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0|回复: 12

[红尘泥香] 【凡高在米糕热炒而老毕冷处理之原因浅析(胡言乱语篇)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5 14: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既然无老师点名要检查俺写的东西,那俺再炒个旧饭。。。呵呵,炒旧饭成了俺的专长了, 先贴个几年前写的“胡言乱语先贴个几年前写的“”</P>
& q6 z0 z4 z6 D' N( S8 a<P><BR>--------------------------------------------------------------------------------</P>* R  w8 ~# W  ^3 ~' I6 y9 l
<P><BR>【凡高在米糕热炒而老毕冷处理之原因浅析(胡言乱语篇) 】</P>
) A; P2 x0 m, p8 C% v/ @<P>“遇见过一次梵高作品巡回展,其人满为患的程度让我吃惊,居然要提前好几个月订门票…”&nbsp; -- 某网人。。。语录</P>, K1 B" }4 X3 C7 S& n
<P>看大家在炒凡高,俺来也说几句。</P># j0 I: m$ j& H# r9 D1 K
<P>米糕之文化乃主源于5百年前之“五月花” 所带来之欧陆文明。但立国两百余年,世上各国移民涌入,所衍生之牛仔拓荒者文化,往往与其正统之西方文明有所不同,例如多推崇米开朗基罗,巴赫胜过达。芬奇,贝多芬。凡高胜过毕加索。前者余未深究原因不明,但后者之原因是很明显的。</P>
  F5 V  K6 z* M( v& W9 q' d5 H1 h& ~<P>凡高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其实此公“无派” ,据考与正统之印象派人物交往无多,只是其画风与所谓之后印象派吻合而已) ,正好衔接在印象派与现代主义之间,画风泼辣自由奔放醒目但又保存了所绘事物之原形,向日葵是花,星夜里闪烁的是星,那人怎么看还是象个“可以接受的”人。所画主题多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所见之事。这些东西很易被米糕的实用主义哲学所接受。</P>
5 r7 z; w( g- }" I/ |/ F% _) a7 L<P>国人来米之后,受传播媒体之影响,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也开始欣赏此公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画风及其作品。象YXX及A18为其典型。</P>$ `2 Z/ ]$ |% M! F
<P>凡高之前的印象派,数位大师不分仲伯。</P>0 s7 V0 g: X; |4 n/ I
<P>凡高之后,当首推老毕与康定司机。但艺术上两人一个以立体主义最著,另一个是抽象主义鼻祖,形式上没有传统艺术那么通俗易懂。虽然两人的作品的招贴画,特别是前者的,满世界都是,但在这个年代平民大众的审美观还是喜好略带夸张抽象但接近现实主义的东西,凡公之作品正好MEETS此PROFILE。也许再过500年,提到19-20世纪艺术史时人们会不再想到凡高而开口闭口必称老毕,康定司机。。。</P>4 Z& R9 H) Z9 o+ @$ D/ A4 \
<P>艺术上成就的高下不论。本人认为凡高在米糕热炒而老毕冷处理之最主要原因乃P-CORRECT与否:</P>" a2 s; d8 [/ `" y6 c
<P>-- 凡高乃百年前的疯子没有政治倾向。</P>$ [( J7 G, Q' ~4 z- u" Z! w
<P>-- 老毕一生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及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内乱,深恶痛绝战争对人类文明之破坏,是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老毕痛恨大国强权,于40年代中期成为 “共党份子” ,曾两获列宁勋章,并大力鼓躁反对米糕之朝鲜战争。就凭这一条决定米糕官方不容毕氏亦不会鼓励民间团体(博物馆 , etc.)象给凡高那样给老毕也来个那种规格的回顾展(PLS RECALL 当年你第一次签证来米时在领事馆给问的问题之一。。。) 。。。</P>
; i; I4 {8 L4 J- `<P>老毕又于60年代遥旗呐喊挑头抗议苏联入侵匈牙利为赫光头之流不容。此为后话。。。</P>: W; \" e8 C2 k' t1 V$ z
<P>老毕一生,人格独立,大事不糊涂。余非常敬佩之。但是余之最爱,仍是其创作的传世珍品。。。</P>8 l0 E- `2 q! B, T5 ?6 Y
<P>余之最爱,老毕的画。。。</P>0 ?+ J' J6 A' I: H
<P><BR>:- )</P>
发表于 2006-7-6 06: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你也是喜欢老毕的画!
$ Y' C& `4 o* y" d5 _! W! e) |; }3 L% B/ W
看来印象派的饭很多啊,想起那天乱涂了个仕女,连小阿里都说有点印象派的味道,说真的,俺到现在都没搞明白到底怎么个印象派,去年看图钉说起印象派,也曾经去GOOGLE了不少文章来琢磨,估计俺悟性太差,还是搞不大明白印象派的根本特征究竟在哪,不过这词是满好听的,
9 R; X! W5 ~6 x/ N# B1 m- s  i* S/ L2 A$ N* {  j; ~" {
关于绘画,俺觉得就这几点,色彩构成,或者点线面体构成,表现出来也不过写实与写意,别的再怎么都是技法差别,比如仕女画家王淑晖,一看那画就知道这是王的作品,不过说真的,她笔下的仕女几乎一个摸样,如果这也叫风格,这风格是不是也苍白了些。好象这么拿去跟印象派比也不大合适,得,就等你,图钉和小阿里你们三个砸我了
1 g; b0 f. Q. B2 |7 A5 h: p
; K2 X1 \8 A# n$ D2 C, W
发表于 2006-7-6 07: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可不砸你,俺去上素描培训班了:))
发表于 2006-7-6 0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还是小阿里疼我啊!
6 f$ x8 f/ J& r有个小美女的要请你画像呢!等晚上邮件给你!
发表于 2006-7-6 08: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乡下人,看画就看是否养眼,是否让俺心跳加快。不管大师小厮。* K  p9 Z  f; a
听歌也一样,养耳,心有感受。不管high C,还是low C。1 F' {4 G0 l8 B) i

