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2|回复: 7

[无墨] 阿妹的故事(文/无墨)/婚誓(翻唱:金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8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写《阿妹的故事》,原因有俩:一是前回写阿哥的时候自己说了下回要写阿妹,二是早些时候金花说希望我给她画个小像,当初不熟悉金花,现在仍不敢乱涂,就此文说明一二,小像的事情,希望金花原谅!, v! ^. k# z: }" Y9 |

% ]* ~$ l& N* e无墨听歌喜欢联想,这联想很多不是歌词来带来的,而是演唱者的音色,就如金花,很多网友说金花的声音甜嫩,其实除了这些,我个人的感觉还有一点是单薄与瘦削,有的歌可能还不觉得,但是在这《婚誓》里就明显多了,居然还“单挑”麦五版的呢,呵呵,一下心里很有感触,另外有首就是她唱的《好运来》,跟银花版的一比更是突出,当时回银花的贴时我就说更喜欢金花的版本,贴里没敢说是觉得这单薄更若人爱怜所以才更动听。
8 Q8 T8 S- y3 F- q% N# \8 v
2 J# W9 i+ w9 N. w- P这一切的一切,或许皆因为我的少年岁月中,确实有个名字里也有花字的阿妹,声音如此甜美单薄,人亦如此甜美单薄。" }# c: j; t8 ]! [, h+ I3 V

# Q/ `3 S3 _) }阿妹也是少数民族,但是不知道哪个族,她是我小学的同学,跟我是邻桌,隔一条走道,人很文静很内向,学习很差,属于老师不喜欢的,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女同学们扎堆的地方里往往不大见得到她的。无墨那时刚从东北转学去云南,听不懂当地方言,也属于独立大队,记得有一次下课了,别的同学都很叽叽喳碴的,就我跟她坐在座位上,哪也不动,她看看我,我又看看她,她转过头再转回头来看看我再转回去,我也是转回头去看看她又再转过来,转来转去的后来我俩都忍不住笑了。) |* w& J- ^$ Q

0 p" f: f$ S2 ]. X8 O' g2 l$ V常爱回忆跟朋友相识缘起的那一刻,总觉得蕴藏着玄机,就象我与阿妹,她给我的感觉总是迷一样,她从不说她的家里,从不提她的父母,哪怕她渐渐跟我的熟悉了,抱着我的作业猛抄,考试时还偷偷问我答案,还是不跟我说说她自己的事情。跟她比起来,我就大嘴巴多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哪怕对老师的小坏话都会说给她听,听得她直乐。5 [4 o! D% O( I# a% u

, x; a, d5 @2 m  k无墨从小有个癖好就是爱串门子,喜欢到同学家去玩,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时候,小村镇上几乎没人不认识俺的,考完高中后回去探亲,村里人还说俺还是位列村名人榜上第一人,比那考上大学的秀才谁谁还牛,老头老太都还记得俺的大名,一句“是你这小鳖犊子回来啦!”一把搂在怀里,呵呵,可见我当年串门子的串得那个勤,当然捣蛋的事没少干也是个原因。不过俺到了云南后,去过班里那么多同学家,就她家她不肯让我去,我也邀请她到我家来完呀,她咋就这么不信任我呢?有一次,我还故意陪她回家,谁知道她那么担心我会知道她家在哪,找个不回家的借口溜掉了。唉,罢啦!
' _) U" v# \2 L5 w0 W8 `; |: _, I" }& A5 @1 V9 |9 X1 v5 k6 M; o
不过有一天,大概是五年级开学没多久,阿妹突然跟俺说她要退学了,已经办理了手续,下个星期就不来上学了,这实在是叫人惊讶啊!也就那一天,阿妹邀请我去她家玩了。
4 c& c' k# A! B5 f: D
) j% g5 P# C8 B" v8 \* k  d这是我这一生中去过的最简陋的家了,黑黑的一间的小屋子,大概还不到12平米吧,连个窗户都没有,靠墙放着好大一张大床,被子什么的都乱乱的堆着,地上也是,到处都塞满了东西,暖瓶,小蜂窝煤炉子,炒菜的锅,还有些脸盘毛巾啥的,反正凌乱极了,根本找不到地方去坐,门是绝对不能关的,一关就伸手不见五指了。" O4 K9 O0 z5 M$ [& H
# D4 \- F2 @  m  P7 g! r# A$ p) `9 {
就站在那坑凹不平的泥地屋里,阿妹告诉我说她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个人不能一个人又照顾地里的活,又照顾三个还年幼的弟妹,何况她读书也不成气,就干脆不读了,准备直接帮父亲种菜卖菜了。
2 i7 l# a/ c5 N$ T$ e* G  c$ E) F& y3 D9 |6 l& P3 F
记不得那天在她家玩啥了,但是阿妹后来真的就没来上学了。我曾去她家里找过她,但是她不在家,后来隐约听同学传说她在很远很远的山坳垦地啥的,不过身子骨比原来结实多了。9 Y+ s" w. e. F% h" y. b

