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灌汤肉包 9 X6 C6 H( |9 f1 l+ }+ Y( U4 M5 Q
7 w! n7 r6 ~6 i3 p2 s- [& e. J- H. X) y+ C
如今,制作“汤包”的地方逐渐多起来了。但是,仍有相当多的人对“汤包”的制作过程不是十分了解,甚至流传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些顾客竟以为汤包中鲜美的卤汁是用注射器 打进去的。 f1 g/ t6 A, ?; l
' k- ]' w& C3 l( u, J: v4 i 其实,汤包的制作并不复杂。早在清嘉庆年间,甘泉(扬州)人林兰痴在《邗上三百呤》“灌汤肉包”中就说得很清楚了:“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罗磨细面之中,以为包子,蒸熟则汤融而不泄。扬州茶肆,多以此擅长。”接着,林兰痴还赋诗一首: 9 X( R8 V" [& g2 u0 N9 S9 ~* ~) ~
3 q3 a: h. R0 C0 a
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 & g: X5 v2 {# Q" O3 T% ]
0 v0 A. T- V3 m- s7 W$ }
外强不必中干鄙,执热须防手探汤。 - U2 e/ ~9 q; \( M$ T5 P( n% O
. ]: l# O- Z$ S1 Q9 e& x9 ` g
诗虽一般,但倒也把汤包内藏热汤、“到口难吞”、容易烫手的特点写出来了。 % A4 I' m# d2 C. S7 u8 P- h& @6 D
/ K5 l+ Y& |( f2 r8 M 汤包究竟是不是扬州厨师首创,笔者未能细考,不敢断定。记得曾在一本笔记上看到,南宋临安市上有“灌浆馒头”出售。笔者怀疑这“灌浆馒头”即是一种类似汤包的东西。如果是,则汤包至迟在南宋就有了。话又说回来,无论如何,林兰痴的关于“灌汤肉包”的记载,仍是我们了解古代汤包极有价值的资料。 3 e. E# L# j( F' v4 t, c( ] s
, W) E2 p! f" x0 j" M, u
历史发展到今天,汤包的制作技术当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品种也有增加。尤其当指出的是,由于有了电冰箱,汤包可以一年四季制作,再也不必依靠“春秋冬日”的低气温来使“肉汤”凝固制成馅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