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墨MM的”佛前葫芦”, 觉得无墨MM真的是冰雪聪明, 把轮回的缘起缘灭解释的简单透彻,看你的日期署的是7月4日, 估计把你那位理佛的朋友气个半死,但估计他也是活该, 要气也只怪他自己理佛境界不够高罢了; y3 C+ s: z. `8 g# T" b; C' t6 @
8 k4 [( z3 c$ X* c5 B! x* j1 k! n- t( q* ~$ o, |
俺想来试着解解无墨MM的忽悠, 说对了无墨MM别生气J,不过我想肯定不会的了, 无墨MM的境界真的已经很高了,你的忽悠没准又是给”WM”下的一个套吧? 呵呵.& r0 g M+ V$ m f* c# u& p \
$ q, r' B5 f$ t2 V, v2 d6 W/ T- H; ^! B2 o5 F! H2 N( M
申明一下, 我自己也不是什么高人, 其实和大家一样迷茫, 困惑着,看不破, 放不下, 不过想把自己的一些领悟和大家分享罢了,也是忽悠, 不是什么至理真言, 但如果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益处,也算是有缘在此相识一场了;
) L! Y" C2 h- s" k
4 ^& r# N3 ~. s3 Z( Z' F: N$ I9 q5 I. D3 Z; m
无墨MM的通篇忽悠其实都是在一个范畴限制之内的, 就是一切都在六道轮回之中, 但是别忘了, 佛其实是想要引导人脱离六道轮回之苦的,这样就不用担心BUG, 不用担心”被动升级”和”被格式化”了,人一旦脱离六道轮回就免去了生老病死的苦忧;5 y8 q6 p( I8 F: P
% u7 J \9 O+ f' H& \
0 i' ^5 Q) ]; I/ l但是常人要去做到这一点真的太难了,人生活在三界中的”欲界”, 所以人有七情六欲,很多时候都关乎一个”情”字,而且”情”往往不在一个人,一个方面, 而是多个人和多个方面, 生离死别的痛是人无法摆脱的,也是佛慈悲怜悯的, 而涉及到”情”之后, 对错和是非往往就没有那么绝对了, 再说这世界本来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对错,人如果自己看不破, 放不下, 自己甘愿做一只在轮回中善良的,苦中作乐的, 经历缘生缘灭的葫芦也未尝不可啊, 况且佛自己对三界六道的界限区分也没有那么绝对,佛说, “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1 G9 h4 j4 _$ m' E
但是如果人却因为常常看见人生苦短,好人不长命, 并以此作为及时享乐和作恶的借口, 这才是真正的错了,以致在六道轮回中越陷越深, 最终万劫不复了;& A: G- R/ C, u8 V1 y1 U
9 B! s z3 ], t$ x. D+ t# |6 H, s3 u: h* O2 [
还有, 佛总是说, 不可说. 为什么呢?$ [4 `, q/ o3 r: a% X0 ]& j* ]) K6 m
# U( d; z" i4 |1 h
0 p4 y3 j, B' D+ G r
佛教其实有两个基本教义, 一是明心见性, 二是一心缘起; F0 P( S v! e/ Z4 L
1 {# [2 W8 M5 t+ f0 ?' u
% ?0 S m) E" n5 w明心见性其目的是要人清明自己的内心,摒弃欲望的蒙蔽, 这样就可以从善如流, 增长智慧,提升自己的内在, 从而可以明辨是非和善恶, 引导人抑恶扬善,做对的事情;7 A5 s* m+ }- }3 k
9 m6 X- R" u* o/ r" M
+ d: Q) \# x H) N而一心缘起已经和大家讲过了,缘起或缘生意谓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起、由相互依从的关系而成立。但对你自己本身而言, 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本心, 也就是人的念头,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但明心见性之后人才能去选择那个天堂念头;
# Z, A# ?% o' j+ G; O7 @- w& r% d& _: y
2 ^4 P; N3 h0 C- a \' z& F
以此推断, 我们就可以理解佛为什么常说”不可说”了, U& Q! S+ [8 Q' ?) Y
- 佛当然已经完全” 明心见性”, 但佛也一样需要一心缘起, 要看主客观的因素发展而定;
- 佛自己也是矛盾的, 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 就好象佛告诫我们凡是不要太过执着, 否则多自寻烦恼, 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执着, 佛自己也是成不了佛的;
6 l1 L! ] R' |( _8 {0 V/ h/ y v; m5 s
所以佛说, 人自己就是佛啊, 一切随缘, 但一定要从善,不伤天害理就好, 自己的心魔还是要靠自己解,无墨MM,对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