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56|回复: 1

[巴仁] 战国风流.孙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08: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_  ?$ c6 v8 M, k

5 D( h1 O; G8 k4 W! B* y0 D3 W. a6 K; E7 j% ~' w
战国风流.孙膑(上)( z/ n$ L, ^  d7 v0 R; l( Y

9 p) H8 ~  f- ?! a就在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的第一年(公元前356年),东方的齐国进入了齐威王时代。早在威王即位之前,相邻的魏国经李悝、吴起的治理已然傲视群雄,尚为太子的齐威王时时感受到来自强魏的威胁,所以威王一上来就把强齐弱魏列为战略重心。" J" R3 @: E, o  v+ G2 \- z3 A. r

0 y' e3 e7 k9 b. h齐威王是个明白人,清楚人才才是强国之本,一上台就大刀阔斧整顿官场。首先是严明赏罚,亲自考察官员的政绩,对政绩显著者,重赏;对文过饰非者,烹杀——又一狠角儿。同时礼贤下士,招揽可用之才,把人才真正视为国之重宝,对于举荐人才的官员予与厚待。一代军事奇才孙膑就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被人携至齐国。9 V3 s. ~1 I7 C0 I! U7 |( N7 M) W

2 F, O+ C  v2 g孙膑是兵家始祖孙武的后代,原名不传,后因受膑刑(剔除膝盖骨)而得名。自然,说起孙膑,就不得不提他这位‘膑其骨’的师弟庞涓了。相传孙膑、庞涓均为齐国人,曾同师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不过这个说法值得怀疑。因为鬼谷子先生的强项并不是兵法,而是精于纵横之术(关于纵横术见本系列另一篇《张仪》),也就是辩论啊、外交啊什么的,与用兵之道隔得远了点,难以相信他能教出孙膑这样的军事大家,况且也没人说过孙膑口才如何如何、如何能言善辩什么的。不管怎样,孙膑与庞涓是一师所带的师兄弟,这一点当无别论。. Y, ]7 m3 N! {  ?2 T' i
- o3 h8 }% M& X4 x5 {2 T
庞涓虽是师弟,出道却比孙膑早些,‘事魏’,官拜魏惠王的大将军。此人领悟力一流,自视也高,然而学艺期间他师兄孙膑表现出的军事才能却总在他之上,连庞涓也‘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孙膑看上去老实巴交,一点也不像很聪明的样子。庞涓想不出孙膑比自己厉害的道理,便猜测孙膑有从祖上秘传下来的“私货”,谁让他祖上是孙武孙老爷子呢?
6 S4 n  n- o4 |6 L" [5 f% o" u* a5 h5 A" G2 F" x6 t4 K* T
当上大将军之后,庞涓对孙膑的“私货”念念不忘,坚信只要从他师兄手里取过来研读一番,凭自己的资质,水平必居师兄之上,进而天下无敌。于是乎魔由心生,派人去招请孙膑,说:分手日久,很是想念,奈何军务繁忙,脱不开身,烦请师兄移步魏营一叙,师兄弟见见面、侃侃山啥的。
8 l/ e2 j1 x3 A& @5 M- q! v  h! [3 b' K& R. D, r# ^
看起来孙膑确实有点老实巴交,丝毫没怀疑这位师弟的“良苦用心”,就这么欣欣然进了魏营。师兄弟见了面一讨论业务,庞涓惊诧于师兄的用兵见地又上新台阶,嫉妒得连毫毛都是酸的,生怕师兄一个不小心被人发现而任用,那会儿哪还有我庞涓的汤喝?于是恶从胆边生,诈称孙膑是奸细,对师兄处于膑刑。废了他两条腿还不算完,又在他脸上纹上黑字——如此对待师兄,只能评他四个字“丧心病狂”!
2 c8 w7 \/ C2 u7 t
9 N! B. Y. Q+ H2 J; L) e庞涓这么做,无非是‘欲隐勿见’,目的就是要让孙膑不再抛头露面,以免被人发现而任用,否则孙膑是敌是友都没我庞涓的好果子吃。另一方面,留着孙膑一条命,继续索要也不知道是不是实有其事的祖传私货。
* K4 V+ p# D' _6 s5 A! l! W- v- F$ R; J6 P3 A- X) A# l. {
孙膑轻信师弟而致其祸,完全可以理解。各位设想,如若某一天你的同学殷勤相邀,你会前往么?! r4 T, }1 p3 j6 M: m" f* i
8 y& {0 d7 H2 C
孙膑虽为人实诚却不是傻瓜,为了麻痹看守他的魏兵,孙膑开始装疯,直至嚼咽马粪的地步。也曾拦驾魏惠王欲诉冤屈,卫士们回了一句:“那是个获罪腿残的疯汉”,魏惠王即避之唯恐不及,就这样又与一个旷世奇才擦肩而过。
6 E/ U( x! v6 V& n/ U
