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83|回复: 0

金刚经说什么(20)-南怀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7 0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s8 d. p) Q8 u" A2 d; S

+ Z3 `" i3 x- @' G4 A【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
2 @  t- O  F% P: J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
% m( z7 H) f$ u9 L" h+ `; D4 H% u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
* m& \) @, X6 d6 h/ a5 P具足。是名諸相具足。】4 o  E$ C( `) F3 H1 K% j+ ]' R' G
5 ]6 {4 B5 b0 y# p" q
    大丈夫相( F( R0 _3 C9 _( f+ ?

; I; ^+ ~0 \2 M+ A" Q6 O5 Q% V【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
5 O5 s! n# G# ~* Q6 }. O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Q" T9 W" N, ?. q8 A# Z% [
) n' i4 N( d4 L- F0 v
  金剛經的上半部,都是須菩提編出來的問題,及佛的答覆。到了下半部,佛自動的4 d& Z# \2 q3 t/ A) s
說了,怕他不懂,一步步的說。金剛經開始,佛吃飽了飯以後,想打坐,想休息,碰到
; s" \) s6 i" j( P/ u* E% E須菩提不懂事,拚命問問題。他慈悲來了,乾脆不打坐,一點一點給你講吧!我們仔細$ w8 k  O( [% i7 w% x5 P/ _
看看,金剛經就是這樣一本書嘛!前面已經一層一層講過,三十二相都不是如來,若見
- T& u4 j' _6 `# D" F* ]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下面他又婆婆媽媽的,很慈悲的,就怕你不懂,再說的又是這個。
% o/ o" d5 q# S0 t  x4 a' N: C1 z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佛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你注意啊,這裡用「佛」,0 U( e9 q8 I. r4 \  h( }: c
不用如來了。有些地方,他用如來如去的,有些地方他用佛呀佛的,每一個字都要注意,1 H2 X5 J& `, L6 }1 z6 Z% v
不然金剛經是白念了。8 a+ d+ p% o" w5 q& u
  這裡的佛,代表佛的報身、肉身。佛的報身很漂亮啊!儘管餓了十二年,仍是很漂
* H, z/ |' u5 S1 Z, w9 J亮。佛是一個美男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難就是因為看到佛那麼漂亮,才跟隨佛3 {- I- `- P* t7 m
出家的﹔結果被佛罵了一頓,罵阿難出家是為了好色。佛就是具足色身,大丈夫相,與4 n$ n. ~: W6 R- L, q
一切常人不同﹔不但有三十二相,還有隨之而來的八十種好,是普通人所沒有的特點,9 M! o+ R7 n6 `; S" i( @5 }
這個叫做「具足色身」。
" |4 ^) ^. m( S  當人成佛的時候,就要具備大丈夫相,佛經上很多地方讚歎大丈夫相之重要,等於
4 e7 r) K' a- n2 b佛經上很多地方說,女性要成佛的時候,必須先要轉男身,轉大丈夫相,才能成佛。但9 u" w1 v# r' D2 b4 \* e
是有幾本大乘經典,佛都吃癟了,碰到河上女,碰到勝蔓夫人,都是結過婚,而且生過
- W& ]0 J0 X, L' s* Z孩子,但卻即身成佛。她們把佛當面說了一頓,佛說:「如是如是」,夫人啊,對的,
8 X" \% Z6 G/ g1 _沒有甚麼分別相,女性也可立地成佛,也不須要轉男身。所以不要落在小乘知見上。現- j! n* X: n" r
在這個金剛經,佛又把女性不能成佛的說法推翻了。佛,可不可以具足色身而見呢﹖你
8 P  U/ g( b! g2 @9 d/ K& B% O0 T  `看到三十二相,那個相貌堂堂的,叫做佛嗎﹖須菩提說:「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
: w# O" t. }7 T足諸相見」。
" S0 w; i( W+ L% G  大家天天想見佛,如果你打坐看到佛來,那個絕對是魔,不是佛。佛吃飽了飯在那/ k7 ~' E! U; g# H" K' e" }5 w
裡打坐,他不想來看你,只有你去看他差不多。所以,千萬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
6 g, K6 f( _* z2 t, J的觀念來看佛。佛接著說:4 e, ~. j! b+ v9 {6 H4 D, |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這是真正告訴你佛法的8 l) g3 z: d( S; M2 [" W) `# E2 O
奧秘。他說一個真正得道的人,佛經上講,一得了道,他就現出來大丈夫相,就有特別
8 ^  f1 v  f' |3 B2 |的相,這個叫做具足色身。色就是肉體的四大,地水火風,平常我是這樣告訴你,但是
+ r# O, Q6 i: E. U' d5 [% j真正的道理,「即非具足」,是不可以著相的,有形有像都不是啊,因此叫做「具足色& r, i/ o0 Q5 v' o$ c8 O; S
身」。
- Q6 r" e) p! h7 E; R
$ A, d* f5 r' t2 m# C    世上的肉身菩薩! o  m9 T, W) N3 _- Z# [3 T  l

