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幼儿美术教育问题
北京画院院长 王明明
■我曾是“小神童”,可转型期却很痛苦。
一味让孩子画儿童画、参加比赛,把孩子推到小神童的地位,这会给孩子精神上很大的压力;同时过早把他的一切束缚在儿童画中,对他以后作为一个专业的美术工作者的转型也非常不利。我个人有一些体会,我是6岁开始画画的,很早就在国际上得奖,当时学校和少年宫的老师对我也很好,我的父母非常重视培养我,那时我拜访过吴作人、李苦禅等名家。但我个人的转型期就非常痛苦,我的画友中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例证。
原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 杨永青
■别让儿童画老气横秋。
我们看到有些儿童水墨画,题材比较单一,技法比较程式化,例如有的专画葫芦,有的专画牡丹,甚至题词也是“牡丹富贵”、“国色天香”等,显得老气横秋。这其实是教学上的偏差,不是传统水墨画之过,也不表现儿童自己的意志。儿童的创造性被一些传统的程式束缚,不利于向更广阔的审美领域发展,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邵大箴
■少儿美术的三个根本:天赋、净土、艺术本质。
1.净土:少儿美术有它自身的规律,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顺其自然,应该有一方净土,这个净土是理想化或理想主义的,但不是十全十美。
2.天赋不同启发不同:少儿美术教育一定要开发儿童的智性和天赋。所谓天赋每个儿童都有,尽管有高有低,但重要的不是高低问题,而是每个人天赋表现领域不同。个性才是少儿美术的核心,现在国内外都开始了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那就是启发学生而不是教授学生。尤其是美术这种领域,对儿童而言就更应当重视感觉的培养,而不是造型或技巧。也不应该把这种极富个性和感觉的儿童美术用某种量化标准加以束缚。
3.艺术的本质和人的本性:现在提倡人文精神,但其中最基本的是人性,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没有污染、不造作。所以儿童美术中最重要的是真,即体现本能和个性的方面。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很多美术创作中所缺少的,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为某种目的而服务。
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 何韵兰
■别把孩子教成“小齐白石”。
因为美术自身的特点及儿童的特殊性,国内外专家早就指出,儿童美术活动,以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是天性使然,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是各类优秀人才都需要的基础。即使是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在儿童时期,重要的也不是技术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兴趣和感觉的持续。对于那些急于让孩子成才的家长来说,把孩子教成“小齐白石”、“小徐悲鸿”完全是个误区,而那些以获奖、考级、加分为学习目标的,将会失去个人感知艺术美好,并从中分享更持久生命动力的机会,短暂的获利与整个人生的收获相比也太微不足道。当然,问题的解决需要过程,但我们必须对儿童美术的人文意义要有足够的重视,对这一领域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