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 g; `6 k9 w, r. s
+ J M9 \1 {6 k% c先谢谢老朋友们昨天的跟帖,也顶无墨、克已、LAYWORLD以及各位新老朋友的的君
: j/ y* E O! Y% j( V5 L/ I子小人帖,又跑起来了,嘿嘿。
2 b5 i. R+ W5 C7 T. e% h5 X
. l6 n- |* f' l偶然从网上发现,原来“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句话,是易中天这个本本讲
$ v6 N+ L2 Y) B, o的。其实“真小人”是个不能成立的虚假概念,狮子和无墨眼睛很尖,都先后提出
0 |$ H8 R2 `# p了质疑。我这里所联想到的是另外一个比较远的问题,那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我
0 _. D. B2 _* z6 V8 J% n觉得人类的精神食粮,大抵分为四大类别。一为无字天书,二为圣贤垂教,三为学人
' r A6 n4 r+ c. {- c的吐沫,四为白痴的大香。把大香吃得津津有味是很冤枉的,如果变成个人爱好,
$ i: x, x; w. N* {那就更可悲了。我最早劝人读经典,后来又劝良禽择木,现在我再劝一次,相濡以
& v& _1 l/ \! n5 n& E- r5 p" O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C, F8 q4 G) q( f# I
- f: w: X2 g. ?5 Z, A$ G1 Z" B& P8 l# |7 _
【君子小人之新四类】
- ], t% V3 b6 @% t3 a
9 r( D# `7 @* H9 E0 E君子、小人果真有新四类的分法吗?非也。夫子说只有两类,那就只有两类了,除: S/ ]" @1 P8 z
非我们比夫子还聪明。不服气的话,请跳读“结语”部分。1 p* l( l6 b1 ]. ^' U% }. V4 G
! y% O. @1 f4 f5 D% }* V
转入正题之前,让我们先来随缘就近地看看小人的“真面目”。昨天无墨和老阎,
# F8 a4 n8 J L$ m& x) E) W各帖出一张君子、小人的大字报,讲到小人,各有点睛之笔。无墨说小人“阳奉阴
* Y0 o3 S |) B( z9 X违”,老阎说小人“不择手段”,这很有意思。不过老阎还没有真正想明白,就匆
# k M. E; n/ L; F+ i* U* o匆忙忙把“不择手段”颁发给了心有所仪的所谓“真小人”,大概这相当于一种“终1 w, b) y' Y5 L s' p( M
身成就奖”吧?
( y3 j! d, l7 r9 L& u2 [+ @2 X9 h# Z! y/ z# v6 e
' L, J+ n$ @; e7 W! X【君子小人本体论】
3 }5 Q/ _0 O5 y) U
) ^6 x4 }7 M8 x' ^& t) C" G4 b其实从概念来讲,除了君子和小人之外空空如也,并无其它的余类。君子、小人仅
2 \* H, @2 |8 e2 D$ R以「向善」或「向恶」来分界,而不论过去的善多恶少或者善少恶多。君子、小人# {9 Z. B2 L# Q$ r) J
只是当下一念,0或1的抉择。当然也有拖泥带水、以至于同流合污的,但人只要有' ^' E9 b8 W3 L" ?& r
一念的「羞恶」之心,那就是善根未断,不能算入小人的同类,因为因缘会际,他还
0 t0 \& ?% }& i- G/ \能回头是岸。9 r; [8 O0 }9 p4 w
) E% s3 y5 u9 R& k: m君子、小人无它,「安心」二字而已。君子安心于善,小人安心于恶。君子于不善
/ Q) t' T9 R% s1 p% O无法安心,小人于不善心安理得,如此而已,从本体上论君子与小人,就这么简单 K8 m: n5 A& ?5 ]
而透明。
, n0 P; F& Q3 W2 t$ D2 O4 R/ e* s% l) \5 a4 \0 w; w
2 `4 a& t1 x# |; A7 X【君子小人行迹图】
, \# ], L; f1 @3 p( H9 U( w5 I; Y$ E l: _* p& o# h. x
无论君子还是小人,其本体都是「心安何处」,其作用则是「行迹所至」。所以君% C1 Y- U! \) l: y' O! g# ]
子「完璧」于心、行二处,小人亦「完形」于心、行二端,《论语》中夫子有教无
$ F* i9 t8 S& Y t类,循循善诱,随事而解,从行迹上反反复复告诉我们如何辨识君子与小人。然而
( o0 z8 x+ A$ J T# z& c逐相而求,咫尺千里,渐行渐远,我们往往也就容易迷失在君子、小人的山野丛林之
" ~- d2 ], X: t0 O1 H中了。孟子得孔子心要,唯求「放心」二字,便又心安而理得,回到了本体。
; G% m2 \/ j4 g9 d3 S6 \) o* M, d0 z: ^7 Q7 E. l
其实从行迹上论,君子、小人皆是变动不居的,此一时又彼一时也。《易》云大人6 R6 _7 O, B* O$ F3 d
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论语·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 C+ a$ }( r: K% h6 V" E! t& |
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所以说从行迹上来讲,不论君子、小人,随类各有其变。但3 x( H: w8 q$ h8 \6 m" p
问题是古人讲君子三变,却为什么不讲小人有几变呢?大家再想想看?因为小人革面,# P3 [- d1 j3 a) U
喜怒无常,朝为寇雠,莫为腹心,翻云覆雨,变化多端。所以「变」为君子之「迹」,
