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
4 \: u( E* h( y/ q
) z9 p) A$ a, w/ `' z' a& `# d1 i0 b2 v 第四章 小暑 823 ]" G. k' ?; v; o$ p/ I, r. D
! n" Q6 \ r( H5 b( \5 U" ^; z 9 x# o4 J4 \- V; y
刘思任站在一艘大官船的船头上,和煦温柔的春风迎面拂来,让他的眉目之间,有些丝丝发痒。这使他深切地感觉到,春天似乎正跟自己错身而过。* q: q" }9 s$ Y2 G" a C7 E& l
1 V! ^) R1 p' Q/ H% c8 p/ A$ Y此时正是三月廿日,暮春时节,春江水涨,鸥鹭低飞。高扬风帆的船只,正在往上游方向快速地行驶着。望着茫茫的江面,刘思任的心情不是很愉快:孟浩然的诗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他这次西上,境况却是倒过来了。人家在天清气和的三月下扬州去快活,而他则是沿江而上,要到武昌府去拜会正飞扬跋扈的一方封疆大吏左良玉,说是闯龙潭虎穴,其实也不算过分的!
5 e; Y: G) Q, S( [. y
$ c7 M. B, {5 A& T6 G他是在早上辰牌时分,在板桥码头雇了一条小船,然后带了杨七儿,略微准备了一下就上路了。他们的小舟出了秦淮河水西门,进入长江后,接着先去了江北的浦口,拿着关文到那里拜见宦官督军高起潜,让他派人派船。这高起潜名义是监督江北各镇军饷,实际上手下拥兵数万,呼风唤雨,权势不下于史可法。马士英之所以让刘思任到他那里要兵、船,主要还是想对他有个交代,做个姿势:他对左良玉伸出了友好之手。中午时候,刘思任带了十来个精壮的军士,乘着一艘大官船,离开了浦口,逆江而上。 @% {4 I- N+ s& g) M* E4 N
. i2 F6 t, K- C9 p昨天,刘兴刚刚快马加鞭地赶回南京,匆匆接管了杨七儿在“明泉茶庄”的业务,这样杨七儿才能腾出身来,随刘思任西上。杨七儿为人乖巧,自从上次他随刘思任去镇江办事之后,刘思任对他很满意,因此每次出外办事,差不多都要带上他。刘兴跟庄白押送过来的明茶,先搁在了杭州,等待发往江南各处茶庄。忙了一阵的庄白也留在了杭州。刘兴知道,刘思任这个时候是恨不能分开身来跑事的,因此他在杭州弄了一匹快马,马不停蹄地就赶了上来。) g' s4 l8 n* v1 ~5 j9 i6 m
; ^5 _+ O4 Q' N, S昨天,刘思任先后去谒见了马士英和卢九德两位名义上的上峰,跟他们说明了自己此去武昌劝说左良玉北进的意图,另外也想探听一下他们的口风。因为此时,狗急跳墙的李自成所部,正在玩命地攻打湖广的承天府,潜江一带,湖广军情十分紧急。因此,左良玉的动向,成了最大的变数!而他对于马士英,根本就说不上好感与听命于他,他纯粹是出于斡旋的需要:对于一个当权者,你既然暂时无力扳倒他,那么你最好尽最大努力利用他。他对马士英就是抱着这种态度的。
# x' U$ f6 o5 l8 J) w; ~
7 I; B8 _" \% s$ o O卢九德因为正忙于审讯“太子”案,在最后定夺关头,一筹莫展。而前两天在南都中,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河南女子童氏,自称原先小福王从洛阳逃难出来时,曾经私下允诺过她贵妃的身份。她从河南辗转逃难南下,又由驻扎在淮北的的总兵刘良佐,派人护送至南京。朱由崧得知这事之后,大为光火,称该女子是个妖妇:即便该女子所言属实,如今佳丽环绕的朱由崧,岂肯愿意去认一个露水结缘的黄脸婆?!于是卢九德只好让冯可宗将这个可怜的女人,下到了北镇抚司诏狱,只是不让任何人对她刑具加身:鬼知道什么时候皇上又会心血来潮,旧情复萌了呢?!
! t( G# f. {) j* @, o- h. _4 n/ T * Q+ Q6 c! G; `5 X& b8 Z0 f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 e% U+ U* M' t7 } ( K! T0 N: `0 y9 G9 @
刘思任见到卢九德时,卢九德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吩咐他见机行事,便宜处之。他说:“畏行,擒贼先擒王,这你是知道的。大丈夫处世,当断则断!吃我们这碗饭的,有些事是丝毫不能含糊的,该心狠手辣的时候,就不能手软!有的时候,一念之差,就会将置国家社稷于死地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H+ c/ N N" }
0 f' P5 T& b8 x
他当然明白卢九德的意思:必要时出手置左良玉父子于死地!但是,凡事真正操作起来,又岂可以不顾后果,或者驾轻就熟、探囊取物的?