/ d* P6 x, k- V: f后来有个齐国使者到魏国送礼,鉴于齐威王对贤才推荐者的一贯厚待,如今的齐国官员们走到哪儿都是俩眼瞪得溜圆,看看能不能瞜着几个可用之才送上去捞点外快,这位齐使也不例外。孙膑于是利用装疯换来的守卫松懈的机会去见齐使。这位齐使倒也有些眼光,并不以孙膑身残貌败而拒之门外,而是给了孙膑一个自荐的机会。于是孙膑‘说齐使’。这位齐使对用兵一知半解,不过孙膑的老祖宗孙武帮了他的大忙,听说他是孙武之后,‘齐使以为奇’,偷偷把孙膑藏在运马匹草料的车里运回了齐国——感谢上苍,终于跳出火坑了。
' T5 F% L2 C9 d$ [. |% K
2 g" F) g7 U! `. Q+ R进入齐国之后,这个齐使找到大将军田忌,想让田忌帮着鉴定一下孙膑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为了活命而攀龙附凤。田忌自己是搞军事的,当然识货。和孙膑没聊几句,就捧出一大包银子把那个齐使打发了。孙膑呢?被田忌咪了。
9 n$ Q5 K' ]. r5 W% M3 _+ a7 J* {; O, g3 u7 a% w& j
孙膑从此成为田忌门客。同样是在军界混的人,同样是深知自己才不及孙膑,庞涓废人腿、黥人面,而田忌‘善而客待之’。人品高下,一目了然。
. T# m7 k# s3 w" g# Q; x5 c; g7 j- W' _- r" a* S! [. U! C
那田忌为什么没有把孙膑直接荐与齐威王而是让他暂为门客呢?这有个缘故,时养士之风渐起,各达官贵人,都去社会上搜刮一些小有本事的无业游民养起来,称作门客,以期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当时官吏选拔制度不健全,有点野心的人先给人做门客借主子的推荐而入仕的大有人在。自然,如果门客里偶尔能出几个大才,主子脸上顿时也贴满金纸,极有面子。
& R. D% F$ y! `- L, p. U# \% ^' q0 `* E2 f
田忌是大将军,将孙膑以自己门客的身份荐于齐威王,显然是有利于其政治资本的积累的。另一方面,让孙膑在齐国先呆一段,积累点知名度以后再荐给齐威王,获得重用的机会也会大增的。所以说,田忌,是个明白人。; J/ ^; A& r; |2 X
8 c' Z/ S0 a9 V
好在孙膑没花多少时间就引起了齐王的注意了,这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这个人,爱赌马,经常和威王、王子们赛马赌钱。王子们的马也还罢了,威王乃一国之君,想搞几匹好马自然比田忌容易些,所以与王赛,田忌罕有胜绩。结果孙膑看了几场赛事以后,就胸有成竹地告诉田大将军:“将军尽管下重注,‘臣能令君胜’”。
" f. G$ m4 N; F- n1 Z  R
$ K! D# w3 |' u$ R6 C/ T如今对孙膑的话,田忌是深信不疑了,结果赌注就从百两一跃而上千两了。那些王子们,谁都以为财神爷大驾光临,一个个掏尽箱底也要搞到银子跟注押威王赢。看看马赛即将开始,马匹入场,田忌就骑马到孙膑的帷帐车前问计。0 d) m2 X0 i+ w5 \
$ G; I4 D! i" g7 S+ L1 i
孙子说:“不是分上、中、下三档马赛三场吗?臣观察过了,在同一档上,将军的马虽比不上大王的马,但也相差不是很大,咱如今换个玩法,‘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将军以为如何?”
* {2 ~. I( v% |
# f  e; T: G7 i4 H  N# I; ?) H田忌哈哈大笑,由衷大叫“高明”。比赛过程就不说了,反正田忌当天最后是挤在孙膑的车上回府的。他的马呢?在后面驼着赢来的银子呢。/ Z  q! k4 B0 Y& g
6 T% u. d' U  _* n$ F9 u
别小看了这么一场赛马,它展现了孙膑高深的避实就虚、放弃局部、确保整体的军事思想,不是一般人首创的出来的。齐威王也是个明眼人,并不为输了大把银子而沮丧,而是连夜招田忌入宫,追问帷车中所坐到底是何方高人,‘于是田忌进孙子于威王’。
/ T, ^( Q) ]7 [8 _$ k/ _% Y  V' Z# u( a( ~% a: S
威王迫不及待:“那还等什么呀?走,这就上你家去。”) R1 C: a4 Z6 s8 v$ e
田忌曰:“臣知大王何以深夜相招,孙先生已在宫外相侯。”
3 I, P0 o/ J' U' R威王大喜:“既然来了,何不一并进来?”/ K+ B# z; n( G0 G" _5 ^0 A& p4 h
田忌曰:“禀大王,孙先生为人所害,双腿已残,行动不便,且面黥黑字,臣恐惊了圣驾...”
- \9 T/ p% ?1 C8 k0 }9 J
  c& @% ~0 W& Q! E# A2 a' [4 s& A9 ?威王一边骂田忌乱弹,一边着人去抬孙膑入见。等孙膑入见,‘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立刻拜孙膑为师。当夜留孙子彻谈,打发田忌独自回去,顺便“建议”大将军捐款以扩军,谁让你白天赛马赢了那么多呀?' w1 P" v; s, H. c! g6 b