8 ^$ p" M/ Q% E+ r' H& o6 P( v亦为小人之「性」,这是君子之变与小人之变的本质区别。( d1 S) e( E/ o# L( U; }6 F) G. f) p
9 ?7 S+ f2 v. o/ p$ N' G9 \2 J
【君子小人之望闻问切】# f% u9 s8 V0 T/ h4 ~; Y: q! m
* T0 ^: K C, n) d+ U' F% F' u3 o绕了诺大的一个圈子,我们终于可以来解剖所谓的“真小人”了。总括来讲,小人
7 L& |# q- E: D居心不良、居心不善,根本就不存在“真”或者“假”的问题 ── 小人无真伪,
& B* |. Y* f4 w4 G2 J真伪皆小人。小人者,时机不成熟那就阳奉阴违(伪),时机成熟了马上得志猖狂
, _& |2 B' ]7 Q- T(真),阳奉阴违也好,得志猖狂也好,皆是小人的一体两面,所以无墨原来的观点) U! u5 V& v; e# a
是正确的,虽然她转到老阎那里又糊涂了。那么老阎又何以能得出“小人糟糕,但. o9 F6 _ V8 s4 H; B0 u$ c
比伪君子强一万倍。”的结论呢?是说得志猖狂比阳奉阴违强一万倍吗?这种比较; }4 D3 q2 G' J$ y% l H' i/ V( n
不但概念混乱,而且逻辑不通。老阎又曰“真小人:敢于暴露自己=真;小人=为达目% O0 I* o4 l+ |0 z& d) R
的不择手段的人”这里问题又来了,敢于暴露自己和得志猖狂也就是庐山真面目同
/ I! G& b! `- ?* \! {) p义,不必再议,那么“不择手段”呢?不择手段不正是、或者说至少是包括了阳奉+ c; X3 D1 e7 G
阴违和得志猖狂这两面吗?这样越定义,反而越糊涂了。最后老阎又曰“真君子:9 K6 `6 O# p3 H. R
胸怀坦荡的人 ”问题是“敢于暴露自己”算不算“胸怀坦荡”呢?如果不算的话怎& G4 S7 n$ t0 m2 L* Z' n% g E
么个讲法?如果算的话,那真君子岂不是也具有小人的德性?所以说三句话下来,5 l+ F4 d6 U }+ p( i' N, U# G
就已经乱成一团了。: G% W m y) I& [" n
7 [7 \$ y( s% ?% [5 w& f# H其实在现实人生里面,“伪君子”常常是小人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杀伤正人君子
- k$ {6 j. d2 P; C& V* Z2 [的飞刀利器;而“真”小人也恰恰是用来粉饰无耻、巧言令色、庄严卑劣小人的金
" e& k" w- ?4 D$ b4 `& H* y$ G字招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这两个方面我们都不可不察。& B- Z3 f. x6 `. Y
! ?- [. a5 p, q- b1 t' ]2 z; {
, D" R9 L+ A6 b; a# N& W3 v【结语】7 J& z3 w& L- c- \1 v2 B
0 m/ f" t. A7 L现代人皆有「大我慢」,对历史文化和圣贤垂教毫无敬畏之心,妄自尊大,自以为2 p ~' e0 M5 _* j( Z0 d
是,一听权威或圣贤二字,就比打摆子还难受,这是一种不理智的心态,而片面强
- b) O7 ~. s' z( K调“个人意志”、“独立自我”,则是这一类怪病的基因。
! p, O q4 F7 \
f+ Q; i3 d# G1 K: {其实心存敬畏是理智健全、心理健康的表现,夫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T" p7 U2 g8 K9 R6 ]0 R6 t& E
畏圣人之言。那么我们凡夫为什么应该敬畏圣人之言呢?首先因为圣人之言穿透到. R) k# l2 Z* C4 ?$ e5 X% ^. [
人性的最深处,而最深刻的人性,是超越时空的。由此又引伸出另外的一点,那就
) X$ y- v1 e+ v2 c- v是圣人之言,是经过古今智者反复敲问、反复批判而始终无法辩驳的。君子、小人的
+ W) C+ U7 ^4 P& o; q3 x. T. }2 ?“四相”说,为原本的二分法所破,也是重复著一再被证明的真理,圣人是无法被
( t6 Y( ~2 N1 V+ x- `# \& x3 H7 m2 t凡夫超越的。
" \8 X! |* P7 f1 ~: h) u$ x
9 T! Z7 \! n8 @0 Q5 [( F
1 S9 d. ?7 {! i4 V. v' y0 S【补遗】; q, V( N/ J! x2 X
8 W4 ]$ ?8 r4 f9 M, }3 O4 L y
最后再补充一点,这个、这个。。。坐怀不乱的问题。
% X- f7 L- r6 I( i1 [5 Y7 g0 M& g s6 q
, c" r v% ^2 ^% F夫子对这个问题态度相当平和,他老人家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是孟子& E! h& h3 ?' z; J' u; C4 U
就毫不客气了,他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一掌就把人打翻了。这一前一后,也算
1 M) c1 z: m# L- y# c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此一时又彼一时了。不过后人有一付对子相当有趣,可以拿
3 X. \# u# ~% r! k. k来为圣教作注,只是清者见清,浊者见浊,从这里再往究竟处论道,那就要谈佛教了。4 I- s! M- o" R- y& L
3 f3 I8 H! K# C1 L1 c$ U. t* u9 m4 g1 Z& n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 Y5 F, {3 `1 l4 o3 t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