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83|回复: 1

[秦无衣] 【长篇小说】江南雨.江南血 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1 06: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满  30

5 X: r+ {7 l$ U4 e& q 刘思任让茶庄里跟来的两个伙计留在东洞庭山,跟沈员外一起筹办茶叶的事,他自己一个人来到了东山镇渡口。

( i, l5 P6 k$ C+ F) _2 m 4 g7 O  f1 @; ?. ~5 G
此时正是巳牌时分,渡口上人群噪杂,最繁忙的要数湖边的鱼市了,一溜的排着十几个养着鲜鱼的鱼摊子,鱼贩子们大声吆喝着。
: o5 `4 k/ g8 R9 f4 u8 B , w8 J7 J0 p) O
渡口上一时找不到摆渡的舟子,刘思任就在一边的一个草亭子坐下,慢慢等着,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D- h$ i% g9 |9 c, a& n7 i

. C8 h$ ^2 a0 C) x5 Q- z1 L这时,一只小船在渡口上靠岸了。船上下来了一个身材窈窕的女人,一下子引起了刘思任的瞩目。她年近二十,戴了顶低檐竹笠,看不清容貌,背着一个沉沉的大竹篓,手里拎着个小木桶,样子像个小村姑。她的面目虽然看不清楚,但是她的身材却十分引人注目,她穿着淡绿的单衫,亭亭袅袅的,而腰以下的部位,则显得浑圆结实,一看就是个辛勤能干的姑娘。* Y# r& }* d; K/ s" p1 X  |7 w

% ~% m6 F% {8 }+ z, t2 i那姑娘找了个路边空地头,就将背上的大竹篓取下,又将竹篓里的东西摆了出来。原来竹篓里装的却是一大捆新上的春笋。那些鲜春笋约有二十来斤,十分鲜嫩。
7 K! [9 i6 O: M
  q9 @* O' r) d9 u+ `( S5 Z刘思任心想:原来她是来卖竹笋的。0 h* g& g) A+ O) Z$ {0 l* B

* ?: L9 B) A# X集市上的几个泼皮瞧定了,都围了过来,在她摊子前面挤眉弄目的。一个泼皮说:“小娘子,你卖鲜笋(吴语笋音身)个?”4 F+ u" e" Z/ }1 ^
8 c1 k8 L8 O, k) h" |
那姑娘别着脸,不理他们。一个泼皮歪着嘴说:“我想要一篓(搂)梅子(妹子)。”+ F+ ]& W- Y5 Q# e

, m1 l; I5 Z6 Y9 l7 r( X5 h' I另一个泼皮笑嘻嘻地说:“小娘子,我想买个小萝卜(老婆),你处有吗?”
' @- ?$ n8 X* S8 E' u 8 _4 c' O3 f/ k* {9 d
那姑娘红了脸说:“你们勿闹了,再勿走开,侬家就要淘气个!”$ Z/ I  y$ r  R. Z; B# u' f0 R$ M# d: r
& ^. N* d7 F, g& C2 }
刘思任见了,站起身来,正要走出亭子过去驱赶那些泼皮。只见来了两个粗实的中年汉子,三下五除二的将那几个泼皮都给踢赶走了,然后跟姑娘笑笑就离开了。- D% u' s* P% j% v
" {' I4 k6 _! o. k+ E
姑娘起身福了一下,笑着说:“多谢阿哥!”
* P) h2 b4 w- F( Y  U! p- I2 R* [ & E# a0 A4 V: M2 Q  Q. E
二十来斤竹笋,不一会功夫就都卖出去了。那个姑娘就收拾起竹篓,然后顺着渔贩子们的鱼摊子慢慢看顾着走过来,有时还笑着端起鱼篓子朝里看看。看样子是要买鱼的样子。那些鱼贩子跟她都熟,对她似乎都很有好感,笑着跟她说:“姑娘,你要什么鱼,尽管挑,你随便给个价就行。”; N0 R# r' {7 k9 T