8 ~2 y; o. Y& ]0 E/ C+ P  甚麼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個道相不是在這個形象上見的。譬如' L& b( N$ B: B9 s* M) e1 z% e
我經常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當年在大陸的時候,看見過幾位有成就的老師,有成就的和9 a1 j) {% Q8 C& L, h9 C& g7 L' E
尚。有個師父,人家都曉得他是肉身菩薩,有人叫他肉身羅漢﹔那個樣子難看到極點,. y- J6 I* Y& P. W6 e6 |; W
兩個眼睛比銅鈴還要大,露光的,他還戴起近視眼鏡,怪裡怪氣﹔鼻子有大蒜那麼大,7 p& H: v) P% x% d2 C
兩個大眼睛,配了個大蒜鼻,嘴吧快彎到耳朵邊了,牙齒細得像玉米,小小的。反正啊,9 Q3 Z2 x) d; }7 h, L* v4 r3 W& D
五官分析起來一無是處,可是長在他臉上,愈看愈可愛,愈看愈莊嚴。走路搖搖擺擺的,1 F3 ?( I* V( n
但是覺得很莊嚴。他的衣服幾十年也不換洗,一身都是虱子,養起來就那麼抓,有徒弟
% l( [) ]3 e. x8 C4 P1 m' h看到虱子爬出來了,他還說不可以殺生,就是這麼一個怪人。
9 O: h8 |9 T* d& T2 j. {- l  K  還有一個和尚,幾十年不洗澡不洗臉,不洗腳的,他睡覺的地方有一個帳子,大概3 w* \3 a4 H; }  k: W" s# f; V
也幾十年沒有洗了,連眼洞都沒有了,只有灰塵。他睡覺也在裡頭,打坐也在裡頭。有
/ i" Y$ U# r/ P1 W. W* e! }" x; t一天我要離開了,向他告辭,他正在帳子裡打坐。他說:我也懶得出來送你,你過來我" o" _5 `& c' H% V! \
有話給你說。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頭伸進他帳子裡去不可,我也是個有潔癖愛乾淨的
& O' x1 r& Q4 G- ]4 _% r* y8 a人,可是師父之命,只好硬著頭皮把頭伸進去。結果發現這個帳子裡清香,是甚麼花香," |" n9 \  ]: c, s  f# I5 H4 n
也講不出來,一股清香,頭伸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心裡有個感受,有道的人確實不同。
8 I: F. e+ @: F+ B  另外我當年在西藏看到一個活佛喇嘛,他喜歡喝我們中國茶,漢人賣到邊疆的茶,
2 i* J( Q$ T# p( q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慣了的很好喝,你們沒4 S2 @% A2 \- I
有喝慣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個缽盂,吃飯喝茶都是這一個,招待客人也: V- i* ^3 a) ~7 E6 A% e  ~$ U
是這一個,幾十年也不洗,其髒無比。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因為他有神通,他覺得與你) p) O& a2 _7 H; w8 S/ `
有緣,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個茶盂,給你喝一口。有些人是怕髒,有些人是恭
0 Z2 S" k% V- l& R. F3 b2 y敬,不敢喝。你怕髒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強喝一口,據說喝( c. ?( L( {" A) m  b. Y
了這一口,消滅了好多的罪業。有些人怕髒,他就罵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 m1 ]; l1 k( [0 P
是肉做的,你為甚麼不用我這個碗啊﹖這一類的人,仔細一看他,非常莊嚴,那個莊嚴* i! `4 r" Z5 W- b# \
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來,他有一股道氣,也就是這個道理。9 ~; \& l6 I" D: i2 W4 w( s+ a& G/ O
  所以說,真正成佛的人,不應該以具足色身見﹔在他的身體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
3 y# b  ^+ I7 N0 S( O到的。當然,一個得了道的人,氣質一定起了變化,肉身一定也起了變化,自有道氣,
8 |9 j1 g* Q6 v% j色相莊嚴。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著相,這個肉體的身還是有生滅的,「是名
: j4 ^$ J: c1 W: R! p" u/ L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這個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體之身。
" D) b2 w# |. P9 Y
" B5 G& @" P3 }+ k【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
! f% O  c2 D7 O* o% j  A( ]見。】
! Y( b0 K1 N$ M3 v) F% z1 \
4 M9 }! W& Z# h9 M$ o( x' {  第一個具足色身是實質的,肉體的這個身體叫做具足色身,所謂的報身。但是第二( c& U& t! u: I1 D  h, k4 S. f
個問題來了,可不可以著相來看﹖譬如說,眼睛裡忽然看見佛站在你前面,這是相,現
/ m0 o: m7 u" c, L3 X/ u象。他問須菩提,可不可以著相呢﹖須菩提當然說不可以,這個問題,金剛經前面已經
! Y2 b8 N1 i8 y/ H  Y說過了,不應該落在宗教偶像的觀念,不應該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甚麼理由﹖" ?2 J2 u% c* D( [

