影像并不是前世经验,菲力普似乎在恍惚迷离之际,进入了另一间。 , D* W/ s( E6 ~0 ]: Z( }

7 R0 W- _: @* t& I在整合他的经验之前,看得出菲力普的情绪已经获得渲泄。他告诉我,能够接触到孩子,他真高兴。当他描述和孩子手心相握时,激动得喜极而泣。草园相聚的经验,终于使菲力普的罪恶感与悲伤情绪获得释放,也释放了多年来深藏心中的无助感。他了解到灵魂不死,人生也变得更乐观、更有意义,3 M, e$ K& Y! y1 A; }; z+ u
6 @/ X# s6 n: R  _3 l
这一次回溯之后,菲力普的快乐心情一直持续着,几年来的悲情仿如云消雾散。( _" A' ~( @+ v4 h8 {9 b) E9 q
- V6 \$ x! i1 y' K2 q* P1 N0 y* X
无限、永恒的灵魂 & G1 R  u5 H, y

2 m0 j7 S. Q7 O6 _9 E- K或许会有人批评说,这样的重相聚其实只是幻想或愿望的满足。可是,幻想或愿望的满足不足以产生有效的治疗力量,也无法让病人与死者的灵魂相聚。马莎、雷娜、菲力普经过催眠后,心里都觉得舒服多了,而且也表示,长期以来的悲伤与焦虑症状,业已消除。/ r, K! R7 K. ]9 ]
1 B1 J) k2 J" z6 r5 N' G
我们这一章提到的故事的主角都有学习到,死不是绝对的。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失去所爱的人,死亡之后,我们依然和死者有联系。
/ M6 @7 r: q8 V! K( R: n7 }/ H1 B 2 T% {) x5 ~8 W; K
有这种经验或知识的人知道,死亡不是结束,只是换个空间。好比推开门进入另一个房间。灵魂的层次、灵异的能力,或是意愿的高低,可以决定我们能不能与隔壁房间的人沟通。沟通也许很清晰,或是断断续续,甚至沟通不来。无论联系的凭藉是什么,只要悲伤的人了解分离不是永远的或绝对的就能改善沟通层次。如同马莎与她父亲,彼此相爱的人也许曾经相聚,或曾分离,可是未来仍有机会再相聚。也像菲力普,他学习到,所爱者的灵魂,是永恒不灭的。
, s- s2 q9 T6 _ 6 R5 ^) V9 c5 }4 t9 P
这些观念能让悲伤的人对未来怀抱希望,希望来世再度相聚。当然,他们不一定和今生一样,相聚时有同样的关系或环境。例如,父女再相聚时,可能变成朋友或兄弟姐妹,或祖孙关系。总之,灵魂会不断地重聚再重聚。
" |7 k$ t- P3 p* M
6 D0 b% K5 r/ E+ ]7 O7 j% s一般而言,对死亡的悲伤,就是对失去自我的悲伤。前世回溯经验对治疗悲伤非常有效。能从回溯经验获得启示的人都了解,死亡不代表自我的消失。病人的亲身经历显示,因为时机到了,所以灵魂必须远离躯体,存在于非物理性的灵魂状态里。意识是永恒的,同样地,人格也是永恒的。9 N# g4 }8 C7 M6 D4 _% O
3 }, v6 Z( P& E0 v  c/ }
通常,重获生命的灵魂会携带前世的才能。因为,某些回想出前世有些些才能的人,今生多少会显现以往所不知的才能。
- c/ o! d) Y( v" _8 r+ |6 J
; k, b6 l5 k) Q0 H  `& p自我有许多不同层次。人是奇妙的、以多重向度存在着。为什么我们要让心灵自我设限,限制在此时此刻的人格和肉体上?灵魂不应该限在肉体与意识之中。存在于此时此刻的自我,只是整个灵魂的片断。
0 z9 U9 `1 a% I+ ^$ h7 @' z: [
  R0 D: K5 W8 u$ n4 S4 ^2 d) U毫无疑问,灵魂有多种存在潜能,所以菲力普能在草地上和子女相会,儿子与女儿的灵魂新化身也可能成长。灵魂是无限的,有各式各样变化和潜能。我们在这一章所列举的经验与观念,只不过是整个灵魂世界的沧海一粟。
/ o; Z: x; |$ {' Z
( n; a" u5 R5 T神秘的瑜伽行者说过,人生是淹没在深海里的一长串金链,每次只能拉上其中一环结端详,其他金甸甸的迷人部分则浸没在水面下,无法获得。我们所了解的生与死,还有灵魂,可能只是金链之一环。当我们整合悲伤,开始成长,我们才能从大海中一环环拉起快乐与智慧的闪闪金链,进入明亮的光照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