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2|回复: 0

【转帖】叶永烈写上海高考作文:贵在独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3 0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 }' q7 M8 V+ E* p6 P4 i' H1 S& f
   
2 Z1 a) s' e+ m6 C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直到后来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8 P8 R& \: G& V5 ~, C1 [
1 ^+ r% a  K) Q+ z. H7 c
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9 {. o1 z% m! e! [$ c( c$ Y- E( u# Q0 O: k4 J( i0 g$ X

) r( e+ w" w# G/ v    贵在独创
7 l# d: n% F- \8 ~9 ]4 w! T8 ]& i* u6 p, X' x5 S

: ]& k1 w# Q. ~$ A4 g9 G+ B* R    叶永烈 * g! `' u. t0 x8 g' H3 z7 W7 U4 @

5 t) [  ~; j8 p# _% b( U% V+ F8 `) ]6 ~* f
    我从小喜欢集邮。我看见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的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 p1 G$ I/ z0 ?" a. \' s
8 K8 n$ V9 w* F0 I- b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他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0 x  n- R- O; m
$ S" }2 w5 Z0 r$ l' A+ M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惟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不同于众的新点子。
: a2 N' h$ `* e1 x  r1 |5 Z8 r4 |' O; {9 V# _4 z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5 F, \. S0 O. z2 L( d3 q# h% e
1 f6 ?% T. |; x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还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熟悉越剧。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 f4 c  f+ d, s) ]( Q' P' A7 \. V7 G0 S3 r  @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两个字。在众多的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各树一帜。 5 L/ H) @0 ?! b4 B$ W/ w! @/ n8 Y

# v5 f; I. \( o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正因为这样,作为作家,我一直把这样的格言奉为创作原则: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要努力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只有敢于创一代之新,才能跨入成功之门。
2 _4 I: ]0 z4 l, T4 e% A0 p' m' R- j' b4 [; V6 A6 b" v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 {6 z- \( [7 x) G' c0 O: C
- ^& S9 q: E0 H: y5 i) K    2009年6月7日下午1:20-2:10?写于上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