& B. S- t! n! a# E0 l; k) u孙膑自此成为齐王重臣,职位相当于总参谋长。因为行动不便,难以直接参与军事操作,加上面目已毁,或多或少有些自卑,不愿示人,所以孙膑相当的低调,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实则在这一段时间的齐军,从征召到训练,从调动到驻扎,无不在孙子的授意下进行。+ z8 e! w4 z2 l- P- o

% K6 o' F* Y) ]) {$ Z# n要说庞涓用兵水平也不差,毕竟是孙膑的师弟嘛,加上吴起训练“武卒”的办法在魏国还在沿用,魏军战斗力居高不下。这不,庞涓在魏惠王十八年(公元前354年)率魏兵攻赵,打得赵国连首都邯郸都丢了,时赵成侯当政,是一边仓皇奔逃,一边派人到齐国求救。9 v+ n- E$ J2 R8 Y0 j( U9 X
------------------------------------------------------
0 d# u5 I$ m/ p: y) b战国风流.孙膑(下)& @9 R9 c% n* s* u8 F6 i! d" H+ _2 ~
却说赵国求救于齐,齐国得到消息,是救是不救有点两难:救吧,魏军太强,可能赵国没救成,自己也搭进去了;不救吧,万一赵国灭亡,土地并入魏国,魏国会更强大,图谋齐国那是早晚的事。想起这些年在魏国的威慑下过日子这个不爽,齐威王决定冒点风险出兵救赵。
% P; A/ P6 q. z2 u  X8 |- r# V5 _9 U' S8 C
派谁领兵呢?这还用说?‘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却苦笑着辞谢说:“‘刑余之人不可’,臣受过酷刑,活动不便,且面目狰狞,不可以为主将。田忌将军治军日久,声望日隆,可为大将,臣愿为军师随行,以报主恩。”——一如既往的低调,且吃水不忘挖井人,好!; x: P( x% M& d& Z

1 {& i6 ^5 s# V且说大军整装待发,田大将军钻进特意为孙膑定制的带帷幔的车中问计。
( ^+ D8 t- l0 \; [  Z( o, A7 S忌:“先生见识过魏军,据先生看,齐军较魏军如何?”* ^' z) C7 L. [! B8 d2 f
膑:“尚不如也。”
* c& j6 p2 L1 S6 x忌默然良久,曰:“不如则何以为战?”" g) B1 H4 ?6 V7 N
膑笑曰:“将军之马较齐王之马如何?”
1 M+ f0 {) `' }. C' R1 ^忌释然:“今待如何?”
8 J# O9 [/ i! y; e6 [& C7 |- h1 }% Z( }1 H# x- f% e4 I
孙膑展开一张地图:“将军请看。魏攻赵,赵国并非弱不经风,如今被打得邯郸不保,可见魏国的精兵锐卒都已远赴赵地为战,留下来担任守卫者,不过老弱病残而已。将军何不‘批亢捣虚’,引兵直入魏地,作势攻击其都城大梁。庞涓知国都空虚,必回师相救,如此赵国之围自解。庞涓回师,急欲回护大梁,必抄桂陵近道。若我等又舍却大梁,改向西北,于桂陵设伏,将军以为如何?”, b8 ^- _- i/ n