8 G; O) O- d+ v老凡的画看后心烦,不过心烦也是由于心灵被碰击了。老毕的有些画看着新奇。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7: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写过一篇老毕及作品介绍,写到4,5节,后来太忙,一放下就是两三年,等以后有心思有时间再划完八。。。
3 |- L- g* j6 [) d4 D+ q
+ f; ~6 y- ~$ z# B# n: z+ Y+ b1 Y4 i! g) o( R9 T5 n: E' D

! p7 m8 Y( ?/ ^6 r-------------------------------------
/ Z$ e( q# J0 y2 T6 w飞遍全世界的“和平鸽“
9 u8 ?$ `) e& G5 b# }
* i5 }( F& j. z+ T6 D) P( B4 f1 S' T4 ~, A; p5 e
4 W9 `3 ~0 L" X" ]" q
/ ?. t0 J0 Q, D1 T% ?( D" T
“煎鸡蛋的顽童”( g( {4 F+ B3 y9 ]- ]9 b; K: [

4 i, s0 `$ ~2 e% o& i0 f) R2 T, _

: n6 O: m# R  m+ S
" M9 ^1 L$ W) @- Q5 m/ e
) d- @* b& |+ l+ k  ~
0 I& \4 E3 O6 e/ k6 x* F; k+ g7 V& s! o) u
余之最爱,老毕的画。。。
5 ]/ f. u# H  i- o; R6 C9 {! @" o- z7 q5 t5 S# d
:-)
发表于 2006-7-12 02: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haha,MC同学,俺还是最喜欢朋友的画,赶紧贴几个你自己画的上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2 1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阿里 at 2006-7-5 07:46 PM:. F9 V5 H! @2 t( I# W- Y: L
俺可不砸你,俺去上素描培训班了:))