* w' r3 {( n( @0 t8 x3 I升学后,有一次跟妈妈去菜集市买菜,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那吆喝着,有时候还双手叉腰那个泼辣,为一斤菜多一分两分挣个面红耳赤,真的不敢相信这会是昔日邻桌阿妹,也许更不该看到她的那个眼神:她看看我,我又看看她,她转过头再转回头来看看我再转回去,我也是转回头去看看她又再转回来。
1 v1 d5 X9 l# m% {# Q- C- h9 r4 C# ~6 E" g
已不再是当初那忍不住的笑了,当妈妈拉着有些怔怔的我从她眼前走过的时候,她没跟我打招呼,我居然也冷漠地把她当成一个陌生的卖菜小姑娘了。从此再未见过她,等我下决心想再去看看她的时候,她家那儿早被扒平了盖上新楼了。, z' C) m; D( j# x, V. T7 `; ?
4 z& f: @! A0 e  H! ^
跟别的同学比,阿妹给我的回忆实在太苍白了,但她叫我体会了一种深刻,那种本来很要好的伙伴,不知道被什么给无形分隔后的无奈与痛楚,常常叫人惋惜不已,这事每每提醒我以后与朋友相处时总是凡事尽量留有余地,千万别把话说绝了。/ G; R4 q8 s4 N, r

1 f1 w5 a# F- m- R) s. O5 ]许多年以后,如果谁叫我想起她那最后一面,我都会想,我当初是不是该跟她说说话?同时劝妈妈把她的篮子里的菜全买下来?妈妈会买吗?如果妈妈去买了,她又会怎么做?
8 M9 A1 t9 S" x  H( V/ x4 A+ [2 h% n4 R$ |' L* t5 \
后附:金花单挑《婚誓》,图片用的是金花原贴图片。  h4 k9 z/ W: {1 j  N
$ K% M! T- ^7 `, j8 o3 W4 m
好象流水日夜响 & ]5 \% {" F5 r) n9 T; i1 K5 z
流水也会有时尽 5 m4 R- D6 p4 D# W" ?% r* I
阿哥永远在我身旁 3 r- x4 U' k9 ~6 I% c3 r; N; d7 B1 D
" P$ V% h; o; H) n. l' X
阿哥阿妹情意深
' A- A" h8 N7 m( w0 f7 }2 P4 g- s好象那芭蕉一条根 , @: F: f" `7 p% X
阿哥好比芭蕉叶 $ u4 d  o; X( Z1 G' g
阿妹就是芭蕉心
9 @" ]; Q9 ~: i) N4 z5 }4 }. I  U; V- [  N: i
燕子双双飞上天
9 q5 ~1 N. D. \: i0 }$ x" {阿哥打秋千
: R2 r: E, j! l- u3 i8 z' h秋千荡到晴空里 4 c2 ]# m) z6 F) i/ }
象燕子云里穿
9 D& A. b& F4 s+ b
: D. V2 m5 K# A* M$ S弩弓没弦难射箭 . Z3 S* f! n3 V% h+ }
阿妹好比弩刁上弦
$ e6 t. E: f2 V9 w# A& Z" \世上最甜的要数蜜 0 {5 U3 U' C6 R) Q9 {
哥心比蜜还甜 : `0 \+ H6 ^$ Z

