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曲调是[尺调腔]的反调,后来也成为越剧主腔。1965年,袁雪芬演出《火椰村》时,为了准确表现女主人公竹嫂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气概,与琴师周柏龄合作,创造了以胡琴内弦为3、外弦为7的[降B调],它是[四工调]的反调,相当于京剧的[反西皮]。这样越剧唱腔音乐在曲调调性、调式方面与京剧唱腔音乐全面对应了。这种对应,标志着越剧音乐有了丰富的多种表现功能。 ! B, @: j7 ~% V3 z0 r3 e- ^
* ~# r& @, y7 t越剧与京剧还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流派繁盛,流派数量之多,在中国戏曲各剧种中是负有盛名的。这与剧种本体的艺术发展和流传度有密切关系。京剧无论是老生、旦角、花脸,都有不少流派。老生中的“前三鼎甲”、“后三鼎甲”、“四大须生”、“男麒北马”,旦行中的“四大名旦”,都久负盛名。越剧的小生、旦角、老生也都有风格独特的不同流派。越剧和京剧一样,流派均以创始者演员的姓氏命名。不同的是,越剧流派最发达的、影响最大的,主要集中在旦角和小生行当,尤其是小生行当的地位,越剧比京剧突出。这是因为越剧的剧目多以旦角和小生为主,而女子越剧的小生更富有特色。京剧流派特别是后期的“四大名旦”,不但在唱腔上有不同特色,而且表演各有鲜明的风格,越剧流派特色尽管也体现在表演上,但主要是体现在唱腔上,这与越剧的历史较短、积累走不如京剧有关。越剧艺术家如袁雪芬看到了这一差距,强调要全面理解流派,不但要从唱腔上还应从表演上追求独创性。
% F! ?6 i; a/ ^- s8 N" @9 m越剧吸收、借鉴京剧,没有被京剧同化,是由于经过搬用、模仿阶段后,扬自身之所长,强化自身的特色,通过改革使剧种呈现出全新面貌。对于吸收、借鉴有所辨别和选择,比如置身在海派京剧包围之中,对那种以周信芳为代表的爱国的、健康的、革新的精神充分肯定,对一些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东西,袁雪芬等越剧改革主流力量是不欣赏甚至反感的(尽管无可讳言有些越剧班社曾受到过影响)。进步文艺界对越剧的进步是充分肯定的,尤其是演出《祥林嫂》之后。田汉一直热心京剧的改革,他看了《祥林嫂》后,邀请袁雪芬和编导恳谈,说:“地方戏来自民间,比京戏进步。京戏走上‘内廷供奉’的道路之后,脱离民众。”他甚至设想:越剧“将来能和平剧(按:即京剧)话剧‘三分天下’”(见《田汉论越剧》,载《大晚报》1946年9月19日)。评论对两个剧种的状况作了比较:“当平剧(按:即京剧)还在研究要不要改革的时候,当‘京朝派’靠‘劈’、‘纺’,‘恶性海派’靠‘四脱舞’之类苟延残喘的时候,他们看不起的‘的笃班’却一步一步迈上了光明大道。”(俞玉:《再看〈祥林嫂〉》,载《新闻报》1946年10月28日)京剧大师周信芳看了《祥林嫂》后,曾谈了中肯的意见,他认为“既是歌舞剧必要有几场着重唱做的地方,像‘梁山伯祝英台’一类的越剧看家戏,都有这样的场子。对唱独唱都安排得很好,要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出处同上俞玉文)后来,京剧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等,都对越剧和越剧演员给予关心和指导。 * A, p5 X7 r8 n' F
$ F# j, L! i7 w年轻的越剧,从源远流长的京剧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并通过自己的创造,茁壮成长,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剧种发展成全国性大剧种,保持着更旺盛的活力,实现了艺术上的成功转型。 |