% j6 p) a4 @. K2 B1 T; v: h: |# n1 z$ A3 R
2 g! }# E, \3 z6 j, {8 n1 g
你去上素描课? 有没有搞错?
* j4 p5 C1 a  @. Y% `8 q/ |8 o
. r( ]0 c) g% h* _+ D说句不谦虚的话,俺小时也是从炼素描画石膏眼睛鼻子大为到画同学开始的。。。后来美院老师给鉴定了下水平应付入学考试还是有余的。但是,老实说,就俺那时一天不摸笔手就痒的水准比起阿里老师的随手涂鸦来也差太远了。。。俺对你那些又快又结实的素描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呵呵。
3 m5 |: i4 h' C) w7 O( D1 ~/ [- B! _+ G( L, r- z1 T. m  ?8 s: w" C6 J
。。。
 楼主| 发表于 2006-7-12 19: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无墨 at 2006-7-11 02:21 PM:
! r0 b0 z# g# p$ \+ c3 A# J$ Qhaha,MC同学,俺还是最喜欢朋友的画,赶紧贴几个你自己画的上来!
" e  t+ w; I% e: v) Z8 p% A( M, K# R! w9 u
( o! }& U! [/ P2 H- ]- K+ U5 D
吴老师,尊敬不如从命。。。
0 H( k) f3 m: d3 g  L, k' O2 @0 X3 ]& a7 V
& Y4 r, ^9 A9 |) Z! U

# q3 I8 Z0 @6 D& z【Colors of the Wind 】
" d. q: F2 b, ]) ^; Y
$ V& w. `! L( J- I1 H# O/ X/ @5 ~& e% O" {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0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找篇一个网友关于陶瓷的文章的,没找到。但是找到两篇关于梵高与老毕的评论,有点意思,转过来给大家看下。* l6 s0 T# o( G. m  W

+ \7 o6 w" T. n1 z3 S' g! c, ^( u+ m) l, }8 p, W  W
---------------------------------------------------------------------------------9 R, B; Y1 S/ M: _
9 T2 y* O, ?8 W# e/ j* l0 E
梵高为何比毕加索莫奈更受今人欢迎?(驳MC胡言乱语)
8 d7 b" M  z$ k4 t% o# x. Y
$ i7 o+ U& s+ ]2 d& f
, U' |$ k& r) G5 w+ ?" s/ wMC:' t6 q- p8 n3 F1 |
“米糕之文化乃主源于5百年前之“五月花” 所带来之欧陆文明。但立国两百余年,世上各国移民涌入,所衍生之牛仔拓荒者文化,往往与其正统之西方文明有所不同,例如推崇米开朗基罗,巴赫胜过达。芬奇,贝多芬。凡高胜过毕加索。前者余未深究原因不明,但后者之原因是很明显的。”
" {0 G- s# X# T( T( s
- J* G+ ]' Q8 o: RYXX:8 R; f4 M8 m& V( U9 w. S3 u0 u
这个比喻不恰当。按MC推论,美国理应更推崇毕氏才对。因为毕氏的求新求奇和反叛精神与历史仅有数百年、勇于吸收新东西的新大陆人相吻合。而且,巴赫的音乐应该是特别古典优雅,比较符合西方正统文化情趣的,何以以牛仔文化为根基的人反而欣赏巴氏音乐胜过更浪漫现实的贝氏音乐呢?再者,据我所知,美国及西方画界多是将毕加索比作文艺复兴的米开朗基罗,盖因前者的多产和权威比较接近20世纪的毕式。加之梵高作品教之毕氏相对离传统美术更近些,故而美国人应更容易理解毕氏画风才合乎MC的逻辑。
3 D3 u8 D  A9 {" Y1 Y) k5 X) d
9 I: Z5 Q% Y7 m1 w. P8 W- n' VMC:: V+ q7 n2 q0 i; L
“凡高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其实此公“无派” ,据考与正统之印象派人物交往无多,只是其画风与所谓之后印象派吻合而已) ,正好衔接在印象派与现代主义之间,画风泼辣自由奔放醒目但又保存了所绘事物之原形,向日葵是花,星夜里闪烁的是星,那人怎么看还是象个“可以接受的” 人。所画主题多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所见之事。这些东西很易被米糕的实用主义哲学所接受。”
) v! `# j* L: u$ x1 H) i; D1 \$ D+ F! O7 N
YXX:
; b1 X$ G) x9 i: h4 t( E3 E这正是凡高胜过毕氏莫奈以及凡高的画作日益深入人心的缘由。凡高的后印象派始之传统印象派。但后印象派的画作却比前者在内容上更富有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力度,在技巧上以鲜艳的色彩和偶尔近乎垮张的手法以及不乏童真的稚气超越了印象派照搬自然界景物色光的不足。凡高画作最使人动心之处在于它们既触到了人的灵魂和潜意识,在技术上又没有过份激进到彻底破坏常人的传统审美观。所以给人一种讶异,刺激,但却可以领会触摸的共鸣。艺术本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好的艺术是那些能与观众达成最大限度交流沟通的艺术,如果这就是MC所谓的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在艺术上的体现,那我看是值得推崇的。知道立体抽象派为何不能普及吗?那种支离破碎到荒唐的艺术境界既与人们梦景中释放的潜意识之情景相去太远,又完全推翻了传统美学观的所有力足点。试问:地球人会如何对待突然来自外星球的怪物般的种群?故而很多人自然没法接受9 J3 F4 P; o* ]( d+ \% Z5 ~5 V
毕氏的太前卫的艺术。而且,这种艺术因为太抽象,从某种意义上失去了与一般观众情感交流的桥梁。不能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的艺术才是高明的,“曲高和寡”的艺术?- P( _0 C5 k3 w