& {5 O6 r& l* y' Q# e2 l  T那位姑娘不住地朝大家笑着,一边看着鱼,不太说话。刘思任看到,她走到一个老渔夫跟前站定了,老渔夫慌忙起身唱了个喏。那姑娘看起来认得老渔夫,笑着说:“顾老伯,入冬了,你还光着脚板,你的鱼侬家要了,侬家姐姐生前最喜欢吃你捕的梅鲚鱼,难得这几条这么大,又鲜活,也只有顾老伯你能打得到的。”6 T8 Z# |# k; S5 g

% V1 ]( j& |/ C. }+ ?顾老伯叹了口气说:“红歌姑娘,又到你姐姐的忌日了?真是啊,一年又过去了。当初我送你们一家三口去西洞庭山时,丫头你才多大啊?转眼十年就过去了。”
+ d4 j; C& O9 q- n& J0 u- H * h+ o+ L. X1 r) G
他把手伸到自己的胸口上,比划了一下。0 q. R. P+ o/ n1 m
  W1 a: L  j, C2 x0 Q" w
这位红歌姑娘神情有些黯然了,说:“是呀,那时侬家也就七、八岁吧。顾老伯,眼看再过两天就是谷雨了。今天的春耕都料理好了?”
  L) j2 e( M2 U, [. s
, _% C0 J" `+ f8 H- |* X顾老伯抬头看看天说:“都料理差不多了。谷雨一过,便是立夏,老夫又痴老了一年了。”$ w* D; G6 \1 D4 v
4 o* t1 X* T% o" E; b! |
红歌姑娘买了鱼,忽然注意到草亭子里正兴致勃勃地瞅着她的刘思任,就朝他这边瞥了一眼,随即便快速调转了目光。刘思任刚好也看到了她的眼神,他顿时大吃了一惊。他发现,红歌的眼神像极了梅云,就是那种俏而不媚,散发着淡淡忧郁的目光,让人一触之下,忍不住我见犹怜的忧伤韵味。$ z+ x9 ]. E6 B7 A& d/ e9 E
; U. w, N) K  h0 Z% H* I: h
刘思任情不自禁地痴了一下,就起身走向红歌姑娘。在临近红歌的时候,他忽然闻到了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淡淡的麝香味,沁人心脾。他笑着说:“姑娘,能否让在下看看你买的是什么鱼吗?”
/ J7 O) I: _6 f; @( F3 I! X3 e , J4 \4 U! ^) y# d$ g2 L3 J
红歌姑娘看了他一眼,笑着放下了小木桶,刘思任俯身一看,却是几条将近一尺来长的“梅鲚鱼”。一般来说,过尺的“梅鲚鱼”就算是大的了。
* T. d1 n) P' N* t. P# s' y  }
( N. k, X) x& Q" B这几条鱼,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心思,他记得梅云最喜欢吃的就是这太湖产的“梅鲚鱼”,而且她熬的“梅鲚鱼”汤,味道鲜美,他吃过几次,也爱上了那种味道。因此他每次到杭州的时候,都会带上几尾“梅鲚鱼”,有时也会让人从苏州捎过去。于是他忍不住问说:“姑娘,这鱼你想怎么烹煮?”
6 X# E4 P" q; Z5 H' b3 Z8 |* z0 g
& x4 Y$ o; Y9 M4 [1 W红歌姑娘说:“熬汤。侬家这是给我姐姐买的,她最喜欢喝梅鲚鱼炖的汤了。”; p3 W! B/ E7 E& y* a! o
4 f8 H* n$ o! E
刘思任有点怔神了,问说:“不知姑娘的姐姐是谁?刚才那位老伯提到她的忌日,莫非她已经不在人世了?”
* v! W/ A# m; f( W # N; {) @9 W% p; N
红歌姑娘警觉地打量了他一下说:“这位大官人,我们素不相识,你问的太多了!”
  a5 ^" `4 ~5 C1 ~* K! D9 K" }  ` 4 B- O! O+ n7 Z( m: B- o
刘思任笑着说:“在下只是好奇而已。不瞒姑娘,我也喜欢吃这梅鲚鱼汤,只是每次烹饪时,因火候太过,致使鱼身杂碎,难于入口。不知姑娘是怎么熬这个汤的?”; D( K6 X; f. c* `! r& j
; L( |: ^  z" ^2 C7 d
红歌姑娘看他并没有恶意,就说:“你最好在汤里放点菱粉,用文火慢慢清蒸便好。”+ u( o1 H! ^% t9 B9 j
% ^' j: d9 [: v! Z
刘思任点了点头,心里想,这种烹饪技法,分明便是从前梅云做过的,这女子怎么也知道?而且她的神态酷似梅云,难道她跟梅云有什么亲缘关系?!不过以前梅云跟他说过,她的老家是浙江绍兴府的诸暨县,跟他算是半个同乡,和这太湖似乎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7 z# |  D# H6 X; ~6 q6 [
  z) T6 Z1 F2 l/ F/ u, k2 p
红歌姑娘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先生好像是在找什么人?”8 b8 r0 f4 O7 P+ W1 n) {7 y  i