8 `3 ]5 L* [# W0 p* b8 m8 j . E& d. b2 O7 }
他跟马士英也聊了将近两个时辰。马士英对他的好感显而易见。他想,在人们的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可能也就是终身的印象了。他第一次跟老马在凤阳见面,老马对他十分赏识,这一点他心知肚明。这回他找上门去,老马对他又是笼络,又是出谋献策的。马士英甚至要他在说服不了左良玉的时候,假朝廷之命,将他刺杀,以绝后患。刘思任深知马士英跟左良玉不共戴天,老马说的比卢九德要直白,看来他的确是对左良玉恨之入骨,又恐慌不已了。因此对他的话也不感到奇怪。
4 r& X* y( Q; ^* B: n- p) x9 F
9 s7 I, |! g7 s6 m* w1 m5 p7 p说实话,刘思任心下里原先也是有这层荆轲手段的意思的,但是在见过卢九德、马士英之后,尤其是听了他们的那一番斩钉截铁的话,他觉得,自己倘若轻易出狠手,那就跟当年魏忠贤的东厂的做派,没有什么两样了。这是他不愿意做的事,他需要光明磊落。他经过深思熟虑,又私下里跟张鹿征交换过了意见后,觉得刺杀左良玉,只能使眼下僵持的事态,变得更加严重。在当下的棋局里,左良玉已经不是一个棋子,而只是一个技艺拙劣的弈棋者,麻烦的制造者。他的轻举妄动,将会搅乱整个棋局!倘若刘思任再意气行事,拿掉他的脑袋,那么他部下的几十万军士,将群龙无首。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而且,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还是个未知数,倘若到时候小左跟李闯汇成一体,或者干脆投降清军,那么势如危卵的南京形势,将变得相当的不利了。
3 u: E9 r: }, w' {7 P1 I 8 a. R, l0 m V+ f8 g& w7 [0 x
最后,马士英签了一道公文,让他到驻扎在江北浦口、监督江北兵马粮饷的监军太监高起潜那里,要了一艘像模像样的大官船,还有十来个精壮的兵士,随他一起西上。离开鸡鹅巷时,马士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畏行啊,我对你是信得过的。这次重任,你担承得好了,回来我必将擢拔你。你前途无量啊。”% k( A% K) j3 Q: o, e+ Z7 Z* e% e
* N' ?2 P' s1 k7 l- p `刘思任听了,心里却是冷冷一笑。他主动要去武昌会见左良玉,纯粹是出于对国朝社稷安危的考虑,而没有丝毫的私心。因为不但有种种迹象表明,左良玉早就想挥师东下,一方面想颠覆南京朝廷,一方面想摆脱与闯贼对敌的困境了。他对左良玉十分了解:这个草莽英雄,性格冲动多变,有几分胆气,也有几分义气,没有太多的主见,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因此,这次南都闹的“皇太子”之案,算是授予了他把柄,他肯定早已经是按耐不住,蠢蠢欲动了。9 U0 r- [% Q3 e$ J D4 B5 t8 J
" p6 K$ D2 z* v! m. @# r9 W
刘思任想,自己这次西上,该给左良玉准备些什么行之有效的药方呢?' I8 ~/ m0 o7 N' D$ z, y
1 v0 o7 D; D& C* I# P船只沿着长江南岸走了约有两个多时辰。一路上刘思任一边观赏江景,一边跟杨七儿闲聊着,倒也不觉得寂寞。杨七儿一个月来经营“明泉茶庄”,搞得有模有样的,是个掌柜的好料子。
+ A; T, S, s# a. K
) p8 M1 @9 v8 k( J4 W到了申牌时分,船已过了江宁。刘思任忽然看到,上游处正有十几艘大战舰,浩浩荡荡地,招摇着向下游驶来。那些战舰上遍插着各色旌旗,都站满了全副武装的甲士,声势庞大,威风凛凛。刘思任心想,自南京西上沿江各镇,芜湖是黄得功的驻军,安庆是黄斌卿驻守,采石矶原先是黄蜚把守,如今黄军门已撤回到下游镇江了。再上去到了九江,是湖广、江西、南直隶、安庆总督袁继咸的总镇驻防区。这些战舰上的官军,会是谁呢?