/ v4 j7 R/ y  H' L  i“国人来米之后,受传播媒体之影响,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也开始欣赏此公之“美尼尔氏综合症” 画风及其作品。象YXX及A18为其典型”。9 ~+ x! C7 D0 U) ?

3 Q- c( K/ m) a$ mYXX:此段纯属胡乱推论作的结论。首先,俺还没看到这里的新闻媒介作特别的凡高宣传呢。如果你去纽约,DC,CHICAGO的几个博物馆,你会发现那里面对凡高和毕氏作品的收集没啥厚此薄彼。所以这凡高热基本是基于当今大多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情感需要所致。我以前只是没太多的机会熟悉凡高的画作而已。“美尼尔氏综合症”又如何?他的作品还就是气势非凡,符合现代人喧泻紧张情绪的需要。我问你:从那些几何体你能得到什么生命的灵感?! C$ ?. l6 f1 }7 Z

& ~( [' N. x% z1 Z  {+ I. v+ t7 tMC:, R3 G! s' a& J1 k4 |5 w" m& Q# ~
”凡高之前的印象派,数位大师不分仲伯。
1 P$ Q7 m( D7 x/ ?; \' O( ^- ]) q8 S6 O: v4 n' Z1 k
凡高之后,当首推老毕与康定司机。但艺术上两人一个以立体主义最著,另一个是抽象主义鼻祖,形式上没有传统艺术那么通俗易懂。虽然两人的作品的招贴画,特别是前者的,满世界都是,但在这个年代平民大众的审美观还是喜好略带夸张抽象但接近现实主义的东西,凡公之作品正好MEETS此PROFILE。也许再过 500年,提到19-20世纪艺术史时人们会不再想到凡高而开口闭口必称老毕,康定司机。。“。( [* L: k/ N8 p5 Q& T
" P1 |# v8 X; B5 b9 _$ D/ ^% H
YXX:
6 i" E0 L, ], j0 [8 o( }( }0 w这个康定司机走得更远,完全脱离了艺术要TOUCH人类情感的基本原则。要说有病,他和毕氏比可怜的凡高病得更厉害,更不可救药。
% H* F" Q  E3 O/ f
+ ~0 [0 @* k5 d7 cMC:2 G1 u5 k7 r; C! |" b  s
”艺术上成就的高下不论。本人认为凡高在米糕热炒而老毕冷处理之最主要原因乃P-CORRECT与否:
* I  |; O; J- z7 r+ r7 ^+ j( z
-- 凡高乃百年前的疯子没有政治倾向。
4 x! }1 f& o9 }) S: D. O) ^
1 |% |6 H6 Y1 n$ X9 D2 c3 t# R  T-- 老毕一生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及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内乱,深恶痛绝战争对人类文明之破坏,是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老毕痛恨大国强权,于40年代中期成为 “共党份子” ,曾两获列宁勋章,并大力鼓躁反对米糕之朝鲜战争。就凭这一条决定米糕官方不容毕氏亦不会鼓励民间团体(博物馆 , etc.)象给凡高那样给老毕也来个那种规格的回顾展(PLS RECALL 当年你第一次签证来米时在领事馆给问的问题之一。。。) 。。。
6 Z) ^& I. S( o
" m/ l$ V6 Y- R' O, }老毕又于60年代遥旗呐喊挑头抗议苏联入侵匈牙利为赫光头之流不容。此为后话。。。
- T+ y% V8 B# M8 E
% T" b" h: V4 V' W老毕一生,人格独立,大事不糊涂。余非常敬佩之。但是余之最爱,仍是其创作的传世珍品。。。2 y4 Q) ^1 A! [6 Q1 P; x( L