" E% ^! `: D( y6 j刘思任神情黯淡了下来说:“我的确是在寻找一个人,她是一位美丽的女人。只可惜,这个人我这辈子恐怕永远也找不到了!”他说:“姑娘,你的眼神很像在下所说的这位旧人,倘若不见怪,能否请你把竹笠摘下来,让我看看你的脸容?”
) r6 C: e, a, B ) S1 h4 O1 B& y
红歌姑娘笑着说:“先生的旧人,既然是位丽人,我却相貌丑陋,不堪入目,只恐要让你失望了。”
1 t& ^( a" r2 ^5 k6 _- X 4 I% t6 F+ `& G. Y3 ~2 f; e
刘思任笑着说:“姑娘不便露出真容,刘某也不勉强。在下山阴刘思任,就此别过了。”说着就要拱手作别。
& Q& A( M* f9 C% Q% q; s. L/ j + W6 d7 S& F; M
这时红歌姑娘忽然说道:“先生且慢。”她说着,抬手缓缓摘下了竹笠。' o4 w2 j0 G/ F6 C

8 ?, p& w0 H& Q3 A) V* |  R" J刘思任一见之下,大吃一惊,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住了,嗫嚅着说:“你,你不就是——”他本想说“你不是梅云吗?”忽然又想起梅云已过世快三年了,于是顿觉自己的失态,忙笑着说:“对不起,姑娘,你实在是太像刘某说的的那位过世的旧人了,简直就象孪生姐妹,只是她的年龄要比你大上几岁。敢问小姐芳名?”
% w. J, F% ~- N9 i- P
/ P9 \' W4 l, ]+ r' c红歌姑娘笑着说:“我姓白,先生就直接称呼我红歌便是,不要一口一声姑娘、姑娘的,我都快二十岁了,听了心里怪别扭的。”6 a& G: I/ w5 u8 g
: w; }' V7 v& I# F
刘思任笑了笑,又仔细看了一下白红歌,觉得她的眉目间,终是少了梅云的那种妩媚而忧郁的气质,不过却多了几分难得的清纯,让人觉得只可远观,不可近亵。# F/ J( F! n" g' v. m
- B. R1 R7 {7 d* L* t& M1 n6 x- ^
白红歌戴上竹笠说:“不知刘先生要去哪里?”0 N& D: t4 F, K
, g1 C, s' {* f1 m$ C; k" ]8 v
刘思任说:“在下有点买卖上的俗事,想搭船去一趟西洞庭山。”
" |5 w" z' C% L0 p: l
( r2 `' ^& C- b) ^1 x8 ~白红歌方才在第一眼看到草亭子里的刘思任时,心下便“砰“然一动。她觉得这个清雅而又谦和的中年男人,就像是她已经在等待了好久的一个亲人,忽然出现在了眼前一样,既有些亲切,又有些朦胧的心灵感应。后来又见他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像个官宦人家的公子,她暗地里不知怎么的就有些惆怅了,觉得他们之间终于还是隔了一层什么。而她听到刘思任说她长得就像他的一个旧人时,她疑窦顿生,心里有点不平静了。) j: g6 d- g5 F7 }5 N