0 ]$ ^6 d! a6 P+ N* K 1 l3 T' V$ r4 N7 ]" c9 [
正纳闷着,只听得那边第一艘战舰的船头上,有军士大声喊话:“来船是谁?快把船靠过来检查。不然撞沉了休怪”刘思任身上是带了马士英跟卢九德签发的关文执照的,因此他心里不慌不忙,就让杨七儿将船靠了过去。
' B1 U" P$ }6 @" x; a! P 0 {+ `5 `( J2 w+ J4 @( B
刘思任心想:好大的口气!只见第一艘战舰的船头上,竖着一面“阮”字大旗,两边分别插着“兵部尚书”,“回避”等牌子。刘思任这才恍然了,原来这批战船是阮大铖的。他知道,阮大铖自从年初升任兵部尚书以来,威风日炽,又兼了江防总指挥的重任,不时粉墨登场,穿着就像戏子的装扮一样,巡阅江防。本来按例巡江一职一向是都察院御史的差使,俗称“操江御史”,职权重大。现在因为是特殊时期,因此就由兵部尚书兼任了。" q1 v4 l9 `0 I& q0 B
( d9 h+ ~5 ?7 e+ I3 F U! F
刘思任的大船跟对面的主舰距离还有几丈远时,阮大铖在几个精悍的剑士簇拥下,缓缓地迈着台步,从船舱中走了出来。他高声吆喝:“左右,何事喧哗。”他今天身着银白色蟒袍,一顶短翅乌纱帽,腰上束着碧玉带。刘思任看了,心里暗笑:看来茶楼中的传言不虚,在国朝百官的舆服中,并无素蟒的官袍,阮大铖穿的这素蟒袍子,敢情真是他家梨园班子的戏服。他又打量了一下阮大铖身边的那几个剑士,看起来都是江湖上的人物。他早就听说阮胡子早年还在牛首山祖堂寺避难时,门下就养了上百的清客,剑客,死士,一是做为保镖,二是图谋将来有所重用。他先朝阮大铖抱抱拳说:“阮大司马请了!”
- q* f0 ^% L8 f
; E% z0 z# S/ Y" l阮大铖眯着眼睛,认出他来,也就打了个哈哈说:“啊哈,原来是畏行啊。你好雅兴呀,不在镇抚司坐堂,却跑到这江上赏江景来了?”+ X- v2 C( r) {, O7 P6 D
6 T* S. x* G* T4 }
刘思任说:“我哪有大司马的雅兴啊,我这是奉马阁老跟卢都台之命,上武昌去公干呢。”
/ A' ~: V: m8 [7 C6 N 5 R6 V8 x; w" Y0 J) |+ d+ l
阮大铖怔了一下:“有何公干?我这个兵部尚书怎么都不知道?!”. S% P, h) r F1 n8 W/ ?* Q* `
. n: }6 [! @; r! I b: f" b' x$ Z刘思任心里冷笑一声:这贼牛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他说:“枢台大人军务冗忙,什么事都要过问,让我到哪里去找你汇报呢?这不,现在恰好碰上了。阮大人要检查我的关文吗?” W( R4 G4 F! ]$ p) _
9 E4 \ Q; P7 d+ H1 z% l1 M
阮大铖摆摆手,作势说:“免了免了。既是马首相跟卢都台差遣的使命,我还能信不过吗?!唉,畏行啊,你有所不知,这江防事务机要,担子重,本部堂日夜操劳,忙得我团团转。这不,前些天皇上还诏谕我说:‘江上奸人出没,乱兵纵横,以致商旅梗塞,不可不严备’。我只好受命到江上跑腿来了。”
; @, T4 I. F! T [+ K8 N h# X* M9 K5 C/ n
刘思任看着他这副装模作样的样子,一边又想起了陈贞慧被他遣冯可宗缉拿下狱,整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惨状,心里恶心,就敷衍着要离去:“我听说阮大司马前些时上了一道《长江两合三要十四隙疏》,煞费苦心,呕肝沥胆,这江防重任,自然都在你身上了。”
, O; b: Y1 v% R& P; F7 W8 J - \( @2 w* t+ J0 @
阮大铖不免得意地笑着说:“说实话,我老阮自幼长在长江边上安庆府,时时往来于南京之间,熟悉这一带的江面。这江防布局策略吗,我的见地的确是与众不同,离了我还真不行!——现在时候尚早,畏行何不上我船上来,吃上几杯酒,共赏春江美景?”& ?* @5 [" `$ ^5 W u
% p8 `5 M7 r+ z" `
刘思任冷冷地拱拱手说:“在下公务在身,不敢担待。告辞了。”说着就让水手摆着船,扬长而去了。
- ?, t9 F' C" y$ \; z) U* C8 _ - I5 e5 u8 }1 O& E- _) F7 v# A
阮大铖望着刘思任远去的船影,悻悻地环顾左右几个剑士说:“这个小子,自以为是,傲慢狂妄,也不看看他老子是被谁给整走的。哪一天看我怎么收拾他!”
7 K e- h/ t! j# T7 B9 L 0 g& h' j0 t2 ]; z6 R4 }* T
一个剑士说:“只要圆公愿意,在下现在就可以取他的首级!”
: U; o& n9 ~6 ]6 D! I 7 f( E# s. }: z$ r: V
阮大铖摇了摇头:“列位不知,此人背景颇为深厚,又兼自身文武全才,不能等闲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