2 }3 y& J, ?' L8 F" O, T$ J$ I鲜花开放蜜蜂来
- W0 l' P6 m( X6 L鲜花蜜蜂分不开 5 R6 z2 e6 {  i
蜜蜂生来就恋鲜花 ' t! o9 t) V" K1 Z
鲜花为著蜜蜂开 .
. c- v! c$ G" [) ]5 C% E' w) q& g) O# I, b6 ?: G" K+ d5 h
' {" U, v/ D( w* O8 i! F
 楼主| 发表于 2006-3-21 1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21 11: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交者: 零加一中 2006年3月19日18:41:43 于 [高山流水]http://www.bbsland.com - d# v9 |9 ]" P: f n( a5 ?. U : _1 V8 V6 B j7 d6 q1 X - ]# D( E- I( I6 E& x2 k 无墨的<阿妹>,令人感伤.文革前有两篇真正的名人范文(即不是“不须放屁”那类),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一篇是鲁迅的<少年闰土>,另一篇是工人作家胡万春的中篇小说<过年>.我想无墨小姐大概没读过,读过了这类范文,类似题材往往就难以写好,有点象名著改编难度特别大一样. 2 M7 {" n" f$ v0 Q; k- |& ?$ e% c0 S/ I7 _' \5 {( _3 X" t# u <闰土>出现于小学课本,是鲁迅某个短篇的摘录.文章开始是明月当空,一片西瓜地,一个少年手执行钢叉,一叉子扔过去,一种叫猹的小动物抱头鼠窜.按照老师的讲解,一幅美丽的画面,再加上对少年的生动描写,一下子把读者吸引住了,这确实把我给吸引住了,放学回家后,我马上从爸爸的<鲁迅全集>中把这篇原文找出来读了一遍,可惜已不记得那篇文章的名字了.闰土是周家某一长工的儿子,因为周家对长工并不象传说中的刘文彩,黄世仁那样凶恶,所以鲁迅和闰土关系相当不错,经常一起玩.对于鲁迅这样的少爷,闰土自然是无所不能,鲁迅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以后鲁迅出去念书,回来时发觉闰土苍老了好多,几乎已认不出,自然也没有了小时候相见时那种欢愉.鲁迅走时,闰土送他,是周老爷让他帮鲁迅挑行李的,两人几乎已无话可说. 4 I: N- r; U8 J# p9 p8 p$ X/ I, i$ L 胡万春的<过年>是从弱者的一方来描写这种伤感的.文革前的上海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故事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下午四点的吊胃口式的<讲故事>节目使这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资本家的姨太太生了个儿子,没有奶水,雇了作者(第一人称)的妈妈做奶妈,作者和妈妈,以及这位少爷(好象小名叫阿宝)就睡在一起.人非草木,资本家的少爷和奶妈的儿子天天混在一起,变得象亲兄弟一样,和奶妈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断奶后,姨太太就把阿宝带回自己身边睡,奶妈就做个一般的佣人.阿宝自然是十二个不愿意,但这是由不得他的.开始阿宝对作者和奶妈还感情相当好,但姨太太天天向他灌输些亲不亲,阶级分之类的观念,阿宝的立场终于转变过来了.有一次,他骂(或打)了奶妈,作者和这个昔日的亲兄弟打了一架,然后他妈妈就被辞退了. ; L' B6 `# |, O* T, ~6 Z7 j/ H$ z7 [0 {- i 非常希望许多年后在大陆小学课本中见到无墨小姐的<阿妹>.为防止若干年后读此文想不起感慨之来源,将无墨的故事摘要附上.: Y6 _5 v) ^) L: ~' h . H' y k+ t. g$ F2 @6 h.阿妹是无墨的小学同学,成绩差,内向,不太合群,由于抄作业,考试作弊及其他原因,她们成了好朋友.不知为何,阿妹从不带无墨去她家玩.五年级刚开始,阿妹告诉无墨她要退学了.她妈妈去世了,爸爸不能一边种菜,一边照顾三个年幼的弟妹.阿妹说她反正书也念得不好,就准备直接帮父亲种菜卖菜了.升学后,无墨一次和妈妈一起去菜市买菜,看见阿妹在卖菜,为一分两分争得面红耳赤.她们相互没有打招呼,以后再没见过.等无墨下决心去看她时,阿妹的家已被扒平盖楼房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3-21 1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读过。喜欢。记得更清的是无墨的《戏 太极剑》。 /无内容 - 京歌票友 3/20/06 (1) 4 O0 k6 n  g9 A* t