: |8 o& C$ K  N0 ~8 Y她是在十年前和她的姐姐紫箫,还有母亲白小竹,一起从南京来到了这风光秀丽的西洞庭山定居的。不久她们的母亲去世了。她的姐姐紫箫在八年前的一天又忽然不辞而别。三年前,她姐姐因病去世后,托人将她的一些遗物送回到西洞庭山的。她们姐妹有八年时间没有见过面,只是偶尔有些书信来往,给她寄来一些银钱,做为生活用度。当年紫箫离开西洞庭山的时候,是十五岁,而她才十岁多。! `( v: R8 M6 _/ ]2 l6 Q2 B1 x

5 r% f7 Z/ Z6 N2 O/ E到了红歌长大以后,邻近见过她姐姐的人,都说她容貌酷肖她的姐姐。而眼前这个姓刘的客商话中的意思,就像是见过她的姐姐似的。再想到他方才对“梅鲚鱼”关注的神态,显然不止是一般的好奇。莫非他跟她姐姐果真是旧相识?抑或竟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她姐姐前些年的那段对她来说是空白的经历,就有可能揭晓了。; q  f% Q) A' y& v4 G3 Y
$ k) t. w5 N0 Y+ a
于是她不觉就对刘思任留神了。她笑着跟他说:“我的小船便在左近渡口,先生倘若不弃,就请上我的小船,我送你到西洞庭山去。须知这湖中最美的风光,陌生人是领略不到个中韵味的。”
7 `# V; {' ^; t7 V5 I" k; B 2 p: h) E0 l- ~+ q- |
刘思任笑着说:“如此甚得方便。红歌姑娘,我到过西洞庭山也有好几次了,怎么都没见过你呀?”& F1 t! U- z* Z1 h  T* K
: k# G2 D2 C" j; E
红歌笑着说:“我不是也没见过刘先生你吗?”
4 S" {. R/ ~/ e3 ^5 N0 D & G) G% X9 k9 s. R2 }' I+ i
刘思任笑了笑,说:“你时常到东洞庭山这边来吗?”
) ~* c- I! B9 u
# ^% {$ V# U7 k2 P. K4 c红歌说:“我每个月从西洞庭山过来两、三次,拿些山货过来卖了,再换点食物和日用杂货回去。难不成我一个小女子,没事还要四处抛头露面的不成?”% J1 Z( K4 R" A' l7 y

$ X1 i' }+ T/ J% x2 y# a刘思任听了她这话,不觉点点头。他忽然想起了杜甫的诗《佳人》,不觉笑着吟咏道:1 R. W% Y# B5 T5 x% U' y
* r' Q. M+ I; R( z9 z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3 G8 C3 m# t. v/ L
5 J- E% }6 E; Z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5 y: j( h- p1 z0 y% y
  j2 r; L1 ^" {+ B& r
红歌红了脸说:“先生用老杜的诗取笑我了!可惜先生见不到我的娘亲和我的姐姐了,她们才是绝代佳人呢!”0 ?# J3 f* S' r. ^) t8 w% q7 e, }

9 D: ^: ~. D3 P/ v刘思任听她又提到她的姐姐,心下忍不住又想到了梅云,于是又有些痴了。
  b$ y" O- ]4 ]6 R% r) r
发表于 2009-3-3 02: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