" u: M8 H  R# j6 i【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f6 b+ |9 u( M0 K1 \
/ w3 q+ l# A% ]3 u! {1 G6 T, v3 c
  真正的佛,是見到法身,才是見到真正的佛。甚麼是法身﹖了不可得,一切無相,) p! R# o! h* \. `. }  P% O# p/ F
法身無相,也沒有境界。如果你在一個境界上,就已經有所住,有所著,就不能明心見
$ [, i7 v7 G" Y1 I) T& j性。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見性,才能見到佛。我們這一節的結論如下:
& t0 A# e6 L; A3 i6 g# \5 o) |    第二十品偈頌
4 L$ f# K! N4 R3 C/ G& ^* O3 ^5 ]+ ]6 I
    形象由來不是真  都依心色起閑因
$ f: V7 ]3 D9 r/ d, |* ^; z# a% {    可堪舉世疑狂客  偏向枯樁境裡尋' ], E8 P  z, z; F2 S: h

- P, u' l2 e9 u- ~& W/ J  「形象由來不是真」,這個形象是一切虛妄偶然的存在,不是真的。但是物質世界8 Z$ f3 G6 X# p( Q  u
與形象是那裡來的呢﹖「都依心色起閑因」,唯心是道,心物一元,是心的力量生成了
/ `6 m! x+ f4 ~+ b' [這個形象。「可堪舉世疑狂客」,佛法本來叫你不要著相,不要執著物質世界的東西,
6 H: G7 W8 [7 ?: b# f8 @, j可憐這個世界上,這一班沒有智慧的凡夫眾生們,「偏向枯樁境裡尋」,偏偏都向那個
! g6 B1 ~  M- H; F枯了的樹樁裡頭去找。我們打起坐來,一念不起,等於是個枯樁,這個枯樁有個典故,* R4 ?; M& w( l2 C
就是雪竇禪師的一首詩:
- h; t8 \( Y& p' z) R0 v4 T    一兔橫身當古路  蒼鷹一見便生擒
9 n2 `+ C9 N) G) A9 W    可憐獵犬無靈性  只向枯樁境裡尋+ t/ A' G7 x- D3 J5 `
  一隻兔子橫躺在一條路上,打獵的時候,老鷹在空中一看,大路中間躺著一隻兔子,
9 k) F: a5 i8 @這個老鷹衝下來就把兔子叼走了。可憐獵犬無靈性,打獵的時候,那個獵狗靠鼻子聞,9 |' w1 Y& f2 f2 W. p, z0 {
跑過來聞了半天,到處找兔子。只向枯樁境裡尋,只好向枯樹根的空洞裡拚命找。雪竇
8 B/ h" m$ e+ `1 `% b+ t禪師是禪宗的大師,罵世上這一班學禪宗的人,參公案啊,參話頭啊,都像這個獵犬一
& c4 S! l) T/ `7 q( d樣,只向枯樁境裡尋。! \* N8 U5 v8 o8 s+ n' X- p
  如果是大智慧的人,會像那個老鷹一樣,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這個境界- |9 p% j. a, g: T  y
就空了。我們後面的獵狗勤快得拚命跑,轉啊轉啊,跑啊跑啊,就在那裡找這個境界,
" }8 h: X' O1 S找一個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