( d- C+ r! G% K- O6 r8 |这便是成语“围魏救赵”的由来。后来战事的发展完全如孙膑所料。庞涓闻都城告急,率八万精锐从赵国回师,经由桂陵,被埋伏于此的齐兵杀了个措手不及,狼狈败回大梁。由此也可以看出魏军战力确实高出齐军一筹:一来魏军是遇伏击而仓促应战,准备不足;二来魏军急行军回师,人困马乏。可魏军应付数量相当、以逸待劳的齐军,依然得以保全大部,撤回大梁。
8 G; G  U- E" F1 [& \0 R8 Z# n7 G7 n# [/ F
有鉴于此,加上齐军救援赵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是故齐军未作久留,凯旋回齐。就因为齐军的迅速撤离,倒给魏军上下造成了齐军怯弱的假象,为后来的马陵之战埋下伏笔。3 X4 A# [8 f" Z) u+ C; I

# q1 H# u7 t6 b6 Y- L/ S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国因为威王的任人唯贤而悄悄崛起,魏国则由于人才的大量外流而逐渐衰落,借助一场荡气回肠的经典战役,齐威王终于彻底搬倒横亘于自家门前的大山魏国,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这就是历来为兵家称道的马陵之战。" O9 q) x& w3 V. k
5 X4 b  ^5 Q) ~. {8 \0 g7 ]+ f- R# }
在桂陵之战后的第十三年(公元前341年),魏国自恃强大,又去欺负他的另一个同胞兄弟韩国。韩国大约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自然抗不住魏国的全力相击。没奈何,派人‘告急于齐’。齐国故技重演,‘使田忌将而往’,再次直扑魏国的都城大梁!1 A& D0 C$ a: f8 k! P( s

4 Y6 ~* l( v4 Q' P" F# q* L‘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把个庞大将军气得牙根痒痒:“你他妈干吗老跟老子的都城过不去呀?”听说庞涓已然挥师东向,田忌又坐到了军师孙膑的帷幔车上。
1 f/ {% m9 Q" `  @7 L1 a. O2 s2 O2 z
忌:“今者咱们折向何方?何处设伏?”
# P/ r/ f" U+ W% z' S9 _* a膑:“这次么,咱们哪儿也不折,咱们逃!”& A4 y' S" R  F3 c% Y- ~
田忌知道军师自有妙策,是以听军师说要开逃也并不吃惊,只是静待其下文。
+ N" L& D0 o, d+ s: n9 f
9 J3 q7 H: f5 z7 g' v/ o- ^孙膑续曰:“自吴起强魏以来,魏兵素以悍勇而闻名,尤其看不起齐兵,以为齐兵怯弱不堪击。‘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咱们如今就利用一下魏兵的这股骄狂气焰。今且作闻风而退状,魏兵必以我为怯而倾力相追。兵法说:‘百里而趋利者而蹶上将军[急行军百里而与敌军争利者,会折损掉上将军],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急行军五十里而与敌军争利者,有一半的士兵就会掉队]’。今日我军开始后撤,动身前砌十万人做饭的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 ^/ r: G* f( v9 {
! p3 O6 Y4 |1 k+ N: R/ M9 b7 X9 o5 \. x3 u田忌会意,连称高明,自去调派不提。. ]. i# ?; c  g
( z: c8 U# g% S& P6 Y; k
庞涓回到魏都大梁,却探得齐兵已然开溜,以为报桂陵一箭之仇的机会来临,极力主张将兵追击。魏惠王在都城两次被吓得尿了裤子,这次也想出口恶气。于是集中魏国精锐部队,并让太子申也随军历练,以积累资本。庞涓就这样率领大军,气哼哼地向东追杀。: T; Q8 w4 C3 f  Q2 Q- G* k+ ^
! z1 o  P* M: T% v* v  D
有了上次桂陵的教训,庞涓刚开始还小心翼翼,生怕又中了埋伏。待得探子不停来报“十万灶”、“五万灶”、“三万灶”,庞涓不由得心里一宽,得意地笑道:“‘我固知齐军怯’,听说本将大军来追,三日之内,齐军溜掉的士兵就超过半数了。今天的天气,哈哈哈。”
" l" D- ^" t8 v/ E6 W' a% T- }
2 Z2 ]+ X: n! N3 o; X; x' ]6 A这一得意不打紧,庞涓扔下粮草辎重,只率轻装骑兵就拚死命地往前追,结果是累死的累死,掉队的掉队,开溜的开溜,非战斗减员直线上升。) x" }9 L/ R: C6 D. g
' T2 I; O& |: @# k
孙膑一边“撤”,一边估算庞涓的行程,断定庞涓当天晚上能赶到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是设伏的理想地带。田忌、孙膑令部队停止退却,将路旁一棵大树剥下树皮,露出白树瓤,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 a: _6 f/ c& f& H) v" r1 s" f* n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发下号令:但见树旁有人举火把,就万弩齐发,殆误者斩!
3 M6 q8 v8 i; t8 y; e. B  [, s- F- {$ p- q& Q( c, [
且说庞涓拼死相追,‘果夜至斫木下’,夜幕中,朦朦胧胧看见树上有字,就让人搞根火把来照照亮。不曾想‘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发’,但闻弓矢声、惨叫声、马嘶声响彻山谷。魏军大乱,彼此不能相顾,几乎死伤殆尽。* y+ h$ z; `" T( W4 Y* j) Q

