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狸猫 - Z) w+ R# C) ^" \5 ~* b2 J7 l
1 e3 P P% ~ M# l! Q, k
在網上查了一下,寧波的不是摹本而是刻帖,但是我覺得仍足以質疑乾隆收藏本的真偽。
6 L( e. ]% E/ V. q0 [! \0 T2 D' c& q* T. p( U) S' X; ^0 I, j+ X( s
天一阁惊现《兰亭序》“神龙本” 发布日期:2009-09-24 14:55:00 来源:宁波日报
4 ^* z& ~% D4 |+ ?
7 Q3 B# l% I) k x$ ? p* }/ r' Y文物研究人员王开儒近日在京表示,经过多方面研究考证,现存于宁波天一阁的《兰亭序》碑刻,可以确定就是唐代冯承素在贞观年间奉旨摹自王羲之真迹的刻本,是真正的“神龙本”,展现了一代书圣的书法神韵。 + _% u& E" Z& H. O! f
! \5 C9 Y$ ~3 X1 G+ j+ ?6 M6 w% P
晋永和九年春,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与友人雅集时为一部诗集写下了《兰亭序》,千百年来被书法界誉为“中华第一书”。史传唐太宗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极为珍爱,组织冯承素等多位书法家临摹,选择最佳者收入内府,王羲之原帖则由自己亲自保存。由于真迹早已失踪,长期以来,人们将唐代书法家冯承素所摹《兰亭序》视为“下真迹一等”的最佳摹本。因为摹本上印有唐中宗的“神龙”半印,因此也被书法界称作“神龙本”。3 Y+ @1 r& o) R1 v7 I6 L- E
; \, @0 z6 w) ]% f) L; U, @) E 王开儒多年从事文物研究,曾因论证现存《清明上河图》是全本而非残卷受到文物研究界的关注。继《清明上河图》后,他又全力投入《兰亭序》的研究。2008年11月,王开儒投书新闻媒体,提出被乾隆皇帝钦定为《兰亭序》最佳摹本、现在广为学习者临摹的“神龙本”可能是明代赝品,真正的“神龙本”应该是存于天一阁明代丰坊摹刻的《兰亭序》。这两本《兰亭序》都与明代书法家、收藏家丰坊有关。前一本是丰坊中年时卖给同时代收藏家王济的,后一本是丰坊晚年自己摹刻的。将两本《兰亭序》通篇324个字逐一对比研究,发现两帖出笔入笔一致,但丰坊刻本字迹更有神韵。
0 y: f! C' o$ ^% \6 h6 n6 b0 @# v; a' y. m5 {
王开儒因此提出,前一本只是丰坊临摹伪造的,后一本才是“神龙本”真面目。; `- ?/ i2 V7 B1 N) t7 `8 ?7 J
) k) S. T! U9 i, T& ~# O* W" }' } 最近,王开儒经考证提出在四个方面证明丰坊摹刻的应为真正“神龙本”。其一,丰坊刻本上有6枚唐宋皇帝收藏印章。不仅有唐中宗的“神龙”印,还有唐太宗的“贞观”印、唐玄宗“开元”印、宋太宗“淳化”印、宋徽宗“大观”印、宋高宗“绍兴”印等,与历史传说相吻合;而现在流传的所谓“神龙本”则没有这么多皇帝收藏印。其二,唐宋皇帝印章不可能是伪造。因为帖中同时有南宋驸马杨镇收藏印,他是不敢伪造本朝皇帝印的,且这些印章史上有记载。其三,刻本题跋印章显示流传有序。丰坊刻本从唐宋皇室,到唐宋元明大书法家、收藏家褚遂良、米芾、郭天锡、赵孟\、丰坊等的题跋印章中,反映了有序的流传。其四,丰坊刻本与保存了王羲之字体最多的《圣教序》字迹一致的更多,且更有神韵,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圣教序》是唐太宗为玄奘法师译经所作序言,由书法家们寻找王羲之字帖摹写而成,公认是王羲之字迹的集大成。王开儒经过将字体放大对比,发现丰坊刻本几乎全篇都可以融入《圣教序》。据统计,丰坊刻本中非常接近《圣教序》的字有45个,不仅远胜现在流传的所谓“神龙本”,而且比历史上一度被认为是最佳摹本、现存于日本的“定武本”也高出了九倍。因此可以确定现存于天一阁明代丰坊摹刻的《兰亭序》就是真正的“神龙本”,堪称我国书法中的重宝。" C) n! e. }6 j1 l
5 J* y; P' k; M t9 B
! a9 t! t H# a; x7 i
" P& t9 z) R) Z" C.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