! \/ F& ]3 e0 I+ D/ K3 W  R% S余之最爱,老毕的画。。。“
- ~) M2 o2 b6 O$ Y# I% y) t! m: K1 P, K' V4 ^
YXX:这”政治正确“一说没有丝毫依据,都是MC的主观臆断。若真是那样,美国的艺术馆还敢挂老毕的画?
1 X6 |/ C: ]' x4 o6 ?* c( L8 F# P. a) S! Q1 K
关于疯子:* }. \5 x3 E" |
5 l; t! E! b1 L0 M. K
翻高是”疯子“,却创作了被大多不是疯子能欣赏的作品;毕氏不是疯子,其画却看起来象是疯子所为,也难怪难被不是疯子的观众容易接受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0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YXX砖头质量不佳,要求退货。$ _3 c, U) G) t( n3 P
2 ]# l7 Z) g6 b' G- T) @! ^" h
送交者: Lonehand 于 August 31, 2003 05:36:40:
! W9 x" f+ e5 B) _7 t* H0 x0 C2 Z8 L: z1 b8 h$ J
回答: 梵高为何比毕加索莫奈更受今人欢迎?(驳MC胡言乱语) 由 YXX 于 August 30, 2003 13:00:43:
7 |! q3 X- g& Q
7 y9 |5 H1 U2 H8 a. v7 v重赏之下,洒家挺身而出。首先说明,个人管见,艺术作品,是很SUBJECTIVE的事,桔子萍果,有其不可比性。此文仅就YXX的“砖头”质量谈点看法。
( d, M$ G6 g" R, a
4 J. R/ {& l7 f  }# {YXX:
/ e5 ~) L/ V( P( O  q% h这个比喻不恰当。按MC推论,美国理应更推崇毕氏才对。4 l8 ^9 w& g. }

- r2 x- {1 [5 F' w5 D" p. L龙汉:
) X. Z$ M2 P# M7 E私下以为,XX没有理解MC的意思,“往往与其正统之西方文明有所不同。。。--MC” ,这只是说美国人不太正统,没有说一定是谁的年代在后边,就推崇谁。此砖头不耐火。
: Y' ]4 V2 o( U5 |
7 r7 c) w# `' c( S, ?; NYXX:
$ R7 `  G; \( B& S, p这正是凡高胜过毕氏莫奈以及凡高的画作日益深入人心的缘由。。。
4 u/ I: O6 F: ~2 T, N0 ?
6 q+ {" f2 @! r# F% V% h0 R龙汉:
% u1 O, F, Z( E+ e# P( w凡高是否胜过毕氏莫奈以及凡高的画作是否深入人心是你们二位所争论的主题,不能当作事实来作为你的论据。此砖头不成立。, U4 [  r( R/ p+ ~8 D6 S

5 P+ Q1 |5 I3 k+ i/ K- AYXX:
! [9 n8 W+ v/ [此段纯属胡乱推论作的结论。首先,俺还没看到这里的新闻媒介作特别的凡高宣传呢。如果你去纽约,DC,CHICAGO的几个博物馆,你会发现那里面对凡高和毕氏作品的收集没啥厚此薄彼。所以这凡高热基本是基于当今大多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情感需要所致。我以前只是没太多的机会熟悉凡高的画作而已。“美尼尔氏综合症”又如何?他的作品还就是气势非凡,符合现代人喧泻紧张情绪的需要。我问你:从那些几何体你能得到什么生命的灵感?0 t' V: [; c5 c/ {% c

