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现代意义的绘本诞生和发展历程</strong>
7 Q9 f$ c. a( b/ M6 C# V, j* X, i2 U: @. R4 u8 g3 N
<p> 探讨现代意义的绘本诞生,就不能不提到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背景,可以说,现代意义的绘本诞生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观念兴起、及由此带来的儿童的发现、新的儿童观的产生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整个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或绘本,都是这些观念的结果。</p>9 P* ~# ]1 P: t: ^; q- b- l9 o
2 p% _7 z' O. [ h<p> 16世纪中叶,夸美纽斯和伊拉斯谟等人的看法代表了新的儿童观的产生。1658 夸美纽斯所编写的《世界图绘》(Orbis( e3 U+ b, f+ j. \/ R: t% n" F
Sensualium
5 ]4 U0 a+ i! B3 ?1 GPictus)一书在纽伦堡出版,是西方世界第一本有插画的儿童书。他们的观念在18世纪即卢梭的时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后世往往把“儿童的发现”与卢梭联& w3 Y" J, K3 `- v# k1 s
系在一起。新的儿童观最主要的观点是:儿童是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儿童有不同与成人的需要和精神生活;儿童是人,不是小大人,也不是成人的准备期;应当尊# Z$ ~! {5 y; K. I* m" r# {) Y
重儿童,尊重儿童期的独立生活价值等。正是这些观点直接导致了现代意义的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现代意义的绘本,换句话说,就是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为儿童! \5 X* G3 J( ?, E
的文学”“为儿童的绘本”诞生。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代意义的绘本产生于欧洲,繁荣于欧美国家,日本和韩国的现代意义上的绘本发展也是进入20世纪才
" S; l$ {$ E# r1 r+ f3 [% b3 R5 W2 p开始的。</p>" w- S, R3 f; Q- r1 e1 |0 V. M# R5 B; Z
* h, E$ u% k8 {; Z7 `: W<p> 1744
; a: s! i; i' [' W3 i3 x9 H, j+ y n: _年英国的约翰.纽伯瑞创立了世界第一家儿童书店,并出版了内页配有木刻插画的口袋书。1789年英国的诗人兼画家威廉.布雷克完成了一本雕版印刷彩色儿童! @$ \6 x0 K3 d6 h+ n$ }
书《纯真之歌》。1860年沃尔特·克雷恩、凯特·格林纳威及伦道夫·凯迪克等人,相继与著名出版家爱德蒙·埃文斯合作,在他的画坊出版彩色绘本。& t4 g, I$ N" m" z
1878年伦道夫.凯迪克为《骑士约翰的趣闻》一书绘制的约翰骑在马上骋驰的图画,后来成为美国凯迪克奖的标帜。彭懿先生认为现代绘本的产生归功于19世, M4 b, j- O+ m: u1 {& O
纪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及英国画家、出版家爱德蒙·埃文斯的开拓。他提高了彩色印刷技术,并同时打造了三位绘本的先驱者沃尔特·克雷恩、伦道夫·凯迪克和凯
; r; @- o `/ h0 Y2 d. _& n" d特·格林纳威。其中,伦道夫·凯迪克被后人称为“现代绘本之父”,他为之后绘本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p>
: i1 D. b! t K: m7 w( d, Y0 f, K: n7 M# K1 F
<p> 1910
6 `& _! p/ @; F0 E英国出版彼特里克斯.波特的《小免子彼得的故事》,被认为是现代绘本之始,开创了儿童文学的新纪元,从此绘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20世纪也是美术真
- D. B/ X% }) x) l% ^8 ]* J8 L5 H' O正走进儿童文学的领域的时代。它与文字平分了秋色,共同负起了丰富小小心灵的重任。绘本的出现,令艺术家们纷纷将……乃至各种各样的绘画特技,带进了这片
+ H; L7 b5 C7 y; g8 N$ S8 g新的园地……凡是图画史上的所有的画派,都可以在儿童读物中找到它们的踪迹。”(见叶詠琍《西洋文学史》)</p>/ D% h$ Q1 F% U& ~, H$ G
: C1 h. I X, L1 H
<p> ; }$ x5 d5 ]0 V9 c4 s
在中国,虽然20世纪周作人“发现了儿童”,并且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文学观,但是实际上,一直到今天的中国,还是从根本上缺少对儿童的近现代立场的* m1 l$ B" H" \ ]/ r! L9 g
把握和体认,无论是在儿童教育领域、还是儿童文学研究、创作与出版领域都是如此,这也导致了绘本在中国发展的滞后性、曲折性以及中国绘本创作的困难。</p>/ r# F: D! I+ W
( v+ q4 |: ]: [' e& `<p> <strong>结语</strong></p>) j% ]% D q" G/ K/ i
2 ]* O" ~& o( y' V) g: F; x. ?, |7 b<p>
9 Q, |7 t. G M0 U从上述几个维度的梳理,我们大致可以了解绘本这种图书所具有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要求,也可以理解绘本产生的历史性基础以及它与儿童天然的联系;也不难察觉无
- ^% t0 z7 b9 T3 E9 `3 W论我们无论是作为作者、出版者、传播者、教育者还是作为普通的家长身上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绘本在中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所有人的奉献与努力。</p>
$ M+ Z* b2 D# u; j, k# K$ D3 ]& ? x! j" V0 x* O
<p> 东方娃娃儿童阅读研究与指导中心 丁诚中</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