# b6 j5 t) D; A1 F/ T/ f庞涓率数十残兵往来路败走,但听得一声呐喊,前面灯火齐明,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乃大将田忌。只见田忌一挥手,齐军安静下来,两下分开,中间缓缓走出一黑幔马车。黑幔开处,火光下但见车中端坐一人,却是满脸黑字的孙膑。
  T/ k5 X) u) b- v; g2 y- B" [1 y3 ]& p1 M
孙膑凝视庞涓良久,缓声问道:“庞师弟,还认得我么?”黑幔复闭,幔中传来一声长叹,无限的伤感、无比的惋惜,尽在这一叹之中...
/ a7 u* i; [! c6 V. L3 n) ^# \! r+ X! z8 r6 e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就算插上翅膀也逃生无门了,‘乃自刭’。抹脖子之前犹狠狠连声:‘遂成庶子之名[你小子终于成名了]!’——至死也不知悔悟!这世上有些人啊,就算死了,也是不可以原谅的。
0 [# s0 n. ^" x6 W
* A" R7 C8 N8 g; F9 j" R4 O9 M庞涓自裁之后,孙膑欲将其尸首带回齐国安葬,田忌自满口答应。一面着人敛尸,一面调兵遣将回头痛击被庞涓拉下的后续部队,‘齐因乘胜尽破魏军,虏太子申以归’,连魏太子申也被齐军俘获。: @6 d8 y7 ?- @# R, o: c  Y( `- ^8 @

/ Z* V4 w! @5 M( g大军返齐之后,孙膑再三请田忌先行,言自己带几名跟随多年的卫士觅地安葬师弟后再赶来齐都会合领功。田忌应允。却不料孙膑再也不曾出现过,虽经多方查探,连同其卫士,竟不知所终。致使一代用兵大家,卒年竟不可考,憾!
" y2 f# ^+ |8 e
/ v6 L& R" `! a不管怎样,在孙子的帮助下,齐国终于崛起东方,与西秦两强相望。魏国经马陵之战的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不再有强国风采。后又被商鞅趁火打劫,夺去河西之地(详见本系列令一篇《商鞅》),文侯、吴起当年为魏国打下的基业就这样被武侯、惠王迅速败光。
3 ~4 M6 E/ j; [" d. N3 Z2 W$ E( {. P4 w) j8 ~6 k
推究起来,人才流失是魏国迅速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赫赫有名的吴起、商鞅、孙膑居然无一例外的是从魏国出走的。魏惠王晚年,终于有所觉悟,自责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并‘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奈何为时已晚,相邻的虎狼之秦哪里容你有喘息之机?魏惠王死后,其子襄王在秦国连年征伐之下几无还手之力,曾经雄踞中原的那个巍巍魏国一去不复返了。; g0 `" [& j' k8 k" U* c. l2 t

) M9 [6 o1 t. w3 U& t推究孙膑的为人,虽于用兵一道机变百出,然与人相处却谦逊实诚,所以他会被庞涓轻易以师门情谊骗倒,这也是庞涓始终不服孙膑的原因所在。对于仕途,孙子并不热心,是以师弟都是大将军了,他还是白丁;是以他前有谢不为将,后有隐而不功。其助齐王、田忌者,一者是为了庞涓这厮,二者是为了答谢知己之恩。如今毕其功于一役,效法其祖孙武隐身而退,恐怕是他必然的选择了。0 i) H# `4 u8 d+ D* O
2 F$ @6 z( u! r9 C' P! l, ^
正是:涕零明主知遇恩,不齿同根相煎急。
发表于 2009-7-12 1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2 I6 k1 {/ Y, A  N+ W6 L( u8 G# F6 N
感叹,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了,叫《马陵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