! x# g/ P6 I; ~  o3 l8 b) y龙汉:9 j% p5 [# y5 T7 h7 X
MC的原文是“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并未说凡高作品在NY,DC,CHICAGO里面数量如何,XX把假想敌当作对象抛砖,无地放矢,此砖头白砸了。
# K0 C- Q' J* n9 n2 ?+ S4 E! e
6 K- T$ S1 Y- g7 LYXX:3 @- q& C: T2 [7 \) m8 Z+ V+ N
这个康定司机走得更远。。。4 W% @4 _5 W3 V+ O

# D6 R8 t7 _  B" k' N+ s) _1 r龙汉:
- v( l7 p) h" h+ y8 X; r( M0 iAGAIN,此处又是罗卜白菜,见仁见智,公婆各执一词。此砖头没有作用。6 m/ g: @8 R5 g' H4 Z
- k, t# V6 \8 {) V+ u
YXX:, r' k5 O* _7 ?. i) I* _
这”政治正确“一说没有丝毫依据,都是MC的主观臆断。若真是那样,美国的艺术馆还敢挂老毕的画?' b: M# ]+ c/ a- }
% x0 Q( R. Y" C3 i
龙汉:* G5 `6 w# O" V; Q2 P
“政治正确”是否存在,有待商榷。但与美国艺术馆敢不敢挂老毕的画不搭界,以美国法院还摆什么“十戒”圣书为例,说明美国人的胆子还是很大地,这砖还是没砸着。
; s- Z8 u# S0 t* r6 @3 h* B' g: G) H, R; Y* H, Q$ n
关于疯子:2 @8 L7 h( Z! W
- y# A- H6 u/ _1 K$ ]
龙汉:谁是疯子,谁不是疯子,好像跟艺术作品无关罢。
6 v4 q% K0 p9 A9 U; F! |4 ?7 {& U( ?3 C- {# A8 w
潇潇洋洋千言,砖头累累,可惜逻辑不清,都成了次品砖了,俺要求退货。/ M$ F) ^8 W" {4 s$ |8 a/ D
6 h! I3 U. q/ o/ U4 ^/ N( d, {, L6 b; ?
$ C1 Z0 B2 P# E- Y
---------------------------
/ M' X  Q, ~0 b% {3 k8 I) u' V- h; m) g# p
这只孤手,鸡同鸭讲了。你这砖头没份量。俺不回了。-:)
2 E9 {. o3 t5 w5 R
3 U8 X$ x+ `9 @* @/ c送交者: YXX 于 August 31, 2003 12:05:00:
+ F' J( C( A  }5 E! A6 N4 ?. c/ I6 G0 I
回答: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潇潇砖头质量不佳,要求退货。 由 Lonehand 于 August 31, 2003 05:36:40:
8 Z9 v) v4 r' W$ ]8 t3 u1 w+ N1 e8 Q- l; G- [; s; u
thx for ur time, anyway.
; _. \8 j% C9 h+ Z7 |
4 s. J: {, q$ o, f9 @$ ]唉,砖头是砸的,不是商品,退什么货?
发表于 2006-8-31 1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8-31 12: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MC同学一石激起千层浪嘛!) X+ z# H& Y% Y4 v' C/ c
咳咳!要照我说哈,不管是老毕,老莫还是老那啥啥啥的,反正都是老字辈的啦,想起有一次GOOGLE 老莫的睡莲,随便瞅了眼评论,反正观后感雷同的不少,不知道是真观点还是假知识呢,所以印象派到了俺这里就是个画风吧,就完了,常想是不是工匠太多,结果有几个人不愿意委屈生存做工匠反倒得了很多好了,得好好去查查这些老字辈的生存发展史,而不是绘画作品积累史,说不定一些叫人琢磨的事马上豁然开朗了,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