阿妹,阿宝,还是闰土? /无内容 - 零加一中 3/20/06 (0) % M$ Z  Q4 v5 H+ V# k* g/ k
谢谢零加一中兄的鼓励!无墨看过 - 无墨 3/19/06 (0) ! @( d# J6 x' f! ?7 x" L; _2 J( T2 a
好文,回头看了无墨的, 果然,岁月留痕 - 南泥湾 3/19/06 (0)
3 K8 G+ t+ Q3 x2 O% C一中读得认真,联系得也对路 /无内容 - 老中关村 3/19/06 (1)
# R7 h, t* k1 x& @* G) ?谢谢,班长应该知道这两篇. /无内容 - 零加一中 3/19/06 (0) ) O4 e; D( }, A5 y. q
阿妹 /无内容 - 金花 3/19/06 (0)
- }2 u4 Q# s8 y' B% B再顶一次无墨的! /无内容 - 金花 3/19/06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21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2.bbsland.com/music/messages/250300.html % u2 \, z) k' K( L% B0 C' W- K7 R & }2 D' ]* g# ~8 K6 v" ~7 B1 c送交者: 无墨 2006年3月19日19:36:33 于 [高山流水]http://www.bbsland.com ! v4 v( S' z( e3 T3 Z9 W, S 7 D0 b( v& E. P0 V2 X* |+ j 回 答: 阿妹,阿宝,和少年闰土 由 零加一中 于 2006年3月19日18:41:43: 8 [9 `- H7 M$ b1 m! _: [5 b ) G; q* e( |; V7 G$ l . k6 U _ W2 R+ y 鲁迅的〈少年闰土>,但胡万春的中篇小说<过年>过年没看过,今天听你这么说,一定要找来读读。 8 F4 c4 I. Z# b+ n. U4 ]8 C8 w( B! K" v7 k4 j* ~5 A 无墨从小在东北农村长大,做过不少农活,爷爷奶奶家里不是很富裕,因此对贫家孩子或者逆境中的朋友总有着很特别也很自然的感情,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工作以后认识的朋友反倒没有少年时代这些同学印象这么深刻,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故事的确都是真实的发生在无墨身边,不随岁月流逝而流逝,勿需任何雕饰即可整理成文。3 B K7 y8 E/ Y0 y( D5 o / s0 R' O: a# v, R 无墨码文总是错别字不少,在贴〈阿妹的故事〉前刚好一笔友上线,我说给你第一看,但是你得给我提点意见,现在写东西信手就来,也不仔细立意与中心思想了。他说生活本身就高于一切还用刻意立意么,现在在看看一中兄的〈阿妹,阿宝,和少年闰土〉,觉得他说的甚是。我们的身上早就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些来自父辈的,地域的等等差异,哪怕看起来同在一片蓝天下,也注定了彼此之间必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发表于 2006-6-15 0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是你和同桌阿妹之间的故事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n, g) {' ~; ?, o5 |4 R
2 A' ~4 ^& ?- S$ N;);)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01: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庶士同学,没去看看我的涂鸦?我现在天天都会涂点上去
发表于 2006-6-15 05: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